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修书给申家父母,说明此意。申家父母应允了。到了下月,选了一个吉日,舅父沐浴斋戒,修书一封,极力表示痛悔自责之意,并为两次违背婚约之事恳切致歉。他让飞红护送娇娘灵柩到申家,代他吊慰亡灵,营办丧事。申家父母见到飞红带来的书信,也就捐释前嫌了。又过了一个多月,申家取得官方许可,将申纯与娇娘合葬在成都锦江岸边。
  安葬完毕,飞红起程回王家。到家的第二天,飞红与小慧从娇娘生前的卧室经过,恍惚看见娇娘与申纯二人,在室内相对笑语。飞红慌忙跑去将此事告诉申纯舅父。舅父立即到娇娘卧室察看,却一无所见。忽然之间,墙壁上映出了一首词:莲闺爱绝,长向碧瑶深处歇。
  华表来归,风物依然人事非。
  月光如水,偏照鸳鸯新冢里。
  黄鹤催斑,此去何时得再还。
  舅父见到这首词,领会其中的含意,怀念起死去的女儿及外甥,哀痛不已。而那壁上的字迹,半浓半淡若隐若现,一会儿便消失了。舅父与飞红等人,都非常惊异,愈加嗟叹感慨。
  最是五更留不住
  《南唐近事》:韩熙载是北方人,出仕江南,在南唐国官运亨通,十分显贵。他对婢妾的行为并不防禁,大有北齐徐之才的风范。韩家侍婢们往往私自与客人相通。有位客人所写诗句中说:“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着衣裳。”韩熙载听说此事后也不介意。
  裸身绕岳父三匝
  《晋书·王忱传》:王忱生性任达,不拘小节,晚年尤其嗜酒,有时一喝起来便连月不醒。他有时还裸体出外游玩,每每叹息说:“三天不喝酒,便感觉到形体与心灵两相乖离。”
  王忱的岳父正为件悲惨之事伤心,王忱趁着酒醉前去问候。岳父恸哭不已,王忱竟然伙同十多位宾客,挎着臂膀,披着长发,裸着身体闯入室中,绕着岳父跑跳了三匝,这才出屋。王忱平时的行为大多像这样狂放。
  卷十五 情中豪
  白头宫女说当年
  《秋灯录》:一个姓董的老农民,原是京都人。他的妻子是明朝末年的宫女。因李白成攻破北京,她得以逃窜到民间,自己嫁了人。董姓老人带她到南方来,入了嘉兴籍,如今已年老了。然而她还记得明末宫廷中的许多事情:崇祯皇帝每天早晨起床后洗脸漱口时,由四名宫女捧着四个紫金盆侍候,金盆上镶嵌着八宝。一个金盆首先用来洗手,直径有二尺;一个金盆用来漱口,直径一尺;一个用来洗脸,直径四尺;一个用来洗第二遍手,直径一尺五寸。洗漱完毕后要梳头。宫女中能给皇帝梳头的地位最高,称为管家婆。梳洗完毕,穿好礼服上朝,然后再换便服。吃早饭时,食品摆列一丈多长,宫中一向把皇帝的饮食办得丰盛,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顷刻之间就办好,以每天花费三千两白银为定例。至于宴会,总要向皇帝祝酒:首先是皇后,其次是太子,再次是诸妃,往下依次是诸王、宫女、宦官,尊卑次序很严明。从皇后以下,都要行朝拜礼,或用金杯,或用玉杯,或金杯镶嵌珠宝,每个酒杯约装一升酒,再配上盘子,都用八宝镶成,极为精巧。吃的东西,都是天下极名贵的珍品。每次宴会花钱数十万两。元宵节放灯,真珠灯有高大四五尺的,每颗真珠都重约一分。皇帝的华盖上的飘带都是用各种宝物制成,飘带下面又缀着小型珠灯,一尺长的有四十九盏。宫里有几重大殿,每殿有数盏灯,虽然比正殿的灯稍小,然贵重的程度都一样。从大殿的台阶到甬道,曲曲折折有数里长,都有石栏杆,栏杆上有莲花形的桩子,每桩都有琉璃灯,总共约有几万盏。当宫里人成群游戏时,碰掉摔碎十几盏灯,顷刻之间宦官又换上新的。到冬天,处处安设火炉,整个宫中有数千具火炉,都是金银打造的。至于皇后,特别高贵也特别劳累。每天早晨要先起来向皇上请安,等皇帝起床后还要请安行礼。到晚上一定要命宫女到皇上处摆设下拜用的垫子之类,接着她就来下拜。等皇上睡下,然后再告辞。皇上特许免礼,那就可以不来了。如果皇上到正宫来,皇后必须迎接下拜严格按规矩行事。一般妃子和宫女等人,那就很自在。皇后平时选择会吟诗、作画、下棋、弹射、踢球等技能的人以及会演奏和歌唱的人约三十多人带在自己身边。皇上平时载着方巾穿着红鞋到处随便走走,说说笑笑,和平常人一样。宫里人不吃隔宿的食物,不穿过水的衣服,金银珠宝装满私囊,服饰之类多得不可胜计。到李自成进京皇宫大乱,仓惶逃出,没有敢携带任何东西。回首当年宫里事,如同作了一场大梦。今天来到这里,悲凉感慨说不尽,于是流下眼泪不再说了。
  翠妃
