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典思维法-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说:〃是的,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入学
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这个题目。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写字。谁
知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必要时还能用来做尺子画线;还能作为礼品送人表示友
爱;能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做润滑粉;演出时也可临时用
于化妆;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一支铅笔按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
做威一副象棋,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在野外有险情时,铅笔抽掉笔芯还能被当
作吸管喝石缝中的水;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 。。。 总之,
一支铅笔有无数种用途。贝纳特牧师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有着眼睛、鼻
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更是有无数种用途,并且任何一种用途都足以使我们
生存下来。我原来是个电车司机,后来失业了。现在,你看,我是一位皮货商。〃
普热罗夫后来又采访了一些圣· 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发现无论贵贱,他
们都有一份职业,并且生活得非常乐观。而且,他们都能说出一支铅笔至少20 种用途。
发散思维是空间拓广思维,是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关系
的思维,也就是突破点、线、面的限制,从立体角度来探索间题。从这种意义上
说,它又是立体思维。有位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用6 根等长小木棍摆出4 个三角
形,许多受试者无法做出.其原因是受到平面的限制,没有从立体角度考虑。如
果运用发散思维,从立体角度就可以搭个正三角椎体,有4 个三角形。
发散思维又是时间延伸思维。对问题要求时间上延伸,即从现实、过去和未
来三个时态进行思索,要突破眼前的限制,从历史或未来的角度思索问题。一个
问题现在无答案,那就要考虑过去或将来是否有答案。要认识一个事物,不仅要
认识它的现在,还要了解它的过去,更要预测它的将来。
发散思维的实质就是要突破常规和定势,打破旧框框和老套套的限制,提供
新思路、新思想、新概念、新办法。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
与常规定势思维相比.有以下三特点。
( 1 )流畅性。发散思维能扩展思路.不拘一格,在一定时间内能做出多种答
案或设想,决不会在一条思路上卡死。这既体现了数量上的优势,又显示出思路
的畅通无阻。
( 2 )变通性。即发散思维不固于一个类,而是考虑类别的多样性,即要考虑
到不同种类的答案或设想。变通性不同于流畅性,后者是指一个类中的数量。数
量多.则表示有流畅性:数量少,则表示无流畅性。
( 3 )独特性。即发散思维能产生奇思异想,出现令人叫绝的答案或设想。例
如,一块冰可以被看作是能发热的物体!如果把这块冰制成凸透镜形状,聚集日光起到发热的作用。
下面介绍两种著名的发散思维方法:
一、魔球发散法:另一种方法称为魔球法,国内外已经有人在探讨这一
特殊的发散思维方法,其模式像一个扩散的球体。这是一种被称为〃超传〃的思
维方法,它实际上是将事物的广泛联系性通过形式化的图像表现出来。我们生活
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只是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常常将之从密切联系的
系统中分离出来孤立地看。其实.通过一种形象化的手段,就很容易发现原来看
似不相关信息的内在关系,不管是一种思想、一个感觉、一件物像还是一种声音
抑或一片色彩,只要进入这种魔球系统,就具有了类似互联网般的链接性.就发
生了某种相关互动,一旦这种互动形成相干振荡,就会以更大的指数形式出现信
息重组.从而可能发现有意义的价值信号。上图只是将某一生活事件进行串联,
从中可以给我们一些形式上的启发。
二、多湖辉发散法:发散性思维就形式而言有多种方法,其实更重要的是养
成一种发散性思考的习惯,也即碰到任何事情,首先想到― 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J 胜。在这一点上.日本学者多湖辉的发散思考是富有启发性的,他假设了一个最
简单的问题,一个看似只有一答案的问题,请将这两点连接起来: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AB 两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但是,思维继续发散的
结果是,一些新的连接方法出现了。更进一步的扩散,你又会发现还有一个更大
的空间在等着你。
再接着,当你的思考跳出特定的问题域,甚至自由地以游戏的心态童新思考
问题时,发散的另一层空间就又打开了。(见下图)24 .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同发散思维一样,也是一种创造
