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手捧上一个石制的大碗,碗中装的是一条蛇,已被剥去蛇皮,这位孕妇双手抓起这条长2米的蛇,便大口地咬着吞食蛇肉,鲜血从嘴角滴下来。然而那位妇女却吃得津津有味。孕妇的食量都很大,这位阿兰达孕妇吃完一条2米长的蛇还未解饥饿。又一名男子捧出一大碗壁虎,也是同样地鲜活地吃,让人见了就恶心。威尔逊他们都看得目瞪口呆,那孕妇却吃得正起兴,犹如吃香蕉一般可口。 
  威尔逊等人来到澳洲西部时,时值旱季的到来,每到旱季,炎热的气候迫使阿兰达人居民无处寻到水喝,只有通过找寻埋藏在沙漠里的巨蛙取水,因为那种巨蛙为了渡过旱期,在雨季时让肚子里吸满了水。 
  这位孕妇吃得口渴了,又有一男子为其献上一只活巨蛙,孕妇把巨蛙抓在手里,将其翻了个面,便咬住巨蛙的肚子,吸取蛙体内的水份,一并把蛙血吸进了嘴,最后,那只硕大的巨蛙只剩下一张硕大的蛙皮。 
  尽管威尔逊他们对这种行为感到阵阵恶心,但炎热的气候迫使他们不得不向阿兰达人要水喝。 
  阿兰达人也只有以巨蛙相送,威尔逊只好用刀把蛙杀死,把蛙皮割破,让蛙肚子里的水流出来,分给同伴们喝。 
  阿兰达人非常热情地请威尔逊他们吃午餐。 
  主人端上来一盘鲜血浸泡着的蛇肉,又端上来一些巨晰、蛹、壁虎和袋鼠肉、青蛙肉。只有袋鼠肉和巨蛙肉是用火烤熟了的。 
  露丝不敢吃,连看都不敢看。那种生活方式只是比食人部落有所进步罢了,可肚子都饥渴得呱呱叫个不停,为了生存下来,威尔逊命令大家必须吃,但也只能吃袋鼠肉和巨蛙肉。 
  本来威尔逊的探险小组是可以离开这里寻找猎物自己烤熟了吃的,但威尔逊为了深入了解阿兰达人的生活方式,加之已经被食人部落追杀过一次,似乎成惊弓之鸟,不得不勉强吃了些以暂时哄骗饥肠辘辘的肚子。 
  威尔逊探险小组离开了阿兰达人的村子。 
  探险小组又折回澳大利亚中部。 
  澳大利亚中部,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寸草不生,人迹罕见。但是狭小的阿利斯普林地区却有一块绿洲,那里居住的民族,人数不过几百人,分成十几个部落,以游牧为主,人们称之为“阿内特人”。 
  探险小组来到这一片绿洲,看到这儿的阿内特人劳动时都用石制农具,并且在田间劳动的都是女人,没有一个男人,女人身上穿的都是些树叶和草根或藤蔓的东西织成的衣服和裤子,都是赤脚。 
  威尔逊5人行走在这些阿内特人中间,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外界来客,阿内特人便热情地接待了威尔逊一行人。 
  走进阿内特人的家,主人首先端上来一盘野果请客人品尝。这种接待在威尔逊看来似乎已很文明了,比用鲜活的蛇肉、巨蛙肉等接待他们的阿兰达人似乎要文明上了几倍。 
  早已饥饿的西斯科更是觉得这是美味了,不等主人请,便已吞下几颗野果子,脖子被圆圆的野果塞得僵硬,眼珠子似乎要被挤出来。 
  吃完野果,便是一些野味,当然是煮熟的野味。 
  夜暮降临,阿内特人还请威尔逊他们观看他们盛大的图腾仪式。 
  大家围坐在一大堆火堆四周,火堆是用许多的整棵树木立着架起,如同小山,熊熊的烈火燃烧成一座座小火山,阿内特人排成队,一个个在火堆周围依次跪拜,表现出很虔诚的样子,据说这是一种拜火神的仪式,拜火神是为了驱寒,以便在夜间可以安然入睡,不会被冻死。 
  拜火仪式完后,阿内特人便进行盛大的祭祀图腾仪式了,许多的表演者在自己身上涂上动物脂肪,用炭粉等描上象征“图腾”的图案,然后再把山鹰的羽毛贴在图案的周边,并已用锋利的石块在手臂上割出口子,抽出血来,洒在羽毛上,然后进行跪拜。这种祭法就叫做神圣的“血祭”,在血祭期间,不吃食,不饮水,不言语,他们认为这对是对神的最大虔诚和崇拜。  
  这种血祭,阿内特人认为取自自己身体内的血液,可以感动农神,令大地铺满绿草,可以放牧。 
  威尔逊他们有几分向往在这里的生活了,然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探寻食人部落,不可在此久留,也决不可有留恋之心。 
  探险队离开了美丽的绿洲,向澳大利亚南部进发。 
  澳大利亚南部也是一片沙漠地带,这里的土著人全都是住洞穴。 
  威尔逊和他的同伴被当地土著人邀请进洞穴做客,洞穴里有石桌、石凳、石碗、石床,木剑、木梭、木叉……土著人在洞穴里都是赤着全身,一丝不挂的,这种生活习惯对露丝来讲那就太不堪入目了,毕竟是女孩子,因为是第一次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一丝不挂的土著男女老少在洞穴里来来去去。这里的许多洞穴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往来,犹如村落。 

散发恶臭的食肉狂
  威尔逊5人离开土著人的村子,准备穿越一片灌木林。 
  午后时分,5人悠闲地漫步在澳大利亚灌木林公园里,无意中,5人发现有一道幽黑的目光从一棵小树的密叶缝隙后向他们窥探并射出可怕的凶光,一只皮毛贼黑贼黑的小动物——如同一只短腿猛犬那样龇牙咧嘴、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它看上去极其丑陋,令人毛骨悚然。它的前腿和无比锋利的爪子与猎犬一样,耳朵又像一只蝙蝠,上面长着粉红色的斑点,一脸浓密而又细长的络腮胡子,更像一只野猫。 
