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叹息道:“才子佳人,自应有此缠绵之情。然而自古郎才女貌者多难成眷属,我今天当成全他们。”于是,就拜托媒人,让两人喜结良缘。
  偷香
  《晋书·贾充传》:贾午,是太尉贾充的小女儿。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是魏国司徒韩暨的曾孙。他相貌英俊,举止潇洒,被贾充征召为司空掾。
  贾充常宴请宾客,每次请客时,贾午都在窗户眼里往外偷看。她见到韩寿,面露喜悦之色,忙问身边的丫环:“认识这个人吗?”丫环说:“他叫韩寿,我曾在他家做过工。”贾午听了丫环的话,很是感慨,梦中常与韩寿相见。后来,这个丫环到韩寿家,对韩寿叙说贾家小姐的心意,并告诉韩寿,小姐天生丽质,美貌绝伦。韩寿一听,心生爱意,便写了一封信让丫环带回去,给他们牵线搭桥。丫环回到贾府,把韩寿的信交给了小姐,还转述了韩寿对她的倾慕之情。贾午见了信,听了丫环的话,心神激荡,立刻修书一封,让丫环再送给韩寿,邀他晚上来家中相会。
  韩寿不仅人长得俊美,而且劲捷过人,功夫不浅,见小姐邀他夜间相会,很是激动,好不容易熬到夜深人静,急忙来到贾府院外,腾地一下越过高墙,进入小姐闺房。贾午与韩寿私通的事,除那位传递书信的丫环外,别人一概不知,贾充更是蒙在鼓里,但他却感觉到女儿的心情比平日愉悦畅快。
  此时,西域献给皇上一些香料,这东西香气甚浓,只要沾上一点,其香气就会月余不断。皇上很喜欢这些贡品,把它当作宝物,只赏赐给贾充和大司马陈骞。贾午却偷偷地把这皇帝赏给父亲的宝物送给韩寿。一次宴会,贾充的部下和韩寿相邻而坐,闻出他身上的芬馥之气与西域的香料气味相同,便将此事告诉了贾充。贾充一听,猜出女儿与韩寿有私情,但他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府上门阁森严,墙高院深,韩寿怎么进来得呢?于是,就在夜里假装有盗贼,让人在墙里墙外巡视,看看有什么动静。巡视的人禀报他说:“没什么动静,只是东北角好像狐狸走了一趟。”贾充很生气,便拷问贾午身边的丫环,丫环见老爷动怒,非常害怕,遂详细说出了事情的原委。贾充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怕张扬出去有辱门风,也就没加追究,反而把女儿许配给韩寿。后来,韩寿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
  春思满红船
  《名媛诗归》:福州的太守吴君,是江右人。他有个未成年的女儿,聪明伶俐,容貌秀美,很得他们夫妇喜爱,视为掌上明珠。只要外出,总是带在身边,生怕有个闪失。
  吴君在福州任期满后,乘船返回京城,当船行至淮安版闸时,突然刮起了大风,恶浪不断向船舱涌来。船无法行进,只好靠岸泊船,等风平浪静再走。邻船有位姓江的太原南人,带着一位十六岁的少年,这少年名字叫做情。他长得眉清目秀,雅态可绘,且又知书能文,聪明过人。他读书的地方,正与吴女卧室的窗口相对。吴女常从窗洞中偷看江情,江情也流转目光迎对,尽管两心相通,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表达爱慕之情。一天,吴家的丫环到船边洗衣服,江情看到后,忙拿给她好吃的东西贿赂她,向她打听吴女是否订婚。丫环说:“我家小姐还没婚配。”江情一听很高兴,又问:“小姐识字吗?”
  丫环说:“识字。”于是,江情就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难认的字,对丫环说:“这几个字我一时记不起来,请你替我向小姐求教。”吴女见到字后,微微一笑,一个一个细看了一遍,说:“哪有秀才不认字的!”丫环把小姐的话告诉了江情,江情知道可以打动她的心,就做了一首诗来表白心迹。诗云:空复清吟托袅烟,樊姬春思满红船。
  相逢何必蓝桥路,休责沧波好月天。
  吴女见了江情的诗,心里很高兴,但仍假装生气地说:“彼此萍水相逢,怎么竟用这等轻薄的诗句来撩拨人!你这小贱货,竟然背着我给他传信,我要告诉老爷,让他来惩罚你!”
  丫环以为小姐真的生了气,便跪在地上再三求饶,请小姐开恩宽耍吴女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又笑着说:“起来吧!
  我饶你这一次,我写一首诗骂他一顿解解恨,你再给我送去。
  “说着,用一张绿色的小纸写了一首诗:自是芳情不恋春,春光何事惨闺人。
  淮流清浸半边月,比似郎心向我亲。
  江情读了吴女的诗,心花怒放,让丫环告诉吴女:“晚上开窗敬候小姐光临。”吴女听了丫环转述的话,嗔怪道:“我乃名门闺秀,自幼胆小,怎能轻易涉足舱外,他难道没长脚吗?
