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更尖锐、更激烈、更紧张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加紧准备应付新的战斗,
决不能因为目前的胜利而有骄傲轻敌心理。”

彭德怀不只想到了这些。还有一些想法就不能和记者谈了,彭德怀只能
在电报里和中央讲。在一封《趁百团大战胜利向蒋要弹药》的电报里,彭德
怀向中央透露了他的想法。

他想通过当时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趁此
胜利之影响”,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参谋长何应钦催领弹药。

他认为,百团大战已取得伟大胜利,但是由于缺乏子弹和炮弹,本来可
以扩大的战果不能扩大,如榆次、寿阳、阳泉、井陉等较大据点拿不下来,


影响破路,又因缺少黄色炸药,许多桥梁、水塔、隧道等还难以彻底破坏,
由于这些原因,没有达到使正太路彻底毁灭的目的。

他还有更加充分的理由,交通战是目前华北战争之中心,从百团大战来
看。继续大规模的交通作战,彻底破坏其他交通要线,是完全有可能的。

理由说完了,他要敲蒋介石的“竹杠”了。

他要向蒋、何领取“七九步枪弹500 
万发,六五步枪弹300 
万发,七九
机枪弹100 
万发,六五机枪弹100 
万发,七五山炮弹1500 
发,八二迫击炮弹
3000 
发,俄式机枪子弹20 
万发,20 
毫米战车防御炮弹3000 
发,黄色炸药5
万公斤附雷管导火线,日本式掷弹筒子弹
1 
万发,及其他通讯器材、电器材
料、西药等”。

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听到八路军在敌后进行百团大
战的胜利消息后很尴尬、也很无奈。

蒋介石认为这个消息的制造者,应该是他的正规军,而不应该是被他追
剿了多年的共产党的军队。

蒋介石也是想抗日的,他不希望他多年征杀得来的一统天下被日本人给
搅和乱了。

l939 

1 
月21 
日至30 
日,中国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会
议讨论了政治、军事形势,调整了军事部署。当时,蒋介石等把粉碎日本“速
战速决”、“速战速和”的企图,进而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英
美法等国际力量对中国的支援和对日本的“干涉”上,因此,会议将第二期
即战略相持阶段的战略确定为持久消耗战略,以图拖以待变。可是蒋介石期
待中的英法等国的“干涉”并没有到来。实际上,英美法等国为使自身减少
压力,谋求与日本的妥协,不惜牺牲中国利益,在1938 
年冬到1941 
年冬,
多次酝酿召开所谓“太平洋国际会议”,制造远东“慕尼黑阴谋”、并诱使
日本把进攻矛头指向苏联。1938 
年冬英国驻华大使卡尔曾多次劝蒋对日媾
和,弦外之音就是要蒋放弃武力抵抗。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了抗战到底,决不妥协的方针和对日作战持
久消耗战略,主要成果是积极的。

但是,由于正面战场军事压力的减缓,会议又提出“溶共、防共、限共、
反共”的方针,却极大地破坏了抗战以来形成的国共两党为主、多党合作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削弱了抗战力量。武汉失陷后,国民政府军政各部迁往
长沙,又于11 
月12 
日岳阳沦陷后迁往衡山。为总结抗战以来经验,确定新
的军事方针,国民政府军令部于1938 
年11 
月25 
日至28 
日在衡山召开了军
事会议,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为“南岳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主持,并作了
几次讲话。

为了在正面战场节节失利后稳定举国惶动的人心,破除将领中部分存在
的恐日心理,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军事战略作了进一步的
阐释。他首先引用了兵圣孙武的两句名言,“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
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敌者
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将国民政府的战略和老祖宗的这两句名
言作了逐一对比。“我们现在就是诱敌深入,使他自至,以陷入进退维谷的
境地。我们能诱敌深入,处处地方我军是先处战地以待敌,敌人处处地方是
后处战地而趋战,在我们完全是以逸待劳,步步致敌,而不为敌人所致,我
们第一期的战略也就是实行孙子这两句话以遂行我们消耗敌人,疲困敌人,


