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路军攻击部队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陈赓旅772团1营3个连伤
亡过半。

彭德怀在其自述中谈到关家垴战斗时说:

“在敌军‘扫荡’时,日军一般的一个加强营附以伪军为一路,我总想
寻机歼灭敌军一路,使敌下次‘扫荡’不敢以营为一路,以使其‘扫荡’的
时间间隔扩大,有利于我军民机动。我这一想法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因部队大疲劳,使战斗力减弱了,使129师伤亡多了一些。”彭德怀所说的
营指的就是日军的大队。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后来回忆道:彭老总坚持要打这一仗,还
有一个意图,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
必要时,也得猛攻坚守,顽强拼杀,敢于啃硬骨头。

当时任决死一纵队政委的薄一波回忆道,彭老总向我调决死队两个团参
加战斗,我是很积极的,战斗中损失固然大,但这两个团也打出来了,成为
决死队战斗力最强的两个主力团。

《华北治安战》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写道:

“在此次作战中,虽未查明彼我全面的损失,但在第1军方面损失最大
的是第4独立混成旅团。”

挫而愈坚

彭德怀在10月29日上报中央军委的《配合蒋冬季攻势》的电报中描述
了日军“扫荡”的情形:敌此次进攻较前更残酷,主要的见人即杀,见屋即
烧。所有粮食一概烧尽,我各后方机关及兵工厂受相当严重损失。

他在40年11月11日下发各军区的《动员起来作坚决的反“扫荡”》的
电报中又一次描述了日军此次“扫荡”的情况:此次敌“扫荡”实行见人即
杀,见屋即烧、见一切牲畜粮食均全部烧完。

日军对晋中几个县“扫荡”后,据不完全统计,被害死的约在1000人以
上,房屋被焚烧的约有1万个村子。

对于百团大战后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局面,彭德怀是有思想准备的。

彭德怀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上的讲话中在分析百团大战的胜利影
响华北情况的两个可能时,认为其中一种可能就是使华北战局更加严重。其
表现为:

1。可能调动敌人增援,从华南、华中及日本国内调三个至五个师团到华
北来。这虽然将增加我们的困难,但可减轻敌人对我大后方的压力,减少投
降的危机。今天的小的牺牲可以免掉将来大的困难,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2。敌加强铁路线的严密封锁,由一般的分区“扫荡”进行分区清剿。
3。敌人加强对于山岳基本根据地的残酷摧毁与屠杀。
彭德怀在8月底和记者的谈话中也预测到更严酷的形势到来的可能。
“但是敌寇决不会就这样死亡下去的,敌寇在我们的严重打击之下,必
将更疯狂的组织新的进攻,新的‘扫荡’,向我进行更残酷、更毒辣的报复。”
“因此在百团大战胜利之后,华北抗战必将进入更尖锐、更激烈,更紧张的
环境中。”

10 月初,日军首先对八路军总部和129 师所在地进行,“扫荡”。11


月中旬又将矛头对准了太岳区。日军对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所在地北岳区的
“扫荡”,比太行区要晚一些,到11 
月上旬才开始。

日军在“扫荡”中采取了很多新招术,像“捕捉奔袭”、“辗转抉剔”、
“铁壁合围”、“梳篦战术”等等。大有不置八路军于死地而不罢休的架式。

日军更狠毒的一招是要彻底毁灭八路军的生存之地。多田骏想起了中国
的一句古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个参加过这次“扫荡”、以后被俘的日本士兵,曾经供述这次“扫荡”
中敌人的作战目的,“当这个作战开始前,第222 
联队第一大队长桥木正少
佐,于山西襄垣县夏店镇的车站前,集合全体士兵,传达了方面军的命令:
‘这次作战目的,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
根据地内的人民,因此凡是敌人区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
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
律打碎,并要一律埋死或投下毒药。。。’于是,在大队中,新编了二十放
火队,一个撒毒小队,。。在作战中一见老百姓,就不问男女老幼,或用刺
刀或用枪、机枪,甚至在窑洞中发现了藏起来的老百姓时,就用炮来轰击,
这样足足杀死了有3000 
群众。沿途的房子也都被烧光。。。”

冈村宁次上任后,在多田骏肃正作战的基础上对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
动。他把华北分为二类地区,治安区、准治安区、未治安区,对治安区,他
加强政治、经济奴役;对准治安区,则加强统治,严防八路军在其中活动;
对未治安区,则以军事打击为主。彻底破坏根据地,使八路军失去生存条件。

