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为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Number:3984
Title:赢的策略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56期
Provenance:南风窗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神秘的铜牌
在一次规模宏大的食品展售会中,五七罐头食品公司不幸被排在会场最偏僻的阁楼上。参观的人大多懒得登楼,第一个星期内,该公司无人问津。
总经理汉斯急中生智,创出新招。第二个星期开始时,展览会场前厅的地毯上,不时出现一个个小小的铜牌,铜牌上写道:“谁拾到这块铜牌,可拿到阁楼上的五七摊位,换领一件纪念品。”于是,阁楼上从此挤得水泄不通。热闹带来了生意,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结束。结果五七公司的销售额比位于楼下最佳位置的摊位还高得多。
奇异的广告
法国香水制造公司推销新产品的广告:“我们的最新产品最能吸引异性,因此随瓶奉送‘自卫教材’一份。”
大吹大擂的广告见得多了。有一家作风老实的营造公司以独特的广告宣布:“工程不嫌小,太大吃不消。”
某小吃店在路旁的广告是:“请到这里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了。”
一家百货公司的广告是:“本店店员待人温和,有如为父欲嫁其女。”
某印刷店门外的广告写着:“除了你省下的钞票外,承印一切。”
一辆载运复印机的货车上贴了一张告白:“小心驾驶,阁下无法复印。”
送你一座油井
美国艾默生公司是生产肥皂的厂商,每年冬季照例是销售淡季,因为天气冷,人们懒得洗澡,用量自然少了。该公司想出一个新招,促进有奖销售,奖品是一座保证永远有收入的油井,消费者只要把空盒寄回即可参加抽奖。
这种奖品是史无前例的,因此不但消费者踊跃,连经销商也争先恐后参加。这个淡季,为公司带来了出人意外的利润。
瓶口开大点
日本人爱吃番茄酱,而可果美与森永是占市场上分额较高的两家。可果美的销售量是森永的两倍以上。森永尽管搞尽宣传,仍无法与之匹敌。后来森永的一位推销员向公司建议,将番茄酱的瓶口开大,大到汤匙可以伸进去掏。
这一招产生了奇效,终于使森永的销售量超过了可果美。奥秘在于普通的瓶子口太小,使用时须用力摇、碰,才能倒出,到后来还会留很多在瓶内倒不出,一般人都觉得可惜。而森永的瓶口开得大,这些缺点都解决了,顾客当然要选择这一种了。
Number:3985
Title:今日苏联妇女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5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妇女多于男子,在总人口中占百分之五十三。
△妇女文化教育水平高于男子,在具有高等和中等专业知识的专家中,妇女占百分之六十。
△在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工作的妇女,每一千人中有八百六十二个具有高等或中等教育程度。
△在苏联全部工人和职员中,妇女占百分之五十一。
△在苏联全部教师与医师中妇女占大多数。
△在苏联全部科研人员中妇女占百分之四十。
△在苏联全部工程师中妇女占一半以上。
△在苏联全部设计人员中妇女占三分之一以上。
△在苏联有五千个妇女担任工业企业第一把手。
△在地方苏维埃代表中妇女占一半。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中有妇女代表四百九十二名,占三分之一。
无可奈何
英皇室出国访问的繁文缛节,有时连皇室也觉得好笑。1970年斯图尔特·霍奇森任西北地区行政长官时,英女王访问期间就碰到这样的事。
霍奇森身为主人,飞机降落后必须在扶梯下面迎候女王,但问题是霍奇森当时也坐在机内,而任何人都不能在女王之前下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于是决定长官先从机尾下机,绕过飞机,等女王下机时在机前迎候。
飞机在第二站英努维克降落时,碰上倾盆大雨。霍奇森匆忙间跌在水坑里,等他爬起身跑到机前时,女王已在机下等他。她庄严地看着他迟到,然后徽笑着说:“我跑在你的前头了。”
并起来美
在日本东京地铁车站里,贴着一张十分引人注目的宣传画,画面是一位妇女坐在电车上,双腿并在一起,身旁的雨伞也整齐地收折起来。妇女穿上裙子后,在坐下前,很自然地由腿部先靠近座位,测试一下凳椅的高度,然后双腿略往前弯曲,使裙子垂直,舒平,有时也用双手协助一下,才轻轻地坐下,这样既保护了裙子,不会坐得很皱很乱,姿态也就比较温文尔雅。宣传画上有几个醒目大字:“并起来美。”
求神开眼
台湾大学联考迫在眉睫,考生们固然忙着温习功课,而许多家长更拥进寺庙,祈神庇佑。
由于向神祈福的人很多,有些家长唯恐神明照顾不来,便将自己子女的准考证影印一份,供奉在神案上,准考证上有姓名、照片,让神明看得清楚,不致疏漏自己的子女。
Number:3986
Title:喜欢教书一位大学教授的自白
作者:P。G。Beidler
出处《读者》:总第5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
你为什么要教书?有个朋友听到我说不愿接受一份学校行政工作时,问我这个问题。他感到大惑不解?我何以不想要一个显然可以“步步高升”的职位,从而可以达到许多人从小就期盼的目标?有钱有势?
