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摺�
在那种环境,那种时代,参观的人一部分根本不相信但不敢异议,一部分人将信将疑。当时,湖北省直机关和武汉市直机关曾有一参观团前来参观学习。一位青年干部提问:“你们这么密的稻禾是怎么通风的?”答曰:“先用竹篙捅,后用鼓风机。”问:“苗长得这么密,需要大量养分,你们是怎么下肥的?”答曰:“在水田四周开沟,用管子往田里灌水肥。”这位青年干部还是不信,跑到留下专供参观的2分多高产稻田边,随手提起几蔸连根都没有扎住的稻禾说:“这样也能生长吗?”作介绍的社委尴尬地笑了,参观团带队领导忍无可忍,当场喝令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拖到垸子边的竹园里狠狠地开了一通现场批斗会,给他戴上了一顶右派的帽子。
六
建国一社出了名,王乾成更出了名,当年8月,他就被提拔为白果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先有了早稻亩产5千多斤,就有了之后的1万多斤、1。5万多斤,有了3。6万多斤还会不会有更高的产量呢?8月中旬,原湖北省委一领导视察建国一社时鼓励该社社员:“争取明年大面积水稻单产1万斤,高产5万斤。”结果,等不到明年,当年8月下旬,麻城县明山乡第一农业合作社妇女主任姜延怀等3人就创造了亩产中稻4。3万斤的新纪录;8月28日,该县建新六社1亩多中稻报出了亩产52;599斤;9月17日,《麻城报》报道了易家大垸乡高潮三社亩产中稻10万斤的最新纪录,报纸同时还配发了题为《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的社论。也许是麻城的牛皮也吹得太大了,中央和省级报刊不再奉陪麻城往下吹。结果,以后的4万多、5万多、10万多的产量再也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机会,因此,建国一社的亩产3。6万斤也就登峰造极,有幸成了闻名于世的不朽经典之作,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七
建国一社很是风光了一阵,王乾成也很是风光了一阵。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三年自然灾害临头,建国一社先是按谎报的产量超卖了大量的粮食,接着是吃公社食堂,再接着是天灾人祸饿肚皮,连《人民日报》也发出了《赶快加工利用野生植物》的社论。建国一社的社员们真正是吃了“36;000斤”的亏,到公社粮管所称口粮,遇到的是营业员的冷嘲热讽:“哦,你们是建国一社的,有36;000斤粮食,还称什么口粮哟。”到周围借粮,遇到的尽是白眼:“就是沾了你们建国一社的光,搞个36;000斤,牵连我们的粮食也超了,要借粮?没门!”真是见人矮三分。这以后,建国一社的人出门都不敢说出自己是建国人。36;000斤的主要创造者…王乾成的日子也不好过,反浮夸风时受到党组织的严厉批评,检讨写了几大捆,受到了降职处分。同时,“三万六”成了他的诨名,走到哪里别人喊到哪里,“三万六”的阴影始终罩在他的头上。
????
Number : 7755
Title :意林
作者 :张玉庭
出处《读者》 : 总第 160期
Provenance :《竞争与谋略》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土豆
当高产抗病的土豆传到法国时,法国人并不感兴趣。为了提倡种植土豆,法国有关当局就曾巧妙设疑,迅速引起了农民的兴趣。其办法是,先在一块地上种上土豆,然后派兵把守,日夜监护…庄稼地居然会设岗放哨,此举的确神秘之极。生性好疑的农民决定弄个“水落石出”,便趁着士兵的“疏忽”纷纷溜了进来,并小心翼翼地把“偷”来的土豆种在自家的地里。不仅如此,他们还精心侍候,认真栽培,望眼欲穿地盼着土豆丰收。由于“偷”种者甚多,土豆的诸多优点很快被人们所认识,自然,土豆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成了法国人最欢迎的农作物之一。
????
Number : 7756
Title :意林
作者 :张玉庭
出处《读者》 : 总第 160期
Provenance :《世界知识》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精打细算
有三个人得到了100美元。怎样分呢?合乎逻辑的答案当然是三个人平分了。但是根据“民主”原则,三人中谁赢得多数的支持,谁就有权主持瓜分这笔财产。于是,幕后交易开始了。
甲对乙说:“你支持我吧,咱们平分,各得50美元,丙什么也别想得到。”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丙略微考虑了一会儿后,对乙说:“聪明人,不要听信甲,要是咱俩合伙,我可以给你55美元,我只要45美元就行。”
甲没想到丙还有这一手,就转而对丙道:“好吧,算你厉害。那么咱们俩来分吧,我要52美元,给你48美元,这样你可以多得到3美元。”
丙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有利地位,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乙说:“你瞧,朋友,你可能连一个子儿都甭想拿到。但如果你投我一票的话,我可以让你拿到30美元。”
????