在中国的土地上,日军的残暴只能激起中国人民更大的仇恨。对付日本
鬼子,八路军有的是办法。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中国古代,兵学
就很发达,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兵学中就有“避其精锐,击其情归”、
“示形于敌”、“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极其丰富的战术原则,八路
军以主力跳出包围圈,以小股部队在民兵、游击队和群众的掩护、配合下,
带着敌人在根据地内转圈,疲惫来犯之敌。主力则在有利时机,主动出击。
继太行区关家垴一战,歼灭日军两个大队后,北岳区从12 

8 
日起,集中主
力,积极出击,分别对阜平、东庄、党城和灵山之敌发起攻击和围困,将这
几个地点敌人重新修建的碉堡予以摧毁,并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迫使日
军全部从阜平城和东庄据点撤退。至12 
月初,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为配合北岳区的反“扫荡”,冀中区开展了破击德石路的作战行动,再
次给敌以重创。

与日军在前线作战的同时,还要防着国民党的小动作。

在百团大战连续取得胜利的日子里,随着一封封贺电到来的同时,却传
来了彭德怀家中亲人被害的消息。国民党一面向彭德怀发贺电,一面派遣特
务,在1940 
年10 

4 
日,半夜闯入彭家围子,彭德怀的三弟彭荣华彼当场
杀害,三弟媳龙国英被打伤。二弟彭金华被抓,于同月11 
日被害。一个多月
后,彭德怀获悉噩耗。

国民党又乘八路军根据地之危,停发了八路军的薪饷和武器弹药供应。
1941 

1 
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突然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制
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41 
年11 

1 
日清晨,初冬的第一场雪后,彭
德怀和左权并辔,沿着清漳河耀眼的白石河滩徐徐而行。经过近两个月的调
查、研究、总结,他们心中对今后的斗争方针,已是胸有成竹。

转过河湾,彭、左一行策马进入一个村庄——北方局所在地下南会村。


这是八路军敌后抗战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彭德怀、杨尚昆
外,还有北方局委员邓小平、李大章,八路军总部左权、罗瑞卿,129 
师刘
伯承、蔡树藩,中共太行区党委书记李雪峰等。

彭德怀代表北方局作题为《敌寇治安强化运动下的阴谋与我们的基本任
务》的报告。

针对日寇的治安强化运动,彭德怀指出:“我们的许多机关未能及时识
破敌寇这一新阴谋的严重性,因而在斗争中表现出许多缺点,甚至犯了一些
错误,使某些地区遭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他说:“今天组织这个会的
意思,就是针对着敌寇的新阴谋,根据中央指示,重新考虑我们的对敌斗争
政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针对日寇的阴谋,彭德怀提出了三个基本任务。他在讲到第三个基本任
务时指出:“由于敌人的封锁、切割,运动战的机会己大大减少,甚至在平
原地区成为不可能。普遍的游击战争将成为最基本的战争形式。要求大家把
武装建设的重心放在地方武装的建设上,建设数百支脱离生产的、强有力的
游击队和百万不脱离生产的有战斗力的民兵。”彭德怀还设想,根据地边沿
区的游击队和正规军,可以有计划地到敌占区去开展游击活动。利用乡村的
散漫性,在新伪化的地区,组织起秘密的抗日武装。

从这第三点任务中可以看出,这篇报告,实际上标志着八路军在敌后作
战任务和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形的、看得见的战线将被无形的、看不见的战
线所替代。从此之后,将有成百万的秘密武装活跃在日军周围,与日军的蚕
食、强化治安进行一场没有战线的斗争。

此后,华北敌后抗战开始了更加残酷的“扫荡”与反“扫荡”、“蚕食”
与反“蚕食”的斗争。

百团大战,震惊中外。国人扬眉,敌伪胆寒。


第三部苦战长江——武汉会战
贺新诚著
主要人物表
蒋介石
李宗仁
陈诚
白崇禧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特级上将
第5 战区司令长官上将
第9 战区司令长官上将
第5 战区代司令长官上将

薛岳第9 战区第1 乓团司令官上将
张发奎第9 战区第2 兵团司令官上将
李品仙第5 战区右翼兵团司令官上将
孙连仲第5 战区左翼兵团司令官上将
廖磊第6 战区中央兵团司令官上将

汤恩伯第9 战区第31 集团军司令官中将
王陵基第9 战区第30 集团军司令官上将

卢汉第9 战区第30 军团长上将
胡宗南第5 战区第17 军团长中将
俞济时第9 战区第74 军军长中将
黄维第9 战区第18 军军长中将
欧震第9 战区第4 军军长中将
叶肇第9 战区第66 军军长中将
王敬久第9 战区第25 军军长中将
张自忠第5 战区第59 军军长中将
于学忠第5 战区第51 军军长上将
宋希濂第5 战区第71 军军长中将
覃联芳第5 战区第84 军军长中将
陈鼎勋第5 战区第45 军军长中将

郭汝瑰第9战区第54军参谋长少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