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饮邪外渗。如果它胸胁有饮邪,饮邪能外渗就表现为汗出。如果饮邪
内郁呢,它汗又不出了。有时候出,有时候不出,说明饮邪有时候能外
渗,有时候不能外渗。这个“头痛”类似于太阳病的有表证的头疼,但
对于饮停胸胁的证候来说,这个头痛是饮邪上攻所造成的。“心下痞硬满”
是水饮邪气阻滞中焦气机。
我们在讲心下痞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个症状,说十枣汤证,饮停
胸胁的证候,可以见到“心下痞硬满”,这是水饮邪气阻滞中焦气机所造
成的,“引胁下痛”是水饮邪气阻滞气机,气滞血结,气不利则满,血不
和则痛。遇到痛的话,一般都涉及到血分,水饮邪气阻滞气机,气滞血
·448 ·
… Page 459…
第37 讲 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结,结是凝结的结,因为才造成了胁下痛。为什么用一个“引胁下痛”
呢?就是你肢体活动也罢,咳嗽也罢,翻身也罢,都会牵引到胸胁下疼
痛,所以这很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胸膜炎的病人、胸水的病人。
“干呕”和第一句话的那个“呕逆”病机是一样的,是饮邪犯胃。
“短气”是饮邪阻遏肺气。
你想饮停胸胁,他呼吸肯定是不畅的。短气是有形之邪阻滞,它和
少气的概念不同,少气是正气虚,短气是有形之邪阻滞,是饮邪阻遏肺
气,所以就短气。前面有“其人漐漐汗出”,一阵一阵的出汗,会不会是
表证呢?它下面重申“汗出不恶寒”,饮邪外渗有汗出,但是他不恶寒,
他没有表证,所以说“此表解里未和也”,是表邪已经解除了,只不过是
在里的水饮邪气还没有排出体外,治疗用十枣汤。
十枣汤这张方子是一个攻逐水饮的方子,它的药物组成有芫花,熬,
就是炒,甘遂、大戟都是泻下逐水药,“上三味,等分”,剂量是相等的,
“各别捣为散”,分别捣,然后合在一起,“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
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沫,强人服一钱匕,我们保守一些,把一钱
匕当作 1 克来对待,因为这个药是有毒的,羸人服半钱匕,瘦弱的人再
少一点,温服之,平旦服。为什么要早晨吃呢,这主要因为吃完这个药
以后,他会泻大便,你如果晚上给病人吃,让病人一夜在拉肚子,他就
别睡觉了,所以早上给他吃。“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这
个半钱不是宋以后钱、两的那个钱,而是半钱匕。如果吃了一钱匕,吃
了1 克,没有效,第二天再吃的时候,就是再给他加半克。“得快下利后,
糜粥自养”,只要大便很能够畅快的泻下,你就喝煮得很稀烂的粥来补养
正气,这又是粥药并用法,但是这里用粥,不是助药力,而是药后补正
气。
十枣汤在今天临床上用得不是太多,因为芫花、甘遂、大戟这三个
药都是有毒的药,所以药房看你开这个药的时候,他有时候在卖药的时
候非得让你再签一回字,确认一下确实是开的这个药。
从临床报道来看,有用于胸腔积液的,有用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449 ·
… Page 460…
郝万山讲伤寒论
的,有用于肝硬化腹水的,有用于肺炎、肺水肿的。胸腔积液、结核性
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肺炎、肺水肿,还有用于肾病综合证导致
的胸水、腹水的。我刚才所举的这些证候,大家会不会想到为什么不用
大陷胸丸泻热逐水、峻药缓攻呢?我们说如果热像明显,水热互结的,
胸严重的,我们可以诊断为结胸,可以用大陷胸丸;如果热像不明显,
而以水湿为主的,水邪为主的,我们就诊断为悬饮。
我们再来分析十枣汤中芫花、甘遂、大戟这三个药泻下逐水,就像
将军一样,攻城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十枣汤它的适应证是
悬饮,是饮停在胸胁,若要使胸胁中的水饮邪气通过大便、通过小便排
出体外的话,胸胁中的水饮邪气要经过漫长的路线才能够由小便、由大
便排出体外。而芫花、甘遂、大戟这三个药泻下逐水,它的作用非常猛
