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能调剂我的精神。我也喜欢那些给我带来慰藉、教导我很好处理生死问题的书籍。
“我默默漫步于幽林之中,思考那值得智者、哲人探究的问题。”
智慧在我之上的人们,如果具有刚强的、充满活力的心灵,可以为自己安排纯精神上的休息生活。至于我,我只具备常人的心灵,我得借助肉体之乐来维持自己。年事已高,与我的想法相符的乐趣已离我而去。此刻我正培养和激发自己的欲望,使之能领受比较适合我这个年龄的欢乐。我们务须全力抓紧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消逝的岁月正将我们恋栈的欢乐逐一夺走。
众师之师人类的无知
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这一训诫实在十分重要。智慧与光明之神就把这一条箴言刻在自己神庙的门楣上,似乎认为此警语已包含他教导我们的全部道理。柏拉图也说:所谓智慧,无非是实施这一箴言。从色诺芬的著作中,可知苏格拉底也曾一步一步地证明这一点。无论哪一门学问,唯有入其门者才会洞察其中的难点和未知领域,因为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学识才有可能察觉自己的无知。要去尝试开门才知道我们面前的大门尚未开启。柏拉图的一点精辟见解就是由此而来的:有知的人用不着去求知,因为他们已经是知者:无知的人更不会去求知,因为要求知,首先得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
因此,在追求自知之明的方面,大家之所以自信不疑,心满意足,自以为精通于此,那是因为: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正像在色诺芬的书中,苏格拉底对欧迪德姆指出的那样。
我自己没有什么奢望。我觉得这一箴言包含着无限深奥、无比丰富的哲理。我愈学愈感到自己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这也就是我的学习成果。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我生性谦逊的原因就在于此。
阿里斯塔克说:“从前全世界仅有七位智者,而当前要找七个自知无知的人也不容易。”今天我们不是比他更有理由这样说吗?自以为是与固执己见是愚蠢的鲜明标志。
我凭自己的切身经验谴责人类的无知。我认为,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那些既已看到自己或别人的虚浮的榜样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就请他们听听苏格拉底的训诫去认识这一点吧。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
Number:2951
Title:语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怀疑和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日的信仰摧毁,替明日的信仰开路。罗曼·罗兰
最好的东西如发生腐化,就成为最坏的东西。贺尔
太阳出得太大的时候,人们就恨它;风刮得太大的时候,人们就讨厌它。只有月亮是人人都喜欢的。安纳德
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在愿望当中而没有希望。但丁
我经常在晚上发现,自己早上以为满不坏、因而自视甚高的看法,其实是错的。爱尔维修
Number:2952
Title:西伯利亚寻夫记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76期
Provenance:福建青年
Date:1986。8
Nation:
Translator:丰峰
她们抛弃了一切:贵族身份,财富,社交和家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义举,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了一切。无辜的她们在漫长的25年里,经受了他们“罪犯丈夫”所经受的一切。
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在彼得堡参议院广场上爆发了大起义。俄国的数百名年轻军官,以至将军都参加了这场起义,起义者中还有身份比王室更显贵的望族子弟。他们为了完成推翻极权的君主制度、在国内建立民主立宪、解放没有人身自由的数千万农奴的伟大事业,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毅然放弃富裕的生活、官运亨通的特权。
沙皇政府对十二月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数百名起义者被押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将军谢尔盖·渥尔康斯基公爵、将军米哈依尔·冯维津、近卫大尉尼基塔·穆拉维约夫等起义者都有温柔美貌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儿女。他们的妻子都是名门小姐,不仅姿容姣好,而且都受过教育。大多数妻子根本没有料到自己的丈夫参与了秘密活动,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无论是贵族妇女还是农家妇女,都无权过问政治。现在,丈夫被捕,家室被抄,她们惊慌失措,痛苦万状。
近卫大尉尼基塔·穆拉维约夫从牢狱中寄给妻子亚历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的信中写道:“亲爱的,自我们结婚以来,我没有向你隐瞒任何事情,唯有这次起义之事。我曾多次想对你说出这个不祥的秘密,可是我真怕你为我终日担惊受怕……现在,我给你带来了痛苦和惊吓,我的天使,我愿双膝跪在你的脚下,请饶恕我。”
