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每花一元钱,就在剩下的苹果堆中挑选最大的那一个。花到最后一元钱的时候,我们刚好买到了从第一大到第二十大的苹果,留给小贩的是第二十一大的以及更小的苹果。这样,我们掏的20元钱就买到了最多的苹果不是个数多,而是重量多。如果我们把这个例子里面的苹果替换成边际效果(总效果的增加量),把金钱替换成投入的资源数量(如果需要,可以仍旧用金钱来表示),调味法就可以掌握了: 
好像打扑克时分牌一样,我们把资源一个一个单位地分发到不同的用途上去。每分发一张扑克牌(一个单位的资源),我们不是像实际打牌那样按次序轮流分发,而是根据哪一个用途获得这一张牌对我们追求的效果的增加量最大,我们就把下一张牌发给那一个用途的原则来分发。由于存在边际效果递减规律,因此得到牌越多的用途,再多发一张牌所可能给我们的边际效果肯定比上一张牌要少,就像我们吃饭越吃越不想吃一样。这样,我们就应该把牌发给其他相对而言边际效果比较高的用途。因此,我们把第二个公式可以叫做〃最大增量公式〃。最后的一连串等号表示〃选无可选〃的意思,如果还存在某个MRx/Px大于MRy/Py则意味着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把资源投入MRx/Px来增加效果,如果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就意味着已经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这种情形,几乎人人都有经历:当你走出商店门口的时候,就是满足了这个条件如果你觉得什么东西买少了,那是因为这种东西的MR/P比较别的商品大的缘故,那么你就不会走出商店。我们有时候看到人们在超级市场的收银台前放弃了自己刚才挑选的一些商品,这里留个IQ题给你: 
为什么人们挑选出来的商品自己并不一定买? 
调味过程中,我们放盐增加咸味,觉得差不多了,我们又转向增加菜肴的酸味、甜味、辣味等等,最后得到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其他事情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白领丽人早上起来化妆,刚刚完成眼睛的化妆,丈夫就催她说时间到了,今天有重要会议需要她提前做准备,她只好赶紧停止化妆,出发上路。你说她在路上会怎么办呢?会不会想:〃至少化好了眼睛,总好过一点儿都没有化妆!〃 
大概她或者是补妆,完成其他部分的化妆;或者全部擦掉,干脆全部不化妆:〃光化眼睛,其他地方没化妆,不伦不类的,像只'国宝'大熊猫,还不如没有化妆!〃 
打仗以坦克为陆战之王,如果军队全部装备坦克,战斗力岂不是天下无敌?但是这样的军队缺乏后勤保障,缺乏对空掩护,缺乏在崎岖地形作战的能力,缺乏对付零散步兵袭扰的能力,缺乏……因此,现代化的军队都实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编制,保证军队有全面的作战能力。 
第二个原则恰好相反,是突破有效的原则。 
调味法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原则,如果我们在竞争里使用这个原则,就会犯平均使用力量的错误。正如孙子批评的:〃无所不备,无所不寡〃。你企图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结果什么情况都应付不来,因为你的资源太分散,解决什么情况都不够。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留意过我们身边发生过的事情:当你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天真烂漫,小朋友之间本来的那一点点儿天生的差别算不了什么。但是,学期结束,总要评出个什么什么〃少年〃来吧?有一个幸运的小朋友仅仅因为运气好,比其他小朋友好那么一丁点儿,就评上了个〃什么什么少年〃。第二个学期,他受到鼓舞,再好上那么一点儿,……直到高中,从〃什么什么少年〃升级成为〃什么什么青年〃,而其他同学,从〃什么也不是少年〃变成了〃什么也不是青年〃,所有的荣誉和称号都被那个幸运同学垄断了,而且这种垄断的时间越是长久,就越是不可动摇。是不是他就那么厉害呢?不然,出到社会以后,才发现那些好像〃什么也不是青年〃原来也是那么杰出,富有才华,甚至不少人还超过了那位〃什么什么青年〃。不是吗?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这可以归功于那位幸运小朋友当年第一次的突破成功,成就了十几年的荣誉垄断。 
现代管理学里面,有一个所谓〃满意〃的决策原则,意思是说我们决策不一定要求最大的效果,只要满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可以明确地知道结果,那么我为什么要对第二好的结果满意呢?因此,〃满意〃的决策原则只能是在对于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尤其是对那种风险和利益的概率同比例变化的结果适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面对的情况是可能的利润越大,风险就越大,我们追求高额利润,但是有不愿承担太大的风险,因此权衡利弊,选择一些利润虽然不那么大,但是风险可以承受的决策,这就是〃满意〃的决策。但是在实际多数情况下,最好的结果不一定和最大的风险联系在一起,至少不是那么明显的联系在一起。比如你在时装店你挑选衣服,好的衣服一般都比较贵,既然是明码实价,就不是风险。如果有两套衣服在同样价码的条件下,买下不是第一的那一套,你怎么可能满意呢?也许第一和第二原来的差别并不大,甚至只有最挑剔的专家才能分辨,但是只要消费者认定某个商品是第一了,第二就没人理睬了。因此必须取得突破,在某个地方压倒对手,成为第一,否则你就注定是个〃什么也不是〃的人物。但是,你只要赢了一点点,哪怕是一丁点儿,就足以压倒所有对手而集〃三千宠爱在一身〃了。 
人类追求尽善尽美的本性,使得人类竞争当中必然要求突破有效。根据突破有效的原理,我们不能够四平八稳的配置我们的实力,必须有所侧重,追求突破的效果。 
突破原则首先在军事上有效。最典型的例子是古希腊的埃帕米农达斯的底比斯方阵战胜斯巴达方阵的战例,恩格斯称赞说:〃埃帕米农达斯第一个创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决几乎一切决战的伟大的战术原则: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决定性的地段进行主攻。〃当时希腊的方阵一般纵深8~16列,而埃帕米农达斯把精锐武士集中在左翼,排成纵深五十列的梯形方阵,左厚右薄,首先在左翼突破,然后卷击右翼,打破了曾经威震希腊的斯巴达重装甲步兵的方阵。斯巴达人再能征惯战,在古代肉搏的战斗条件下,一个人受体力限制,是不可能连续战胜5~7个战士的,何况底比斯最精锐的武士全部集中在这里呢? 