烈,因此需要用甘缓的药物来驾驭它,使它药效变得温和一些,使它药
效的持续时间延长一些,这才能够把胸膈中的水饮邪气缓缓地排出体外。
所以这种用甘缓的药物来驾驭峻猛的药,这种组方的思路,配伍的方法
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说十枣汤中的十枣是君药,和我们后世拟说的“主病者为君”
这种认识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应当学会用甘缓的药物来驾驭峻猛的
药,使它作用于某些特殊部位的这种方法。
由此我们又联想到了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大黄和芒硝并用,
这两个药一个是泻热通便,一个是软坚泻下。应当说,这两个药同用的
话就可以直下肠胃。可是我们用调胃承气汤,在《伤寒论》里主要是为
了泻热,要想泻热,实际上是用了芒硝以后刺激了肠壁的分泌,通过肠
壁分泌大量的液体,把体内的毒素,体内的毒热泻出体外。如果这两个
药并用,直下肠胃,它使肠壁分泌不了多少液体,药的作用就都排泄出
去了,所以要想达到很好的泻热效果,必须加甘草,用甘草来驾驭这两
个药,使毒热邪气缓缓地通过肠壁分泌大量的液体来排出体外。
关于甘缓的思路,又使我们想到了大陷胸丸。大陷胸丸这张方子,
大黄、芒硝、甘遂、葶苈子、杏仁并用,可以说,它有比较猛烈的泻下
逐水的功效。可是我们用大陷胸丸治疗什么证候呢,治疗水热互结于胸
·450 ·
… Page 461…
第37 讲 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胁的,大结胸证病位偏高的证候,这个证候它的临床表现上有胸痛,有
短气,有汗出,有项亦强如柔痉状,由于水热邪气结的部位偏高,所以
你要用大黄、芒硝、甘遂、葶苈子、杏仁来泻热逐水的话,使这个水饮
邪气通过大便、通过小便排出体外,那你必须要想办法使这个药物作用
和缓,使药效时间延长,这就必须用甘缓。可是在大陷胸丸里头,用甘
草作甘缓的药可以不可以呢?显然不可以,因为它里头有甘遂,“藻戟遂
芫俱战草”,你违反了十八反,所以这个时候他用了白蜜二合和这个药一
起来服,用白蜜的甘缓,来驾驭这些泻热逐水破结的药,这就叫“泻下
逐水,峻药缓攻”。
十枣汤中的这个大枣也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他不用甘草
作甘缓,因为在十枣汤里同样有芜花、甘遂、大戟是反甘草的,不能用
甘草。
这样的话在《伤寒论》中,甘缓药物和峻烈的药物的这种配伍规律,
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前面也提到了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之间的区别,干姜附子汤它
治疗肾阳突然的虚衰。昼日烦躁不得眠,这是弱阳和盛阴相争,争而不
胜的时候,肢体表现出了一种躁动不宁而不自知的这种阴盛则躁的证候,
这样一个证候需要急救肾阳,用干姜、附子两个药急煎顿服来挽救肾阳
的消亡,这个时候不用甘草。而对于四逆汤来说,它用甘草是想使它回
阳救逆的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
我们以前曾经举过动物实验的例子,用离体的蛙心,给它灌注干姜
附子汤的时候发现很快的使离休的蛙心心脏搏动的幅度增强,频率增强,
但是很快伴随的是离体的蛙心搏动功能的衰竭,而用上四逆汤以后,也
就是在干姜附子汤中加了甘草以后,它药效发生的作用时间后延,药效
温和,使离休蛙心的搏动频率增强,收缩有力,但是持续时间很长,而
且随后不伴有心力的衰竭。这就是加甘缓和不加甘缓不同的地方。
我们再归纳一下,在峻烈的方药之中加上甘缓的药物可以使药效作
用时间延长,可以使药物作用温和。
·451 ·
… Page 462…
郝万山讲伤寒论
这是我们谈到的十枣汤。十枣汤和大陷胸丸相比较,它们都可以治
疗胸膈间的水饮,如果胸膈间的水饮热像不明显的我们就用十枣汤,热
像明显、胸痛严重的,我们就用大陷胸丸。
应当说这两个方子虽然都有甘缓的药,但是毕竟它们这些药物组成,
这些药物都是有毒性的,我们在临床上用的时候,还应当慎重一些。
太阳类证的最后一个方证是瓜蒂散证。原文166 条说“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