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0年,富国银行以每股86美元上市,由于投资者担心经济不景气会蔓延到西海岸,导致对商业区和住宅区的不动产市场的大量贷款损失,而富国银行正是加州地区银行业中拥有商业不动产最多的一家,因而人们纷纷抛售,并有人清空该股,导致股价迅速下跌,股票在当年10月的卖空收益高达77%。在这种情势下,巴菲特见时机成熟,开始陆续购进该股。以后几个月间,伯克希尔公司逐渐掌握富国银行流通在外10%的股份,成为该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的介入,导致了围绕富国银行股票走势的一场争议。在巴菲特一方,其介入持股是看好该股,投入2.89亿美元,为的是它日后的成长。而另一方则看空该股,如当时美国最大的卖空者费西哈巴兄弟投机该股,是预料该股将进一步下跌。费西哈巴兄弟的达拉斯财务主管表示:“威尔法斯哥是死定了。”并且还说:“我不认为声称它们为破产大王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它们离破产已不远了。”摩根斯坦利公司一位有影响的分析师巴顿认为,富国银行股价最终会跌到只剩百分之十几的价格。也是在这个时候,保德信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乔治·沙劳表示:“巴菲特是出了名的讨价还价者,也是长期投资者,但是德州由于能源价格下滑而导致银行倒闭的事也可能发生在加州。”言外之意富国银行的情形不容乐观。在贝伦的一位名叫约翰·利西欧的业内人士也表示:“巴菲特不需担心谁在长期挥霍他的金钱,只要他不要一直试着去买谷底价位的银行股。”所有的舆论都看淡富国银行,甚至有人开始教巴菲特如何在他最熟悉的行业——银行投资了。
正文 6。选在股市低迷时进入(2)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6 本章字数:1290
然而,巴菲特之所以选中富国银行投资,是有他的道理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家银行的情况。1983年,深具理性和睿智的卡尔·理查德出任富国银行董事长,他走马上任后,决心要把死气沉沉的银行来个根本转变,使之变成能赚钱的大企业。在他的努力下,1983年到1990年的7年间,富国银行的平均获利是1.3%,而且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是15.2%。1990年,富国银行以560亿美元的资产,排名为美国的第十大银行,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了卡尔·理查德的管理水平。尽管他尚未着手股票回购或发放特别股利的计划,就已经使股东们获利了。在卡尔·理查德领导下,富国银行也专注于控制成本,分析师们从比较公司和非利息支出占公司净利息收入的比例中,可以了解到银行的营运费用占净利息收入的百分比。据测算富国银行的营业效率是20%至30%,这个数据表明,它的营运成本比第一洲际银行或美国银行还要好,而卡尔·理查德的一个特别应该指出的管理本领是,一旦成本被控制住以后,他就不让成本再度增加,从而能持续地改善富国银行的盈利状况。按理查德自己的说法是:“我们试着像是经营一家企业来管理这个公司,2+2=4,而不是7或8。”
巴菲特在1990年买进富国银行的股权时,该银行是国内任何主要银行中对商业不动产放款最高的银行,高达145亿美元,相当于其股东权益的5倍。由于当时加州的经济不景气状况正在恶化,因此分析师推算银行的商业放款中,有一大部分将成为呆账。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富国银行股价在1990年和1991年的下跌。当时,由于美国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倒闭,震动了金融界,金融检查人员认真地分析了富国银行的贷款投资组合,迫使银行在1991年拨出13亿美元作为呆账准备,1992年度再提12亿美元做呆账准备。因为准备金是每月拨出,投资者开始对每次的提列金额感到紧张。按规定,银行并非一次足额提到放款损失准备金,而是在两年内慢慢提到,但投资者对于富国银行是否能撑到它的放款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表示质疑。
1990年由于伯克希尔公司宣布它拥有富国银行股权,其股价在1991年年初明显上扬,达到98美元一股。这为巴菲特赚取了2亿美元的利润。但正如巴菲特事后承认的那样:“我低估了加州的不景气,和那些公司的不动产问题。”果真在1991年6月,当银行宣布另外一笔放款损失准备的提列时,又造成了股价两天之内下跌13美元,成为每股74美元。虽然股价在第四季度略有回升,但由于富国银行必须为它的放款损失再增拨另一笔准备金,这明显将使盈余减少,因此到年底,该股以58美元一股收盘,这与1990年10月伯克希尔公司以平均每股57.88美元买进的价位基本持平。富国银行1990年赚了7.11亿美元,但1991年由于提列呆账准备,只赚了2100万美元,1992年虽然达到2.83亿美元,但仍小于它前两年的赢利水平。但反过来说,如果加上呆账准备金,那么该银行仍有每年赚进10亿美元的赢利能力。巴菲特与人们的争议在于,若考虑它所有的放款问题之后,它还有赚取盈余的能力吗?巴菲特认为有,而看空卖空者则认为没有。