  “江情理解了吴女的意思,便在更深人静之时,蹑手蹑脚登上了吴家的船板。此时,吴女正在船头倚栏远眺,好似等候月出。
  她见江情上了船,欢喜雀跃,挽着江情的胳膊进了自己的卧室,两人只恨相见太晚,至今才有这缠绵之情。随之神魂颠倒,如胶似漆,云雨巫山之后,便朦胧进了梦乡。岂料后半夜风顺月明,两家的船都解缆起航。这两艘小船所行方向相反,顷刻之间便相距百里之遥。
  第二天早上,商人江翁一看儿子不在船上,以为是夜里上厕所掉到淮河里淹死了,便急忙返航回来寻尸。可是找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只好痛哭一场,悲切而去。
  再说江情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想溜回自家的船上,可是一瞅,船已不知去向,不禁焦急万分。吴女也怕得不行,无计可施,只好让他先在床上躲藏起来。白天吃饭时就分给他些吃的,晚上就让他出来与自己同床共卧。这样躲躲闪闪过了三天,江情沉溺于美色,毫无考虑父母远离。
  吴女的嫂子见小姑子整整三天没出舱门,吃的饭又比平时多,觉得奇怪。便在夜里偷偷地到小姑子的窗外探看,竟见小姑子和一个年轻美貌少年窃窃私语。她就把看到的情景告诉了婆婆。婆婆以为是诬陷之词,把她训斥了一顿,还警告她:“如果再瞎说,小心我扯烂了你的嘴!”儿媳退出后,吴老太转念一想,儿媳从不说谎,看来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便在当日晚亲自拐着一双小脚去察看,隔窗一瞧,知道儿媳的话有根有据,就赶忙回屋把女儿的事告诉了丈夫。吴君听后大怒,马上敲开了女儿的卧室门,在床下把江情揪了出来。吴君见了江情,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说要让他的脑袋搬家。江情被人从床底下拽出后,自知凶多吉少,便抬起头来请求宽恕,其神色语调十分感人。吴君见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把刀拿下来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到这里来的?”江情详细地回答了吴君的问话,又说:“我家本是山西人,也称得上名门望族。这几天所做的事,实在是猖狂之举,希望大人饶命。
  不过,我到这船上来是和您女儿约好的。但不管怎样,我是罪该万死,不敢逃命。”吴君听了他的这番话,又仔细端详了他一会,见他也不像个刁顽人家的浪荡子,就说:“我的女儿既然已被你玷污,就没法再嫁给别人。你若是肯作我的女婿,我就成全了你们?”江情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禁泪如雨下,忙不迭地磕头拜恩。吴君怕女儿与人私通的事传出去后有辱门风,便让江情跳下水去,抱着船舵呼喊救命,就好像沉船落水而幸免于难的人。江情按照吴君的吩咐,抱着船舵跳入水中,然后大呼救命。吴君忙让撑船的人把他救了上来。
  见了他以后,假装惊讶地说:“这不是我老朋友的公子吗?怎么落到这种地步?”于是,让人找来干爽的衣帽,为他换上,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船到济州时,吴君租了一幢豪华的楼房。请来傧相,为江情和女儿举办婚礼。船上的人都参加了婚宴,但都不知道个中情由。后来,吴君全家从京城返回故乡,吴君为江情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训导他,江情的学业大为长进。吴君又派人到太原去寻访江情的父亲。当江翁得知儿子还活在人世时,喜不自胜,忙带着贵重聘礼随寻访者来到吴君家,并在吴家住了一个多月才回太原。
  江情二十三岁时,受县官举荐参加科举考试,第二年中了进士。及第后,便同妻子一起回太原拜见父母,会访亲朋好友,然后携家走马上任。最初担任南京礼部主事,后来升为某郡太守,有子女若干人,还受过皇封。遐迩相传以为奇遇。以此事为题材而写的小说名为《缘舟记》。
  兰蕙联芳
  《联芳楼记》:薛家,是吴郡的富户,元至正初年,居住在西门外,以卖米为业。薛家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兰英,小的叫蕙英。姐妹俩才貌双全,能诗善文。父亲在住宅后院为她俩建了一幢小楼,命名为“兰蕙联芳楼”。恰有承天寺的和尚,擅长水墨画,于是,就在小幢建好之日,用粉灰把墙涂抹好,请和尚在墙上绘兰花描蕙草,使人一入其屋,便宛然如进春风之室。兰英、蕙英每天生活在这幢小楼里,吟诗作词,刺绣描红。她们作诗数百首,汇聚成册,名《联芳集》,不少人传诵。
  此时,家住会稽的杨铁崖,著有《西湖竹枝画》,唱和者不下百余人,书坊屡次印刷。兰英、蕙英见了这本书,笑笑说:“西湖有竹枝曲,东吴难道就没有竹枝曲吗?”于是,她们便效法杨铁崖的诗体,作《苏台竹枝诗》十章:姑苏台上月团团,姑苏台下水潺潺。月落西边有进出,水流东去几时还?
  馆娃宫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香魂玉骨归何处?不及真娘葬虎丘。
  虎丘山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约伴烧香寺中去,自将钗钏施山僧。
  门泊东吴万里船,乌啼月落水如烟。寒山寺里钟声早,渔火江枫恼客眠。
  洞庭余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上方。
  获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