  5人转身盯着它细看时,这只动物却毫无惧色。它凶狠地咧开潦牙满布的大嘴故意向5人炫耀自己的威风。它发出阵阵咆哮声,摆出一副困兽欲斗的凶相,威尔逊说他从未碰到过这样的动物,这绝对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动物,它走起路来很像一匹摇摆不定的木马,软绵绵地挪着碎步,身上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这也许是它逃避天地敌赖以生存的杀手锏。 
  它现在散发出来的恶臭表明,它己将威尔逊等人看作它的天敌来对付了。除了露丝和西斯科而外,其余的3人都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恶臭,并死死盯着这怪兽不放。突然,威尔逊发现篱笆栏上有块标牌,上面写着:塔斯马尼亚“魔鬼”,原来这是塔斯马尼亚洲唯一受动物基金会保护的小动物。塔斯马尼亚“魔鬼”栖息在澳洲以西的一个小岛上,它在动物王国中,以恶臭闻名,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恶臭魔鬼”。 
  “恶臭魔鬼”是一种食腐肉的动物,它的性情极其凶残,每天以腐烂动物的尸体作餐,而且种群间动辄就会因争吃食物而拼杀不休,这种争斗往往会使它们发出阵阵哀叫和怒号,令人毛骨悚然。它们会吞食其他种类小动物,甚至同类的后代,澳洲袋熊是“魔鬼”最喜欢吃的食物。 
  威尔逊5人来到了遥远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北偏远的地区。一名叫罗伯特·坎宁的农场工人自愿做他们的向导。他们便朝拉什拉岗以北的方向进发,在那里有一片方圆1。5万公顷的牧场。当他们抵达一条泥土铺成的小路时,圆月升上了夜空。就着月光,灌木丛中的树干上被“魔鬼”出没时用利爪蹭过的爪痕隐约可见,其爪子比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袋熊的利爪少两个。几分钟后,威尔逊听到了阵阵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一股令人作呕的怪味扑鼻而来,惜着月光,他们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具散发恶臭的腐尸骨骸,它散落在一道长堤土埂的洞穴边。一行人缓缓走进一条雾霭镣绕的山谷,这就是闻名于世,群魔聚居的“魔鬼谷”,立刻,尖叫声震耳欲聋,使整条大山谷里充满着毛骨悚然的气氛。 
  他们听到一阵阵异常刺耳、嘎吱嘎吱的咀嚼声。威尔逊等循着声音望去,月光下,一副副凶狠狰狞的面孔直逼过来,有7只塔斯马尼亚“魔鬼”聚在一具支离破碎的袋熊尸首周围,拼着争抢,十分不友好地啃着腐尸肉。它们的面部和躯体上沾满了与同类撕咬时飞溅上的点点血迹,显得格外凶残恐怖。 
  听牧场主介绍,“魔鬼”的真名叫Sareophilccs(源希腊语“食肉狂”)它们吃任何食物都狼吞虎咽,且从不挑肥拣瘦。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动物学家梅耶·琼斯指出,在大陆架生长的许多野生乔木,如粗壮的檀香树等,“魔鬼”在饥不择食时也照吃不误。 

毛利人的奇特丧葬
  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怪异和惊险,也见到了一生中从未遇到过的奇景,威尔逊一行随即准备离开澳大利亚前往新西兰。由于要准备必要的粮食、淡水和船只,这一切只能向土著人买了,威尔逊雇了一条船,由一个叫加迪亚的土著人来驾驶,买了粮食,带上淡水,离澳大利亚又出发了。 
  加迪亚驾着小木船,载着威尔逊的探险小组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绕过弗诺群岛,直奔新西兰而去。 
  海上航行是最让人担凉受怕的。威尔逊他们根本不能估计出从澳大利亚到新西兰要走多长时间,也根本估计不出要带多少的淡水食物。 
  船行至第7天,所带的淡水便已只剩一小口了,加迪亚渴得嘴唇开始干裂,最后一口水却被西斯科抢先喝下肚去了,加迪亚不能忍受没有水的痛苦了,虽然他是从沙漠里出来的,但毕竟长年生活在洞穴里,一旦出洞,便有些不太适应,更何况是没有淡水喝的日子,最后,加迪亚不得不喝海水,威尔逊竭力阻止他,因为海水里不但含有大量的盐份,还含有其他许多对人体有害甚至有毒的化学物质。一旦喝下肚,后果可想而知。可加迪亚还是喝了。 
  次日,加迪亚的身上开始有小水泡了,这显然是昨天的海水所致的。到中午,加迪亚身上的水泡越来越多,且越长越大,全身肿胀,像蛤蟆一样的可怕。 
  到夜里,加迪亚已不能忍受肿胀的痛苦,开始腹泻了。船在海上航行了大约十几天,威尔逊等人已忍受到最后极限了。一个个的嘴唇都干裂得浸出了殷红的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