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对君无别语,莫教儿女衣芦花。
  此诗语意凄凉婉约,不愧风雅。她一生深晓大义,雅自韬晦不露,也是可佩服的。
  般般丑
  《青楼集》:般般丑姓马,字素卿,擅长诗词,通晓音律,驰名于江淮一带。当时有个叫刘廷信的人,他是南台御史刘廷翰的同族弟弟,绰号叫黑刘五。他落魄不羁,攻于笑谈,天性聪慧。至于词诗章句,信口即来。就是那街市俚语,也能变用新奇,道人所未道。刘廷信与马氏各闻其名而不相识。一天,两人在道上偶然相遇,同行的人说:“我给你们俩人介绍介绍,这是刘廷信,这是马般般丑。”两人相识后,刘廷信仔细看了看般般丑说:“果真名不虚传。”马般般丑笑了笑走了。从此之后,两人往来不断,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做的诗词歌赋极多。
  金簪刺目
  《青楼集》:樊事真,是京城的名妓,参议周仲宏十分宠爱她。周仲宏回江南时,樊事真在齐化门外为他设宴饯行。席间,周仲宏对事真说:“别后要善自保重,不要惹人说闲话。
  “事真以酒洒地发誓说:“我若是负心,当挖掉一只眼睛来向你谢罪。”
  周仲宏走后不久,便有位有权有势的公子来向事真求婚,事真的母亲畏惧权豪势力,又贪图钱财,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事真坚决反对,执意不肯,终因势单力薄,不得不听从母亲之命。后来,周仲宏又来到京城,见到了事真,事真哭着说:“分别之后,不是我不想自重,只是被豪势所逼。然而先前的誓言,不能虚设。”说罢,抽出金簪便向自己的左眼刺去,顿时血流满地。周仲宏十分惊骇,两人遂和好如初。
  李师师
  《贵耳集》:宋徽宗道君皇帝忽然驾临妓女李师师的家,恰巧周邦彦先期在那里。周邦彦听说皇帝驾到,便赶忙藏到床下。道君皇帝拿着一颗橙子进了屋,说是江南新贡的鲜货,拿来让李师师尝尝鲜。随后两人便嬉笑逗乐。邦彦在床下尽闻两人的悄悄话,遂将内容略作修改剪裁,作成《少年游》一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家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词成之后,便拿给李师师,让她吟唱。一天,道君皇帝又驾临李师师处,李师师便为皇帝吟唱这首词,道君皇帝一听,问是谁作的?师师说:“是周邦彦所作。”皇帝大怒,决心要惩罚他。第二天,早朝时,皇帝问蔡京:“开封府有个监税官叫周邦彦,听说他不按时收取税赋上交,京尹为什么不处理他?”蔡京不知皇帝是何用意,便启奏道:“请允许我退朝之后,把京尹召来问问,再来禀报您。”蔡京退朝后,便把京尹召了来,把皇上的话说给京尹听。京尹说:“那么多监税官只有周官周邦彦的税赋不漏,怎么说他不按时收取呢?”蔡京道:“皇上想处治他,只好迁就了。”于是依道君皇的旨意上奏。皇帝即降旨:“周邦彦玩忽职守,可立刻押出国门。
  又过了一二天,道君又驾临李师师家,但却不见师师,便问鸨母师师去哪里了,鸭母说:“去送周监税了。”道君一听周邦彦被押送出国门了,很高兴。便坐下来等师师,一直等到更初才归来,且愁眉泪眼,憔悴不堪。道君早就等得不耐烦,又见她这副样子,大怒道:“你从哪里来?’’师师奏道:“臣妾万死,我听说周邦彦犯了罪,被押出国门,便略备一杯酒为他饯别,不知道皇帝陛下您驾到。”皇上问:“他又给你作词了吗?”李师师奏道:“有一首《兰陵王》词。”道君皇帝说:“唱一遍听听。”师师说:“请您允许我为您献上一杯酒,歌此词祝陛下长寿。”接着师师便唱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惜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帆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情凄恻,恨堆积,渐别浦潆洄,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吹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偷滴。
  曲终,皇帝很高兴,又降旨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后官至大成乐府待制。当时李师师家有二个邦彦,一为周美成,一是李士美,皆为道君皇帝的狎客。
  各留不尽之情
  《槐西杂志》:我的同郡人某孝廉科举未及第耐,落拓不羁,常往妓院娼馆。可是那些妓女们依着门看着他,都不理会他。只有一个名叫椒树的妓女独自赏识他说:“这位公子怎么能永远贫贱呢!”遂邀他进屋饮酒作乐,还出钱供他读书,等到要去考试时,椒树又出钱为他准备行装,为他家人出钱买柴买米。孝廉深受感动,握着椒树的手发誓说:“若是我能得志的话,一定纳你为妻。”椒树谢道:“我之所以看重您,是怪姐妹们只认识那些富家子弟,而不知贫家子弟也有才志的,我是想让人们知道脂粉绮罗中也有慧眼人。至于白头之约,则是我不敢听到的。我的性情妖冶浮荡,一定不能做个良家妇女。
  如果我做了您的妻子,却又怀恋风月场中旧事,那您怎么能忍受得了;如果让我紧闭闺阁,那就如同住监狱一样,我又怎么能忍受得祝与其始相欢合,终致分离,不如各留不尽之情,作长相思呢!”