思维方式,它并非保守,它对各个方面、领域
都是开放的。
收敛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是从已知命题作为出发点(起点),遵循传统的逻辑
规则,沿着归一的或单一的方向进行推演,从而找到一种满意的答案,这种满意
的答案是〃惟一的或习俗上接受的最好的结果〃。
收敛思维可用图表示如下:
相对于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有下述三个主要特点。
( 1 )严谨性和论证性。收敛思维要求
把解决的问题纳入传统的逻辑轨道,然后按照传统逻辑规则进行严谨周密的
推理论证.必须是按部就班二环扣一环地展开,特别重视因果链条,不允
许用联想和想象代替推理和论证,更不允许出现跳跃。
( 2 )单一性和归一性。收敛思维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于一
个问题的诸多答案、办法和方法中,只能有一个最好的。所以,它的方向,
道路是惟一的。
( 3 )真理性和求实性。收敛思维要求是最满意的答案,办法、方案必须符合
客观真理。为符合真理,它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然
后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然后对
得出的结论进行实践检验,一旦发现同检验的事实不符合,即返回到问题的
起点重新进行认识。它要求实事求是,杜绝想象、联想等各种非逻辑方法。真理性和求实性是收敛思维的宗旨。
收敛思维同发散思维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思维方式。但是,有人对收敛思维
存在着误解,否认它的创造性,甚至认为它是保守的思维方式。其实,收敛思维
并非保守,它对各个方面、领域都是开放的,只有如此,它所集中的理论、信息、
知识、方案等才能更全面,更便于比较选择,才能找出最好的答案,从而符合客
观真理。难道能发现真理的收敛思维不具有创造性吗7 
作为思维方式,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明显的区别。从思维功能_七讲,收敛
思维尊重前提的事实和真理性、逻辑严谨周密,重视理论的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
要求实事求是,符合客观真理。发散思维突破常规而求异,不拘一格,多方联想、
设想和想象,做到不断求新。从思维方向看,两者恰好相反,发散思维的方向是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而收敛思维的方向则是山四面八方向中心集中。然而,
对于创新思维全过程,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散思维所取得的多种答案,只有经过收敛思维的综合、
比较、集中、求同、选择、才能加以确定;如果离开了收敛思维,则发散思维的
答案无意义也无价值可言。反之,收敛思维必须以发散思维所取得的成果为前
提.只有经过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答案、方案、办法、收敛思维才能对其进行综
合、集中、求同、选择;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答案、方案、办法愈多愈广泛,收
敛思维的认识就愈全面、选择的机会愈多,愈容易得出最为满意的答案,也就愈
接近客观真理。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所以,有人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美国学者库
思认为,只有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这两种方式相互拉扯所形成的〃强力〃下,科学才能发展。
25 .减法思维
在减法思维中,1 一1 》 1 。因为减少而丰富,
这就是减法思维的要义。
山东省有位小老板,他在乘车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夜间开车时,两辆面对
面行驶的汽车如果开着大灯对射,刺眼的灯光会让双方驾驶员的眼睛看不清东
西,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能不能把车灯设计成一种会〃微微眨
眼〃(即减弱光线)的样式?这在国际汽车史上都是个空白,精明的日本人也只发
明了一种手动的〃车灯眼皮〃,即当对面来车时,司机拨一下传动杆,让〃车灯
眼皮半合,以减小车灯灯光的照度。这位勇于创新的小老板设计了一个形状类似
手电筒的减光装置,前端有一个光敏元件,后面是一套复杂的调压线路。其功能
是,当光敏元件测得对面车辆大灯打开时,就指示自己的车灯减压减光,以
柔和的灯光让对方的车辆通过。而对面的车辆也安装一套相同的装置,两车相错
之后,再指示本车的车灯自动亮起光彩夺目的灯光,如同人眼睛的〃半眨眼〃功
能。这套小小的减光装置,成本仅30 多元,功能却很先进。在1986 年深圳举办
的出口工业交易会上大爆冷门,技压群芳,一枝独秀,夺得2000 万元的订单,
利润达100 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目。这位小老板在设计车灯减光装置
时,巧妙地运用了减法思维的创新方法。
在减法思维中,1 一1 》 1 。因为减少而丰富.这就是减法思维的要义。
〃逆向思维〃中圆珠笔的例子,实际上更是一种减法思维的范例。从前有个人,扛着一架梯子想进城,到了城门前,那人发愁了:竖着,梯子
的高度超过门洞;横着,梯子的长度也超过门洞。就这样,他横竖进不了城,咋
办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