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扫射。

陈赓就在炮火的硝烟和毒气的笼罩中,在已被攻占碉堡的破口下,继续
指挥部队向敌人进攻。

战士们不顾飞机的轰炸、弥漫的毒气、身边嗖嗖飞过的子弹,勇猛地向
敌人冲击,一举攻克了敌核心阵地的西北角和西关的碉堡,并占领了西关。
守敌大部被歼。为避免过大伤亡,周希汉向陈赓请示后,命令各团暂停进攻,
巩固已占阵地,防敌反扑。

周希汉又一次召开了干部会,总结经验,组织敌前侦察,为夜间攻击做
好准备。侦察结果,他们发现,敌人在城里以榆社中学为核心构筑了大小8
个碉堡,形成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四周都是人工峭壁,高10 
至30 
米,
峭壁上下布着几层铁丝网。看完地形后,参加攻击的部队广泛开展军事民主,
研究战法,并积极准备攀登峭壁的梯子和破坏铁丝网的刀具。

这时陈赓来了,他说:“25 
团、38 
团已攻占沿壁、王景,38 
团击毙敌


60 
余人,生俘
4 
个,打得非常漂亮。他们说要向老大哥学习,你们打不下榆
社可不好交差呀。”
周希汉和在场的各团团长、政委都说:“没有问题,我们一定能攻下榆
社。”陈赓旅长说:“好!那就看你们的喽!”
陈赓将了周希汉一军。决死纵队是由抗日爱国的进步力量转化为受八路

军统一顿导的一支武装力量。所以,他们经常称八路军的正规部队为老大哥。
经过充分准备,距第
1 
次攻击24 
小时后,第
3 
次强攻开始了。
高昂急促的冲锋号声,下达了攻击命令。
炮弹飞向敌人的工事,子弹射向敌人碉堡的枪眼,一排排手榴弹扔向敌

群。敌人被打得抬不起头来。冲锋队员首先冲了上去。他们手握铡刀,砍向
敌人的铁丝网。16 

5 

1 
排排长连破
5 
道铁丝网,给冲锋部队开辟了通路。
一批战士抬着用几条梯子接起来的三梯,登上了30 
米高的峭壁,迅速突破了
敌人阵地,攻占了碉堡群。

残敌退守榆社中学,依托中学里的一个高大碉堡和四周的围墙,在
4 

飞机的掩护下,负隅顽抗。敌人再次施放大量毒气。

榆社城内到处都是毒气,处在下风指挥所的陈赓和772 

3 
营指战员全
部中毒。一个个感到头晕眼花,又咳嗽,又流泪,又淌鼻涕,非常难受。考
虑到经过连续的攻击,战士们已经很疲劳,中毒后不易恢复,很难保持旺盛
的冲击力,周希汉决定部队暂停攻击,擦脸、洗手进行消毒。

为了陈赓的安全,周希汉要他到后方指挥所去。陈赓说:
“我要看到你们打下榆社才走。”
周希汉仍然是老办法。他再一次召集团、营干部研究对策。
772 

1 
营营长抢先发表意见:“敌藤本中队长还没有被我们打死,残

敌龟缩在榆社中学里,一定会进行垂死挣扎。”
16 

1 
营营长接着说:“对。敌人火力集中,工事坚固,如从正面进攻,

伤亡必大。”
周希汉问:“正面不行,可侧面又无法迂回,那我们怎么办呢?”
这时,772 
团团长郭国言一语惊人:“地面不行,我们就地下。”
一句话就把大家点醒了。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拿出意见。经过讨论,

最后形成了这洋一个方案:采取坑道作业,把坑道挖到敌人核心阵地内,用
棺材装上土炸药实行爆破,让敌人坐坐土飞机。方案定下来了,各团立即分
头行动。

最紧张的是坑道作业。坑道从西北角的峭壁开始要一直挖到中学里的碉
堡下面。工作量非常大。战士们日夜苦战,到25 
日下午
4 
时45 
分,坑道作
业胜利完成。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炸药在地下爆炸。周希汉后来回忆说:爆炸声
像闪雷滚过低空,又像整个榆社城发生了强烈地震。
真正让鬼子感到像地震般可怕的是巨响过后、潮水般发起冲击的八路军

战士。

4 
次强攻开始了。
在进攻发起前
3 
点钟,陈赓又来到了部队。他把干部召集到一起,给干

部鼓劲的同时,表达了他要迅速结束战斗的决心:“在前几次的攻击中,敌
人的主要工事,差不多都被我们攻下了。现在敌人只剩东北角的一个碉堡和
中学里边的一些空房子,只要大家再提高一步顽强性,一定可以攻下来。所


以今天的要求是:在今天这一次攻击中,一定顽强地去完全占领榆社城。”

