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年一觉,如梦初醒,终日相濡以沫,厮守在一起的,竟是别人的骨肉。岁月,使这两个家庭,早已成为三位一体的完整细胞,无情的事实,却把他们推入了感情的旋涡。这两个普通的家,面临着一个并不令人轻松的感情难题。
难难难
以物易物,这也许是最早的商品交换形式,对于程成飞、李林泉这两个家庭,此刻要交换的,是自己用5年的心血,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
回到家中,季国花整个瘫坐在沙发上,5岁的程文剑似乎悟出了什么,怯怯地问:“妈妈,你不要我了?”季国花终忍不住,抱起孩子,号啕大哭,程成飞毕竟是个硬汉子:“哭有什么用,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想办法才是。”
李林泉一家,此刻也是忧心忡忡,茶饭不思。孩子李辉倒是机敏过人,搂着爸妈的脖子说:“我一辈子不离开你们。”
然而,中国毕竟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养育之恩,固然没齿难忘,而身体发肤,受之父亲的血缘亲情,又难以割舍。经法庭调解后,两家人反覆权衡,最终还是决定换子,并着手为这庞大的工程努力。
他们先更改了孩子的名字,李辉改名程李辉;程文剑更名李程剑,大人们还一遍又一遍向孩子们灌输:“我们不是你的亲爸爸、亲妈妈。”让孩子们接触一段时间后,便试着换过来过夜。夜幕降临的时候,孩子们哭闹着要“回家”,要找养父母,面对撕心裂肺的哭声,大人们终于明白了,5年的养育之情,父母对孩子们来说,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是慈爱的手臂、甜蜜的亲吻、病中的垂泪……尽管做了许多努力,孩子们还是不愿投入亲生父母的怀抱。
秋去冬来,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孩子还是换不回来。
小城当初的热门话题早已被人们淡忘了,这两个特殊家庭的感情包袱却是越背越重,眼看孩子一天天长大,换子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会不会是因为两家相距太近(不过200米),来往太方便,给孩子有所企盼,难断旧情?
程成飞下定决心,想通过改变环境达到换子的目的。他原在遂昌县汽车站工作,毅然放弃了城里的舒适环境,要求调到离城60多公里外的深山岙遂昌金矿当驾驶员,幻想着有一天一家人都搬进深山里,使孩子见不到养父母,便自然换回来了。
他办好了调动手续,来到李林泉的家,听见院子里传来咯咯的笑声。他看到亲生儿子正亲热地与养母打闹,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如果把孩子带进山,作为养母的罗素慧受得了吗?他默默地回头走了……
努力又一次失败,留下的只是一次人为的两地分居,程成飞孤身一人到遂昌金矿报到去了。
强扭的瓜不甜,要解开孩子心中的“结”,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感情“引渡”过来。每逢节假日,两家人大都在一块儿度过,孩子过生日,都能得到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赠送的双份礼物。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两个爸爸、两个妈妈的形象,往日那种拘束和疑惑正在消失。
一天,程李辉与李程剑一起正玩得起劲,天渐渐黑了也不知道,程成飞说:“程李辉,天晚了,留下来跟亲爸爸、亲妈妈睡好不好?”“好,不过,我要李程剑也陪我睡。”
“不,李程剑也回去跟亲爸爸亲妈妈睡。”程李辉噘起了嘴。无奈,只好两个孩子都留下来了。
这一夜,程成飞、季国花夫妇失眠了,这是亲生儿子在自己身边度过的第一夜,为了这一夜,命运竟让他们等了6年。他们兴奋得难以入眠,索性披衣坐起来,细细端详孩子可爱的睡态,直到天明。
这可是个良好的开端。随后,程李辉一连又住了三个晚上,他似乎已经接受了亲生父母。
当程成飞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林泉夫妇,发现他们惊喜中流露出一种失落感。是啊,由于李程剑不愿回去,他们夫妇伴着孤灯一盏,也是三天三夜难以成眠。
做父母的人最了解天下父母心,回到家里,程成飞夫妇又反覆开导李程剑,可孩子就是拧着不肯去。一急之下,季国花打了孩子一巴掌。李程剑懵了,长这么大,妈妈从没这么打过他,他蒙进被窝,哭了整整半天。嘴里还嘟哝着:“你们为什么不要我?”季国花的心软了下来,5年多来,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并非亲生的孩子身上,从未伤害过他,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她也忍不住与孩子抱头痛哭:“妈妈再也不赶你走了。”最后,只好把亲生儿子送回了李家。努力再次宣告失败。
两个家庭又恢复了原来的结构,可那一番情思,两处牵挂,却让人剪不断,理还乱。
对养子,他们始终像亲生孩子一样看待,送进最好的幼儿园,花钱买玩具,搞智力投资从不吝惜。每逢夜幕降临,那对亲生孩子的骨肉亲情,常常又会纠缠着他们。
