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领井陉煤矿(即东王至新矿)解放工人2300 
余。所有矿井、机器全部炸毁,
缴获正清查中。(二)我郭天民部正向娘子关猛攻中,双方机炮声猛烈。

冀南军区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电报:我徐绍恩团昨晚破坏平汉路
邯郸至磁县段铁路五里,与敌兵车一列展开激战。成安敌200 
余人企图向我
侧击,被我击溃。

120 
师战况:我张宗逊旅昨晚20 
时攻击静乐东之康家会,激战至今晨,
将敌全部消灭。是晨,静乐敌千余、汽车20 
辆来援,被我击溃。此役共毙敌
200,缴迫击炮
2 
门、重机枪
2 
挺、轻机枪23 
挺、步枪百余支、手枪10 
余支,
毁汽车
2 
辆,俘日兵10 
余名。现我仍在宁武与忻县西鸡城与敌激战。

彭德怀困顿全消。他走出屋外,感受着王家峪秋天的早晨。

战役开始后的第三天,彭德怀和左权在作战室听取战况汇报,彭德怀问:

“我们参战兵力一共有多少个团?”

作战科长王政柱答道:“正太线30 
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 

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 
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
4 
个团,德石线4
个团,白晋线
6 
个团,北宁线两个团,平绥线两个团,汾阳至军渡公路线6
个团,沧县至石家庄公路线
4 
个团,北平至大同公路线
6 
个团,邯郸至济南
公路
3 
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线
4 
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
7 
个团,宁武、
苛岚、静乐公路线
4 
个团,一共105 
个团。”当王政柱正要查对还有无漏报
的单位时,彭德怀截住话头说:

“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从此,上送下行的电文和命令都使用了百团大战的称谓。

从此,人们一提到百团大战,就会想到敌后抗战那最辉煌的一章。

太原的第
1 
军司令部里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正烦躁地在房间里走来走
去。和正太路上几个旅团的通讯已经中断一夜了,司令部里的参谋竟然连发
生了什么都搞不清楚,怎能让他安静得下来。他将负责通讯和作战的参谋找
来,训斥道:“在我的部队发生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限你们在二小时
内搞清正太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刚刚说到这里,电话响了。

电话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打来的。他只听到了“石太路到处正遭八路军
袭击。。”半句话,电话里就响起了“嘟嘟”的忙音,气得他把电话一下摔
到了桌子上。以后“有线、无线完全不通,立即陷入情况不明状况”。

当日午后,派出了第
1 
军参谋朝枝繁春乘飞机进行空中侦察,才弄清了
石太路发生的情况。

筱冢义男马上召开紧急幕僚会议,决定迅速派出增援部队。作为一个军
司令官,筱冢义男感到自己非常可怜。他能够派的兵包括他的卫兵在内也只


有40 
多人。“捉襟见肘”,筱冢义男想起了这句中国古老的谚语。

要不是21 
日的一个电话,第
8 
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这几天
的心情一直很好。年初以来,旅团为加强铁路警备,严格实施铁路爱护村的
分工负责制、赏罚规则等,已经连续
7 
个月无事故。他感到自己很有希望成
为旅团长中少有的几个中将衔的佩戴者之一。

21 
日上午的一个电话打破了他的梦想。

电话里报告了20 
日夜间正定至石家庄之间的小铁桥遭到袭击,造成一定
损失。石太路的获鹿、微水镇之间的铁路被炸毁、石家庄以西的电话线不通。
井陉地区在21 
日拂晓又遭到优势共军攻击。

“立即组织兵力向微水镇增援。”水原义重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前功尽弃了。”他沮丧地想到。

20 
日晚,驻阳泉日军第
4 
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中将刚刚洗漱
完毕,电话铃响了,是15 
大队大队长德江光来的。片山这几天看到材料反映
阳泉附近有八路军活动,所以,他要求德江光每天向他汇报一次。

片山在电话里问:“今天有什么情况没有?”

