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数其归期及行踪,知道对方肯定要回来,这就不像闺中少妇盼望远游的夫君,或是在外流浪的男子思念家中的亲人而一心要回家那样的心情了。相思鸟睡觉时,总是将头钻到对方的羽翼里,各自屈起一条腿,用一条腿站立。我曾在晚间观察,大吃一惊,以为丢失了一只鸟,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虽然只有两条腿,但其羽翼却比一只鸟要厚。我笑着对别人讲:“经常看看相思鸟睡觉的样子,可以增添夫妇伉俪之情啊!”
  也有人说:单独把雌性相思鸟关起来,则雄性相思鸟怎么也不愿离开;但如果将雄性的相思鸟单独关起来,那么雌性的相思鸟就会远走高飞的。
  孤鹳移情
  陈尚古《簪云楼杂说》:有个叫钱元觉的秀才,在外客寓一座楼里。此楼北窗外有株大古柏,蓊然而立,树上有窝鹳鸟做的巢。鹳鸟朝夕飞来飞去,弄来食物喂养小鹳雏,毫无怕人之意。有一天,一只鹳雏丢失了,孤独的雌鹳绕树哀鸣,声调甚是凄惨,令人肠断。如此继续了好几天。忽一日,突然飞来一只雄鹳,偷偷飞到巢里。那只雌鹳拼死将其赶走了。不久,飞来一大群鹳鸟,飞翔鸣噪了好一阵才散去。再看那只雌鹳,已和一只雄鹳依偎在一块,亲如佳偶,不再将其赶走了。君子说:“贞洁自守,实乃出自天性,往往为情所迁移。鸟儿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鸳鸯
  《圣师录》:明代成化六年(公元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父看到湖里飞来很多鸳鸯。有一天,这位渔父抓来一只雄鸳鸯,将其烹煮。有只雌鸳鸯跟着船边飞边叫,不肯离去。
  渔父刚把锅盖揭开,那只雌鸳鸯立刻从空中飞下来,投进滚烫的沸水里,殉情而死。
  队队
  清代赵学敏《出草拾遗》:云南地方有种小虫子,名叫队队。其形状像虱子,出来活动时必定雌雄相随。有人将队队抓来卖给富贵人家,价至四、五两银子。如将队队装进银匣里,放在枕下,就会使夫妻和好美满。
  相思子
  《觚賸》:红豆,又名相思子。其树叶像槐。盛夏时子实成熟,破荚而出。相思子的颜色光泽胜过珊瑚。广东一带的闺阁女子,大多把相思子和珠翠杂串在一起,作为头饰。这种饰物能够长久不坏。相传有个怨妇,在相思树下盼望丈夫的归来,眼中血泪染红了树枝,立刻结成子实。这大概就是相思子名称的由来。扬州人吴薗次,官居吴兴太守。他有首词中写道:“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梁溪有位顾氏女,看见这首词后非常喜爱,早晚讽咏品赏;所住房间的四面墙壁上,竟都写满这两句词。当时人都誉称吴薗次为“红豆词人”。
  驴驹媚
  《池北偶谈》:座中有位客人偶然说起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中提到“驴媚”,不知所指何物。根据僧赞宁《物类相感志》的说法,凡是驴驹初生,还没落地时,其口中含有一物,像是肉球,名叫媚,妇女佩带它,能增添媚态。
  绿衣使者
  《开元天宝遗事》:长安城中,有个叫杨崇义的豪民,其家数代豪富,服饰古玩之类的宝物,比王公之家还要好,还要多。杨崇义的妻子刘氏,长得天姿国色,与邻居儿子李弇私通,感情胜过原配夫妻。二人起了歹意,打算谋害杨崇义。
  有一天,杨崇义喝得大醉而归,进房躺在床上昏睡。刘氏协同李弇合谋害死了杨崇义,并将其尸体埋进一口枯井中。当时,杨家的仆人婢妾对此都一无所知,只有一只鹦鹉站在堂前架子上。
  害死杨崇义后,其妻刘氏却令家中童仆四处寻找丈夫,众人怎么也找不到。刘氏便到官府陈诉,说是她的丈夫久而不归,担心被人谋害。府县官吏日夜查捕。涉嫌人员及杨家童仆辈,有上百人遭到拷问,但是一无所获。后来,县官带人再到杨家勘查,忽然听到堂前架子上的鹦鹉发出冤屈的鸣叫。县官取下鹦鹉,放到手臂上,问它有何冤屈。鹦鹉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于是,官府逮捕了刘氏和李弇,他们全部招供了所犯罪行。
  府县长官将此案详情上奏朝廷,唐明皇惊叹不已,下诏将刘氏、李弇依刑律处死;封那只鹦鹉为绿衣使者,收进后宫喂养。后来,张说专门写有《绿衣使者传),一些好事者将其广为传播。
  卷二十一 情中迹
  瞒公桥送婆岭
  《春在堂随笔》:在我家居住的西门外,有座瞒公桥。据说,这桥是从前一位妇人瞒着她公公,私自出钱修建的,所以称作“瞒公桥”。我每年去先大夫墓地祭扫,都乘小船路过这座桥下。
  今年镇海县修县志,让我审定县里的山川名物,其中有座山叫送婆岭。据旧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严乐氏早年守寡,被她婆婆改嫁到城中。她有个十岁的女儿,也随她一起去了。
