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听了她这番话,遂生同情之心,把她召进府中。此时全公的厅堂正宾朋满座,全公的帽子上插着一枝青梅。在行酒的时候,全公即兴吟出《清江引》曲的首句:“青青子儿枝上结。”接着,让在座的宾朋往下续,可是,却无人能对,这时,刘氏提着衣襟上前问道:“能容我为您填词吗?”全公说:“可以。
  ”刘氏应声便续道:“青青枝儿子上结,引惹人攀折,其中全子仁,就里滋味别,只为你酸留,留意儿难弃舍。”全公听了,大加赞赏,从此对刘氏宠爱非常,并纳为小妾,后来战争爆发,全公为朝廷尽忠而死,刘氏也克守妇道,善终于家。
  二十八字媒
  聂奉先《续本事诗》:赵令畴善于作词,刘弇的爱妾死了,他念念不忘,赵令畴便写了首《清平乐》词:东风依旧,着意隋堤柳,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王家有个女儿,聪慧伶俐,父母多次为她挑选女婿,但都没有成功,一直到了中年还没嫁人。她曾作一首《吟怀》诗:白藉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枕愁。
  赵令畴鳏居,见诗遂前来求婚,人称为二十八字媒。
  小词为红叶
  《槐西杂志》:广东一举子赴京赶考,过白沟河时,在客舍吃午饭,见有一辆马车载着一位妇女来到客舍,就住在他对面的屋子里。吃完饭,那位女子坐车先走了,举子偶然走进那屋里,见墙壁上新题了一首词:垂杨袅袅映回汀,作态为谁青?可怜弱絮随风来去,似我飘零。滚濠乱点罗衣袂,相送过长亭。丁宁嘱汝,沾泥也好,莫化浮萍。
  举子说:“这是妓女的话,有厌倦风尘之意。”遂每日追逐同行,到了京城还让随身奴仆记下女子下车之地。后来辗转物色,竟纳为小妾。两人没有约定,偶然巧遇,以一首小诗为红叶,这真是前生的缘分呀!
  武昌妓
  《抒情诗》:韦蟾曾在鄂州任执政官,因他为政清廉,多得下属拥戴。在他离任归乡之际,他的同僚下属设盛宴为他饯行。席间,韦蟾挥笔写下《文逊中的两句话:“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之后,他便将笔递给宾从们,请他们来续下文。座中人皆沉浸在一片悲凉的离别气氛中,只是观望默想,无人续写。过了片刻,一位歌妓眼含泪水站起来说:“我不敢污染贵笔,想口诵两句,不知是否可以?”韦蟾很惊异,遂让她口诵。歌妓咏道:“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在座的宾客无不赞赏她的诗才,韦蟾又让她依“杨柳枝”词的曲调吟唱这诗句。宴会因之而尽欢而散。韦蟾赠给歌妓数千钱财,纳她为妾。第二天,带她登程而去。
  姚牧庵
  《辍耕录》:姚牧庵是有名的文士,在他担任翰林学士在旨时,曾在玉堂设宴,并让歌妓们以舞乐助兴。其中一位歌妓秀丽清雅,话语略带闽地口音。牧庵让她来到面前,询问她的身世、际遇。开始这位歌女不以实情相告,经再三盘问,才哭着诉说道:“我本是建宁人,是真西山的后代,我父亲在朔方担任地方官,因俸禄微薄,不够养家糊口,无奈借贷官银,以供家用’,由于借债太多,无力偿还,只好把我卖人妓院,以至流落于此。”姚公遂让她坐下,并派人去拜见丞相,请丞相帮忙让她从良。丞相平素十分敬重姚公,以为姚公要纳她为妾,便让教坊将她削除娼籍。姚公得知该歌妓已脱离娼籍,便对身边一个名叫黄球的小吏说:“我把这个女子送给你做妻子,你就拜我做父亲怎么样?”小吏欣然从命。小吏后来升为高官,京城把姚公为他娶妻的事传为佳话。
  按:姚牧庵,名燧,是姚枢的侄子。为政多年,后辞官归乡。八十岁那年的夏天,他在家沐浴,有个侍妾在旁边,他便乘兴与她亲热,云雨之后,侍妾上前拜道:您年纪已老,我倘若有孕,家人一定怀疑,希望您留个标记以备日后验证。姚公便拿起她的肚兜,题了一首诗: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过后更无春。
  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妇人。
  不久,姚公辞世,而其妾果然怀孕,并生了个儿子,家人怀疑她有外遇,她便拿出那个肚兜,家人见了那首诗,疑惑乃解。
  聂胜琼
  《青楼记》:聂胜琼,是宋朝京城有名的妓女,天资聪颖敏慧。李之问来京城时,一见到她,就很喜欢,俩人遂结为相好。等到李之问要离开京城,胜琼特地在莲花楼设宴为他饯行。
  分别十天后,胜琼又写了一首《鹧鸪天》词寄给他,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词中写道: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清樽一曲阳关调,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檐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李之问接到这首小词,甚为珍爱,把它藏在箱子里。可是,待到他抵家后,小词却被妻子看到,遂询问其来历。之问素知妻子通情达理,宽厚仁和,便把事情的原委全都告诉了妻子。
