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作战并有效地抑制弥漫于国民党军队中的失败情绪;加上红军长征到达陕
北才一年多,部队还没有大的发展,武器弹药、粮秣、被服等后勤供应均面
临困难,适逢秋季来临过冬服装尚无着落,因此他赞同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


众的军事方针。洛川会议开了
4 
天,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我军科学全面的作
战方针:基本的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林彪在会上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主张应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
在他看来我军在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已经积累了经验,既然我们可以整师地
歼灭国民党军队,同样也能消灭相应的日军力量。聂荣臻比较了解林彪,在
整个战争年代,他先后
3 
次与林彪共事,土地革命时期相处
4 
年、抗战初期
共事
2 
个月、平津战役又相处
2 
个月,共有
4 

4 
个月。早在黄埔,聂荣臻
就认识学员林彪,后上瑞金便知林彪是一个年轻的军长,不久两人同调红军

1 
军团,林彪任军团长,他担任政委。当时朱德、陈毅等说林彪军事上有
自己的一套,但是独断专行,排挤同级的政工干部;他年龄虽轻却骄傲自满,
当连长看不起营长,任营长又轻视团长等等。聂荣臻以为林彪只有25 
岁,比
自己小
8 
岁,世故不多年轻气盛,只要做好工作应该团结并支持他做好一军
团的工作。反“围剿”和长征期间,聂荣臻觉察到林彪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个人主义严重,有时在军事上有极不负责的指挥行为,适时他均能给予批评
或抵制,但是他也感到林彪很能打仗,特别善于组织伏击和大部队伏击,因
此林彪指挥部队的许多主意他都赞同。尽管毛泽东经常批评林彪,但也信任
重用林彪。聂荣臻与林彪的合作从总体上说还是比较融洽的。后来,林彪没
有反对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执行活动。

雨继续下着,林彪无心讨论作战方针问题,他想快一点回到部队中去,
因而只是催马疾行。两位将军,一个是戴“红帽子”的黄埔教官,一个是跟
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他俩都在战场上与国民党反动派
拼杀了十几年,因而开会、出征对他们而言并不稀罕。但是今天却时过境迁,
为了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过去的宿敌对手变成了友军,他们即将面对骄横
凶顽、装备精良的日寇,加之中国军队还未取得一次军事胜利,我军尚未与
敌交手,他们背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因此备感责任重大,此次征战寓意非同
寻常。两人打马扬鞭一路风雨,满身泥水赶到西安见到了周恩来。

周恩来要去太原与阎锡山会谈,他敦请聂荣臻暂停西安并向他介绍了许
多情况。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朱德、彭德怀、徐向前等将军,为使八路军尽早
开赴前线减轻第
2 
战区的压力,阎锡山、蒋鼎文提供了交通方便。周恩来等
则对保卫山西的作战计划、部署、兵力使用和八路军的任务,以及发动与组
织群众,成立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等问题提出了重要建议,强调指出:八路军
只宜在进攻之敌的翼侧和后方进行游击战,担负袭击敌后方交通线和兵站据
点的任务,不宜担负正面的阵地防御任务。行程中,聂荣臻手指地图信心百
倍地对周恩来说:“前方战局发展很快,国民党军队纷纷败退,115 
师要做
好单独进行游击战的准备。”“普察冀绥四省交界地区山岭起伏,地形不错,
适合开展游击战争。如果有战机,要好好教训日本兵。但我认为,同日本军
队作战,不能过分依赖地形,最根本的是要发动群众。”周恩来欣然同意。

此时林彪已带领陈光的343 
旅前往灵丘。115 
师师部和徐海东的344 

正向侯马火车站集结,聂荣臻便同周恩来等分手回到师部,旋即率第344 

按原定计划前往晋东北。山西
1 
个月前暴雨成灾,数万灾民流离失所饥寒交
迫,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官兵和伤员惶然溃散扰害百姓,目睹此景聂荣
臻积愤难平,他果断地下达命令:“通迅员,告诉杨成武团长,独立团立即
开赴平型关以西的大营镇。”就这样,一场好戏的两位导演登上了前台,为
亿万同胞瞩目的战斗帷幕悄悄地拉开了。


李天佑、杨得志狭沟伏击

奔赴大营镇是战备行军,这意味着我军离敌人越来越近,往前走随时都
可能与疾行穿插的敌人遭遇,随时可能打一场恶仗。115 师的全体健儿,坐
在敞篷车厢里任凭风吹雨打和困乏袭扰,全师官兵保持昂扬的斗志,他们深
知深入敌后第一仗的意义。