  严乐氏是个孝顺的媳妇,凡是有点好吃的,都让女儿过岭送给她婆婆。夏季的一天,女儿又去送吃的,不料中暑而死。死后,母亲把她葬在岭旁。这座山岭由此得名“送婆岭”。“送婆岭”与“瞒公桥”真为绝对。
  乌夜斋
  《宁化县志》:雷氏,是秀才阴继善的妻子。雷氏二十九岁时,继善病故。抛下她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三岁,小的刚四个月。她哺雏翼卵,茕茕独劳。时逢战乱,兵匪迭起,人们每日提心吊胆生活着,连喘气都怕有响声,而保守贞节尤为困难。雷乐的两个孩子成年后,题所居房屋为“乌夜斋”。
  由此可以想见,在那霜霄寒月里,孑然一身的雷氏是怎样辛勤抚育哑哑幼子的。岁月已过,但凄痛犹在心中。雷氏八十岁时死去。
  贞女井
  《临安县志》:在白沙村有个贞女井。这位贞女,是童家的婢女,人们不知道她的姓名。一天,她正在为主人干活,一股兵匪闯进了主人家,将她捆绑好后,放在马上准备带走。当走到井边时,她奋身跃入水井中淹死了。尸体沉在泥淖中,井水腥臭了三天,不堪饮用。后来,村里人为她设坛祭祀,水才变清。此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十一年。
  虞姬墓
  《临淮县志》:虞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妃,她的墓在清流门外西侧一里处。其实虞姬墓不止一处。据说,项羽兵败垓下时,逃往灵壁镇,虞姬在此自杀,项羽就把她安葬在那儿,因而,今天灵壁有虞姬墓,墓侧还长着虞美人草。也有人说,虞姬自刎时,项羽不舍得把她丢弃在那儿,就割下她的头系在马上,带到钟离郡,以礼将她的头安葬后才离去。而定远县的“嗟虞墩”,也说是葬虞姬头的地方。不知哪一处是真的。
  兄妹为夫妇
  《独异志》:从前,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两人在昆仑山,天下还没有其他人。他们商量要结为夫妻,繁衍人类,但又觉得很羞耻,两人便上了昆仑山顶,祷告说:“上天如果同意我们结为夫妻,当使烟雾合在一起,不让它飘散。”他们刚祷告完,烟雾就都聚合在一起了。于是两人结草为扇遮掩面孔,结成了夫妇。现在人们结婚还有拿扇子的风俗习惯,这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武则天墓
  张氏《卮言》:武则天的坟墓在陕西乾州,那儿有崇山峻岭可以登览,也有古刹殿堂可以休憩。但你到了那里,千万不能说武则天的生前罪恶,稍不在意的话,狂风怪雨便会呼啸而来,走石飞沙就能顷刻而至,你的生命则有很大的危险。
  乾州幕客马麒雍曾来此游览,并作诗记事,诗中盛赞武则天任用狄仁杰,召还中宗以及其他的功绩,说她做了须眉男子做不到的事。我读了他的诗,问他:“你与其强作违心之论,讨好那淫鬼,还不如不作为好?”麒雍说:“那可不行。若是没有几句颂美之辞,则晴天就会变为阴风天,我作诗的目的,只想乘我的游兴,哪管其他!”
  妒女祠
  《枣林杂俎》:妒女祠在平定州东九十里的承天镇。俗传妒女是介之推的妹妹。此祠常忽刮狂风,忽下暴雨,人们多不敢经由此地。
  有一年,唐朝的武则天到河东巡幸,途中要经过此祠,则天怕遭致狂风暴雨,便想另开道路来躲避。狄仁杰奏道:“陛下巡幸,风伯为您清尘,雨师为您洒道,用不着避什么妒女。
  ”于是,武则天放弃了开道的打算。巡行时,大队人马驻扎在妒女祠下,竟然风停雨息。
  露筋女
  《高邮州志》:某女,不知是何处人,也不晓得她的姓氏,有人说叫郑荷花,又有人说是萧氏,还有人说叫全节娥,其实,这都是一些好事者,牵强附会起的名字而已。也有人认为欧阳永叔曾作诗吟咏过她,米芾还为之作赞文,并由此推断,后人为她建过庙祠。笔者也认为此庙祠当建在宋绍圣朝之前。当然,说那庙是祭祀古真女的也有人在。这都是因为世代久远,姓名湮灭,而说者又没有根据所致。考查《高邮旧志传),是这样记载的:烈女和嫂子走到城外三十里处,天色便昏黑了。嫂子看湖边有人家,便挽着烈女的胳膊去投宿。烈女不去,独自留下坐在草丛中。时值秋季,蚊蝇繁多,烈女弱体经不住蚊咬,到天亮时,血都被蚊子吸尽,身上的筋骨全裸露出来,人也死了。后人由此称她为“露筋烈女”,并建庙祭祀她。其后,庙宇时毁时建,但烈女的影响不绝,这都是因为欧、米二公的诗所起的作用。
  小娘墩
  《温州府志》:嫆娘婉娘,是乐清人,她们是亲生姐妹,父亲名叫鲍任。这姐妹俩生得肤白如玉,煞是漂亮。元军攻侵乐清时,她们到山里躲避,但最终还是落入元军将领的魔掌。
  元将想奸污她们,姐妹俩拼力反抗,竟从百仞悬崖上跳了下来,摔死了。人们都很同情她们,将她们安葬在大田墩,现在名为“小娘墩”。
  残苦庙
  《枣林杂俎》:残苦庙在曲沃西关外。春秋时期,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晋献公派人追赶文公,追得很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