  妻子爱其词语句清俊隽永,就将自己的妆奁拿出来卖掉,用所得的银两资助丈夫把聂胜琼娶回家中。胜琼嫁到李家后,便减其妆饰,小心谨慎地侍奉李妻,一家人始终和睦相处。
  杨越渔
  《嘉泰志》:越渔是杨翁的女儿,容貌非常漂亮,并会作诗,只是每次写诗不超过两句,人们感到奇怪,问她:“你作诗为什么不能终篇呢?”越渔回答说:“只因情思缠绵,写完两句思绪就不宁了。”有位姓谢的书生前来求婚,杨翁说:“我的女儿应该嫁给王侯公卿,你怎么能行。”谢生说:“常言道:‘少女少郎,相乐不忘;少女老翁,苦乐不同。’哪有少年就作公卿的呀!”老翁说:“我女儿作诗只写两句,你要能把它们续完,并能符合她的心意,我就将她许配给你。”遂把女儿的诗拿给谢生看。这前两句诗是:“珠帘半床月,修竹满林风。”谢生续道:“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越渔看了谢生的续诗,不禁感叹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丈夫呀!”于是,便结为夫妻。七年后的春天,越渔忽然题了两句诗说:“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谢生惊讶地问:“为什么作这种不吉利的诗?”越渔说:“你别问,只管续之。”谢生应声续道:“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越渔随之说:“逝水难驻,千万自保。”即以手枕谢生膝盖而亡。
  四十年前二十三
  《西湖志余》:宋高宗绍兴年间,福建解元(科举时,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译者注。)陈修,赴京考试时名列第三,此时考题是作一篇《四海想中兴之美》的赋,陈修在其赋的第五韵中写道:“葱岭金堤,不日复广轮之大;太山玉牒,何时封禅之尘。”当时,各郡县的考卷多经皇帝审阅,高宗见其联,颇赞赏,亲笔将它书写成条幅,贴在宫殿的墙壁上。等到放榜唱名时,高宗问:“你便是陈修?”并背诵此联,随之凄然流泪。高宗又问:“你有孩子吗?’’陈修回答说:“我今年六十三岁,尚未娶妻。”高宗便下诏让宫人施氏嫁给他,并赐予丰厚的嫁妆,施氏年二十三。世人开玩笑说:“新人若问郎年几,四十年前二十三 。”
  虎媒
  薛用弱《集异记》:唐肃宗乾元初年,吏部尚书张镐被贬为宸州司户。先前,张镐在京都时,将次女德容许配给仆射裴冕的三儿子,即前蓝兰尉裴越客。已经商定了婚姻,但因张镐被贬,遂将婚期改在第二年的春天。
  到了第二年春,越客备好行装,前往庚州,准备完婚。张镐听说越客要来,深为高兴,命令家人在花园设宴摆席游园欢庆。德容也随姑姑、姨姨、妹妹等来花园游玩。康州多为山地,竹林茂密,猛兽繁多。太阳将要落山时,来赴宴游玩的人说说笑笑、或前或后地准备回家,忽然一只猛虎跳了出来,背起德容跑进密林中。人们又惊又怕,赶忙跑去告诉张镐。此时,夜色已晚,全家号啕大哭,不知如何是好。等到天亮,便派了好多人到山野间去寻找尸骨。可是,远远近近找了个遍,也没有一点踪迹。
  就在事情发生的当晚,越客行船来到离宸州城二三十里的地方。他还不知道未婚妻被猛虎掠走这回事。乃与十几个仆夫登岸前行,其船也随之向前驶去。走到离州城还有二三里地时,越客和仆夫便来到水边的一间板屋中休息。板屋里有床,仆夫扫了一扫,就立即让越客睡下。仆夫们排列在屋前屋后守卫。:不久,从林子里传出有东西行走的声音,仆夫们都屏息静气地观察着,微月之下忽然看见一只猛虎驮着一个东西来了,仆夫们都很慌恐,一块叫喊起来,并拍打着板屋,猛虎置之不理,慢慢地朝板屋走来,片刻之间,来到板屋旁卧在地上。留下所背的东西,跑人山林中。有个胆子大点的仆从走上前去偷偷一看,说:“是个人,还有点气。”越客便让仆从把她抬到船上,并催促划船的人赶快解开缆绳启航,然后点着灯烛细看,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漂亮女子。其容貌衣服,绝非乡间女子所有。
  越客很诧异,派一些婢女看护她。虽然该女子髻云披散,衣服破碎,但身体一点也没损伤。婢女们给她灌了点热水,她也略微能喝人口中。过了许久,她的精神好转,睁开了眼睛。婢女们跟她说话,她不敢答应。后来,从郡中来的人都说张尚书的二女儿昨夜游园,为猛虎吃掉了,现在还到处找她的骸骨,一直没有找到听到的人把这事告诉了越客,越客便让婢女用此事询问德容,德容痛哭不止。越客登岸之后,就来到张镐家报告所遇奇事。张镐听后,即跃马而至岸边,父女相见,既悲又喜,遂一同归家,婚礼如期举行。自此以后,这里的百姓常常建立虎媒祠,现在还有残存的。
  吾为卿媒可乎
  彭乘《墨客挥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