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练习队以及宪兵团等部队,分期分批修建。工程浩繁,劳师糜饷,到淞沪
会战爆发前,尚未完全竣工。由于设计,施工和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这一
工事体系有着许多薄弱环节,有些甚至是根本性的,如建成的阵地,只是单
个的掩体工事,阵地间没有交通壕,工事及其枪、炮火力孔的位置不符合实
战要求,工事门户的钥匙由地方保长保管等。无论如何,这一庞大的阵地配
系,到1937年11月中旬,自然而然成为了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抵抗日军,
稳定部队,扭转战局的极其重要的物质保障。

按理,凭借这样的工事设施,防御日军进攻的战役行动,应当收到好的
效果。然而,自8月13日至11月15日,第3战区部队同装备优良的日军,
连续苦战,虽不断给敌于重创,自身损失也极大。到此时,各陆军师名为1


个师,实际战斗力还不足两个团,个别的甚至更差。只为日军因苦战而乏力,
追击劲势消减,除以1个师团强的兵力溯江实施水上包围外,其正面部队,
行动迟缓,所以守军方能勉强退守吴、福线阵地。如此情状,纵有既设工事,
其利用程度及其作为,亦可恩而知。

左翼作战军进抵国防线后,即按命令占领阵地。按战区原定计划,在吴
福、锡澄线留置有部队守卫阵地,当前线部队撤退时,负责阻击追兵,实施
掩护,但后来前线战事紧张,留守部队均被调走。因而无人指引撤退部队进
入阵地,临事又找不到现地工事位置图,加之工事间没有堑壕沟通,许多部
队许久进入不了阵地,只好继续撤退。此情此景,由第98师第294旅旅长方
靖少将的回忆中,得到了再现:

“11月15日拂晓,第98师刚抵常熟,即令第294旅迅速占领城东既设
阵地,第292旅任城防守备,进入阵地工事。当时发现既没有现地工事位置
图,找不到工事位置,也找不到钥匙。

官兵们随即按(国防线的大概)方向寻找工事。所谓国防工事,钢筋水
泥机枪掩体在公路大道两旁南北三四百米之线,仅有十多处像坟堆一样的土
包,当时掘开上层,有的是机枪掩体,没有钥匙打不开,只有立即钻开;有
的扒开了是棺材,不是水泥工事。我们只有急急忙忙地占领阵地,构筑临时
工事。阵地前面隔着一道十多公尺的小河,对岸的树木房子很多,从前没有
扫清射界。我们正在占领阵地时,敌人也到小河沟对面占领阵地,开始战斗。
我们占领的掩体工事皆没有联络交通壕,每个掩体工事仅能容1个班的士兵
和1挺机关枪,在日间不能联络,后方粮弹也送不上来,只有在夜间补给。
我官兵满以为退守到国防工事线上定能持久抗战。现在看到公路南北两侧2—3 里处,仅有十多座水泥掩体工事,再往远处就再也没有工事了,使官兵
大失所望。”

在第21集团军兵站分监蓝香山的眼中,看到的是一幅更为凄楚的图景:

“11月12日,我军从上海撤退,原拟以有力的一部利用既设国防阵地,
于苏州、福山间拒止敌人追击,有秩序地后撤。无奈工事门钥匙多交给当地
保甲长保管,而保甲长早已逃走。同时,敌海军重炮猛轰福山,敌机跟踪袭
击,使我军立脚不住。于是大军分作两路,一路沿淞沪公路,一路沿太常公
路,昼夜不息地向南京撤退。虽在雨大,敌机依然临空追击,苏州阊门外、
无锡车站、常熟南门正街均遭狂炸,不容我军喘息,人民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特别是对我军士气影响很大,一条公路上十行八行的纵队,争先恐后,拥挤
并进,秩序混乱。当时守备福山的上官云相部队被敌海军重炮轰击走散,无
人指挥,阻敌无力,撤退混乱有增无已。”

战争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
动;劣势而有准备,常可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势,将优势之敌打败。在淞沪战
场上既有优势(兵力)又居劣势(武器)的华军,由于战役准备不足,既设
工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痛失良机,导致了防御作战的最终失利。

在战区部队勉强于吴、福国防线立足的同时,日军于15日至16日集中
追击部队主力,向常熟城及其以北进攻。左翼作战军之第98、第171、第13
师极力抵抗,暂时阻住了敌军的攻势。

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吴、福线朝不保夕。鉴于此,16 日16 时,第3
战区司令长官部复下达作战指示:


(一)锡澄阵地现正部署中,第15、第21两集团军应迟滞敌人,使由正面转移之

我军,得有确实占领阵地之时间。

(二)铁路正面之我军主力(第9、第19集团军部队)于17日夜,开始向锡澄线

转移,但以一部在唯亭、外跨塘掩护,待至20日前后方行转移。

(三)各乓团今后之行动,预为指示:

