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提这边老人们如何自娱自乐,李慧在李家住了几日,心里惦记着王府,说什么都要离开。
果然,进宫之后,发现这次的氛围很不同,莫名的压抑。
“皇嫂,不好意思,前几天我心情不好,就没过来看您。”
“慧儿,快来坐,看你说的,是我该说对不起,皇上把王爷派出去,这才留你一个人在京城,应该我去看你的,只是最近不太平。”皇后温柔的拉李慧坐下。
“不过你也别担心,王爷带兵有道,不会有什么事儿的,昨天我听皇上说,王爷送来的信件,说一路都很顺利。”
“这我就放心了,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我是坐立不安。”李慧面上明显放松很多,皇上和东方夜之间自然有他们独特联络的渠道。
“对了,慧儿,我听说你弟弟还有姐夫今年都参加会试,准备的怎么样了?”孙晴雪虽在深宫,但是也不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是啊,准备的差不多了,也快要开始了。”对于孙晴雪的了解,李怀没什么吃惊的,这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
“你也知道,今年事情比较多,前方还在打仗,估计今年的科考提拔的人会多一些。”孙晴雪凭自己的经验说。
动乱中的科考才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肯定会大规模的提拔年轻人。
至于这个弟妹的家人,孙晴雪不得不承认,这么长时间,李家人从来不会利用李慧的身份做不合律法的事情,从来没有过仗势欺人。
就连东方洛都不止一次的赞赏李家的家教,虽然身份低微,但是没有那种浮躁的心态,依然很上进,这样的人真的不多。
再看看那些老臣,哪个人家里没几个飞扬跋扈的人,只是碍于曾经的功劳,不好处置罢了,不过他们也嚣张到头了。
趁着这个大乱的机会,会再来一次大换血,之前东方洛无声无息的安排人渗入到朝堂之中,这次是大手笔的换血。
特别是这次打仗,明显两派人,对朝廷动摇的不少,下边的人结党营私更严重了。
“嗯,谢谢皇嫂,不过这都是个看本事的事儿,我弟弟年纪太小,即使成绩不错,也难堪大任,应该多锻炼几年。”
李慧说的是实话,要想当一个好官,必须有一定的阅历,而不是只靠那几本读透了的书本,那都是纸上谈兵。(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宫阴暗
就在李慧和孙晴雪家常般的聊这些事情的时候,一个宫女打扮的人悄悄的潜进德妃的德怡宫,德妃刘湘如身边的刘嬷嬷悄悄领人进来。
“娘娘,小五来了,带来了老爷的信件。”屏退了下人,刘嬷嬷带人进了内室,冲软榻上躺着的美人恭恭敬敬的的行礼。
“好了,起来吧,我爹让你带了什么消息?”刘湘如轻轻皱眉,看着面前的小宫女。
“小姐,这是老爷的信,请您过目。”宫女的声音不像平常人那么温柔,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冰冷,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感觉。
拆开信件,德妃快速的浏览一遍,教给刘嬷嬷:“嬷嬷,一定把它烧干净,小五,你回去吧,小心点,不要让别人发现了。”
“是,小姐,您在宫里一定小心,老爷说了,我们大业可成,指日可待。”之后,小宫女和来时一样,装作寻常的样子,无声无息的走到宫门口。
“侍卫大哥,我是奉贤妃娘娘的命令,出宫为娘娘寻。。。。。。”
果然,侍卫没有怀疑,以贤妃飞扬跋扈的性格,确实会命令自己的宫女出宫给她买东西,并且宫女有贤妃宫里的腰牌,他们就没在意。
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不经意的细节,在以后的时间里,差点出了大事儿。
此时,德怡宫,刘嬷嬷站在德妃身后,沉默不语。
“嬷嬷,你知道的,这件事情不怪我,要怪就怪皇上。”德妃美丽的面孔狰狞的可怕,眼神充满愤恨:“若不是皇上他薄情寡意,我是不会这么做的。”
不过很快,她脸上的狰狞就被笑容代替:“我哪里不好?他一眼都不看我,不过这就怪不得我了,我一定会助爹一臂之力。”
想想刘景山信里的话,刘湘如得意洋洋,他爹已经和北冥的二王爷结盟,这次就让东方夜有去无回,至于皇宫,以后就是他们的天下了,待他登基,她就是唯一的公主。
谁敢不看重她?到时候,东方洛就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她一定让他跪在她的脚下求饶,给他希望再狠狠的破灭。
相信老爹已经安排好了,不过就是不知道这次结盟的对象王章林可靠不可靠,不过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个时候必须齐心协力。
刘湘如微微一笑,幻想将来美好的生活,将讨厌的人踩在脚下,特别是孙晴雪,她一个人霸者皇上,要不是她这么做,她也不会同意刘景山的叛变。
也不会帮忙拉拢王章林,对付皇上,对付孙家和李家,谁孙家是孙晴雪的娘家,李家是李慧的后盾呢,和这些人扯上关系的,这次都不会放过,女人有时候狠起来,连男人都自愧不如。
