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风寒邪气伤阳气,起于足太阳,而温热邪气伤阴液起于手太阴。所以 



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开始就是手太阴温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 



六经辨证,是风寒邪气伤阳气为主,所以开始起于足太阳,因为体表的 



阳气是由足太阳所化生,然后进一步输布的。这就是伤寒和温病在起病 



之初,它们表现了病位不同(的原因)所在。  



 ·84 · 


… Page 95…

                   第 06 讲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2);太阳病概说 



     那么太阳病“概说”,我们讲了太阳病的成因,太阳病的病位,讲了 



太阳病的生理,这里的生理只不过是为了,对我们以下解释太阳病的证 



候、症状的病机来复习的,下面要谈到的是太阳病的证候和分类、太阳 



病的治法,我们下次课再讲。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85 · 


… Page 96…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 07 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给太阳病篇作了个开头,就是讲的太阳病的大概的情况, 



我们把它叫做太阳病的“概说”,我们说太阳病的成因,主要是风寒邪气 



侵袭人体的体表,当然太阳病的成因还有一种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 



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这种情况虽然非常少见,但在《伤 



寒论》中,讨论太阳和少阴关系的时候,少阴病阴病出阳,是太、少之 



间邪气相互转换的很重要的依据。随后我们讨论了太阳病的病位,太阳 



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涉及到足太阳膀胱腑。从太阳病篇的原 



文来看,也涉及到手太阴肺的病变,因此说《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 



从临床实践来的,是根据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肌表以后,它主要表现是 



什么证候,从这种临床实践中来的太阳的生理。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病的病机,我们复习、回忆了太阳 



的有关生理,生理部分包括了经络,包括了脏腑,包括了脏腑的功能、 



脏腑的气化。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特点来看,从头到脚,行于人体的 



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特别是它上连风府 



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 



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阳气。我们还提到了足太阳经的经别散布于心, 



这就沟通了太阳和心的关系。关于太阳膀胱腑,它是主气化的,膀胱腑 



的气化。我们是从两个方便来谈的,一方面是说它可以化生太阳的阳气, 



那么膀胱它作为一个水腑,怎么样可以化生阳气呢?它是在肾阳的温煦 



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这个阳气呢,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脉,经 



脉是气血之通道。同时也通过三焦这个气机水火的通道向体表输布。膀 



胱气化机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参与水液代谢,参与水液代谢,一方面可 



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气化成津 



液,然后把津液向全身的各个器官输布,使津液输布上承。膀胱气化机 



能的这两个方面在太阳病中都可以出现一种病理性的变化。我在讲太阳 



病的时候具体都会谈到。  



 ·86 · 


… Page 97…

                        第 07 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关于气,也就是太阳的阳气。我们说它的阳气的量,是三阳中量最 



大的,这种阳气它是输布于体表的,它的功能是温养肌肤、调节体温、 



防御外邪,因为人体体表的面积最大,所以这种阳气如果不强大的话, 



它就不可能“司开阖,肥腠理,卫外而为固”,是从一种生理角度来讲的, 



太阳阳气的量是最强大的,医家把它叫做“巨阳”,把它叫做“大阳”, 



这个阳气化生于下焦。我们刚才说过的,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 



过气化化生阳气,通过太阳膀胱经和三焦向体表输布,所以《黄帝内经》 



才有“三焦者,膀胱也,腠理毫毛其应”的话。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 



阳气在体表的不断消耗还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的补 



充能量,所以我们说太阳的阳气补充于中焦,太阳阳气向体表输布的过 



程中还需要借助肺气的宣发,才能够均匀的布达于体表,完成它在体表 



的这种温养,这种调节体温,这种防御外邪的功能,所以我们又说太阳 



的阳气宣发于上焦,我们上次课就讲到了这里。  



     我们可能在《中医基础》里或者在《黄帝内经》学过这样的一段话, 



 “卫出下焦,卫出中焦,卫出上焦。”我们现在说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 



补充于中焦,宣发于上焦。太阳的阳气和我们在《中医基础》里说的那 



个卫气是什么关系?应当说,太阳阳气输布于体表就是卫气,所以古代 



医家说“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它的阳气输布于体表,在体表的阳气又叫 



卫气,所以说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当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那你 



当然把它叫做太阳病。这是我们上次课所讲的内容。  



     下面在太阳概说的第四个问题,我们谈一谈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 



法。  



     从太阳病的证候分类来说,总体上我们分了三大类,一类是本证, 



一类是变证,一类是类证。所谓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 



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我们把它叫做本证。 



当然这个本证这个词,也不是张仲景的命名,而是后代医家给它说的。 



变证是太阳病误治或者失治以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异常变化,而新变 



化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的,不能用六经的名称来命名的,就把它叫做 



变证,这人变证是由于太阳病失治或者误治而来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 



病的变证。还有类证,它属于杂病,是在这种病的病程中,有些症状类 



                                                                        ·87 · 


… Page 98…

                                 郝万山讲伤寒论 



似于太阳病,所以也列在太阳病篇,便于和太阳的本证相鉴别。就太阳 



本证来说,有邪气偏于浅表的,有邪气偏于内脏的。邪气偏于浅表的我 



们习惯把它叫做太阳表证,又因经脉循行于浅表,所以医家也把它叫做 



太阳经证。这里所说的“经”不是专门指经脉,而是指浅表的意思,和 



这个脏、这个腑相对而言的。对于说是太阳表证也罢,后世医家把它叫 



做太阳经证也罢,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有汗的,一类是无汗的。 



因为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它是管理汗孔开合、调节体温的,所以太阳被 



风寒邪气所伤,它管理汗孔开合这种功能受到了影响,有的时候汗了开 



而不合就表现为有汗,有的时候汗了闭而不开,就表现为无汗。有汗的 



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证,无汗的把它叫做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在治疗上 



用桂枝汤,桂枝汤这张方子我们在学《中药学》的时候,学《方剂学》 



的时候,都学到过。那么无汗的就用麻黄汤,太阳表证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在《伤寒论》原文中还涉及到和桂枝汤、和麻黄汤有关的许多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与这两个方子有关的其它适应证。这两张方子除了治疗太 



阳伤寒以外,其它还可以治疗什么证候。在太阳病篇有许多这样的其他 



适应证的条文。除此之外还有这两个方子的使用禁忌证,在什么情况下 



不可以用,还有这两个方子的加减应用举例,就是加减方证。这样的话 



就把文章给铺开了,所以它由简单的两个证候引出了两个方子,由这两 



个方子引出了这两个方子的其他适应证、使用禁忌证和加减应用举例, 



文章就展开了。  



     有汗的用桂枝汤,不可以用麻黄汤。有汗不可用麻黄,无汗用麻黄 



汤,不可以用桂枝汤,无汗不可用桂枝,似乎中风和伤寒之间,桂枝汤 



和麻黄汤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可分,而不可以混淆。可是当我们在临床上 



遇到另外一种情况,这个病的病程时间已经很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 



不足,而在表又有轻度的寒邪闭郁,你说这个时候用麻黄汤吧,营卫之 



气已经有所不足,而闭郁的这种邪气又不太重,用麻黄汤觉得发汗太过 



头。用桂枝汤吧,桂枝汤是个辛甘温的方剂,发汗力弱,又怕不能够把 



在表的闭郁的寒邪发越出去,所以单用桂枝汤也不合适,单用麻黄汤也 



不合适,因此张仲景就创立了麻桂合方,像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 



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三张方子,前两个纯粹是麻黄汤和桂枝汤的 



 ·88 · 


… Page 99…

                        第 07 讲  太阳病概说(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