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为刘。刘公不忍没其本姓,就以他的原姓“方”作为名。
  刘方对刘公夫妇克尽孝道,脏活累活抢着干,好吃的东西留给父母吃,刘公夫妇也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三口之家和和睦睦地过着舒心的日子。
  就这样过了两年,突然有一天,天降暴雨。运河洪水猛涨,来往船只多被洪水吞没,人们在洪水里捞上来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虽然已经气息奄奄,但手里还死死地抓住一个竹箱子,刘公把他背回家中,给他换上了干爽的衣裤,然后问他是哪里人氏,为什么到了这儿?那少年说:“我叫刘奇,是山东人,三年前随父亲进京赶考,不幸京城流行传染病,父母都染病身亡,父母死后,我无依无靠,没有能力把父母的遗体送回老家,只好将他们火化,带着骨灰回乡。现在我乘坐的小船被洪水冲没,我的行李也荡然无存,已经没有回乡的办法了。”刘公听完刘奇的话,心中深表同情,便给了他一些盘缠,让他上路了。
  刘奇走了一个多月后,突然有一天他又背着竹箱子回来了。他说:“家乡黄河决口,村里的房屋都被冲得片瓦不留,已无立足之地,希望刘公能借给我一块地安葬父母,而我可做牛做马来侍候您二老。”刘公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便与刘方结拜为兄弟。两人同眠共食,友情一天深似一天。刘奇自幼饱读诗书,他便利用空闲时间教刘方读书识字,刘方天资聪颖,长进很快。
  转眼间过了两年,刘公夫妇染病过世,刘奇、刘方悲痛万分,如同死去自己的亲生父母,两人为老人操办了隆重的葬礼,又商量将三家老人合葬在一地。刘方的母亲当初葬在京城,因此,刘方特地去京城移来了母亲的灵柩,与父亲合葬在一块儿。
  于是,三家之墓,鼎足而峙。
  事情安顿好了之后,两人停了酒店,开办布店,生意越做越红火。镇上的有钱人家见这兄弟俩聪明能干,便派人上门来提亲,刘奇几次都想答应,而刘方则执意不肯。刘奇不知刘方打的什么主意,但又不好勉强,婚事只好搁浅。一天,刘奇见燕子在房梁上做窝,便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词:营巢燕,双双雄,朝暮衔泥辛苦同。若不寻雌继壳卵,巢咸毕竟巢还空。
  刘方见了刘奇的题词,笑着吟咏了几遍,随后也提笔唱和道:营巢燕,双双飞,天没雌雄事久期。雌已得雄愿自足,雄兮将雌胡不知。
  刘奇阅完刘方的唱和词,大吃一惊,心想,我这弟弟难道是花木兰吗?难怪他那么柔弱娇嫩,就是盛夏酷暑也都合衣而卧,现在从这词的意思来揣测,绝不会错。但又不好冒然询问,便假装不懂这首词的意思,让刘方再和一首。刘方又写道:营巢燕,声声叫,莫使青春空岁月。可怜和氏璧无瑕,何事楚君然不识。
  刘奇见了这首和词,脱口道:“原来我弟果然是女子。”
  刘方一听,羞得红了脸,还没来得及解释,刘奇又说:“你我情同骨肉,何必隐讳,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刘方紧皱眉头痛苦地说:“我家本来寓居京城,因母亲病故,我随父亲还乡,担心路上不方便,就让我作男孩子打扮。后来父亲亡故,但未能与母亲合葬,所以不敢改形,希望找到一块安身之地,将父母合葬在一处,再变换服饰。后来父母合葬的事办完,我便想向兄长说明,但考虑家业还小,我要是嫁了人,怕你独自难以撑持,所以迟迟没向你挑明。”刘奇说:“你我同床多年,恩爱如手足,我看你词中也有伴随我的意思,我也绝无再娶的道理。我们从前是兄弟,现在作夫妻,恩义两全,岂不是天作之合吗?”刘方说:“我考虑好久了,而且已打算好了,我们三家的先人都葬在这里,我如果抛下他们而去,’心里也不忍。如果兄长不嫌弃我,我愿做你的妻子侍奉在你的身边,共奉三姓香火。”当天晚上,两人分床而卧。第二天,刘奇去镇上请了一位长者做媒,选择黄道吉日先祭奠了三家先人之墓,然后成婚。这桩亲事轰动了镇里镇外,人们传为异事,遂将刘奇,刘方夫妇居住的地方称为“三义村”。
  转转
  王祬《补侍儿小名录》:赵王祬命令马彧出使燕国,大燕皇帝刘守光让韩定国招待他的饮食起居。当时,燕国有个名妓名叫转转,深受韩定国宠爱,每有酒席宴会都让她来陪酒。这次马彧来燕国也不例外。马彧一见转转,就为她的美貌所倾倒,酒席上常常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韩定国明白他的心思,便对他说:“从前文公把季隗让给赵襄,伯符割舍小乔给周公瑾,这是名女奉名人。而现在转转则是一个歌妓,恐怕不值得贤者垂爱,希望你能作一首词,谈谈你的看法,然后我可把她奉送给你。马彧一听,忙让人拿来纸墨笔砚,挥笔作了一首《转转之赋》。赋的开头写道:玳筵既启,雅乐斯陈,雾卷罗幕,花攒锦茵,有西园之上客,命南国之佳人,貌逞婵媚,纵玉韵而倾国,步移缥缈,蹴罗袜以生尘。