  《坚瓠巳集》:明代皇族朱宸濠姬妾特别多。其中有个叫紫妃的,住在翠竹宫,穿紫衣。有个叫素妃的,住在素英宫,穿白衣。还有翠妃,住绿英宫,衣饰都是绿色的。翠妃能吟诗写字,特别受宠爱。绿英宫里四面墙上装着大镜子,朱宸濠每与她亲昵,照在镜子里的影像,妖媚之态不可尽言。又在阳春书院垒石成山,占地数十亩,修了个大水池,夏天荷花飘香,朱宸濠和妃子们整天在里面吃喝享乐。宫娥彩女穿着漂亮的纱衣,驾着小画艇,唱着采莲曲,在池水中荡漾,时而采摘一些花果奉献给朱宸濠下酒。翠妃曾写一首咏梅花的诗: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这首诗特别被朱宸濠赏识。后来朱宸濠坏了事,翠妃被一个知县抢去。还有一个趣妃,被舒国裳芬得到。
  一钗值百七十万
  《小名录》:南朝齐代皇帝东昏侯萧宝卷有个潘淑妃,小名叫玉儿。皇帝为她盖起神仙、永寿等大殿,又用黄金凿成莲花贴到地上,让潘妃在上面行走,称作“步步生莲花”。为她购买一支琥珀钗,价值一百七十万钱。
  同昌公主
  《杜阳杂编》:唐懿宗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嫁,在广化里安家,皇帝赐钱五百万贯,此外还拿许多内库的宝物放进家里。至于房内门窗等处,无不用珍奇的宝物装饰起来。又用金银做井栏、药臼、碗柜、水槽、锅碗瓢盆等,还用黄金雕镂成笊篱、箕筐等用具。用水精、火齐、琉璃、玳瑁等制床,全用金龟银鳌做床腿。此外还用五色玉器作日用器具,用百宝装饰圆桌。皇帝又赐给她金麦银米共数斛,这都是太宗时代条支国送来的贡品。堂上设连珠帐,却寒帘,犀角和象牙做的凉席,描龙绣凤的被褥。连珠帐是把真珠串起来做成的。却寒帘类似玳瑁,有紫色斑点,据说是用却寒鸟的骨头做成的,不知产于什么国家。又有鹧鸪枕、翡翠匣,神丝绣被。枕头是用七宝装成,像鹧鸪形状。翡翠匣,用翠鸟羽毛装饰。神丝绣被上绣三于个鸳鸯,并点缀奇花异叶于其间,其精巧华丽的程度可以说空前绝后。被上点缀着灵粟之珠,珠子像米粒那么小,五色辉映。公主又佩带蠲忿犀、如意玉。蠲忿犀圆如弹丸,埋进土里也不朽烂,带上它可以使人消释忿怒。如意玉类似桃核,上有七个孔,象征人的通达。又有瑟瑟幕、纹布巾、火蚕绵、九鸾钗。瑟瑟幕颜色像绿色珠宝,宽三丈,长一百尺,轻薄透明,无法形容。向上张开,可见稀疏的纹缕像用绿丝穿起的真珠,就是大暴雨落下来也湿不了它,据说因为抹上了海底鲛人制的瑞香膏。纹布巾就是手巾,洁白如雪,特别光滑绵软,擦水不湿,用上一年也不沾污垢。这两样东西得之于鬼谷国。火蚕绵据说得于炎州,絮一件衣服用一两,稍过量,其热气就让人无法接近。九鸾钗上刻九只鸾鸟,每只鸾鸟又有九种颜色,上面有两个字:“玉儿”,其精巧华丽,使人觉得不是人造出来的。
  有人从金陵得到这件宝,献给了公主,公主给了很重的酬金。
  一天公主白天睡觉,梦见一个穿红衣的奴仆对她说:“南齐的潘淑妃来取九鸾钗了。”睡醒后,公主把梦中的话都说给左右听。等到公主死后,九鸾钗也就不知哪里去了。韦氏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就如实地和手下人说了。有人说:“玉儿,就是南齐东昏侯的妃子潘淑妃的名字啊。”至于公主的各类珍宝,无法完全记述。从两汉直到唐代,公主出嫁的隆重没有比得上同昌公主的。公主乘坐的七宝步辇,四面缀着五色香囊,囊中装着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宝凤香,这些香都是远方异国贡献来的。又掺上龙脑金屑,雕刻水精、玛瑙、辟尘犀为龙凤花,上面再点缀真珠、玳瑁,又用金丝作穗子,雕薄玉为坠子。每当公主外出,芳香之气充满道路,光辉四射,看热闹的人眼睛都被晃得睁不开。当时有个宦官到广化旗亭买酒,忽然对人说:“这里从什么地方来的香气?真奇怪呀!”同座的人说:“这不是龙瑙的香味吗?”宦官说:“不是。我从小在嫔妃宫里侍候人,所以常闻到这种香气。不知今天香味怎么到了这里。”
  接着回头问卖酒的掌柜,卖酒人回答说:“给同昌公主抬步辇的仆役用锦衣到这里换酒喝了。”宦官和大家都来看那件锦衣,都慨叹这件事不平常。
  凤毛金帐
  《林下诗谈》:齐凌波用藕丝和螭锦作了个囊袋,四角用凤毛金装饰起来,里面装进辟寒香,寄给了钟观玉。钟观玉在寒夜里读书,一佩上这个锦囊整个房间都暖和起来,并且芳香袭人。所谓的凤毛金,是凤凰脖子下面像绶带形状的毛羽,光泽和黄金一样,而细软得如蚕丝一样。每到春天,这毛就脱落,山下的人把它拣来,织成金锦,名为凤毛金。唐明皇时,国内有人进贡,宫里妇女多用来作衣饰,夜里能发光。唯有赐给杨贵妃的最多,裁成衣服或做成帷帐,光亮得像日光一样。唐明皇笑着说:“这可比汉代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的夜明珠珍贵多了。”
  炀帝
  颜师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