八路军的突击部队在爆炸的余音尚未散尽、爆破后的硝烟正在浓烈升
起,敌碉堡正在崩塌离析之际,英勇地突入敌阵地。16 
团团长谢家庆命令2
营的重机枪朝着碉堡被炸开的缺口掩护射击,自己则亲自率领
2 
营突击部
队,冲进缺口,与友邻部队配合,攻克碉堡,冲入中学。这时,772 
团两个
营在郭国言团长的率须下也分别从西南角、西北角攻入。残敌仓皇退守几座
平房顽抗。在八路军战士一排排手榴弹的攻击下,残敌大部毙命。一小部分
敌人在爆炸声中冲出房外,在白刃格斗中全部被歼。经过40 
分钟激战,残敌
40 
余人在一小队长的带领下,沿公路向东逃窜。八路军一部沿公路猛追15
公里,将逃敌大部歼灭,仅剩十余人逃跑,又被陈锡联指挥的在东段作战的
385 
旅抓获。

指挥守敌顽抗的日军中队长藤本自觉无颜面对天皇的重托,只有谢罪自
杀了。在残敌东逃的时候,藤本在榆社中学的东南角处了断。他的脑袋被其
部下割下,带着一起东逃了。但是在陈锡联部抓获的俘虏身上并没有见到藤
本的脑袋,大概日军士兵到了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的时候,已无心照料长官
的脑袋了。

最后,发现还有少数残敌没有来得及逃出,躲在一个仓库里。陈赓亲自
率领一部战士,冲进仓库,将其全歼。


4 
次强攻从下午一直打到黄昏,三天的激烈战斗胜利结束,彻底攻占
了榆社城,全歼了守敌。

足够敌人使用半年的弹药、粮秣,让数千群众搬运了一夜还没有搬完。

在左集团攻打榆社的同时,右集团也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右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扼守狼牙山,阻击可能由辽县向西增援之敌。
不出刘、邓所料,左集团陈赓部在榆社打响之后,辽县西侧据点石匣的敌人
立即西援。陈赓部
9 
月23 
日夜打响榆社战役,
9 
月24 
日上午拂晓769 
团1、
3 
营占领狠牙山,上午
6 
时,石匣敌人就向西扑来。

因地形不易出击,于是769 
团派出了小股部队试图引诱敌人深入狼牙山
阵地,一举歼之。但敌人很狡猾,似乎知道是共军的大部队在此,没敢冒然
深入,一直与769 
团1、
3 
营对峙到下午
3 
时。等到由辽县出援敌军80 
余人
自东向西朝狼牙山扑来,这股敌人才人着胆子企图配合辽县敌人构成对狼牙
山的包围。

769 
团1、
3 
营当即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冲击。
1 
营从翼侧迂回到进攻敌人
的侧面,断敌归路。
3 
营从正面出击。然后同时从前后两个方向对敌发起猛
烈反击,最终将敌人击溃,毙敌20 
余名,生俘
1 
名,残敌退回石匣。

右集团在作战部署中的重点攻击目标是管头据点。这个任务交给了13
团。

榆辽公路东段,除辽县外,最大的据点就是管头。守备管头的是山本中
队的100 
余人,附步兵炮
2 
门、迫击炮
1 
门、重机枪
2 
挺、轻机枪
8 
挺、掷
弹筒
8 
个、步枪百余支。

13 
团打管头也连续打了
4 
次。

攻打管头的战斗是和攻打榆社的战斗同时开始的。23 
日夜,385 
旅13
团以
4 
个连附山炮一门、迫击炮
4 
门,开始向管头守敌发起了第一次攻击。
管头日军在山上筑有工事,山下修有碉堡,山上山下火力可以互相支援,山
势陡峭,易守难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13 
团受地形所限在据点前和日军


形成对峙。13 
团团长陶国清立即下令暂停攻击。他对攻击部署重新进行了调
整,决定派出一部兵力对山上据点进行佯攻,吸引山上日军的火力,将团预
备队的部分重火器加强给正面攻击的
1 
营。

拂晓前,1、
2 
营又同时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对管头发起了第
2 
次攻击。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一个连夺取管头以北小碉堡一座。为了更好地组织攻
击,13 
团遂以小部队构筑工事监视该部敌人,主力则撤至凤阳岭以北集结。
24 
日黄昏前1、
2 
营又对管头之敌进行了第
3 
次攻击,激战一夜,至25 
日拂
晓,仍未能攻下。25 
日黄昏,13 
团又发动了第
4 
次进攻。

这次进攻,已经不只是13 
团主力,769 
团的
5 
个连也过来了。同时还带
过来平射炮、机关炮各
1 
门、迫击炮两门。又打了一夜,由于日军施放毒气,
部队被迫撤了下来。这时部队已经比较疲劳,伤亡也很大。

刘伯承在听取了陈锡联的汇报后,一个新的作战计划迅速在脑子里形
成。他指示陈锡联,以小部队继续围攻管头,集中主要兵力攻击石匣,诱敌
出援,求歼敌人于运动之中。

9 
月26 
日,陈锡联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以769 
团大部攻击石匣。

石匣是榆辽公路上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大镇,位于辽县城以西10 
公里
处,是该县的门户,日军片山旅团的精锐渡边大队永井中队的两个小队,有
80 
多人盘踞于此。镇西北小山包上,筑有炮楼和地堡,并布有纵横交错的铁
丝网。

石匣的西南
4 
公里处就是狼牙山。原来是八路军在狼牙山阻击从石匣出
援的日军,现在石匣的日军要防守从狼牙山上下来的八路军。攻防的角色已
经互换。769 
团承担攻击石匣的任务后,阻击辽县日军西进的任务就转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