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到这里,谈歌还是想不透,梁山好汉为什么一定要拉卢俊义入伙。有人说梁山泊是为了让卢俊义去捉拿史文恭。(晁盖在曾头市的战役中被史文恭射死,也算正常死亡。哪有打仗不死人的呢。)就算是史文恭武艺高强,可是捉拿史文恭也不一定用得着卢俊义啊。就是最后卢俊义擒拿了史文恭,我感觉也是梁山上的人(也就是宋江)给了卢俊义一个顺水人情。也就是为了让他坐第一把或者第二把交椅有一个借口。这应该是宋江在里做的套儿。 
    可是为什么偏偏让上山最晚,资格不够,资历浅浅的卢俊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呢?书上给出的理由不够。若说卢俊义武艺高强,也没写出他如何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说卢俊义是个大财主,那他比柴进不及。若说他是什么名门望族,可书上也没有交待。就算是,他也比不过呼延灼关胜杨志这些身上有贵族血统的人啊。凭什么?就凭宋江一句话。 
    其实说简单些,只能是一个理由,这理由是政治上的,就是宋江要掺沙子。梁山泊的领导班子,还是晁盖留下来的原班人马,包括吴用这些高层领导,基本都是晁盖的原班人马。宋江大概怕自己指挥不了。他必须弄上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来进班子。就算不用卢俊义,张俊义,李俊义都行。这是一种权术。 
    说到卢俊义,得说说燕青。他是卢俊义的仆人。也就是一个跟包的秘书。按说这样一个身份,就算是上了梁山,也不应该把位子排在前边。可燕青的位置真是不靠后。谈歌的记忆里似乎是排在了三十六位。我从不相信那些什么天星地星的胡话。这绝对是宋江事先弄好了再拿出来让人看的一份既定名单。这一切都是按照宋江的意思来办的。座次就标志着你的身份,你的身份就代表着你的待遇。宋江给卢俊义排到前边,自然不能亏了燕青啊。这是给卢的面子啊。或许卢俊义私下也对宋江讲了些什么照顾燕青的话:这小伙子跟了我多少年了,适当照顾一下吧。宋江肯定照顾。不然,燕青绝对排不到前边。 
    燕青是一个书中写得挺硬实的人物,他上梁山晚了些,可是他的名头在梁山上不小,也立了不少功劳。要我讲,他绝对是沾了卢俊义的光儿。就算卢俊义没有什么实权,可人家毕竟是二把手啊,人们得拍着点啊。现实社会里,像卢俊义这样的干部不少。他发达了,就一定要提拔自己的亲信。 
    卢俊义最后征方腊回来,也弄了个大干部当。总算有了一个好结果,可好景不长,他也被人下毒落水而死了,也就不算善终了。事先燕青因为劝不动他归隐,个人顾个人,早早地跑了。其实这么说,燕青的人品也不怎么样,你倒是保护好你的主人啊。看起来,卢俊义的两个仆人都没有选好啊。 
    说到底,其实还是梁山泊害了卢俊义。主谋就是宋江,你让人家好好过着小康的日子,有吃有喝,这辈子算是幸福了。可是你逼着他上梁山。这下场,啧。现在倒是流行一种说法,叫做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卢俊义愿意当高官,也就不在乎高寿了。当高官多高兴啊。不当高官的高兴,不是瞎高兴啊。 
    谈歌感慨地想,卢俊义真高兴吗?真是天可怜见。 
  招安不是宋江一个人的事 
  宋江出场时的身份不高,押司。押司是个什么官儿?也就是县衙里一个掌管公函来往的秘书差事。弄到这样一个差事,吃穿的问题可以解决。 
    饱暖生闲事,闲事惹是非。这应该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俗理儿。宋江也莫能例外。按书中所写,宋江属于大龄青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还是个单身贵族。一直没有结婚,可他却长期包了一个姓阎的小姐(也没领结婚证,属于长期同居那一类)。大概开始时还算不错,可后来这个阎小姐渐渐开窍了,她大概也属于追求爱情之类的主儿,渐渐地对宋江不大满意了。于是,阎小姐又勾搭上了一个名叫张三(有的戏中叫他张文远)的小白脸儿。 
    宋江是个跟黑道儿有来往的人,出事儿就出在这上边了。话说那一日,梁山泊派刘唐下山,给宋江送来了一堆金子和一封信。什么信?是晁盖写来的一封感谢信(无外乎是感谢宋江通风报信之类的客气话),这封信让阎小姐给看到了。无情的阎小姐早就忘记了当初跟宋江的恩爱,她借机要敲诈宋江一把,还扬言要告官。宋江怎么央求也不行,阎小姐坚持要向外捅这件事情。宋江再好脾气也得急了眼啊。阎小姐就让宋江给杀了。 
    宋江这是第一次杀人,是被逼的。 
    好在宋江人缘好,朋友多,上下打点,没按杀人偿命处理。宋江给判了个到江州去劳教。 
    说话就到了江州。这个地方,宋江有朋友啊。他有一些民间崇拜者。如是,戴宗、李逵、张顺等一干人先后登场了。宋江这劳改的日子还是挺快活的。可以逛街,可以跟朋友聚会喝酒。可他又在酒上出事儿了。他在一家酒楼上喝多了,非在人家墙上弄几笔留作纪念,话里话外有点要闹事儿的意思。写完了,也留念了,也就走人了。可活该宋江倒霉,这墙上的字儿让一个名叫黄文炳的先生发现了:这位姓宋的有造反的意思啊。黄先生就把宋先生给举报了。麻烦大了。这一下,把一个戴院长也牵扯进去了。好啊,敢情你这个劳改院的院长也跟黑道儿上的人有联系啊。本着从重处理的原则,两个人都被判了死刑。 
