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一样凌空架起。由于地形太复杂,管道沿线设置了许多泵站,以便控制管
内的压力和流速,避免上坡时流不动,下坡时流速太快,甚至将油管挤破的
危险。

为求管道工程迅速完成,采取了分段敷设的方法,而且每段都是从两端
同时开工。中国境内的一段也是同时开工,飞机把油管从印度运过去,交给
军委会战时运输管理局的油管工程处,在中美双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2000
多中国工人的努力下敷设起来。

中印公路上的卡车源源不断地把军事装备运到中国,输油管道日夜不停
地把油料输送到中国。

诚如卫立煌上将在保山宴会上所说,由于新的大动脉的完成,中国获得
了新的血液,中国抗战因此而向胜利之途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五部众志成城——敌后破袭战

丁守庆著

主要人物表

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

左权八路军副参谋

林彪 115 师师

罗荣桓 115 师政

聂荣臻 115 师副师长,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

陈光 115 师代师

贺龙 120 师师

刘伯承 129 师师

陈赓 386 旅旅

杨成武 115 师独立团团长,后任晋察冀1 分区司令

粟裕新四军1师师

叶飞新四军1师1旅旅

陶勇新四军1师3旅旅



板垣征四郎日军第5 师团师团长中

苫米地四楼日军第108 师团104 旅团旅团长少

水原义重日军第8 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少

阿部规秀日军第2 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中

长田敏江日军第32 师团大队长少

噪村宪吉日军第2 独立混成旅团大队长大

葛目幸直日军第36 师团222 联队联队长大



引子

卢沟桥的炮声,震惊了世界,警醒了国人,也激怒了在三原誓师的中国
工农红军。

1937年,法西斯势力游弋于国际舞台。久怀吞并亚洲野心的弹丸小国日
本,受英法缓靖政策的怂恿,无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警告,悍然实施既定的
“东方会议”国策,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关口,
各界同胞、各个党派和各种军队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抉择:是忍侮受辱,还
是奋起抗争。

国难当头,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实行全国总
动员,策励第29军为保卫平津而战;请缨杀敌,与日寇决一死战。周恩来、
秦邦宪、林伯渠专程飞抵庐山,代表中共同蒋介石谈判。

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兄弟阋干墙外御其侮”的真诚,疾呼停止内战集中
国力抗日救亡。洛川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规定了我军深入敌后
的战略任务,明确红军的战略方针,即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


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广大干部战士群情激昂,在与日军交战之前秣马厉兵。

在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时,国民党当局同我党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
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 
师、
第120 
师、第129 
师和总部特务团,全军共4。6 
万人。115 
师师长林彪,副
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20 
师师长贺尤,副师长萧
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129 
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

一位外国记者颇有感触:“八路军指挥机关的成员同1955 
年任命的元帅
几乎完全相同。这也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一支军事领导队伍,建立了一个
武装组织,它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了强大的解放军的领导核心。”改编后的红
军,虽然告别了八角帽,换上了国民党军装,但他们仍保持着红军的传统,
抱着解放全中国的意志,毅然奔赴抗日战场。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著称于世。正当正面战场失利,大片
国土沦丧,亿万同胞罹难,惊慌失措和悲观失望情绪弥漫神州之时,我八路
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1937 

9 
月,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战略部署,开赴华北前线,在平型关
首战告捷,迅速向敌后实施战略展开:聂荣臻率115 
师一部进入晋东北地区
进而开辟晋察冀边区敌后战场;林彪、罗荣桓率115 
师主力进入晋西地区开
展游击战;贺龙、关向应率120 
师进入晋西北,开辟晋绥敌后战场;刘伯承、
邓小平、张浩、徐向前率129 
师进入晋东南,开辟晋冀豫边区敌后战场;叶
挺、项英、陈毅率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

变敌后为烽火连天的抗战前线,放手发动群众,通过游击战、运动战,
以弱对强,集中兵力相机歼灭敌人,创建敌后根据地,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敌后烽火锤铸了抗战的血肉长城,它迫使日寇分流
兵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相持,不得不同我国打一场持久战;它维系了民心,
鼓舞了民族斗志,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曙光;它打断了“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的日军拐棍,使其无法从占领区取得人力和资财的补充来灭亡
我国;它还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准备。敌后抗战是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它直接支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支持了盟军对日
本的太平洋战争作战,其重大作用功彪青史。

