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古典交响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再次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蒙受失聪的折磨,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瓦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征,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 
  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由于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沉,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第九号交响曲」的「欢乐颂」合唱部分的唱词是采自席勒的诗「欢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于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完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患了肝病,病情益渐严重。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于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 
     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 
     A大调第7交响曲 
     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序曲《爱格蒙特》 
     序曲《柯利奥兰》 
     降E大调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C大调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 
     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 
     F大调第2号浪漫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悲怆”

  第六交响乐“悲怆”,B小调,OP。74,作于1893年。这部作品题献给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它的标题是《悲怆》,悲怆的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弟弟的建议。 
  柴可夫斯基曾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第一部分是激情冲动、自信、渴望行动,必须简短(末乐章是‘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是‘爱情’,第三部分是‘失望 ’。第四乐章结束时逐渐消失(也要简短)。” 
  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是:1。柔板,不太快的快板。缓慢的引子中,独奏大管阴沉地吹出来后成为第一乐章主题的音型,在乐队深处翻腾。速度加快时,这一主题被肢解,并从一种乐器转到另一种乐器,越来越焦燥不安。激动渐渐消退后,第二主题进入。这一旋律象是痛苦时的甜蜜回忆。展开部曲折复杂,而有些神经质。最后升至一个强有力的高潮,乐章的结束在庄严肃穆的终止式上。2。优美的快板。这部作品没有传统的慢乐章,这是一首神秘又典雅的圆舞曲乐章。3。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开头似乎是一堆印象。远远有进行曲的暗示。它越走越近,越来越响,冷对一切。在它的力量背后潜伏着恐惧。狂怒的高潮不是胜利,而是轰然坍圮。4。悲怆的柔板,行板。悲哀的这个末乐章几乎是安魂曲,其中看不到永恒的安息,除了坟墓,什么也没有。弦乐的开始象是悲怆地哀叹结局的黑暗、空洞。其中美妙的第二主题似是含情脉脉的告别。最后的高潮,似是品味深深的失望。高潮消退时响起丧锣。最后以极暗的音色告终。 
 
彼得·伊利奈·柴科夫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彼得·伊利奈·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获得广泛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璀璨的艺术生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深深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痛苦和控诉。他的作品旋律亲切坦荡,气势磅礴,配器华丽生动,其旋律极为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热情洋溢,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无奈,因此总带有一种孤独的压抑感。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很多,他本人认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最佳作品。但是《黑桃皇后》也并不逊色,另外几部歌剧以及他的歌曲、室内乐也同样值得研究。他的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剧11部,包括《铁匠瓦库拉》(1876年修订后改名《女靴》,1877年出版时改为《奥克桑内随想曲》)、《奥尔良的少女》、《马捷帕》、《女巫》、《黑桃皇后》、《约兰达》;芭蕾舞剧3部:《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戏剧配乐《雪姑娘》和《哈姆雷特》。 
  (2)管弦乐曲:交响曲6部;《曼弗雷德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暴风雨》和《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序曲《暴风雨》和《1812》;组曲3部;交响诗《命运》;交响叙事曲《司令官》;《意大利随想曲》;《C大调弦乐小夜曲》。
  (3)乐队与独奏乐器:钢琴协奏曲3首;《钢琴与乐队幻想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与乐队《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4)室内乐:弦乐四重奏3首;A小调钢琴三重奏;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回忆》;小提琴与钢琴曲《回忆珍贵的地方》。
  (5)钢琴曲:《升C小调奏鸣曲》;《四季》;《G大调奏鸣曲》;《儿童曲集》;《杜姆卡》。 
  (6)歌曲:九套歌曲,每套六首;歌曲七首;儿童歌曲十六首;歌曲十二首;法国歌曲六首;二重唱六首;尚有教堂音乐、康塔塔及其它合唱曲;著作有《实用和声指南》;《和声简明手册》;《1888年国外旅游纪实》。 
  代表作:第六交响曲(悲怆)(Op.74);舞剧《睡美人》(Op.66);舞剧组曲《天鹅湖》(Op.20);《胡桃夹子》(Op.71);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小提琴协奏曲(Op.35);《如歌的行板》…自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Op.2)。 



马勒:c小调 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c小调 第二号交响曲 《复活》 作品作于1890-1894年,与《第一号交响曲》比起来,要求管弦乐编制的规模更大,同时还要有声乐部分。就是从这部作品以后,马勒开始经常在交响曲中使用声乐。其结构也不再是传统的四乐章制,而是有五个乐章。这正是马勒有走向庞大性倾向的最初的作品。然而,在这首《第二号交响曲》中,仍然有宛如《第一号交响曲》中那种真实的抒情性、爱好线条对位法、使用民谣风格旋律等马勒所独有的特征。 
  这部作品被称为《复活》是由于洛普斯托克的一首圣诗《复活》。作者与德国著名音乐家封·彪罗的关系非常好,曾将本曲草稿给彪罗过目,受到热情鼓励。1894年彪罗逝世,马勒在参加他的葬礼时,“从风琴坛上传来了克洛普托克《复活》的合唱。于是像是受到了电击一样,我受到了感动”。他就这样根据《复活》,顺利写下了末乐章的的合唱部分。作品共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据马勒自己所说,这一乐章表示的是 葬礼,是第一交响曲中英雄葬礼的延续。 第二乐章:中庸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作者标明“极为轻松地,绝不可急躁”。这个乐章马勒这样写道:“过去的回忆……往日英雄生涯产生的纯粹而毫无瑕疵的太阳的光线”。这一乐章犹如舒伯特的兰特勒舞曲一样快活而明朗。第三乐章:c小调,3/8拍子。“缓缓流动的”,三段体的诙谱曲。马勒对这个乐章叙述如下:“当从第二乐章意犹未尽似的梦中醒来,再度回到生活的喧哗中后,你们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