    梁山好汉能让宋江死吗?梁山好汉就劫了江州法场。事情到了这一步,宋江只好就万般无奈地(再无别的路可走了)上了梁山。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宋江让人逮了黄文炳,亲自动手剜了老黄的心脏。老宋可是个厚道人啊,轻易不下这样的狠手啊,老宋也真是恨坏了。 
    宋江这是第二次杀人,是被气的。 
    宋江至此正式上了梁山,成了梁山泊的领袖人物。先当第二把手,很快接班儿又当了第一把手。这就有了前后两个宋江。前一个宋江被人称作是及时雨,是一个平民政治家。上了梁山的宋江,就成了领袖人物。被人称作是呼保义。这个绰号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呼天抢地要保护忠义?由此,宋江成了投降派。 
    宋江是个投降派,这个帽子大概是摘不去了。其实这是个政治上的概念。多少年来,至少有几本以上的《水浒传》,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有政治家的水浒,有商人的水浒,有贼人强盗的水浒,还有老百姓的水浒。老百姓读水浒是读得热闹。宋江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一个讲义气的主儿。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如果宋江不是讲义气,就不会在江湖上大大有名,就不会有那么多道儿上朋友哭着喊着追随他。所以说,宋江后来在梁山上坐了第一把交椅,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更不是凭借老子的权力弄来的。大家伙举手选出来的。 
    接下来,宋江的确是想着被朝廷招安。这件事情做起来很辛苦。有两条必须做到:一,朝廷必须相信,你宋江一个人想投降还不行,必须梁山泊全体是真心想投降。二,你还必须让朝廷知道,你真心想投降,不是嘴上说说就完事了。可是这其中就费事了。梁山的好汉们都是一条心吗?我看应该是。这些人有了原始积累之后,愿意换一个身份。谁不想着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社会身份呢?自古至今,就没有愿意一辈子干土匪的,就把林冲算上,他恨得牙疼的也只是高太尉。这也是私仇。 
    宋江愿意投降受朝廷招安,应该是梁山泊众望所归。梁山上的好汉,本来就是一群打砸抢的好手,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就图一个肚子饱啊,他们能有什么政治立场啊?就是宋江举行全山寨公议公决,也不会有别的什么意见。 
    写到这里,谈歌忍不住要说一句,招安这件事就算是做错了,也不应该让宋江一个人负责。这是梁山泊的集体行为。 
  武松不是情种 
  对于武松这个人物,民间历来有多多的文章和口头文学流传,民间的曲艺和戏曲也多多地拿他当主角说事儿。他的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广,与之比肩的不多。 
  谈歌问过许多朋友,他们最早启蒙的水浒知识,大都是由“武松打虎”开始的。水浒人物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多的,也大都是武松的故事。中国老百姓大概没有不知道武松的。 
  我想先分析一下武松的身份。武松是在清河县打死了人(后来得知那人没死),出来躲案子的。他后来因为打虎出名,当了阳谷县里的捕头。 
  武松大概是想在阳谷县找了这么一份工作,凭着本事吃饭,跟哥哥相守着,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他从小没有了父母,是武大把他一手(一把屎一把尿,中国人都爱这么说)拉扯大了。应该说,武大在武松心目中,有父亲的影子。武大是一个长兄如父的典型示范。可是偏偏闹出了一个西门庆,这就把武松逼上了狮子楼的杀人现场。读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西门庆登场,闯入了武大的生活之后,武松别说想当好捕头了,就是想当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也办不到了哟。 
  武松如何会与西门庆遭遇了呢?读者都知道,责任百分之百在西门庆。武松无论如何也躲不开这一场遭遇。 
  西门庆算是一个先富起来的城里人。既然富了,人们只注重现实,而不能去追究他的原罪。那年代可以正大光明地包二奶。于是,富裕起来的西门庆便开始享受生活了,便喜欢在女子身上下些功夫了。话说那一天,西门庆偶尔遇到了武大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长得漂亮啊,西门庆一眼就看中了。他想把潘金莲包作二奶。这男女二人眉来眼去,开始有了私情。 
  武大的悲剧由此开始。 
  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这件事跟民间常常发生的那种男女私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赌出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