突然,正和孙晴雪谈话的李慧感觉脖颈一凉,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但是不知道,后宫中,已经有人把她当作仇敌,不死不休。
此时,御书房,东方洛处理完边关传来的消息,还要着手安排今年的科考,本来准备停考的,但是这次战事来的太突然,来不及颁布命令,因为各地的学子都已经赶来京城。
所以只能往后边推迟时间,为了不寒天下学子的心,科考就在三天以后,为了这个,他对后宫也疏忽了一些,谁知道就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差点坏了大事儿。
“这次的事情就拜托您了!我让翰林院的人从旁协助。”东方洛手忙脚乱,只是这个时候越忙,越不能出岔子。
特别是事关科考,所以这次主考官的任务就交给宰相孙仲了,也就是他的老丈人,孙晴雪的父亲。
“皇上放心,老臣一定不辱使命。”这个时候,朝堂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能抽出来人手已经很不容易了。
“嗯,您办事儿我放心,就是这几天,要劳累您了。”
眨眼间,三天时间就过去了,自从从宫里出来,李慧就时刻关注着李玉斌和赵海逸的考试,还好李家人已经有了应考的经验,饭食什么的都是按照李慧以前的办法准备的。
赵海逸还好,毕竟年纪大一些,也参加过一次,可是李玉斌就是一个小孩子,有读书的天赋,才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到现在,只是生活上就不行了,不比李玉锦他们的自理能力。
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李秀还一直交代,让赵海逸一定照顾好李玉斌:“好了,放心了,媳妇儿,这次我一定考一个功名,给你挣一个诰命。”
赵海逸从来没有这么努力的拼搏过,之前一直嘻嘻哈哈,可是有了妻子,有了孩子之后,他才明白,他有责任有义务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不是靠祖宗庇荫,而是靠自己的实力。
“好了,你们走吧,注意身体啊!”牛氏和李青山等人都站在门口相送,满含希望和期待。
两人怀揣着梦想,踏上了人生路途的一个转折。
只是李家人的心境和以前大不相同,没有以前那种望子成龙的渴望,而是期待他们心平气和的面对每一次挑战。
三天的时间对外面的人来说是煎熬,李玉斌和赵海逸出考场的时候,李慧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带着人来到李家。
看到两个人心情平静,自信满满之后,放了心下来,之前是有平平淡淡的想法,但是现实很残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必须够努力够优秀,才能保护家人。
就像现在,边关危机,朝堂不稳,搞不好就是血流成河,所以,李家人势必要出一个能撑起来一片天的人。
当然了,若是兄弟几个相互扶持,那就更好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边,考试一结束,东方洛就命令下边的人加紧速度,批改试卷,毕竟这次的情况不同,战场上的情形变幻莫测,科考的时间不宜拖得太久,否则对战场上的处理也有坏处。
这不,翰林院的人还有孙仲手底下的人,几乎不眠不休的批改试卷,最后拿给东方洛审阅。
拿到递上来的成绩好的试卷,东方洛难得的露出笑容,看来这一届里面,也有不错的年轻人,看来以后能担当大任。
这次的题目和以往的风格大不相同,以往国泰民安,出题一般都比较温和,这次不同,这次就是针对前方的战事,让各自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认为的最好的应对措施。
果然,难住了不少的人,这次临时起意,最是考验考生们的灵活度,看是否是不闻窗外事,只知道死读书不关注政事的迂腐书生。
“好了,尽快安排殿试,就三天后吧,你们把这些名次排一下,可以公布成绩了!”东方洛微微点头。
倒是有几个人见解独到,观点犀利,似乎对兵法还有些了解。
朝堂上就需要这样新鲜的血液,这也是他一定要开科考的原因。
很幸运,但是也在意料之中的,赵海逸和李玉斌都名列其中,特别是李玉斌这个小不点,居然比赵海逸的名次还靠前。
他令所有人震惊,小小年纪,居然成绩名列第二,这什么概念,这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结果被这么一个小不点比下去了。
特别是知道他才十六岁之后,更是让人惊讶了。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天才啊,打听之后,才知道出自承恩伯府。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承恩伯府的另外两个人,李玉锦和李玉谦,这兄弟两个也是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接连升官,李家这是走了什么****运了。
“哎?你知道吗?今年的第二名可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这次可是一鸣惊人啊!”茶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