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逼人的威胁,明知此战危险,仍然要挺身而出。 
  在夜袭曾头市中,林冲要替晁盖劫营,让晁盖接应,晁盖是这样回应的,“我不自去,谁肯向前”,八个字里,透出多少心酸和无奈,堂堂一寨之主,令不能行,只好自己在前杀开一条血路。 
  四、下属的话 
  晁盖中箭后,除三阮、杜迁、宋万护送回山外,剩下15人商量时说“不想遭这一场,还应了风折认旗之兆。”(舆论效应出来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曾头市急不能取得。”而呼延灼一句顶死,“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1而梁山泊被劫寨大败而归,只有戴宗一人信令撤军——哪次宋江吃败仗,晁盖不是倾山寨之力营救。 
  以上几条已充分反映梁山的权力斗争已进行的一个关键时刻,晁盖作为一个直性子的人,已不符合梁山泊的发展,他出兵曾头市的命运是注定的——他一定要被史文恭杀害。 
  如果史文恭没有这个能耐,那就由有这个能耐的人替他完成这个任务,梁山伯上箭法如神的人只有一个——小李广花荣,而他又正是宋江心腹的心腹。 
  所以我的结论是晁盖并非是死在史文恭箭下,而且死于权力斗争,死于暗箭,直接策划人是宋江,执行者便是花荣。        
乱侃梁山好汉的武功高下    
  感觉自古对梁山好汉英雄事迹的流传就好象欧洲中世纪对于那些游侠勇者的传奇一般,在我很小还不认得几个汉字的时候,李逵、鲁智深、武松的大名就已经如雷贯耳了。 
  以后看了几十遍《水浒》,总算对梁山好汉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曾在网站上看了许多朋友对于梁山好汉的评论,不觉手痒起来,也就便来大放厥词一回。考虑到对于武功高下的排名,一直是大家很为热中的话题,此次便以此为内容罢。 
  马军头领: 
  水泊梁山的五虎将应该说是整个梁山除副寨主卢俊义外实力最高,本身武艺最为精湛的人物。把关胜排在第一,很多因素是考虑到成书时社会上对于武圣关羽的极力推崇的氛围所致。而为了突显关胜的本领,作者不仅让他但凡出马绝无败绩,甚至张清的石子最终也伤他不到,并且还要林冲和秦明两大高手合力去拾掇他。让五虎将中的两员去对付五虎将中的另一员,且无论关胜抵不抵挡得住,但在五虎将中,也就关胜有这分殊荣了。却也无形中将关胜的地位本领相对于其他四员虎将要稍稍高出一点点了。说到林冲,可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身份,颇令世人为之侧目,央视版《水浒传》也将林冲塑造成了梁山的第一高手。确实林教头的身手不凡,即便单对关胜这样的高手,怕也未必就会处在下风,况且作者在外形上是把他写作了小张飞,倒与小关羽关胜相得益彰,二人原也该在伯仲之间。如果说林冲只是与张飞的外形本领相仿佛,而性格不似的话,那么霹雳火秦明的脾气倒是与老张像了个十足。很多评书将秦明评为青州第一条好汉,且不说声名远在当时同在青州地界的花荣、武松之上,即便是在二龙山上的鲁智深和杨志,恐怕在声名上也有所逊色。当然声名不代表本事,然而秦明确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猛将。同样是师徒,除了卢俊义燕青师徒,梁山上也就秦明黄信师徒最为了得了,比之林冲曹正、孙立孙新、李云朱富、薛永侯健这些师徒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对于秦明二十合完败于史文恭的战例耿耿于怀,觉得秦明有辱梁山顶尖高手的威名,可是看看史文恭徒弟曾涂与吕方郭盛兀自斗个平手,要知道吕方郭盛联手的威力甚至可以和方腊的大元帅石宝相颉颃的。徒弟尚且如此了得,其师可想而知。换了五虎将其他任谁一人对敌史文恭,恐怕都很难全身而退。所以,绝不能说秦明这一败就丧了威名。呼延灼与秦明,一黑一红,一般的意态威猛。比秦明更少招致非议,是因为呼延灼从未折了梁山锐气,和山寨的好汉为敌时,与林冲、秦明、鲁智深、杨志这些高手交斗,全无惧怯,不落下风。自然给读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董平没什么太出色的事迹,也就是和徐宁那一战颇占上风。只是他出色的扮相和手持双枪的气概为他博得了不少印象分。把他归为五虎将,固然是因为他本身武艺高强,但也强不过秦明,呼延灼去,最多也就是战个手平吧。 
