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字塔的两倍,而总体积则高达令人咋舌的300万立方米。诚如一位专家指出的:“这是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最大一栋建筑物。”⒆
  所为何来?
  干吗要费那么大的工夫?
  中美洲的人民究竟想给自己留下什么名声?
  穿梭在密如蛛网的隧道中,吸着地底阴凉的泥沙气息,我只觉得头顶那座庞大沉重的金字塔,无情地朝我直压下来。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栋建筑物;人们把它树立在这儿,是为了奉祀一位神秘的中美洲神祗。
  由于西班牙占领军和天主教会的愚昧与偏见,今天,我们对奎札科特尔和他的门徒来历和事迹,几乎一无所知。这些入侵的西班牙人,拆掉卓鲁拉城的古老神殿,砸毁神像、祭坛和镌刻着日历的石碑,烧毁无数文物,包括手抄本、绘画和象形文字书卷。这帮人试图消灭中美洲人民的历史和文化,而他们几乎成功了。然而,流传在百姓之间的神话,却鲜明地、肯定地告诉我们:最早建造卓鲁拉金字塔的是一群“畸形巨人”。
  
  注释:
  ①《白种与石脸》,12页。
  ②同上,3~4页。
  ③《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6页。
  ④《墨西哥》,224页。
  ⑤目击者的记述,收录于《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6页。
  ⑥《墨西哥的魔法与秘术》,228~229页。
  ⑦同上。
  ⑧《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7页。
  ⑨《西班牙人入侵前后的犹加敦半岛》.9页。亦见《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20页。
  ⑩《西班牙人入侵前后的犹加敦半岛》,104页。
  ⑾《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对页。
  ⑿同上,23页。
  ⒀同上,24页。
  ⒁狄亚哥·迪杜兰《新西班牙的古代历史》(1585年),收录于伊格纳修斯·唐纳里《亚特兰提斯:洪水前的世界》,200页。Diego de Duran.“His.tora antlqua de la Nueve Espana”(1585),In lgnatlus Donelly,Atlantis:The Antediluuian Wordl,p.200.
  ⒂《旧约·创世纪》第11章第l~9节。
  ⒃记载于《古代海王的地图》,199页。亦见《神正与巨人》,54页及《墨西哥金字塔的奥秘》,207页。
  ⒄拜伦·康明斯《奎奎科和墨西哥古代文化》,《亚利桑那大学学报》第8期,1933年11月15日出版。Byron S.CummingS,“Culcullco and th Archaic Culture of Mexico,”Uniuersity of Ariaona Bulletin,Volume N:8;15。NOvember 1933
  ⒅《墨西哥》,223页。亦见寇特·孟德尔森《金字塔之谜》,190页。Kunt Mendelssohn,The Riddle Of the Pyramids,Thames Hudson,Iondon,1989,p.190页.
  ⒆《金字塔之谜》,190页。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葛瑞姆·汉卡克 译者:李永平》上帝的指纹》第16章 蛇神的避难所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16章 蛇神的避难所
  离开卓越普拉城,我们一路驱车朝东行驶,经过繁华的城市佩佛拉(Puebla)、奥里萨巴(Orizaba)和科多巴(Cordoba),前往墨西哥湾畔的维拉克鲁兹港(Veracruz)路上,我们穿过东马德雷山(Sierra Madre Oriental)云雾弥漫的群峰,享受山中沁凉的空气,然后降落到海平面上,行驶在长满棕榈和香蕉、景色无比苍翠怡人的热带平原上。我们正在进入墨西哥最古老、最神秘的文明——奥梅克文明的发祥地。奥梅克(Olmec)这个名称,意思是“橡皮人”。
  奥梅克文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在阿兹持党帝国崛起之前1500年,这个古文明就已经消失。不过,阿兹特克人倒是保存了很多有关奥梅克人的动人传说一物非我”。宣扬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哲学观,甚至称呼他们为“橡皮人”——根据传说,他们居住在墨西哥湾沿岸的橡胶生产地区。今天,这个地区的位置,介于西边的维拉克鲁兹港和东边的卡门城(Ciudad del Carmen)之间。在这儿,阿兹特克人发现奥梅克人制造的一些古代仪式用品;不知为了什么原因,他们将这些器物供奉在自己的庙堂上,十分崇敬。
  我看了看手上的地图,发现科泽科克斯河(COatzecoalcos River)注入墨西哥湾的地方,正是传说中奥梅克人的家乡。石油已经取代橡胶,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产业,将热带天堂转变成意大利诗人但丁(Dante)笔下的地狱最下一层。1973年大量开采石油以来等含义。殷周人指天为最高的人格神,主宰人间的一切。春,科泽科克斯这座虽然不甚富裕却也祥和安宁的市镇,一下子转变成运输和炼油中心,拥有好几家冷气旅馆和50万人口。它的位置恰好在乌烟瘴气的工业区心脏地带。当年侥幸逃过西班牙人劫掠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如今全都被迅速扩充、贪婪无比的石油工业吞噬。因此,我们现在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证实或者驳斥流传在中美洲的一些传闻:很久很久以前,这儿曾经发生一桩重大的事件。
  我记得,“科泽科克斯”这个地名的意思是“蛇神的避难所”。相传远古时代,奎札科特尔和他的门徒就是在这儿登陆墨西哥——他们搭乘“船身光亮得有如蛇皮一般”的船舶,从地球另一端渡海而来①。也就是在这儿,奎札科特尔登上一艘“蛇筏子”扬帆而去无产阶级专政,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从此离开中美洲。在我的感觉上,“蛇神的避难所”越来越像是奥梅克人家乡的名称——它涵盖的范围除了科泽科克斯城之外,还包括几个犹未被工业侵扰的城镇和村庄。
  首先在科泽科克斯西边的崔斯萨波特城(Tres Zapotes),接着在南边和东边的圣罗伦佐城(San lorenzo)和拉文达城(ls,Venta),无数典型的奥梅克雕刻品相继出土。这些文物全都是用整块玄武岩或其他耐久石材雕凿而成。有些雕刻的是庞大的头颅,重达30吨;其他则是巨型石碑把握事物的本质。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柏格森。②一种伦理学,上面镌刻着两个相貌截然不同的种族——都不是美洲印第安人——相会的
  制作这些杰出艺术品的工匠,肯定是属于一个精致的、高度组织化的、繁荣富裕的、科技上相当先进的文明。学者们面临的问题是:除了艺术品之外,这个文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让后人探寻它的根源和性质。惟一能确定的是,“奥梅克人”(一般考古学家都乐于接受阿兹特克人对这个民族的称呼)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带着充分发展、高度精致的文化,突然出现在中美洲。
   
