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
周年前夕,我们推出了这套二战纪实丛书——《走向胜利之路》。

在这场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战争中,全世界人民付
出了巨大牺牲,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但是,法西斯恶魔并没有把人民吓倒,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反法西
斯力量从血泊中站起,拿起武器,同法西斯国家与军队进行了殊死战斗。他
们通过一个又一个战役行动,奏响反法西斯宏大壮观的交响曲,一步一步地
把法西斯恶魔送进了坟墓,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之时,回顾与纪念
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无疑会使今天的人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我们拟用反法西斯战争重大战役纪实这种创作方
式,再现当年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现代战争是由一个或数个战役行动完成
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役行动更是数百上千。我们很难用文字把这些
战役行动一一介绍给读者,只能站在反法西斯力量的角度,从中国、苏联、
美国和英国这几个主要反法西斯大国实施的战役行动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
的陆战、海战、空战,两栖登陆战、热带丛林战、沙漠战,要塞保卫战等不
同作战样式的战役行动、介绍给广大读者。

这套丛书描写的20 
个重大战役行动,从战役上讲是独立的,每一个战役
行动都有自己的企图、目的与任务;从战略上讲又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战
役行动从时间上讲是前一个战役行动的继续,后一个战役行动的背景,从空
间上讲则都是为实现反法西斯这一战略总目标而实施的。因此,阅读此套丛
书,既可熟悉反法西斯战争重大战役的具体过程,又可对整个战争的概貌作
一了解。

本套丛书是军事历史题付的作品,作者大部分是全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
大学和最高研究机构军事科学院等单位长期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教学与研
究的军事专家。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军事知识,撰写过多部军
事历史著作,文笔流畅而不散,行文活泼而不俗。读者阅读此套丛书,可以
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与军事知识。

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我军杰出的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萧克
老将军听说此套丛书即将出版,欣然提笔为之题写了书名,反映了反法西斯
战争的老战士、老将军对纪念这场伟大战争胜利的重视。在此我们深表敬意
与谢意。

丛书编委会
1994 

7 
月于北京西郊红山口


走向胜利之路血肉长城
——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第一部吴淞蹀血——淞沪抗战

杨树杰朱亚丽著

主要人物表

冯玉祥第3 战区司令长官上

顾祝同第3 战区副司令长官上

张治中第9 集团军总司令上

陈诚第15 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前敌总指挥上

张发奎第8 集团军总司令上

宋希濂陆军第36 师师长中

王敬久陆军第87 师师长中

孙元良陆军第88 师师长中

罗卓英第18 军军长、第15 集团军总司令中将后升

夏楚中陆军第98 师师长中

杨虎淞沪警备司令中

钟松独立第2 旅旅长、第61 师师长中

刘和鼎陆军第56 师师长,第39 军军长中

蔡炳炎陆军第67 师第201 旅旅长少

姚子青陆军第98 师第583 团第3 营营长少

薛岳第19 集团军总司令上

黄杰第8 军军长、税警总团总团长中

杨森第20 军军长中

蔡忠笏炮兵第2 旅旅长少

谢晋元陆军第88 师第524 团团副中校追赠少

廖磊第21 集团军总司令上

霍揆彰陆军第14 师师长、第54 军军长中

陈绍宽海军部部长海军上

陈秀良海军部次长、第1 舰队司令海军中

高志航空军驱逐司令、第4 航空大队大队长空军少



松井石根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大

长谷川清日本海军第3 舰队司令宫海军中

下村定日本参谋总部作战部长少



引子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和日军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密苏里”战
列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一场由日本帝国主义挑起,
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伟大民族战
争,由此载入世界和平的史册。

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由无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行动汇成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大战风暴把亿万中国人民推入苦难深渊的严


酷岁月,永远不会忘记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场生动、残酷的战役和战斗,
因此也永远不会忘记数以百万计在战场上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勇士——中
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它标志着中华
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淞沪会战历时
3 
月有余,双方投入总兵力近百万。战役分三个阶段,即:
1937 