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1943 
年度综合战报说:“敌大半为中共军,在本
年交战15000 
次中,和中共军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 
万(人次)敌军
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因此,华北皇军今后的任务是更增加其重要
性了。只有对于为华北致命伤的中共军的绝灭作战,才是华北皇军今后的重
要使命。”

据1942 

5 
月日方的《华北共军现状》报道,北平大学生70%投奔敌
后抗日战场,大约20%到大后方去,留在沦陷区的只有10%。

华北敌后五省共计91 
万平方公里土地,
1 
亿人口,到1940 
年被收复了
4000 
万人口的地区,加上抗日游击区的人口共约7500 
万人,日军切实控制
的地区只占华北敌后范围的1/
4 
左右。对此,日本当局也不予否认:“从我
军兵力及治安情况来看,实际上势力所及只限于重要城市周围及狭窄的铁路
沿线地区,仅仅是‘点和线’,其他大部是匪占地区。”


第一章平型关首战告捷

一个秋雨滂沱后的凌晨,两位将军忍受着寒冷,并肩站在指挥所的高地
上。他们听取了部队部署完毕的报告,兴奋地举起望远镜,再次观察破晓前
的寂静战场,只见10里多长的沟道两侧山地宛如无人的旷野,不禁相互对视
会心地一笑。两位将军曾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和政委,他们过去相互配合身经
百战,现在却身着一套国民党的军装又一次导演一场令人难忘的战斗,时间
是1937年9月25日,地点是山西灵丘县城西桥沟平型关附近一条不到一公
里的狭长山沟。

平型关战役,歼灭了日本精锐的板垣师团所属第21旅团共计1000余人,
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八
路军出师告捷,即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贺电贺信纷纷飞向延安和八路军
总部,蒋介石也致电褒扬,它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大胜仗。

林彪、聂荣臻联袂出任导演

三原誓师,八路军115师辖第343旅第685、686团、第344旅第687、
688团和独立团、教导队、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5个直属队,全师1。55
万人,与120师、129师一道开赴华北敌后战场,参加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
区对日作战。

当115师向晋东北抗日前线挺进时,敌第五师团在板垣征四郎中将率领
下已侵占阳原、蔚县、广灵,并向浑源、灵丘进攻,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
口要隘,协同沿同蒲铁路南进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击溃国民党军第二
战区主力,实现右翼迂回,配合华北方面军主力歼灭平汉铁路沿线的国民党
第一战区主力。战争开始,国民党在华北有65个师又21个旅的兵力,约70
万之众,是日军的两倍,但由于片面抗战和单纯防御,导致华北战场溃败,
华北军民士气低落,亡国论甚嚣尘上。为积极配合第二战区友军防守平型关
至茹越口和雁门关的内长城一线,八路军总部即令115师进至平型关以西的
大营镇待机,准备迎击进犯平型关之敌。

林彪和聂荣臻冒着连绵不断的阴雨,策马扬鞭奔驰在由洛川通往西安的
公路上,他们刚参加了洛川会议,正在急切地追赶自己已经出征的部队。8
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和上海,中日双方伤亡惨重,战争的残酷性和艰
巨性证明八路军要深入敌后作战,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军事策略方针,以
求在面对顽敌求得生存的前提下歼敌制胜深入发展。为此,党中央决定在远
离延安、南距国统区10余公里的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林彪、聂荣臻等
军事将领昼夜兼程赶往参加。毛泽东的指导方针是,同日本侵略军作战,不
能局限于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老办法上,日军力量尚处优势,我们毫无理由
去轻视它,因此与日作战应该准备打持久战,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
战,与此同时注意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我
军力量,为以后革命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聂荣臻考虑到从我军的能力和特
长出发,采取游击战争去钳制、迟滞敌人,更能阻止敌人长驱直入,支持正
面作战并有效地抑制弥漫于国民党军队中的失败情绪;加上红军长征到达陕
北才一年多,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