Number : 7757
Title :名人轶事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60期
Provenance :《演讲与口才》
Date :1994
Nation :
Translator :
不敢偷看
爱因斯坦出席一次为他举办的正式宴会,来宾男的打白领带,妇女都穿裸肩的礼服,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同去,见爱因斯坦回家,急忙询问宴会的情形。他于是告诉她,今晚有几位著名的科学家出席。他的太太打断他的话,问:
“不要管那些,你告诉我太太们穿什么衣服?”
“我可真的不知道,”爱因斯坦认真地回答,“从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们没有穿什么东西;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巧讽
孙殿英是现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世称“流氓军阀”。此人早年投奔土匪,不久又拉杆子起家,1925年被收编为冯玉祥的部下。1928年6月,孙殿英丧心病狂地派出工兵盗挖河北遵化的东陵慈禧墓,盗走价值连城的殉葬品。事发后震惊全国,冯玉祥十分气愤,派人把孙殿英叫来对他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满清这一点上我干的是活的,把称孤道寡的溥仪从故宫赶走;你干的是死的,掘开的慈禧墓,盗走了金银财宝。你革命比我彻底,我不过是把皇帝逐出宫外,你却把宣统的祖宗扔出坟外。”孙殿英听了这段训斥后,尴尬地不知说什么好。冯玉祥拂袖而去。
反击
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有一次去旧金山应邀参加友人的晚宴,却找错了人家。杜鲁门按了门铃后,出来一位企业家模样的男士,杜鲁门问道:“请问这是乔治先生的家吗?”
男士说不是,接着仔细打量杜鲁门一番后说:“我说句话你可不要太难过,你长得实在太像杜鲁门了。”
杜鲁门马上反击说:“我希望你也不要太难过,我正是杜鲁门。”
????
Number : 7758
Title :趣事二则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60期
Provenance :《中国青年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戏言陷囹圄
鲁西顿原是欧洲一个富豪的财产继承者。1674年,当他年方9岁就读于巴黎的克雷鲁蒙中学的时候,有一天国王路易十四驾临学校,学校当局认为这是无尚的光荣,便将学校校名改为“路易大王中学”。调皮的鲁西顿对班上同学开玩笑地说:“国王是个秃子,而学校原来叫克雷鲁蒙(法语有秃头的意思),本来便很妥贴,不是没有必要再硬改了吗?”这本是说着玩的事,可却被人告到了校当局,不久便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了,国王对此火冒三丈。结果,鲁西顿就被以不敬之罪送往巴士底监狱,整整关了69年。当鲁西顿被释放回来时,已经不再是当年红光焕发的美少年,而是步履蹒跚的老头了。
????
Number : 7759
Title :趣事二则
作者 :薛万霖
出处《读者》 : 总第 160期
Provenance :《中国青年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长、短发之战
今天的英国国民都爱留短头发。这爱留短发的习惯还得归功于一场战争。
1642年到1646年发生在英国的内战,虽然是一场有关封建贵族势力和资产阶级新贵族争夺权力的战争,但也是一场有关发型的战争。当时资产阶级新贵族独立派首领克伦威尔掌握军队指挥权,主持国会,共追随者多数为“清教徒”。清教徒们猛烈抨击国王控制的“英吉利国教国会”僧侣的糜烂生活,看不惯查理一世及保皇党人把头发梳成波浪式或卷筒状有如纨 子弟的模样,提出“严肃”、“勤劳”的生活理想,清教徒们衣着朴素,通常身着黑袍,头发一律剪成短发,表明与保皇党人对立。
1642年9月28日,蓄长发的国王军队首先向剪短发的国会军队发起进攻,内战在瓦塞斯特附近爆发。剪短发的国民军队来源于下层人民,英勇善战,于1645年6月,在纳斯比附近取得了大捷,几乎全歼蓄长发的国王军队,赢得了内战的胜利,国王查理一世也成了阶下囚。
????
Number : 7760
Title :对牛谈“情”十年梦
作者 :邓海珠
出处《读者》 : 总第 160期
Provenance :《海外文摘》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西洋情人节刚过,触景生情,经过几天的思量,我决定公开一篇“祭文”,尚飨…
我先生来自保守的公教家庭,从未接受什么西洋洗礼,这也就是说,家中从来不过需要表达感情的节日,如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兄弟姊妹的生日等。
总之,不知是不会表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