8 
月13 
日至
9 
月11 
日,中国军队按照预案攻击日军在沪据点及抗击
日军增援部队登陆的战役进攻阶段;1937 

9 
月12 
日至11 

4 
日,中国军
队与日军在既设阵地相持并反复争夺的战役防御阶段;1937 
年11 

5 
日至
下旬,中国军队因受日军侧翼夹击,被迫转移的战役退却阶段。此次战役,
双方阵亡人数约20 
万。

淞沪会战,这场在中国工业、金融和航运中心展开的战争行动,严重损
坏了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地,中华民族数百年建立起来的物质文明惨遭劫
难,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百姓的正常发展希望被打破。侵略者从攫取经济利
益的目的出发,大肆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淞沪会战,是在中国军队兵力占绝对优势,武器装备居劣势的条件下展
开的。中国将士勇猛无畏,艰苦奋战,前仆后继,舍身取义,终未能赢得胜
利。构成战争基本要素的硬件及其对战争进程与结果的直接影响,充分证明
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淞沪会战,是中日两国军队战争及战役理论实践形态的表现与较量。战
役指导思想、战役企图、战役组织指挥以及兵力、武器装备和战术、技术等
作战手段的运用,在中日双方互为对象的军事行动中,展示出了鲜明的特点。
集历史、现实于一身,融理论、实践为一体,作为一般军事原则与战争固有
规律的反映,双方各自的军事理论修养与造诣,直接决定了战役的进程与结
局。百万之众,聚于一隅,胜负之机,系于方寸。历史只承认成功,不认可
失误。恩格斯指出:“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这是淞
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军事思想所支配的作战样式既有同一性,更有差异性的根
源。把握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不断在新的社会关系中确立新的军事科学思
想,是淞沪会战,同时也是此前此后的整个战争活动给予人们的启迪。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军队战役指挥艺术在特定历史舞台上的竞赛。在
日寇铁蹄下呻吟不已、愤怒不已的中国人民的解放,只能通过自己军队的作
战行动来争取;而军队作战行动的结果,则主要取决于统帅、指挥军队的将
领们的作为。战争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英明、果敢并掌握高超作战指挥艺
术的将帅,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有什么样的将领,就有什么样的军队。
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不断提高军队指挥员的素养,大量培养高质量的军事
指挥人才,努力造就一代又一代驾驭战争、叱咤风云的将帅,既是时代的要
求、民族的重托,也是淞沪会战极具现实意义的昭示。

淞沪会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场民族战争的组成部分。日本帝
国主义的贪婪和野蛮,使人类文明遭到溅踏,中华民族的尊严备受侮辱。民
族存亡之秋,国土沦丧之际,中国军队肩负重任,同仇敌忾,同刁蛮不可一
世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腥风中,中国将士用忠勇谱写了一曲爱国
主义的凯歌;血雨里,炎黄子孙用身躯筑起了一道民族灵魂的长城。会战的
史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中国军队不容藐视!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平要用正义来维护。参加会战的中国军人


维护和平的正义之举,昭日月,泣鬼神;参战军人塑造民族灵魂的壮烈行动,
撼人心,催人奋;永远和大地结为一体的烈士们,与人民同在,与山河共存!
淞沪会战,血染的丰碑,彪炳史册,巍然矗立!


第一章风云激荡诉刀兵

剑拔弩张

1937年7月8日一大早,青岛滨海处的一所别墅里,国民党中央军校教
育长张治中上将绕室踱步,显得有些焦急。他正在等候负责给他治病的医生。
室内的桌上、沙发上零乱地散放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所有这些报纸都在头版
头条,以极其醒目的大号字体刊出了“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消息。对中日两
国必有一战,张治中思想上早有准备,甚至带有一种期待的心情。日本人太
骄狂了,自“九一八”以来,日军夺占东三省,进攻上海,进而入侵华北,
节节进逼,将偌大一个中国玩弄于股掌之上。此次“卢沟桥事变”,倘若中
国方面再下痛下决心,举全国之力与日本抗争,华北版图必将易色,中国也
会国将不国。

具有儒雅气质、待人平和的张治中是国民党内的主战派将领。1932年“一
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时,张治中即向蒋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