当然,我教书并非因为觉得它很轻松。我为了谋生,曾经做过不少工作:推土机维修技工、木匠、大学行政人员、作家,而其中最难的就是教书。对我来说,教书是一份令人双眼发红、掌心出汗和情绪低落的职业。双眼发红是因为不论头一天晚上我备课备到多么晚还不睡,上课时总感到准备不够。掌心出汗因为我总是还没有走进教室就神经紧张,老觉得学生们一定会发现我是个蠢才。情绪低落是因为我上了一个钟头的课后走出教室时,便深信自己比平日更加令人厌烦。
我教书也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知道许多答案,或是知道许多非与别人分享不可的知识。有时见到学生们居然在听我讲课时作笔记,我也觉得惊奇!
那么,我到底为什么要教书呢?
我教书是因为喜欢大学学年的时间安排。6~8月可使我有机会把思考、研究和写作混合进行,而这三样东西都是我教学秘决中所不可缺少的。
我教书是因为它是一种建立在变化上的职业,即使教材不变时,我也在变,而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也在变。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那种自由──可以出错,可以学到教训,可以鼓励自己和鼓励学生。作为老师如果我要他们进行创作,有谁可以说不行?
这样的课程可能完全失败,但我们大家都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向学生问一些必须动脑筋才能回答的问题。不好的问题也有很多正确的答案。在教书的时候,我有时会碰到一些很好的问题。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学习。事实上,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继续当老师。我从事这个职业以来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我教得最好的并非我所熟知的东西,而是我想要学习的东西。
我教书是因为它使我能尝到许多琼浆玉液,能走进许多森林之中又再出来,能读到许多好书,以及发现许多象牙塔和现实世界中的经验。教书使我有步骤、有变化、有挑战以及有不断学习的机会。
可是,我还没有提到我要教书的最重要理由。
理由之一是维姬。维姬是第一个在我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她是个精力充沛的年轻女子,虽然爱好文学,但看不到做学术研究工作的严格和艰苦。可是,她在撰写她那篇关于一位不大出名的十四世纪诗人的论文时,却埋头苦干,不断研究。她还写了不少文章寄给许多学术刊物,而且这全是她自己一个人进行的,我只是偶然略加督促而已。不过,我亲眼看见她写成那篇论文,亲耳听到她那些文章获得嘉许,而且看到她获得了一份工作和哈佛大学给与的著作撰写奖学金,而她那部著作的中心思想,是她在做我的学生时所开始形成的。
另一个理由是乔治,他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个。起初他是学工程的,但后来认为自己对人比对物更有兴趣,所以转学英文。他一直跟我修完硕士学位课程,目前在初级中学担任英文教师。
还有琴妮。她中途离开大学,但是有几个同班同学把她带回学校。她回来时我在场。后来她告诉我说,她对城市的贫民问题已发生兴趣,以后再继续求学,要成为一个维护民权的律师。
还有贾琪,她是个清洁女工,但她靠直觉知道的事情比我们许多人靠分析才知道的事情要多得多。贾琪已决心完成中学教育,然后再进大学。
这些都是我要教书的真正理由。我曾亲眼看见这些人的成长和变化,而身为老师,就像创世之际亲眼看到泥土露出生机一样。生机初露之际能够身临其境,没有比它更令人兴奋的事了。
从教书的职位升任行政工作,也许会使我有钱,可是我有的是钱,因为我已获得薪酬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读书,与人谈话,发现新事物,以及提出诸如“财富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
我也“有权有势”。我有权督促别人,有权煽动智慧火花,有权问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有权赞扬别人对我的回答,有权指责别人不说真话,有权建议要看哪些书并为其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还有什么别的权力比这些更重要?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