  定国见赋,便把转转送给了马彧,马彧归国时就将她带走了。
  啭春莺
  《西清诗话》:王晋卿有个歌姬,艺名为啭春莺,晋卿十分喜欢她。后来晋卿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到密县,也就与啭春莺断了联系。在密县呆了几年,晋卿又被迁往汝阴。途中,晋卿在一处客栈里休息,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晋卿侧着耳朵凝神听着,继尔高兴地大叫:“这是啭春莺唱的歌。”便顺着歌声找去,果然是啭春莺。两人一见,分外高兴,晋卿即兴赋词一首:佳人已属沙叱利,义士今无古押衙。有足成之者,几天流落在天涯。万里归来两鬓华,翠袖香残空挹泪,青楼云满定谁家。佳人已属沙叱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回首音尘两沉绝,春莺休啭上林花。
  不久,啭春莺又回到了王晋卿的身边。
  天赐夫人
  元好问《续夷坚志》:广宁的闾山公庙常显灵。庙里的神像狰狞可怕,庙外林木阴森也极令人心悸。就是白天来到那里,也是毛骨悚然。庙旁的人家都说那庙里半夜三更常有审讯拷打声,以致鬼哭狼嚎,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人们都宁愿绕路也不经过那儿。此时,任参知政事的梁公肃,他的家就住在这个乡的牵马岭。在他作举人时,曾和学友们闲谈鬼神的事,大家纷纷历数那些胆大的人怎么不怕鬼,欣佩得不行。梁公却不以为然,他说:“他们那点雕虫小技算得了什么,我能在天黑的时候到间山庙里去巡视一圈。”那些学友们听他这样一说,就怂恿道:“净吹牛,你根本不敢去,你说你敢去,那么用什么做证据?”梁公说:“凡是我到的地方,我都用个东西画个标记,这就是证明。”
  第二天晚上,学友们一同来到闾山公庙,众人呆在庙门外,梁公甩甩袖子,大踏步地朝庙里走去,边走边画记号。当走到庙堂东侧的墙角时,隐隐约约觉得有个人倚着墙壁站在那儿,梁公以为是鬼来了,便拿火来照,火光下竟是一位美丽的少妇,她穿着漂亮的衣服,其衣服和当地村俗式样大不相同。梁公走到她的面前,问她是哪里人氏,怎么在这里?可是妇人气息奄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梁公见此情形,便横下一条心把她背到了庙外,大家以为真是鬼物,便围着圈看守着。过了好久,妇人睁开了双眼,见人环绕在她的身边,便惊恐地大叫起来,问这是什么地方?梁公说:“这是闾山公庙。”随后大家就盘问她是人还是鬼,从哪里来?妇人说:“我是扬州人,家里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前几天是我结婚的日子,由迎亲的轿子把我抬往丈夫家,岂料走到半路狂风大作,将我刮到了这里。”学友们听了妇人的话,高兴地说:“梁公还没成家,天神从扬州给他送一位漂亮的妻子,这是冥冥之中有缘分啊。”梁公遂带着妇人回到了家,不久,他便科举及第,又过了十几年,则身居要职,作了大官。妇人为他生了好几个儿子。所以时人有“天赐夫人”的说法。金世宗大定二十年,梁公调任彰德路节度,朝中故旧仍有见到他的。
  战后,梁姓的人很多,问他们的家世,多说是天赐夫人的子孙。
  因须夙造
  《槐西杂志》:己卯年在山西举行科举考试时,陶序东以乐平县令的身分任同考官,主管阅卷事宜。卷子还没送到时,阅卷的人们便在一起闲谈神仙鬼怪。陶序东对大家说:“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曾到南岳观光游玩。当他走到密林深处时,突然见到一位女子倚着石头坐在花下。这位朋友常听说神女智琼兰香的事,便以为遇到了神女,遂往前靠近。女子用绸扇遮掩着面孔说:‘我与你没有缘分,不要靠近我。’朋友说:‘缘自因生,不能从此种因吗?’女子说:‘因须前世造就,缘须双方汇合,不是一人想种就种的。’说完,便飘然而去。我的朋友认为她是仙人所化。”陶序东又说:“我认为情爱这种因缘,就是像那女子所说的一样;至于恩怨之因缘,则一人想种就种,却又当别论了。”
  蝎子离婚
  徐芳《诺皋广志》:明神宗万历年间,山东有个书生做了一碗面条,正准备吃,有人来把他叫走了。他走后,有个小蝎子掉到了面里,等书生办完事回来,饿得不行,也没看,就狼吞虎咽地把那碗面连同小蝎子一起吞进了肚子。从此之后,他便得了一种馋病,见了好东西就想吃,刚吃了又饿。如果供应不足,心里就搅闹烦闷得要死。为此他卖掉了土地房屋,但仍不够吃,身体一天比一天瘦弱,几乎奄奄欲绝。就这样过了两年多。这位书生有个妻子,是他患病前娶来的。妻子对他体贴入微,书生患病后,更是关怀备至。一天,书生看粮食已尽,家中断了炊烟,便对妻子说:“我贫困至极,但也不死,把你拖累成这样。可是话说回来,如果我死了,你自己也没法活,何不乘我还在,早寻个人家,多少得点费用,让我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