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社会所接受,因为它服从积极的竞争目的,没有对社会造成过度损害,没有破坏社会对竞争的控制和管理;另一种则为社会所不容,因为它服从于一种对于社会进步,公众利益有损的目的,对社会造成了过度的损害,或者使得社会对竞争的控制和管理受到破坏和削弱。因此,运动员可以用各种假动作来欺骗对手,可以使用心理战来破坏对手的斗志,以便帮助自己战胜对手,但却不可以服用违禁药物,因为违禁药物损害运动员的健康,违反了体育竞赛促进健康的积极目的,而假动作,心理战等等却可以锻炼运动员的反应,判断,灵活等等素质,有助于达到体育竞赛的积极目的。因此,对于竞争中的诡诈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做具体分析。同样道理,诡诈行为与信用之间也不是绝对排斥的,因为信用表明一个人接受社会公德对于竞争的控制和管理,排斥那种为竞争制造不必要的不确定性,使之不利于社会对竞争的控制和管理的诡诈行为。很容易明白,从控制的角度而言,变量的数量越少,变化越是有规律或者易于被预测到,不确定性就越小,控制就越容易实现,越有效。因此,社会鼓励信用,鼓励诚实无欺,也不反对一些〃正当的〃〃兵不厌诈〃行为。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那么几个阶段: 
l知觉。即一个陌生事物刚刚被人们的感官发觉的时候,印象还很模糊。这时如果这个事物迅速消失,会给人以疑幻疑真的感觉,或者无法描述出对象的详细情况。这是感觉的初级阶段。 
l注意。人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有针对性地,多方面地感觉它。这样人们就能对这个事物在比较静态下,在特定环境下的表面现象有较为细致的了解,并有较深刻的印象。这是感觉的高级阶段,即所谓的〃下马看花〃。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必须集中在少数事物上。而集中在什么事物上,在儿童时期是没有规律,随心所欲的,所以我们说,孩子没定性。到了成年以後,就受到经验的支配,受理智的指挥了。 
l经验。这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进一步把认识扩展到事物的动态,事物的变化或者行为的模式,规律,人们把自己观察到的关于同一事物的加以综合,归纳,整理,最後得出关于某一具体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经验。经验的特殊意义在于,使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知觉和注意过程成为了主动的,有目的,有指挥的行为。他不再象婴儿一般对事物只是泛泛地感觉,或受对象的形体,色彩,动态,声光等支配,而是一开始就关注最有意义的信息,这就提高了感觉的效率。 
l理性推论。这是普遍化,深刻化了的经验,是人们在无数关于具体事物的经验基础上,筛除一些只与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或事物特点有关的经验,而保留那些适用范围更广泛的经验,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提炼成为理论。理论是人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一种认识模型。它有助于人们从认识中把握那些仅凭一时感觉所不能达到的东西,并且进一步去预测事物的未来和变化,从而能够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行动,使之配合未来的发展。凭着理论的认识帮助,人们可以依据零星的,不完全的感觉信息去构思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将来的变化模式,从而掌握事物的进程。这个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很大范围去感觉的东西,甚至进入了感觉所从来未达到过的境界。因此,理性的思维成为认识的强有力的杠杆。 
但是,在认识的四个阶段上都有可能失误,所以人们才不可能在事实上达到绝对真理性的认识,才形成了对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多思想观点。而诡诈行为在竞争中对这些失误的可能性加以利用,造成对手人为的认识错误,从而在竞争中陷其于不利形势。 