  八骠骑是仅次于五虎将的高手,花荣除了神箭了得,本身枪法也很高强,二十合让彭玘力怯,五十合战平秦明。但总觉得他出马迎敌缺少五虎将的霸气,又多靠神箭取巧,未免就让他的高强武艺打了折扣,能得八骠骑之首,也算恰当。徐宁和花荣,一个金枪,一个银枪,倘若单以枪法而论,至少徐宁的勾镰枪法也是天下第一,与辽将阿里奇三十合战败,可算是个污点,可能徐教头应对力大的蛮将在心理上不过硬吧。杨志如同关胜、呼延灼一样,都是名门之后,也和好几个梁山顶尖高手过了招,表面上没败,其实都落在了下风。和林冲斗了良久,若非王伦一喝,只怕杨志就讨不了好去;和鲁智深酣斗,心内也是嘀咕:“我这口刀也只刚刚遮拦得住。”可见只有招架之功,其实全无胜机;和呼延灼斗了四十多合,甚至卖个破绽,回马而走,虽然作者没有明讲,但是显然杨志是知难而退了。不过能和这几个高手交手那么多合都没败,杨志也算不愧于八骠骑的地位了。急先锋索超和杨志在伯仲之间,两个人在北京城也没分出胜负。索超那把大斧杀了不少敌将,也算威风。只是和关胜才堪堪战了十合就显得斧怯了。虽然以索超本事,再坚持三、五十合原也可以,但显然要逊关胜一筹。没羽箭张清在书上已经交代:“张清原是飞石打将的本事,枪法上却慢……”武艺是不如上诉诸将的了,但能够八、九合战败燕顺,想来本身枪法未必就输于扈三娘之辈。美髯公朱仝恐怕是借了关羽美髯公的名字,所以虽不见武艺如何太高强,但端的不曾输过。也算是作者把足了武圣君的面子。而朱仝本身也就是和雷横武艺仿佛的人物。九纹龙史进很让我生出好感,鲁智深也对他钦爱的紧,史进武艺虽非绝高,但也算是梁山一流,在败高俅童贯,征大辽方腊的战斗中,其表现远比杨志、索超等人出色得多。至于没遮拦穆弘,我一直觉得他的武艺也不错,但应该归到步军头领中去,至少要比李逵厉害。看看李逵在寿张县闹事时,穆弘上去抓了他就走,李逵却也不敢违抗。要知道李逵的性子,举凡他打的过的,他才不会乖乖听话呢。所以时迁、王定六、白胜这些小头领都怕他,几曾敢强他的?然穆弘这一抓一喊,而李逵不敢多挣扎,活脱脱现出了实力在李逵之上的现实。而八骠骑中,我倒觉得孙立该填补上这个空位。本身孙立在祝家庄一役就立下首功,关键他和数个一流顶尖的猛将对阵都不落下风。和呼延灼堪称敌手,战辽国更显现了他出色的精湛武艺。至于为何这样的人物反沦落到了地煞星,早有很多朋友为此解释探讨过,我就不多说了。再说说扑天雕李应,他虽不在五虎将八骠骑中,出手也少,但是从他十几合就战胜祝龙的战例来看,实力也具备了八骠骑的水准。 
  步军头领: 
  鲁智深无论马战步战,都是梁山的顶尖级水准。和呼延灼在马上的那场厮杀可以明显看出。说到力量,他绝对是梁山第一人,倒拔垂杨柳,可说是古往今来所有文艺作品中最出色的壮举之一,这一点,是同样以猛力擅长的武松和李逵比不上的。但行者武松的篇幅在书中所占颇多,他的英雄事迹自然也比别人要更多,在扬州评话里,武松成了鲁智深的徒弟,并受了武术大家周侗指点刀法,却只能抵挡鲁智深一百来招疯魔杖法,只要鲁智深用了全力,武松便抵挡不住了。在《水浒》原著里,武松当然和鲁智深没有这样的差距,从大体上看,武松应该也是和鲁智深基本相当的,关键武松打虎已经成了最为脍炙人口的桥段。李逵是个让人颇费思量的人物,在江州截法场,看他勇冠三军,老母被害,他又奋勇杀了四虎,令人觉得有万夫不挡之勇。然而再看他和李云也不过斗了个平手,被焦挺又摔的狼狈,更是被燕青收拾的服服帖帖,终于得出结论,李逵估计是本身力量极大,依靠极其出众的爆发力和体能,以两把板斧厮杀,属于彪悍的猛汉,但碰见真正精熟武艺的会家子,只怕多半就要吃亏。想来李逵自小也没什么机会好好练武艺,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太好,是他太依赖自己的身体本钱了。看看他杀的四虎,两大两小,又都吃饱了,他仗着悲愤,更兼手里有利器,才杀的那么轻松,比之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的那只虓虎,实在是逊色不少。倒是赤发鬼刘唐可以算是步军头领里武功第三高的,他和雷横那场恶斗,是颇占上风,自来出场,都不曾亏输,他具有李逵的彪悍,却比李逵更加精熟武艺。雷横比刘唐差一点,和朱仝也经常斩杀一些朝廷的大将,战功不少,只是在征方腊时被对方元帅司行方二十合就砍死了,虽不知当时相斗情况如何,但雷横武艺未臻顶级也是不争的事实。杨雄石秀自然也很具特色。可以注意这一段,燕青为了救主,偷袭了当时还不认识的杨雄石秀。结果刚把走后面的石秀偷袭倒地,再想正面与杨雄冲突时,就被杨雄一杆棒打翻了。虽然杨雄有器械之利,但胜燕青如此轻松,怎么也不能说比燕青差吧。石秀是个精细人,但打起来绝不比李逵那勇悍的作风逊色,看他北京城单身一人从楼上跃下劫法场,这是何等的气势?北京城的卫戍部队实力自然要比江州的部队素质更高些,而石秀拖着带伤的卢俊义这一场好杀,自然也比李逵在江州的厮杀难度要大的多,由于不明路径,兼之被套索绊翻,石秀到底还是被抓到了,看看他的战绩,杀死的官兵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