晋东北运行着两支中国军队,一支不战而溃扰害百姓,一支英勇北上黎
民称道,同蒲线北段每个车站都挤满了欢迎我军北上的群众,他们争先恐后
地把水果、鸡蛋、核桃、香烟、毛巾等抛向车厢中的战士,乡亲们激动地倾
述对日寇的仇恨和对八路军的支持,学生们请战士签名、把仅剩的一条围巾
或手套送给参战的健儿,尤其是太原站午夜人山人海,车站上流亡歌曲如泣
如诉动人心弦,抗日救亡的口号势如海涛不绝于耳,我们的战士背负人民的
期望,大家感到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战退的阎锡山部队破日军的精良装备和
武士道精神所震慑,唯武器论和日军所向无故的悲观情绪笼罩人心,因此他
们着实困惑,心想在野蛮的侵略军面前几十万国军兵败如山倒,以几万八路
军北上迎敌,取胜值得怀疑。阎锡山心境复杂地打着如意算盘:一是用八路
军出师北上打个胜仗,好向国人和舆论文待;二是以八路军为盾牌阻挡日本,
掩护晋军撤退保存自身实力;三是企图借日军之手重创或消灭八路军有生力
量。鉴于上述情形,115 师在东渡黄河北上运兵的过程中,仅得到了国民党
军队方面的消极配合。国民党当局不承认我第115师直属独立团,他们被迫
和第685团临时编队乘船横渡黄河;部队集结侯马经两三天的反复交涉,才
给划拨一些装运物资和牲畜的破烂敞篷车厢,我军官兵只能顶风冒雨奔赴战
场。部队到达原平下车,这里在日军侵入之前已先遭受国民党溃军的洗劫,
村庄十室九空、集镇无人买卖、庄稼无人收割,老百姓悲苦绝望四处逃亡。
蝗虫般的国民党溃兵拥塞着公路,或以枪作担,挑着抢来的包袱和鸡鸭;或
歪戴斜穿,以枪为拐边走边骂;伤兵横躺路边呻吟呼号;机枪、大炮委弃道
旁,车上却坐着妖艳女郎。。看着我军挺胸阔步向前奔进,有人讥讽道:“你
们背着吹火筒、大刀片,真的要去送死吗?”“弟兄们,想留住脑袋,就回
头吧,别逞能了。”但见同一条公路,两支军队争道而行——我115师凛然
北进,国民党军队仓皇南撤。

9月14日,第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镇,并派出侦察分队查明平型关
地区情况。平型夫是古长城的一处关隘,关北是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附
近峰峦峻峭,比肩连袂,阴森幽静,一条狭谷山道东道冀北、西抵雁门,地
势极其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的弯延
狭窄的古道中,关沟至东河南镇长约13公里,其沟深道窄,两侧高地便于我
军隐蔽部署兵力,又可发扬火力与展开突击,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9 月
16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以其第21联队主力由广灵西进,占领浑源县
城;20日第21旅团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南下,占领灵丘县城,向平型关逼近。
与此同时,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也以两个旅团兵力,由大同、怀仁南下,
协同第5师团向国民党军内长城防线进攻。敌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
将是日军有名的“中国通”,其所率师团的武士道精神在日军中享有盛名,
进攻华北以来他们所遇国民党军队纷纷不战而退,因此该敌十分骄狂。板垣
之所以选择平型关作为迂回路线,他以为晋冀交界的地区是中国防御的薄弱


环节,自感此次迂回定能得手。根据当面敌情和地形,林彪决心抓住敌人骄
傲、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有利地形,出其不意,以伙击手段歼
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配合友军作战。因此,他命令第343 
旅由大营
镇前出至平型关东南上寨地区隐蔽集结,进行战前准备;第344 
旅向上寨地
区机动;独立团赶到上寨、下关集结,随时准备出击。

9 
月23 
日,聂荣臻率115 
师师部和344 
旅到达上寨镇,他问先行进驻的
林彪:“林彪同志,你是捷足先登呀!前面情况怎么样?”林彪信心十足地
答道:“日军前锋已经逼近东跑他,阎锡山的平型关防线岌岌可危。我在这
里转了几天,地形不错,可以打一仗。”当日,林彪、聂荣臻在上纂召开干
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师长林彪介绍了敌情,分析了首次与日军作
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把伏击敌人的具体打法向到会者作了详细说明。
聂荣臻则特别强调了此次作战的重要意义:“我们红军将士过去能够突破反
动军队的重重围困,今天也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军。这一仗也可以说是政治
仗,我们不仅要歼灭日本鬼子,还要打出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共产党员就
是要在这种时候发挥先锋作用。”会议部署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涞源方
向活动,扰乱敌人后方、牵制和打击增援之敌,师部率主力于当日夜进至平
型关以东的冉庄、东长城村地域。那天天气很热,近百名干部聚集在一个小
院里,墙角备有一大缸水和一些粗碗,虽然指挥员们热得汗流浃背,但大家
都聚精会神地听师首长讲话,无一人走动,会议一结束大家轰围水缸,转眼
大缸现底。

开完会,115 
师主力连夜赶赴距平型关30 
余里的冉庄,前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