这两个家庭的未来虽难以预料,至少现在他们相处得非常和睦,就像一家人一样。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使你感受到一种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美。
Number:6004
Title:荒诞年月
作者:傅振强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鹤城晚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这是发生在那个年月里的故事。
那时候,我在外地工作。每年都要利用放假的机会带兵兵回北京看爷爷奶奶。妈妈想我,其实更想她的孙子。她甚至在我们上次探家返回时特意叮嘱,下次来一定先发封电报。
于是,我便按照她的嘱咐,在探家启程前,先拍发了一封电报。可谁曾想,事端竟就出在这封电报上。
先是妈妈被叫到了居委会。几个平时看起来还熟的居委干部,并不正面回答妈妈的询问。他们在屋里出出进进,还不时地相互低声商量着什么人的到来。
几乎是与此同时,爸爸也被叫进了厂保卫科。爸爸刚坐下,便有一个年轻人向他提问题。旁边还有一个埋头做着记录。另一个岁数略大点的并不发问,只是捏着下巴在爸爸身后不停地走,不时停下步来凝神细听。约莫过了一个多钟头,这几个人才收拾起笔记夹子,急匆匆地离去。只把爸爸一个人撇在了屋里。
接着,便是弟弟和妹妹也被“扣”在了学校。
这一切的一切,我自然无从知晓。当我领着兵兵推门进屋时,发现家里的气氛和外面的天气一样灰冷、凝重。妈妈见是我们,突然上来抓住我的胳膊,连声问:“儿呀,你没事吧?”
我感到诧异,慌不择言地忙问家里出了什么事。“唉,别提了!”爸爸叹口气,便把几天来发生的一切全说给了我听。临了,又把保卫科的人私下里告诉他的“你大儿子的问题可能是一封电报引起的”消息也告诉了我。
“电报?!”我一惊,赶快抓出那封电报的底稿,只一瞬,我便全明白了。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电文是这样写的:
28日带兵进京!
Number:6005
Title:绝招
作者:姚天元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文友来寒舍神聊,说昔日同窗倪某,性极温和,同学们都乐与之处。加上他自小有一特异功能:头部可以向后作常人绝难做到的若干度之大回头,大家有事无事总爱在他身后唤他。他明知其意,也回头微笑作答,不曾和任何人红过脸。
一次,大街之上,有小偷尾随其后,伸手掏他屁股后面的口袋。倪某察觉,猛地一个大回头,吓得小偷心脏病发作,当即倒地毙命。事情闹到法院,以倪某既非故意伤害,又非防卫过当,宣布无罪。倪某却潸然泪下,后悔不迭,从此在生人面前不敢使出如此绝招。
岁月蹉跎,同窗欢聚。大家都想一睹倪某当年大回头风采,不料他已隐退家乡,懒得外出,只好作罢。文革中,认定他的大回头绝招是接受专门特务训练所致,被斗个半死。后来,迟迟才予落实政策,有人还嘲笑他喜欢回头纠缠历史老帐,终于郁郁而隐。
天底下果有人有此特异功能否?我疑心系文友杜撰。日读报,方知英国也有一名具有同此绝招者,至今尚活在人世,信夫!信乎?
Number:6006
Title:用脑过度的信号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头昏眼花,听力下降,耳壳发热;(2)四肢乏力,嗜睡或瞌睡;(3)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4)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5)出现恶心、呕吐现象;(6)出现性格改变,如烦躁、郁闷不语、忧郁等现象;(7)看书时看了一大段,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Number:6007
Title:新中国的珍希邮票
作者:陈桂淑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已经发行了各种邮票600多套。其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珍贵的邮票,现根据有关资料简介如下。
一类邮票:
蓝色“军人贴用”邮票;
特15《首都名胜》第三枚《放光芒》
纪54《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22分错版票;
文革《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以上每枚新票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
二类邮票:
普5“天安门图”邮票(全套6枚);
纪20《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错版票(全套4枚);
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第一枚“公元前”错票;
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票;
以上邮票市场价格每套(枚在数千元至一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