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她黑发稠美,身着半袖衣,衣妆也没多少饰物。但其秀美的容貌,不可形容。服侍她的侍女有数百人,分左右站立。公主在便馆召见亚之,并让他住在宫中,还将其所在宫殿题名为“翠微宫”。宫中的人则呼为洗郎院。亚之虽然位在大夫之下,但由于公主的缘故,得以自由出入皇宫。公主喜欢凤箫,每当吹箫都要登上翠微宫的高楼,箫声悲凉,传之甚远,闻者莫不哀痛欲绝。七月七日是公主的生日,亚之经常拿不出什么礼物来给她祝寿。先前,内史廖公曾将秦国的歌女赠送给西戎国,西戎王回赠他一个水犀小盒。亚之从廖公那里得到了水犀小盒,并把它转献给公主。公主很高兴,格外珍重,将它系在裙带上。
  秦穆公给亚之的礼遇远远胜于其他同列官僚,对其恩赐也颇多。
  第二年春天,公主突然无病而死。秦穆公悲伤不已,将她安葬在咸阳原野。穆公令亚之作挽歌,亚之应命而作: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挽歌作成以后,亚之将它呈送给穆公,穆公读后十分欣赏。
  这时,宫中有人悲痛得哭出声来,穆公随之泣下如雨。又让亚之作墓志铭,其铭道:白杨风哭兮,石凳髯莎。
  杂英满地兮,春色烟和。
  朱愁粉瘦兮,不生绮罗。
  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
  亚之也到咸阳为公主送葬,宫中有十四个宫女为公主殉葬。葬礼后,亚之因悲伤过度而患病,他仍住在翠微宫,只是不住内殿,住外殿别室。
  一个月之后,亚之病愈。穆公对亚之说:“我本想将小女托付给你,与你终身相伴,不料她先行故去,不能在你的周围侍奉你。敝秦乃是区区小国,不值得你在此辱没前程,而且我一见到你,就不能不悲伤,不知大夫你是否愿到其他大国去?
  “亚之回答说:“臣本无功,只因陛下厚爱,官为左庶长。现在不能同公主一起死去,已是罪过,假如陛下能够宽恕我,让我回到父母之国,我将永远不会忘记陛下的大恩大德。”穆公同意了他的请求。
  离别的那日,穆公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弹奏着秦国的音乐,跳着秦国的舞蹈,跳舞者捶肩拍腿发出呜鸣之声,声音幽怨凄凉。穆公执酒上前对亚之说:“我听这声音不善,希望你能作飞扬轻举之歌告别,来冲淡这种不善的气氛。”说着,让人急速拿来笔砚。亚之遵命,立刻作歌词道:击髆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风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歌词写成后,交给跳舞者,跳舞者和着乐曲跳起来,在座的人都泪流满面。宴会结束后,亚之又向穆公拜谢,然后才离去。穆公让他到翠微宫与昔日侍奉公主的侍女告别。亚之重入殿内,只见翠珠遗碎于青阶之下,窗纱檀点依旧。宫人们与亚之相对泣涕,亚之感伤呜咽多时,遂题宫门诗道:君主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公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
  离别时,秦穆公派车把他送出函谷关。出关后,前来送行的官吏说:“穆公让我把你送到这里,现在我要回去了。”亚之便与他话别,话还没说完,忽然惊醒,原来自己仍然睡在客店里。第二天,亚之将夜晚之梦详细地告诉了朋友崔九万。九万是博陵人,深谙古事,对他说:“《皇览》上说:‘秦穆公安葬公主于橐泉祈年宫下’,难道是她的神灵又显圣了?”亚之又找来秦时地志,上面的记载正如九万所言。唉呀!穆公之女弄玉已升天仙去,怎么又死了呢?