1。第48军(附第171师)经无锡、宜兴到达长兴,吴兴附近,与第7军会合。
2。第18军经无锡、宜兴往广德附近整理(第14师在宜兴待命)。
3。第13师随同第18军住广德附近。
4。第15师、第105师,由王东原军长指挥,住广德附近。
5。第133师由杨(森)军团长统率,经无锡、宜兴往溧阳附近集结侍命。
6。第60师转移至无锡,归胡(宗南)军团长指挥。
7。刘和鼎军长所指挥各部'第56师,第40师、第76师(欠第228旅)、独立第34
旅'、(江)苏保(安)第4团,移于南闸镇公路西侧,支援第一线之战斗。
(四)常熟附近之战斗,应维持至19日,尔后以有力一部沿常(熟)(无)锡公路
逐次拒止敌人,掩护我正面各部队之转移。

根据这一指示,战区各部队即时准备向锡澄线转移。日军于17日起在支
(塘口)常(熟)公路及其以北地区频繁调动。第15集团军于严密监视敌军
动向的同时,加强常熟城的守工,并今已到吴县的第11师迅即赶往常熟城西
南,支援该方面作战。

18日下午,20余架敌机对常熟城轮番轰炸。黄昏后,日军约1个中队,
穿过第15集团军与第21集团军之间约8华里的空隙,进入常熟城北方,向
虞山发起攻击,入夜,占领虞山城北端。罗卓英亲自指挥第11师反击虞山之
敌,一度夺回阵地,经反复争夺,19日拂晓,第15集团军以第98师及第32
师投入虞山甫端,攻击日军。敌由浒浦镇方面登陆的援军赶到,向常熟城郊
进攻。守军与敌激战至19日下午,奉命撤出常熟阵地。

第21集团军方面,自11月15日占领自四方桥至福山镇之国防阵地后,
连日遭日军攻击。福山镇方面战斗激烈,经第48军所属部队增援后,渐趋稳
定。到19日,双方对峙于原阵线。

19日夜,第15。第21集团军分头向宜兴及武进(均位于锡澄线后方)
转侈,苏州随之失陷。第15 集团军是第3 战区主力部队,备受军事委员会及
战区司令长官部的重视。撤退以来,各级军事首脑关怀。其意一为保存实力,
二为使之再建功勋。对此罗卓英心明如镜,但又无可奈何。到达无锡时,罗
卓英向薛岳汇报常熟附近战斗经过,抒发了自己的忧虑与感触,其间详细陈
述了吴福阵地存在的缺点:(1)既设阵地与工事无图参考,无人指示,无钥
匙开门;(2)困前线在撤退中,与在国防阵地内之军政机关人员失去联络,
且兵站、交通、通信、卫生等设备,无人负责;(3)江南湖沼,河渠交错,
非同死湖,在军事上不能完全认(其)为障碍,且有变为空隙薄弱之虞。故
阵地设备,及部队部署,均应注意,尤须有水面巡防之部署。诚可谓,吃一
堑而后方得长一智,惜其于时已晚。

23 日,紧追不舍的日军按照大本营进攻南京的命令,向锡澄线发起攻
击。刚刚驻足该防线的第9、第19集团军仓促应战。战况若此,军心趋散,
战斗力更为减低。此时。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虽一再饬令死守阵地,但已于战
事无补。各部队防守阵地多处被突破,又无战略预备队可供使用,形势岌岌


可危。25 
日,无锡失守。第
3 
战区左翼作战军遂放弃锡澄线,沿京沪铁路向
常州及南京方向撤退。第15、第21 
集团军自20 
日起经宜兴向浙、皖边境的
孝丰、宁国一带转移,抵达指定地域。日军追兵又至,守军立足不住,再向
宣城以西撤退。

锡澄线北端点之江阴要塞,乃多年经营的坚固阵地。原可在防御战中发
挥重要作用,但因守军全线撤退,该要塞陷于孤立。11 
月28 
日,日军围攻
要塞,出动空军,猛烈轰炸,陆军持续发起攻击,要塞守军凭工事顽强抵抗。
由于得不到增援,固守难以持久,要塞守军遂实施反突击,于12 

2 
日冲出
重围,向镇江方向撤退。是日,要塞陷落。该方面日军即向南京外围侵进。

守军的连续退却,意味着日军的不断前伸,对日军而言,整个战役至此
已基本演变成了一场追击战。在北翼登陆部队连连得手之时,南翼第10 
军主
力更加强了对中国守军右翼作战军掩护部队的攻击。

11 
日晚至12 
日晨,日军第
6 
师团主力及冈崎支队突破青浦一仇江之线
第51、第58、第96、第154 
师掩护阵地后,一部由青浦向西直指平望,一
部逼近既设国防工事乍一平一嘉线。该线与吴福、锡澄同时修筑,原本就是
为了防止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而设置的。焉知真正到了这一时刻,却没有
发挥应有的作用。平时未能认真部署,至日军登陆后,防守此地的守军虽与
敌顽强战斗,但已无法扭转局势,战至14 
日,嘉善失守。日军主力即借海,
空优势火力掩护,直扑嘉兴,先头部队迅速越过京,伉国道之苏(州)嘉(兴)
线,19 
日午,占领嘉兴。此时由青浦西进之敌,亦同时占领平望。曾闻名遐
迩、令人振奋的乍、嘉既设国防工事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