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此后,并华每夜跑到王家女房中欢会。这事终于被王枚知晓了。为了不将家丑外扬,王枚只得赠予并华丰厚的资费,请他离开王家。井华明白了王枚的用意,于是对王枚说:“我寄居您家中,受您的恩惠已很多了。而今您又赠给我如此丰厚的礼物,以后我拿什么来报答您的大恩呢?我离开之前,应当造作一件物品奉献给您。”王枚问:“是什么物品了?”并华说:“我制作一只能够飞翔的木鹤。有急难之时,您可乘上这只木鹤,便能飞到千里之外去。”王枚曾经听说过并华能造此物,于是答许下来了。并华即刻取出那把神斧,造成一双木飞鹤,唯独留下木鹤的眼睛不完工。王枚感到奇怪,问他为何不刻成眼睛。并华回答:“必须等您斋戒完毕,我才能给它们刻上眼睛;不然的话,那木鹤就肯定飞不起来。”王枚只得关在屋内行斋戒仪礼。当天夜里,并华偷偷带走王家女,一同骑上木鹤回襄阳去了。天亮时分,王枚到处找不见女儿,怀疑并华捣鬼,便偷偷赶往襄阳,将此事上告于襄阳州牧。州牧秘密下令搜捕,果然抓获并华。州牧大怒,用大杖责打并华,将其活活打死。并华的那双木鹤从此也就飞不起来了。
  窈娘
  孟启《本事诗》:武则天时,乔知之郎中有个叫窈娘的婢女,既美丽又善歌舞。乔知之教她读书识文,因而她又能作诗文。乔知之深爱窈娘,一直不为她议婚,窈娘也誓死不嫁。当时武承嗣骄贵一世,他把窈娘借去,说是教授歌舞,一去竟然不还。乔知之痛愤成疾,又无可奈何。于是写了一首《绿珠怨》题在细绢布上,用厚礼贿赂武承嗣家守门的奴仆,让他秘密交给窈娘。其诗云: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解买聘停。此日可怜无复比,此时可爱得人情。君家闺阁未曾难,尝持歌舞使人看。意气雄豪非分里,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难忍,徒劳掩面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荆
  窈娘接到诗后,悲痛泣下,投井而死。武承嗣命人将窈娘尸体从井中捞出,在她的裙带上发现了乔知之写的诗。于是武承嗣鞭杀了那个守门的奴仆,还授意附和他的官吏为乔知之罗织罪名。最后终于杀了乔知之。
  净身面妓
  《说听》:王某,洛阳人,寓居祥符县,以贩木为业。他和一名叫唐玉簪的妓女相好。唐玉簪擅长歌舞,又会演杂剧。
  王某曲尽殷勤之意,被王簪迷恋住了,一年赠给她的资费也有白金百两。有位周府郡王(讲述此故事的人忘记了他的封号),人称“鼓楼东殿下”,雅好音乐,听说唐玉簪的大名,便召她进府谒见。郡王对玉簪进行各项技艺的测试,果然名不虚传;因此郡王对玉簪十分爱悦,于是就送给玉簪养母很重的身价钱,将王簪买下来,留在府中。王某悲思成疾,买通在郡王府中做事的老婆子,让她传话给唐玉簪说:“倘若能得见一面,便死也无恨,不再企求什么了!”玉簪找个机会,将此事告知郡王,求他同意让王某来见一面。郡王应允,但又开玩笑地说:“他必须净了身才能进来。”传话的老婆子将郡王的话转告给了王某。王某听完后,即刻给自己净身,弄得差点死去。过了三个月,王某才痊愈。于是他进府谒见郡王。郡王命人解开他的衣裤,一看,果然净了身。郡王不禁笑道:“世上果然有这样的疯汉子!他既然净了身,那就留在府中服事我吧!”王某拜谢同意了。郡王准许王某见玉簪,但只是让玉簪站在门内相见。这对多情的可怜人不过相互望望,各自泣不成声而已。郡王送给王某千金资本,让他仍去做生意,每年年底向他收取利息。这件事不足以记录于史册,只是写在这里作为人们的笑谈罢了。
  代妓作醮词
  王明清《玉照新志》:仲弥性,是淮上知名人士。弥性登第之后,王公贵人和大臣们争相与他交往。但过了很久,他才得了个湖州通判的官职。有个名叫杨韵的妓女,其美色和技艺在当时显名一时。弥性被她迷惑住了,发誓说要和她白头偕老。
  适逢杨韵的生日,要举行醮供仪式。弥性竟然为杨韵代写醮词。
  其词云:
  身若浮萍,尚乞怜于尘世;命如叶薄,敢祈祐于玄穹。适届生初,用输诚曲,妾缘业如许,流落至今。桃李半残,”何滋于苑囿;燕莺已懒,空锁于樊笼。只影自怜,甘心谁亮。香炉经卷,早修清净之缘;歌扇舞衫,尚桂平康之籍。伏愿来吉祥于天上,脱禁铜于人间。既往修来,收因结果。辟纑织履,早谐夫夫妇妇之仪;堕珥遗簪,免脱暮暮朝朝之苦。人之所愿,天不可诬!