在认识的第一、二阶段上,诡诈行为主要有两方面:隐匿或淡化真实的事物特征,强化并突出虚假的事物特征,以便随之而来的注意从真实的信息上引开,而接受虚假的信息。这两方面诡诈行为一是为对手的感官制造困难,超出其功能之外,使之不能胜任感知的任务。例如,乒乓球员使用正反两面不同胶贴的球拍在比赛中来回变换,使对手感到〃变幻莫测〃,无法判断;姑娘们用脂粉来掩盖脸上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天然之处,使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不识庐山真面目〃;许多已到不惑之年的男士,喜欢把一侧的头发横越头顶梳到另一侧,以掩盖当中渐秃的部分,而另一些高龄人士则喜欢使用乌发剂,使斑斑白发重新变得乌黑油亮。在军事上人们常用地形,地物,坑道来隐蔽自己,还有灯火管制,无线电静默,施发烟幕,利用夜暗,减弱战斗兵器发出的声波(如潜艇),光波(枪炮消焰器,钢盔上的布套),红外线,电磁幅射等(美国的F-117战斗机和B…2轰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另一方面的诡诈行为是使对手的感官发生错觉,以虚假的信息为真,而真实的信息为假。体育比赛中的假动作,战争中的声东击西,争辩中的虚张声势,喜庆中的铺张,渲染,政界人士的官腔,外交词令等等。 
针对感觉的第三,第四阶段,诡诈行为的手段主要有: 
制造一种虚假的经验。如〃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计〃就用〃常见则不疑〃来为对手制造虚假的经验。在诺门罕事件中,苏军统帅朱可夫下令前线每天开动各种车辆制造噪音,但并不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日军开始很紧张,後来经过侦察,知道苏军是在虚张声势,就习以为常了。苏军利用日军的麻痹心理,公然开动坦克,汽车,调兵遣将,变更部署,从防御转入进攻。 
诡诈行为如果要成功的话,总是抓住了以下要素: 

⑴.利用对手情报系统信息输入的不完全性,干扰,杂波。 
⑵.利用对手的心理弱点。 
⑶.利用对手已有的判断错误。 
⑷.使输出的假信息与背景信息具有连续性似是而非。 
⑸.加大对手情报系统信息滤波的负荷,增加发生故障,误判的频律。 
⑹.利用某些物质运动形式对于信息载体的遮盖效应,以强噪声压制讯号。 
⑺.实行信息屏蔽,直接阻止竞争对手获得信息。 
⑻.〃黑洞〃效应,使信息载体有来无回,或者不能发出。 
由于人们在竞争中如此频繁地使用诡诈行为来战胜对手,以致于每一个人在投入竞争之后,都会小心提防对手的诡诈行为。无论从使用诡诈行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防止受到诡诈行为的伤害的角度来看,了解诡诈行为成功的要点对于提高谋略水平都是很有意义的。 
诡诈行为的直接对手是对方的情报系统,间接对手是对方的指挥系统。我们来看看诡诈行为是从哪些方面来破坏对手的这两个系统的正常作用的。 
先看对付情报系统方面: 
1、使输出的假信息与背景信息具有较高的连续性,以达到似是而非的效果。 
我们要看见并且辨别一个物体,通常我们的眼睛会看出这个物体与周围的一切(我们叫做背景)之间存在着某种界线。这种界线或者是由线条组成的,或者是由颜色组成的,或者是由光的强弱组成的。这种界线使我们看到了这个物体与别的一切的区别。假如我们是在一大张白纸上看出一颗黑点,在白色墙壁上看出停留的苍蝇,就会有这种感觉。由四周延伸过来的洁白的背景到这里中断了,出现了不协调。这种与背景的中断与不协调越是强烈,这颗黑点或苍蝇越是容易被我们发现。但是反过来又会怎么样呢?如果在白纸上不是黑点而是淡灰的点,如果墙上不是苍蝇而是跳蚤,是不是难以辨认一些呢?如果白纸上掉的是一些粉笔灰,而墙上的只是一粒微尘,我们也许会忽视了。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爬在树丛中的昆虫或者象一根干树枝,或者象一块树皮或者与树叶有着同样的颜色;鱼儿在背上的是河底的黑灰色,在腹下,则是河面天空的银白色,上上下下都给瞒过了。在人类社会的竞争当中,最典型的是军事上的伪装。在近代,西欧军人为了表现军人的威武,常喜欢穿颜色鲜艳的军装,尤其是红色。在当时近距离的方阵对杀或对射当中,这种军装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英布战争中,实力弱小的布尔人面对强大得多英军,放弃了正规战的打法,改而采取游击战。由于当时的武器射程已经比较远,因此,身穿绿色军装的布尔战士,在南非草原,丛林的掩护下,时隐时现,飘乎不定。而身穿大红军装的英军士兵,在碧绿色的环境背景衬托下,成了布尔人的显眼的靶子,伤亡惨重。这次战争使得军装的颜色从体现威武精神一变而为着重隐蔽:冬装是白色,衬白雪的背景;沙漠作战穿黄军装,衬黄沙的背景;山地作战穿兰灰色军装,衬山岩的背景;夏装是绿色,衬草木的背景。现在进一步发展到了迷彩,让远处的敌人不能根据一大块不变的颜色看出自己,让对方看到似乎除了树叶,青草之外还似乎夹杂着一些树枝,泥土和阴影,真是似是而非了。因此这是诡诈成功的第一要着,要使向对手发送的假的信息与背景信息要尽量吻合,亦即尽可能〃象真的一样〃。如果我们听说某位朋友买了一辆小飞机,我们就会问:〃是吗。〃产生怀疑。因为在我国社会现状下,一般人是不具备购买私人小飞机的条件的。我们听到的这个信息与周围的背景信息不连续,因此这个破绽就会被看出来。但如果一个美国人听说另一个熟悉的美国人买了一辆私人小飞机,他可能不会对这个熟人能不能买产生疑问,而是对牌子,性能等产生兴趣。 
尽量象真的一样,这是制造和发出失真信息的基本要求。 
2、利用对手情报系统信息输入的不完全性,干扰,杂波。 
即使在完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任何情报系统也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