最伟大的成功是成吉思汗的蒙古轻骑兵的战略机动性。现代军事上讲究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的统一,古代军队应该是杀伤力、防护力和机动力的统一。古代的中国中央政府的正规军队,因为手工业发达,所以在杀伤力和防护力方面领先一些,因此能够称雄各国。成吉思汗在中国军队的传统上,结合蒙古游牧民族的特点,着重发展了轻骑兵的战略机动性。金国主力骑兵重甲连环,侧重防护力和杀伤力的结合,其〃铁浮屠〃所向无敌'16'。可是蒙古轻骑兵一人数马,轮流乘骑,保持马力和速度,饥渴的时候甚至以马奶充饥,结果获得了古代军事历史上的超级战略机动性:蒙古军队曾经从太行山迂回金朝军队的南口防线,逼近中都(今天的北京)。在金朝大军云集中都(北京)准备决战的时候,一支蒙古轻骑却悄然飞过万重关山,直取东京(辽阳)。然而敌人早有防范,指挥这支轻骑兵的将领哲别命令全军撤退500里,待敌人以为危险过去,疏忽大意的时候,一夜奔袭,攻破东京。蒙古轻骑兵的战略机动性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蒙古军队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突击敌人以为安全的地方。他们的军队很少,但是每次战斗都能够迅速集中,突击敌人的要害。在与金国的战略决战野狐岭战役当中,金国集中50多万大军,浩浩荡荡,鼓行前来。结果蒙古全军突击金国军队前锋,前锋崩溃,全军崩溃。因为蒙古军队快速,就算是距离几里地的军队,也来不及互相救援,而一支军队溃散,就会动摇其他军队的士气。后来南宋的文天祥,诗歌写的不错,可是一看他的戎马生涯,就不敢恭维他的军事才能:军队稀里糊涂就给敌人打散了,自己当了俘虏。这也难怪文天祥,全世界当时的军队和统帅都没有适应成吉思汗的军队和战略战术。 
 
'16'金国也有一兵二马的轻骑兵,因此采取了很有特色的穷追战术对付战败的敌人。从相当于今天沈阳的地方穷追辽国皇帝,一直追到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终于抓住了。后来又从河南穷追南宋的皇帝,直到浙江南部,把皇帝赶下大海,实在没法追了,这才班师回朝。但是入主中原之后,利用中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发展起来重装骑兵集团和大规模步兵集团,轻骑兵反而没落了。 
 
美国的麦克阿瑟是成吉思汗的现代崇拜者,他模仿成吉思汗,在太平洋战争中设计了〃蛙跳〃战略,在朝鲜战争中策划了仁川登陆,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是后来遇到了成吉思汗的正宗传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他的军事生涯就打上句号了很落魄的那种句号。美国军队现在还再根据成吉思汗的军队来设计21世纪的美国军队,其中用轻骑兵了代替重骑兵的思想就用到了坦克设计上。现代主战坦克的重量达到50~60吨,走不远,走不快,一旦有事,靠火车或者轮船运输,好几个星期也赶不到地方。美国人计划开发一种轻便到能够空运的大威力坦克,一旦有事,可以迅速空运到出事地点。军队现在的重型师的编制也要相应改造成轻型师。这实际上是〃盗版〃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作战思想。 
商业活动的原则其实也在突破上,做生意必须与众不同,至少在某个方面压倒对手,才能获得成功。市场只认识第一,不认识第二。你起码在某个方面能够获得第一,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否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