  仲弥性与杨韵的关系虽然亲热非常,然而他们亵渎上苍的行为,也是够可以的了!不久,仲弥性便带着杨韵远走高飞了。
  当时,一王承可做湖州太守,他在一封书启中说弥性“方若歌别驾之功,闻已泛扁舟之揖”,意思是说弥性本来是到湖州做通判官的,却弃官隐遁于江湖了。弥性二十多年没有出来做官。
  一直到奸相秦桧死后,弥性才有了出头之日,他的冤情才得到昭雪平反。随即,弥性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出守蕲春,后病死在淮东仪幕中。
  蒋生
  《庚已编》:蒋生,名唤,吴地人,年轻貌美,情质温雅。
  明孝宗弘治十四年(),蒋生以县学生领乡荐,北上应会试。走到临清地面时,已是日暮时分,便住在路边一户百姓家。
  蒋生见这户人家的屋宇甚是整洁清酒,十分喜爱,于是在庭堂内仁立观赏起来。堂内有位女郎正在窗下悄然独立,见到蒋生一表人材,风流倜傥,注目之时便动了情。她叫丫鬟邀请蒋生进入中堂,更衣整装出来迎见。女郎长得清纯水灵,貌若天仙,蒋生一见便为之心动。女郎设酒宴款待蒋生,留他坐着闲聊,谈着谈着便忘乎所以起来。入夜,二人同入小阁楼,同床共枕,极尽欢乐。当时,女郎的父亲因事外出,过了三天才回家。家人向他告发此事。这位父亲十分愤怒,刚想命人去抓蒋生,转而沉思许久,打消了惩罚蒋生的念头。他对蒋生说道:“你是好人家的儿子,又是俊杰之士。我只有这个女儿,素来钟爱。而今一旦事已至此,我也无可奈何。虽说是我甘心将女儿给你,也难以抹去我的耻辱。回头一想,我的女儿还没有婆家,你能做我的女婿吗?你若是不肯,我就把你绑送到县衙去。
  ”蒋生唯唯从命,于是与那女郎正式结为伉俪,在这里住了十多天。试期已迫近,蒋生辞别岳父和新婚妻子,登上漫漫长途。
  临别时,蒋生与妻子难舍难分,哭得十分凄惨。
  蒋生到京城,应试落第,打道回岳父家。岳父哭着迎接蒋生,说:“自从你走后,我女儿朝夕相思,因而成玻现在好已经去世了啊!”说罢,他引着蒋生去看女儿的棺材。蒋生不禁伤心二得潸然泪下,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当晚,蒋生设祭痛悼妻子,号啕大哭一番后,便辞别岳父,登上了回家乡的舟船。
  妻子却已经在船里等着他。从此,船在水上行了一个多月,蒋生经常感到妻子就在身旁。到家后,见妻子已先在房中等着他;此后便形影不离,以致喝茶时也能在杯中见到她。蒋生被弄得神情迷惘,憔悴不堪,变成重玻蒋家人感到奇怪,怀疑有什么隐情,再三追问,蒋生这才详细讲述了事情的原委。蒋生的病越来越重,只得迁到别处去住,但那妻子的鬼魂又随之而至。
  不久,蒋生竟被折磨而死,年仅二十三岁。我的姐夫,是蒋生的亲戚,很了解这件事的始末。
  林黛玉
  《清代声色志》:林黛玉原是松江县人,开始时在松江地方作妓女,并没有显赫的名声。不久到天津,在南方妓女张家娘的班子里混日子。同辈中有花春林、小金珍等人,都是当时出色的妓女,黛玉和她们在一起,相形见绌,很少有人光顾她。
  于是她只好降格迁就,客人有看上她的,就不敢拒绝。不久,她就染上性病,遍体生疮,脓血淋漓,没了人样。等治愈后,仍被姊妹们看不起。没办法,就搭上海轮到南方。知道上海是最繁华的地方,如不摆出奢华阔气的派头就不能打动人。于是她大量借债,置办衣服首饰,把住房装修得极为华美,生活享用超过王侯,这样她就声名大噪。性病刚治好,脸上还留着明显的疤痕,她就敷上厚厚的胭脂来遮盖。眉毛已脱落,就用柳木炭描画以掩饰。近来上海妓女盛行化浓妆,就是从黛玉开的头。当时有个黄某,某父亲靠贩卖蚕丝起家,到黄某改而经营纺纱业,赚了大钱。黄某又广泛结交名流,和前任广东总督拉上关系,拜在总督某尚书膝下当了干儿子。一时许多市侩无不表示羡慕来拍他的马屁。黄某也洋洋得意,觉得自己了不起。
  因林黛玉负一时盛名,黄某也便常常来照顾她。开始黛玉也不过把他同其他嫖客一样看待,可是到她负债累累,日子过不下去,把所有嫖客都审视一遍,觉得只有黄某阔气大方,就暗自高兴地说:“这个家伙可以给我当澡盆用啊。”于是对黄某甜言蜜语,装作崇拜他,找机会请求嫁给他。黄某很高兴,替她还清债务娶了她。这个黄某虽然算个实业家,然而究竟是个出身公子哥的人,挥霍金钱的大方劲儿没法形容。他占有黛玉之后,奢侈浪费越发厉害。他父亲知道后极为气愤,就和警察长商量好,要逮捕他,并且要连累到黛玉。警察长平时和黄某交情好,就把这件事透露给黄某,黄某就放走黛玉自己回家了。
  黛玉离开黄某,再无债务缠身,一身轻松,暗自高兴自己的计谋得以实现,并说:“我就用这种办法继续干下去了。”于是拼命奢华享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尤其喜欢和戏班子胡缠,最后又因欠债过多,准备再次玩弄上一次的把戏。正好有个南汇县令汪某因事路过上海,听黛玉的大名,前来拜访。黛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