  京师鬻女术
  《阅微草堂笔记》:朱青雷说,李华麓在京都时,曾花五百金娶了一个小妾。后来,他有事去天津,回京之日,途中遇到一个朋友,遂下车施礼,却远远望见小妾与两个媒婆坐在一辆车上跑了过去。李华麓很惊讶,而他的小妾却像没看见他。
  李华麓恐怕认错了人,没敢打招呼。但又觉得不对,车上女子穿得绣花衫,分明是自己为小妾添置的,思来想去,更加怀疑,便与朋友草草话别,急奔家中。
  李华麓回到家中一看,小妾还在家里。李华麓见了她的面就问:“你刚才去哪儿啦,那媒婆又把你嫁到何处?”小妾仓皇不知怎样回答。李华麓大怒,派家僮去叫小妾父母来领女儿。
  其父母狼狈而至,其妹听说姐姐婚姻有变故,也与父母同来李家。原来车中女子是小妾的妹妹,她穿的绣花衫是向她姐姐借的,到李家时,绣花衫还未脱掉。她小姐姐一岁,容貌极相似。
  小妾的父母、妹妹没来时,李华麓正暴跳如雷,一见小妾的妹妹,则幡然醒悟,不作一声。父母一再追问为何相召,李华麓便讲述了认错了人的原因,并表示很惭愧。父母也详细叙说了刚才卖次女的经过:借了姐姐的绣花衫,随媒婆同去议婚。
  李华麓问:“身价给多少?”父母答道:“三百金,因而没同意。”李华麓遂从箱子里取出五百金,放在案几上,说:“和她姐姐同样价钱可以吗?”片刻即商量妥当,妹妹便留了下来,当天晚上即同床共枕。真可谓风水相逢,无心凑合。这也可算作一段佳话。
  软障图
  《闻奇录》:唐朝进士赵颜,在一位画家那里得到一幅软障图,图上画着一位妇人非常漂亮。赵颜对画家说:“世上没有这样漂亮的人,如果能让她活了,我愿娶她为妻。”画家说:“我这是神画,这美人也有名,叫真真。如果你昼夜不停呼她一百天,她一定会答应。她一答应,你就用百家彩灰酒灌她,这样她便活了。”赵颜按照画家的说法昼夜不停地呼了一百天,画上的美人果然答应了。赵颜急忙用百家彩灰酒灌她,她竟活了。走路、言笑、饮食都与常人一样。她对赵颜说:“谢谢您呼唤我,我愿作您的妻子。”一年之后,生了个男孩。孩子两岁时,有朋友对赵颜说:“这是一个妖女,必定会给你带来祸患。我有一把神剑,可杀了她。”当天晚上,朋友便给赵颜送来了那把神剑,剑刚拿到赵颜的屋子里,真真就哭着说:“我是南岳地仙,不知何时让人画了我的容貌,而您又呼唤我的名字,为了满足您的心愿,我便从软障图中走了下来。现在你怀疑我,我不能再住下去了。”说完,吐出百家彩灰酒,带着儿子上了软障。再看那软障图,已与先前没什么两样,只是又添了一个小孩。
  女伶
  《鬼董》:女伶陈嘉庆,住在后市街的东面。一天夜里,她独自睡下后,梦见一位身穿黑色衣褂的瘦高个黑面人俯瞰她的床,并说:“元司法有约,你一定要去。”嘉庆想喊母亲与婢女,但叫不出声音,便答应说:“今天已经半夜了,没人抬轿,不能去。再说我也不知道什么元司法。即使我能去,也不会跟从你,你来我家不走门,难道是鬼吗?”那人说:“轿子就在门外,晚上去不用化妆,睡妆更好。”说着,就挥了挥扇子,嘉庆身不由己地从窗户走了出去。到了门口,果然有两个人抬着轿子等在那里。抬轿子的人脚不沾地,把她抬到清冷桥下。只见一个人走出来迎她上楼,嘉庆仔细看了看,此人脸面白皙,但胡子不少,算得上是个英俊的男子。遂留嘉庆在此饮酒作乐,天亮时,才让人用轿子把她送回来。嘉庆睡醒起床,把梦中所遇告诉了母亲。俩人都以为这事纯属偶然。第二天,有客人来嘉庆陪客人饮酒,刚刚端起酒杯,嘉庆就坐着睡着了,鼾声如雷,别人又喊又拽也不醒,客人气愤地离开了。待到拂晓才醒来,原来,她已梦游而去。自那以后,每天晚上都这样。
  梦中曾向元司法要一些钗珥香扇等物品,醒来一看,都放在枕头旁。嘉庆对元司法很满意,也乐意与他交往。便对母亲说:“可能真有这么个人,如果有的话,就不想光在梦中相会。他也不是没有产业的人,倘能伴其终生,要比梦魂相会好多了。
  “母亲因之而去清冷桥下寻找,果然有位赴异地作官的元司法。他长的样子与女儿所说的一样。母亲悄悄地问他此事为何,他道歉说,根本没有这事。
  又过了几个月,嘉庆不再梦游,再看元司法,已经走了。
  后来,嘉庆与他在路上相遇,则相视而笑。不知是元司法用妖术把嘉庆招去的呢?还是偶然巧合?
  北海道人
  干宝《搜神记》:北海营陵有个道人,能让活人和死人相见。有个和他同郡的人,妻子已经死了多年,听说了他的法术之后,便来求见说:“希望您让我见一见我的亡妻,这样,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道人说:“你可以前去见她。但若是听到鼓声,你必须立即出来,千万不要滞留。”说完,便告诉他相见的法术。
  此人与妻相见后,悲喜交集,分别叙说离别之苦,相见之乐,恩恩爱爱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久闻鼓声咚咚作响,但恩爱缠绵不能离去。当不得已出门时,亡妻则拽住他的衣襟,此人只好扯断衣襟破门而去。一年之后,此人身亡,合葬时,家人看见他的那块衣襟在亡妻的棺材盖下。
  广陵妾
  《槐西杂志》:某游士,在广陵纳娶一妾,该妾颇通文墨,意甚相得,俩人常于闺中吟诗唱和。
  一天晚上,游士外出归来,僮仆婢女都已睡下,室内暗无灯火,寂静无声,只有几案上放着一封信道:“妾本是狐女,身处山林之中,因前生欠了你的债,所以跟随你半年,如今孽缘已尽,不敢久留。本想暂住等你归来,叙说永别之情,但又怕彼此凄恋,难舍难分,因此,忍痛离去,不敢再和你见面。
  临风回首,百结柔肠,或许因这一段情由,三生石上再种后缘,也未可知。请君多加保重,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女子而劳心伤神。
  这样,即使我离开了,心中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