年仅21岁、美丽娇柔的穆拉维约娃,当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正怀着第3个孩子。她收到丈夫的信后悲痛欲绝,立即回信写道:“亲爱的,请别对我说这样的话,这使我心碎。你没有什么可请求我宽恕的。亲爱的,我嫁给你将近3年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天堂里,幸福无比。然而,幸福不可能是永恒的。爱情中有天堂,也有地狱。别悲伤、绝望,这是懦弱的表现。也别为我担忧,我能够经受住一切。你责备自己将我变成了罪犯的妻子,而我却认为自己是女人中最幸福的……请等着我。你的泪水和微笑,我都有权分享一半。把我的一份给我吧,我是你的妻。”
沙皇尼古拉一世想要贵妇们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急忙修正了不予批准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
在压力和障碍之下,有几位贵妇动摇了。这是不足为奇的。大多数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流放西伯利亚。她们不惧怕任何打击和恫吓,不屈不挠地抗争。她们得到了公公的同情和支持。沙皇尼古拉一世迫不得已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政府紧接着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愿意跟随丈夫流放西伯利亚的妻子不得携带子女,不得再返回家乡城市,并取消贵族特权。这一法令,将要把这些往日风姿楚楚、活跃在舞会和其他社交场合的佼佼者们,永远打入“流放苦役犯”的行列。
然而大多数的妻子们都毫不犹豫地离开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向欢乐富足告别,向年幼的孩子们告别。
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尤娅第一个在西伯利亚监狱里与丈夫前公爵、上校相会了。第二个到达西伯利亚的贵妇是玛丽娅·尼古拉耶芙娜·渥尔康斯尤娅。她的丈夫是谢尔盖·渥尔康斯基前公爵、将军。在她临行前,她的好朋友、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为她朗诵了《致西伯利亚》。玛丽娅·尼古拉耶芙娜·渥尔康斯尤娅在以后的回忆中描述过与苦役丈夫相会时的情景:“谢尔盖向我扑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阵脚镣的叮当响声使我惊呆了!他那双高贵的脚竟然上了镣铐!这种严酷的监禁使我立刻理解了他的痛苦、屈辱的程度。当时,谢尔盖的镣铐如此激动了我,以致我先跪下来吻他的镣铐,而后才吻他的身体……”渥尔康斯尤娅是一个非凡的女子。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一生最爱的女子是妻子普希金娜,最崇拜的女人便是渥尔康斯尤娅。
第三个来与丈夫相会的就是亚历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她整整斗争了1个月时间,才幸运地得到流放的权力。她履行信中的诺言,告别了亲爱的父母弟兄,忍痛丢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
当戴着镣铐的尼基塔·穆拉维约夫被带到赤塔监狱的围墙旁,会见从莫斯科赶来的妻子时,他惊诧的发现,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妻子依然巧施粉黛,衣饰华贵,美丽娇艳。文雅雍容的仪态,飘逸温柔的举止,为她增添了些许矜持的神采。一朵白色的星形小花别在她的头发上,那是纯洁爱情的象征。
尼基塔眼中涌出泪水:“我对不起你。你还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与我一同身受饥寒之苦。”
“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淡淡的红晕已浮上她那苍白的面颊。
是阳光。是空气。是鲜花。是生命。痛苦绝望的囚犯们复苏了。沉重而凄惨的流放生活有了转机。
紧接着,绝大部分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和未婚妻陆续抵达了。她们在监禁地组织起强大的“妇女社”。
法国女时装师波利娜·盖勃里的婚礼是在后贝加尔地区的监狱里举行的。她的丈夫伊万·安宁科夫被捕之前曾是一名前途辉煌的贵族军官。当伊万·安宁科夫入狱后,波利娜上呈沙皇尼古拉一世,要赴西伯利亚完婚。也许是当时沙皇尼古拉一世心绪很好,也许考虑到她是法国公民,她被很快批准去西伯利亚了。
所有贵妇们只能一周两次会见丈夫,每不得超过1小时。因此,她们最喜欢坐在监狱对面的大石块上消磨时光,瞅空与丈夫对几句话。这是她们唯一感到快乐的消遣。有一次,士兵们粗暴地赶走她们,并用枪托打了特鲁别茨尤娅。贵妇们怒不可遏,立即上诉彼得堡。在那些年代里,妇女们与囚犯一起捍卫着自己的权力,但任何抗议都无济于事。妇女们仍然不屈不挠,并提出要在狱中与丈夫同居的要求,长久拖延之后得到了允许。后来,她们还通过在莫斯科的老关系,争取到了许多宽待。
在后贝加尔监狱的囚徒中间有一个未婚的小伙子,名叫瓦西里·伊凡绍夫。在牢狱中,他万分忧郁,打算逃跑,因为他再也呆不下去了。他说:“与其这样活下去,毋宁死去。”正当他悲观绝望的时候,他收到了家庭女教师、年轻贫穷的法国姑娘尤米拉·列丹久的求婚信。他对这位性格温和、聪明美丽的姑娘记忆犹新。当时他们情趣一致,相互尊重,然而两人不同的社会地位,阻碍了他们爱情的萌生。瓦西里·伊凡绍夫不愿连累这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