正文 6。选在股市低迷时进入(3)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7 本章字数:1118
巴菲特计算出富国银行每年在支付平均3亿美元的贷款损失费用之后,仍会赚进10亿美元的税前盈余,如果480亿美元的贷款里,不只包括商业性的不动产放款,也包含了其他所有银行放款,其中10%是1991年的问题放款,并因此产生损失,包括利息损失,平均为放款本金的30%,则富国银行会达到损益平衡点。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富国银行一年没有赚钱,这想法也不会令人沮丧。而伯克希尔公司的收购或投资方案,是立足在该年未赚取分文,但预期未来它的股东权益可能增长20%的企业。巴菲特的眼光没有错,1992年伯克希尔公司继续买进该银行股票,使持股增至630万股,占富国银行总股本的11.5%,然后又利用自联邦准备局拿到的清算超额准备金,再买进该银行股票,使持股增长到22%,1993年11月,伯克希尔公司以每股介于106美元和110美元之间的价格继续买进该股票。至当年年底收盘,富国银行的股票已涨到每股137美元。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议以巴菲特不断盈利的事实画上了句号。这再次证明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是经得起考验的,即便是大多数人反对和风险降临且几乎动摇人们信心的时候也是如此。
从1994年开始,伯克希尔公司利用全美股票市场报酬率走低的时机,开始了又一轮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巴菲特的观点是:只有当优良的公司被不寻常的信息包围,导致股价被错误地评价的时候,才是真正大好的投资机会。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运通公司。美国运通公司是巴菲特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就进行投资的目标,也是除可口可乐之外与伯克希尔公司保持关系时间最长的一家公司。60年代中期,美国运通曾爆发过著名的色拉油丑闻案。当时,运通公司曾证明说它库存了大批色拉油,但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色拉油存在,这导致它的负债很快就达到了数百万美元,股价猛跌了一半多。善于瞄准问题股的巴菲特乘虚而入,以1300万美元购入运通公司5%的股票。至90年代,伯克希尔公司已拥有美国运通公司10%的股份,总成本在14亿美元左右。美国运通公司的业务共有三大部门:一是旅游及相关服务,从事美国运通卡和美国运通旅行支票,此业务占运通营业额的72%;二是运通财务咨询,包括财务规划、保险和投资产品,占销售量的22%,美国运通公司的财务咨询专家超过3600位,负责的资产达到1060亿美元,这个子公司因此成为美国最大的基金经理人之一;三是“美国运通银行”,它只占该公司营业额的5%,但却是分布在全世界37个国家,共78个营业场所的服务网的中心枢纽。美国运通旅游相关服务部门持续生产固定的利润,此部门一直都有巨额的股东盈余,用来资助它的不断成长。
正文 6。选在股市低迷时进入(4)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8 本章字数:1110
巴菲特一贯的观点,也是鉴别公司经营管理层是否负责的表现是:当一个公司所产生的多余现金大于营运所需时将如何处置。为此,巴菲特把经营者分为两大类,一是对股东权益负责的,他将用资本余额增加股利分配或回购股本;二是盲从法人机构,花掉现金用来扩展其企业领地。巴菲特欣赏前者,而认为后者是很不幸的。美国运通公司1992年之前的总经理詹姆斯·罗宾逊就是盲从于法人机构,用多余现金收购同行业,结果在收购希尔逊…李曼公司时遇到了巨大挫折。希尔逊…李曼公司不但没给美国运通公司以回报,还要靠其不断注入资金才能维持营运,整体算下来,美国运通公司投入希尔逊的资金已达40亿美元之多。罗宾逊为此求助于巴菲特,于是伯克希尔公司购买了3亿美元的特别股,直到运通公司变得理性时,巴菲特才成为其普通股的股东。
1992年,哈维·戈勒继任总经理,戈勒与巴菲特志向一致,强调美国专利权和品牌价值。他上任的当务之急是强化旅游相关服务部门的品牌意识,重整希尔逊…李曼公司的资金结构,以便抛售。前后差不多用了两年时间,戈勒清算了美国运通公司的不良资产,恢复了公司的获利能力和股东权益报酬率。1992年,戈勒出售美国第一数据企业,使美国运通公司净赚了10亿美元以上;1993年又将其资金管理部门——波士顿公司,以15亿美元出售给美伦银行。不久,希尔逊…李曼公司也分割成两部分,卖掉了希尔逊公司零售业务账户,而李曼兄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