30余吨重的人头巨雕
  我们在一个名叫艾瓦拉多(Alvarado)的渔港过夜,第二天继续行程,朝东行驶。公路蜿蜒穿梭在肥沃的丘陵和山谷间,偶尔豁然开朗,让我们一睹墨西哥湾的风光,然后又转进内陆。我们穿过长满凤凰木的青翠牧地,经过一座座隐匿在幽谷中的小村落,不时看到园子里一群体型硕大的肥猪,出没在垃圾堆中搜寻食物。接着,我们攀登上一座险峻的山丘,眼前出现一片辽阔的田野和森林。远山缥缈在晨雾中,朦朦胧胧耸立在森林边缘。
  往前又行驶了好几英里,我们沿着下坡路驶进一座幽深的山谷。谷底蹲伏着一座城镇,那是当初西班牙人建立的殖民城市,名叫圣狄亚哥·图斯特拉(Santingo Tuxtla)。整个城镇充满缤纷灿烂的色彩:花哨的店面,艳红的屋顶,鲜黄的草帽,青翠的椰子树和香蕉树,穿着五颜六色衣裳的孩童。好几家店铺和咖啡馆通过扩音机,向全城播放聒噪的音乐。在市中心的左卡罗广场(Zocalo),空气十分潮湿闷热;成群热带鸟儿睁着明亮的大眼珠,不住扑打着翅膀,引吭高歌。一座枝叶扶疏的小公园坐落在广场中央。公园中心,有如符咒一般,矗立着一颗巨大的灰色鹅卵石,约莫10英尺高,上面雕刻着一个戴着铁盔的非洲男子的头像。他的嘴唇肥厚,鼻孔壮阔,眼睛安详地闭着,下巴紧贴地面,整个头像散发出一种阴郁、沉重的气息。
  这就是奥梅克人留给我们的第一个奥秘:2000多年前制作的一座庞大的雕像,描绘一名面貌具有明显黑人特征的男子。当然,2000年前的美洲并没有非洲黑人,直到白种人征服美洲后,黑人才被抓来当奴隶。然而,考古学家发现的人类化石却显示,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移居美洲的许多种族中,其一是非洲黑人。这次大迁徙发生在公元前15000年左右②。
  左卡罗广场的巨大雕像被命名为“科巴达”(C0bata),因为它是在科巴达庄园出土的。迄今,在墨西哥各地被挖掘出的这类奥梅克雕像,总共有16尊之多,而左卡罗广场雕像是其中最大的一尊。专家认为,它是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前不久雕制完成的,重达30余吨。
   
比玛雅文化更早的奥梅克文化
  从圣狄亚哥·图斯特拉镇出发,我们朝向西南方行驶25公里,穿过苍翠的原野,来到崔斯萨波特。这座古城兴起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是奥梅克文化晚期的一个中心。如今,原址只剩下几座土墩,散布在玉米田中。1939年到1940年间,美国考古学家马作·史特林(Matthew Stirling)在这里展开大规模挖掘。
  正统历史学家坚决主张,玛雅文化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他们说,他们敢保证这种观点绝对正确,因为玛雅人用圆点和横线标示的历法(最近才被破解),使他们能够精确鉴定大量碑铭的制作年代。根据这样的鉴定,在玛雅文化遗址出土的碑铭,年代最早的应该是公元228年制作的③。因此,当史特林在崔斯萨波特古城挖掘出一块上面刻有更早日期的石碑时,整个学界为之震动。石碑上面用玛雅式点线符码记载的日期,换算成西方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