“报告,下午接到报告,在阳泉以南80 
公里处发现有共军约2000 
余人。”
德江光在电话的另一头哈着腰,毕恭毕敬地答道。

“注意监视,有情况马上向我报告。”说完,片山就放下了电话。他今
天想早点休息。

他刚要睡觉,就听到门外一声“报告”,还没等他回答,人已经急匆匆
地进来了。片山满脸怒气,一看是旅团参谋土田兵吾中佐。“什么事把你慌
成这个样子?”从旅团司令部到宿舍区大约有700 
多米,土田跑得很急。

土田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大事不好,娘子关打来电话,他们遭到八
路军上千人的袭击,情况很危急。阳泉城里也已发现有小股八路,街上还有
零星枪声。”

片山骂道:“德江光这个饭桶,情报大大的不准确。你马上回旅团部,
加强阳泉城的警戒。”

这一晚上,片山的好梦没有做成。

与战斗场面同样激动人心的是破路场面。

总部在
8 

8 
日发布的《关于百团大战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明确指出
“战役成果之大小主要是看破坏正大路之程度而定”,也就等于明确地告诉
了各个作战区:无论歼灭多少敌人,拔掉多少据点,最终还是要看破路程度
来衡量完成任务的好坏。

以破路为最终目标的作战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中还是不多见的。在
各种各样的电报,指示中“以歼敌为主”的话到是能够经常见到。在最高的
军事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中,毛泽东也是将“消灭敌人”放在第一
位的。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在八路军深入敌后进行作战的独特的
环境里,为配合正面战场,打击敌人,将破路做为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有
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为此,总部提出了“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
“三不留”口号。有的作战区又在“三不留”的基础上加上了“不留一个隧
道,不留一支电线杆”而变成了“五不留”。

有的政治工作者还在“三不留”、“五不留”后边加上一句更加生动、
鲜明的口号:“破一里铁路等于消灭一连敌人”。这就使拿着锄头、绳子来


破路的群众马上就变成了拿枪杀敌的战士,荣誉感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

口号还有很多,都很有特点。像“铁路是主要敌人”、“毁灭铁路就是
消灭敌人”、“毁敌破路,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毁敌铁路饿死敌人”、
“毁掉铁路好缴敌枪炮”等等。

战后很多老战士在回忆文章中经常用“万人破路场面”来形容当时的破
路场面,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在晋察冀军区,仅冀中一个分区就动员了10
万以上的群众配合对平汉路、津浦路、德石路、北宁路,以及境内的公路交
通和沿线敌据点,进行广泛的反复的破击,共平毁公路、铁路500 
多公里,
炸毁桥梁20 
座,毁机车一辆、车箱49 
节,收缴电线1500 
多公斤。在129
师所在的晋冀豫解放区,战役第一阶段也动员了
7 
万多人。

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力量,也使日军感到空前的恐惧。关于这次作战情
况,第
4 
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片山回忆:八路军的工作已深入到居民当中,
村民正如“空室清野”的标语那样,几乎逃避一空不见踪影,并且好像曾经
积极协助八路军。因而在作战期间,日军的动向被详细地泄露给八路军,但
在日本方面则对八路军的情报完全不明。八路军的行动变化无常,在一地仅
住数日即行转移。在险峻的山岳地带,其游击行动非常灵便。与此相反,日
军的行动由于用马驮运行李辎重,部队及个人的装备过重,比起轻如猿猴的
八路军来显得十分笨拙。因此,任凭如何拼命追击也难以取得大的成果。


1 
军参谋朝枝有如下回忆:

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
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
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回顾一下毛泽东的一段话,这时可能会感触更多。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
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
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
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国民党曾经学过这篇文章,但没有学好。当白崇禧看到这篇文章后,迅
速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毕竟是一个军事家,他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这篇文章
中战略和战术部分的光彩。蒋介石还不得不佩服毛泽东哲学的思辩和填密的
逻辑。但蒋介石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
在于民众之中”这句话他不知是没有看到,还是看到了但也无可奈何。如果
是后者,那就是一种真正的悲哀了。

铁轨铺在铁道上,就是日本鬼子的帮凶;把它抬回根据地,就是好钢材。
根据地亟需钢材,八路军总部在太行扎下根后,1939 
年八路军的兵工厂迁到
了位于太行山脊的黎城附近的黄烟洞岩谷之中。经过不断发展,黄烟洞兵工
厂已经可以月产几百支枪了。对于深入敌后又得不到蒋委员长补充的八路
军,这几百支枪好似杯水车薪。更加困难的是兵工厂经常无米下锅。造枪造
炮需要钢村,没有钢铁工业,兵工厂里的技术人员就如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
炊了。

为此,总部在《正太线战役政治工作指示》中对搬运钢材有功的人员还
欲予以奖赏。“注意各种资材,如粮食、钢、铜、铝、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