诱敌深入于有利我军决战的阵地,而完成我们最后胜利的布置,现在我们这
种布置已经成功,今后我们就可乘此势力来达成第二期抗战的任务。”当然,
抗日战争战局的发展,除了日军强大、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的基本原因外,
正面战场参战各部队中旧有的军阀军队的顽疾也影响了作战,如各部队互不
协同,敷衍推诿,甚至谎报军情,等等。蒋介石对此痛加训斥,要求严加整
肃。他认为这些现象“是我们军队失败的致命伤”,“这种军队,永远没有
希望,永远是失败的”。从这点上看,蒋介石的确看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致命
弱点。此外,在战术上,各战区部队虽然是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骨干的嫡系
部队,但打起仗来,缺乏机动灵活。蒋介石在会议上专门论述了战术问题,
“告诉各位一个消灭敌人最有效的战术就是迂回包抄的战术。”对此,他作
了进一步分析,不仅战术上有迂回包抄,战略上也有迂回包抄,要运用迂回
包抄来切断敌人的后方交通,断绝敌人一切接济,使他后路完全断绝,趋于
溃灭。他强调:“运用这个战术,原则上必须注意正面部队与预备队的妥当
分派。宁使正面部队少,而要在后方控制充足的预备队。即使我正面被敌军
冲破了,而我仍可以机动使用预备队在他的侧背去打败他。”

谈到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不能不提到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主
席。1938年6月发表的《论持久战》,文中对时局作了精辟论述,对前途作
了科学分析,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蒋
介石看到这篇文章后频频点头,立即下令印发全军。这篇文章对国民党政策
的制定应该说起过一定的影响。

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必须有所表示。9月4日,一
封由蒋介石签名的嘉奖八路军百团大战的电报发至八路军总部。

朱副长官、彭副总司令:

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陈电饬其他各战

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

通为要。

中正

不能说这段时间国民党军在敌后无所作为,国民党军令部的一封电报中
曾讲“本月(8月)内,我27军一部,向高平附近各据点之敌围攻,攻占据
点多处。第5集团军向横岭关一带,第4集团军向夏县及张茅大道一带之敌
进袭,破坏公路多段。我93 军破坏队在临汾附近炸毁敌南开火车并毙敌百
余”。但是像八路军这样在如此长的战线上,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进行连续
不断的主动进攻,予日军以重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却是国
民党军所不能比拟的。

《大公报》在9月6日发表社评《瞻望北方胜利》。其中有这样一段描
写:“宜昌战役以后,三个月来各线无大战事。这战况的沉闷,在敌人方面,
照例是在整理补充,以准备下一次的攻势;在我们方面,也是在观察敌人的
动向,针对敌人的企图,以从事新的部署。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北线胜利
的捷音。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
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
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尤以娘子关的克复为最。据报,井陉煤矿已被我军彻底
破坏,所有矿井机器全部炸毁。敌军发言人曾承认我军此次出动规模之大,


并承认平汉、同蒲、正太各路破坏之巨。不但如此,我军前天更深入敌军心
脏地之平津,在廊坊、落垡之间将铁路破坏,使平津交通为之阻断。这个攻
势,方在发动,已凌厉无前,收获佳果;而三军用命,人人奋勇,攻势正猛,
战果必仍将扩大。北方的胜利方在开始,而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试略
言之。

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秋季会战的胜利前奏;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大
河黑水的儿女们打回老家的先驱!我们站在抗战司令台(重庆)上,遥瞻故
乡的胜利,这胜利与各战场的胜利汇合,将使疲战的敌军根本溃灭!”

《力报》于
9 
月12 
日的社评《学习华北胜利的光荣模范》中是这样写的:
“我们认为华北胜利是具有严重的政治意义的。华北我军出击之日,正是敌
机170 
架狂炸我陪都,市区大火,精华悉付一炬之时。我军以胜利的出击回
答敌寇之惨暴兽行,为被难同胞雪恨。敌机之继续轰炸不断地向我陪都猛烈
施行轰炸,主要的目标乃在使我大后方造成恐怖的空气,动摇人心,沮丧士
气,藉以配合政治上的进攻,打击我抗战意志。华北胜利粉碎了敌寇这种阴
谋,坚定了全国的抗战意志,而使一般动摇妥协分子无从得逞。”

中共主办的《新华日报》上所发的评论文章更是无所计数。

在蒋介石眼里,这些文章简直就是对他的嘲讽。

但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是卓有成效的。

9 

7 
日,国民党各战区转达了蒋介石《关于以18 
集团军百团大战为法
则加强游击战的训令》。

“查游击战术要旨即在准备充分、行动秘密与侦察周到,而其基础则在
对敌后各战区之民众参以组织与爱护,各战区应以18 
集团军此次在正大、同
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自本年
9 
月起至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