  后来,孝廉做了某县县令,多次派人来接椒树,椒树都没去。椒树到了中年,门前冷落,但也一直未去孝廉的公署。这也真是个奇异的女子。假如淮阴王韩信能知此意,也就没有鸟尽弓藏的遗憾了。
  毋忘贫贱凄凉味也
  《句容县志》:陈氏,襁褓中死去了父亲,十四五岁时,又丧失了母亲,十六岁时嫁给了张熙明。张家素来家底不厚,上有寡母,下有幼弟,所以,每当吃饭时,熙明都望碗而叹。
  陈氏问他:“为什么一到吃饭时就叹息?”熙明说:“我听说乐羊子在路上拾取了金子,受到他妻子的谴责,这是做丈夫的不对;列御寇拒绝接受郑人馈赠的粮食,他的妻子冲他大为光火,这是做妻子的不对。我想有一位同心同德的伴侣,共同辛苦,共同享受,因此叹息。”陈氏说:“我虽然不贤,但也听说先世之遗训。你不用把我看得那么浮浅。你耕于前,我锄于后,有什么不可?你若能有大志,家里的大小事情,我都为您料理,不敢退后;假如遇到不好的年头,或遭意外的变故,我能为而死,你不用把我看得那么浮浅。”熙明听了妻子的话,激动地拍案而起说:“像这样,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妻子了。”
  自此以后,熙明专心攻读,学业日益长进,后遂游学于外。陈氏居家勤劳操作,上奉寡婆婆,下养小叔子,从来没有让他们缺过衣食。卯辰之年,熙明科举及第,作了粤地长官。陈氏便带着婆婆、儿子子驹以及儿媳胡氏来粤地与丈夫团聚。来粤地后,陈氏仍是清晨早早起床操持家务,他们一家人总是互相劝诫道:“不要忘记贫贱凄凉的滋味。”
  玉笛官词
  《元氏掖庭记》:程一宁,是元顺帝的宠妃。未得顺帝宠幸曾在春夜登翠鸾楼,斜倚栏杆吹玉龙之笛,其中一词云:兰径香销玉辇踪,梨花不忍负春风。绿窗深锁无人自见,碾朱砂养守宫。
  顺帝忽然在月下听了这首词曲,便问宫人:“这是什么人在吹笛?”有知道的人回答说:“是程才人吹的。”顺帝虽然明白词意所指,但也没有召幸她。等到第二天晚上,皇上又旧地重游,又听程才人唱道:牙床锦被绣芙蓉,金鸭香消宝帐重。竹叶羊车来别院,何人空听景阳钟。
  接着又唱道:
  淡月轻寒透碧纱,窗屏睡梦听啼鸦。春风不管愁深浅,日日开门扫落花。
  歌中音语咽塞,情极悲怆。皇上对宫人说:“闻此歌声,哪个人能不悲伤,深宫中有人愁怅如此,谁能知道呢!”.随后,皇帝便乘着御车往程才人的住所驶去。程才人见宝炬簇拥圣上而来,遂快步奔到门外,磕头俯伏。顺帝用手把她扶起,说:“若不是你玉笛中自道其意,朕怎么能到这里!”说着,携手至柏香堂。皇帝命令宝光天禄厨设开颜宴,进兔丝之膳食,翠涛之醇酒;雩仙乐部坊奏起了鸿韶之乐,跳起了朱戚之舞,鸣奏起关雎之曲。席间,顺帝笑着对程一宁说:“今夜花好月明,情圆意聚,这都是玉笛的功劳,可封它为圆聚侯。”自此以后,顺帝对程才人宠爱日拢遂改“翠鸾楼”为“奉御楼”,改“柏香堂”为“天怡堂”;服砒愈癞《情史类略》:陈寿,祖籍分宜,已聘求某氏,但还没成亲陈寿就身患癞疾。姑娘家知道后,便让媒人辞绝这门婚事,姑娘哭着恳求父亲不要这样做。最后,终于嫁给了陈寿。陈寿因为自己有令人嫌恶的病,不敢亲近妻子。妻子伺候陈寿三年而不懈怠厌烦。陈寿以为癞疾久治不愈,苟延于世,有负妻子,不如一死了之,便私下买了砒霜欲自荆妻子知道后,偷着把砒霜喝了一半,希望与丈夫同归阴府。陈寿服了砒霜之后,呕吐不止,而癞疾竟痊愈了;妻子也一吐不死。夫妇二人白头偕老,生有两个孩子。家道一天好似一天,人们都认为这是对陈寿妻子贞烈德行的报答。
  蜀娼能文
  《齐东野语》:蜀地的娼妓多能写诗著文,这大概是薛涛的遗风。陆放翁曾客居蜀地,归乡时,带了一位歌妓回去,让她住在别墅里。陆放翁几天去看她一次,也有时因为生病,多日不去,歌妓疑心他有意疏远自己,很不高兴,陆便作词解释,歌妓也步韵答道: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府。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哄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还有一位蜀地娼妓《述送行》词云:
  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