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古典交响乐-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沸腾的欢呼,而是在欣喜之余,还沉湎于回顾与冥想之中。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1833…1897)在60年代以前的早期作品中,已具有乐观、倔强、勇猛、有力等特点。七十至八十年代,是他创作成熟和繁盛时期。俾斯麦统一德国后,他投身到最能密切接触听众的交响乐创作中去。在这个时期,他写了4部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海顿主题变责曲》和2首序曲等。他晚年(1889…1897)创作又显著衰退,只限于一些经文歌和室内乐作品,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失望的哀诉情调。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 
  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 
  勃拍姆斯的主要作品有: 
  (1)管弦乐曲:小夜曲2首,交响曲4部,钢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 
  (2)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里纳尔多》、《狂想曲》(女独、男合及乐队),《命运之歌》,《胜利之歌》。 
  (3)室内乐:弦乐六重奏2首,弦乐五重奏2首,弦乐四重奏3首,单簧管五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3首,钢琴三重奏三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圆号、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奏鸣曲3首,单簧管奏鸣曲2首。 
  (4)钢琴独奏曲:奏鸣曲3首,变奏曲:(a)舒曼主题,(b)自作主题,(c)匈牙利主题,(d)帕格尼厄主题(两套);《亨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狂想曲3首;间奏曲;随想曲;叙事曲。 
  (5)钢琴二重奏:变奏曲: (a)舒曼主题,(b)海顿主题(两架钢琴);两架钢琴的奏鸣曲(即钢琴五重奏);《爱之歌圆舞曲》;《亲爱之歌圆舞曲》,《匈牙利舞曲》。 
  (6)管风琴曲:众赞歌前奏曲11首。 
  (7)歌曲:独唱歌曲近二百首,二重唱,民歌改编曲。 
  代表作:第一、三交响曲(Op.68、90),小提琴协奏曲,#c小调钢琴连弹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 



西贝柳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于1900年到1902年之间,并由作者亲自指挥初演,是西贝柳斯交响曲作品中最流行的一部。《第二号》交响曲不但继承了先人的传统,也明显地体现出西贝柳斯的个性。作者本人称这部作品描写的是“芬兰为政治自由而斗争”。而有人将这部作品称为是西贝柳斯的《田园交响曲》,是因为这部作品有着很强烈的芬兰风土气息,和浓厚的北欧民谣色彩。西贝柳斯的许多作品中,有许多是直接将民谣改编为钢琴曲或歌曲的,表现了他对芬兰民谣的执迷。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稍快板,D大调,6/4拍子,奏鸣曲形式。弦乐器以不很明确的旋律线条,奏出第一主题的伴奏,由单簧管和双簧管吹出了民谣风格的旋律,朴实无华,洗炼深沉。乐章表现出一种凄怆的田园情绪。第二乐章:行板,d小调,4/4拍子。低音提琴与大提琴强有力的拨奏伴奏下,大管奏出凄凉而悱恻缠绵的旋律,令人有如冰天雪地的芬兰荒野之感觉。本乐章表现了芬兰人民在残暴的外族统治之下,精神上受到的压抑。第三乐章:最急板,6/8拍子。这是在弦乐的节奏之上,轻快地展开诙谐曲风格的乐章。由弦乐奏出活泼的主题,然后木管作答。乐曲描绘了雪花飞舞的白茫茫景色,隐喻了芬兰民族主义的觉醒。 第四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由弦乐奏出第一主题,长号与定音鼓则加上了颇富特色的节奏。 然后,第一主题呈示出其完整的形貌,这一主题是宽广而充满力量的旋律,有人评价它是“胜利的赞歌”。本乐章清晰地表明了作者坚信“芬兰必将挣脱枷锁”的理想。
 
西贝柳斯
Hameenlinna
  芬兰近代音乐作曲家西贝柳斯1865年12月8日生于汉宁利纳,1957年9月20日逝于赫尔辛基附近的耶芬帕,享年92岁。芬兰原属瑞典领地,1809年俄瑞战争后再由瑞典割让给俄国因此在整个19世纪中,这个北欧小国经历过无数次激烈的文化变迁,这种情形在西贝柳斯的作品中都感受得到。 
  事实上,芬兰丰富的神话和民谣遗产在西贝柳斯之前已有恩格利斯、湘兹等当地作曲家先后依之谱曲,但是到了西贝柳斯时才真正有系统的加以开发,并运用在他的交响诗作品里,其中包括依芬兰史诗「卡莱法拉」谱写的「传奇」(1892),以及志在激发民族意识,以反抗沙皇暴政的「芬兰颂」( 1899/1900)等。 
  西贝柳斯于1889年取得奖学金前往柏林和维也纳留学,1891年学成归国后,即以「库烈弗」交响曲和「传奇」等依芬兰史诗谱写的撼世杰作,成为国际最著名的芬兰民族音乐作曲家。其后他除了作曲之外,也曾一度任教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然不久在出版商有限的年金资助下,于1926年停止所有公开的音乐活动,退隐于赫尔辛基郊区直至离世为止。西贝柳斯早年由于酗酒而导致健康情况严重受损,晚年的处境则因离群索居而益发孤独凄凉,他遗世的作品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相当繁多,其中尤以七首交响曲,以及「我的祖国」(op92)「大地之歌」(op95)等洋溢芬兰风彩的合唱曲最为脍炙人口。 
  1897年,国家给以年俸使他免除后顾之忧,1904年隐居耶尔文佩乡下,专心创作。1926年起不再创作,第八交响曲酝酿虽久,但始终没有问世。西贝柳斯的产量至此已相当丰硕,足以确立他作为一位大作曲家的声望,虽然实际影响不如一度设想的那样大。他的交响曲和交响诗很难说有什么革新,但有一种紧张、果断、独特的性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