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眨巴着眼睛;看着这名护卫;没太明白他的话。
护卫指了指李伟民;”这位大人就是济原爷的县尊太爷;你明白了吧?”
老头儿的脸瞬间白了;平素见着县里的衙役班头那都是要高高的供起的;今天县老爷竟然帮自己锄了半天地;两腿一软;便要跪下去。
“老人家;千万不要!”李伟民笑着抓住老头:”咱们大汉国的官儿都是这样;汉王他老人家说过一句话;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地薯。好了;活儿干完了;今天我还有几个地方要跑;告辞了。”一拱手;转身招呼护卫;上了大路;竟自扬长而去了。
看着这群人离去;老头的儿媳妇仍然有些战战兢兢地走了过来:”公公;这真是咱们济原县的县尊大人吗?”
老头的眼睛有些迷茫;半晌才道:”这老天爷真是开眼了呐;给咱们济原派了这以一个好官儿来;以后的日子可有奔头了;刚刚他说他们是大汉国?”
“嗯;公公;他还说;他们大汉国的官儿都是这个样子呢;还让咱们不要吃惊。”儿媳妇低声道。
“大汉国;大汉国!”老头喃喃地道:”希望以后一直是大汉国管我们吧;大魏的官儿;还是不要回来的好。”
道路之上;护卫看着边走边揉肩膀的李伟民;笑道:”大人是读书人;这下子可要吃些苦头了。”
李伟民摇摇头道:”年少是常做的;多年不做;倒真是不行了。”
“大人可真是高明;这一来;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济原传开;尽收人心;简直就是小事一桩。”护卫赞叹道。
李伟民停下了脚步;”今日这事儿;倒不是为了什么人心;看到这一家;我只是想起了我少年时的往事而已;这济原;像这老头一家的情况只怕不少;回去之后;要尽快地做一个统计出来;县乡都要想办法组织起一些人去帮着这些人种田;免得误了春耕。”
李伟民回到济原县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这一趟下乡;他整整去了大半个月;好在县里的主薄;县丞都是从辽西抽调过来的;业务娴熟;县衙事务倒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只是累积了大量的公文需要李伟民批复。
刚刚踏进衙门大门;看到李伟卫的主薄全黎已是如同看到救星一般迎了上来:”大人;您可回来了!”
“有什么急事么?”李伟民摊开手笑道:”县里这些事;还有你全主薄处理不了的?”
“如果仅仅是公务也就罢了;是魏国派来的那个县令到了;天天到衙门来坐着;问东问西;还想插手县务;烦都烦死了。”
李伟民眉头一皱;”这么不识相?”
“还在里头坐着呢!”全黎指了指县衙大堂;小声道。
“走;瞧瞧去;是何方神圣;让他们来是汉王给他们面子;识相的话就好好地一边呆着;少不了他吃喝;要是不识相;瞧我不整治死他!”李伟民哼了一声道。
全黎顿时喜笑颜开;这位李县令可不是那些读死书的呆子;少年时千里流亡;啥没见过;手段辣着呢。”您先不洗洗去;这样子可真是有些失礼呢!”
“你刚刚不还说公务一大摊子事么;洗澡有什么着急的;先将手头上的事处理了再说。”李伟民大步向着县衙大堂走去。
县衙大堂的两边便是主薄与县丞;县尉等的衙房;此时这些地方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就在全黎去迎接李伟民的这一会儿功夫;在他的押房之外;已是等了好几个人;倒是大堂;空无一人;因为李伟民不在;这里也就冷清下来;走进大堂;李伟卫一眼便看见一个穿着大魏县令官服的中年人;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哪里;白白净净的一个家伙;大堂内除了此人现他身后站着的两人;再无旁人。
“李大人;这位是丁俊康丁大人!”全黎笑着介绍道:”是从魏国大梁来的。”
“嗯!”李伟民点点头;向着那个正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自己的丁俊康一拱手道:”在下李伟民;现暂为济原县县令;丁大人远来辛苦了。”
丁俊康眼中露出讶异的神色;眼前这个浑身泥浆;满脸黝黑的家伙;竟然就是大汉国派在济原县的县令么?
“李大人;这是……”他一脸疑惑地看了一眼旁的全黎;显然有些怀疑。
“哦;本县刚刚下乡去视察了一下春耕情况;失礼了!”李伟收淡淡地解释了一声;”关于丁大人的事情;我大汉已经下了公文;本县也知道了;这济原县衙丁大人哪里都可去得;不过丁大人如果要出去;最好是带上县里的护卫;免得有什么意外。”
县衙里哪里都可去得;言下之意;却是能去的;但实际事务就不关你事了;丁俊康张张嘴刚想说什么;李伟民却已是撇开他向着大堂正中走去;”全黎;不是说公务很多么;让他们都赶紧来;该处理的必须要发上处理掉;耽搁不提的。”
“是!”全黎忍着笑;转身便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忽啦啦便涌进来一大群人;人人手中抱着一叠文书。李伟民就这样浑身脏兮兮地坐在大堂公案之上;挥毫泼墨;以极快的速度处理着一项项公务。而来来往往的官吏们;也将一边的丁俊康当作了不存在一般;来去匆匆;连看也懒得看一眼。
这一境况让丁俊康的眼皮子一阵乱跳;想要发作;但一想起来时上官的训话;便又生生地忍住;耐着性子坐下来;想等李伟民处理完公务之后再与他叙话;岂料李伟民半个月不在;这公务倒当真是堆集如山;一时半刻又如何能处理完?
这一等;可就等到了入夜十分;当李伟民处理完最后一件公务;伸伸懒腰站起来;丁俊康也早已坐得腰酸背痛;赶紧站起来想要说话;不料李伟民却抢先一步:”丁大人辛苦了;全黎;替我送丁大人先去休息;我也乏了;这些日子可真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先得去洗一洗了;丁大人;失陪;失陪!”丢下这句话;李伟民扬长而去;只气得丁俊康险些一个倒栽。
第九百四十二章:煌煌汉威(66)
丁俊康在济原的遭遇只是所有魏国派出的官员在大汉租借区域之内的一个缩影;大汉虽然允许魏国派出一些官员去各地充当副手;但这些人在当地;无一例外地被当成了一座泥菩萨摆在哪里无人理会;虽然为他们设置了办公的押房;配备了助手;但他们所看到的公文都是最后的决定。那些助手与其说是协助他们处理公务的;倒不如说是监视他们的。
时而一长;这些魏国委派官员的存在感愈发地薄弱;最初之时;这些人还努力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不断地与当地绅士;有影响的商人联络;想利用这些人在当地的影响力;来拿回属于自己的哪一份权利;不过这些人都是实际的;一旦发现这些魏国官员完全就是摆设;便立刻弃之如蔽履;而随着汉国一系列的惠民富民政策在统治区域之内全面铺开;最基层的民众在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及可以预见的前景;魏国在他们的心中渐渐远去。新生的汉国却在心中生根发芽;高远所期待的变化;正在一点一滴的发生。
相对于秦国一统中原完全使用武力的态度;新生的大汉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于齐国;现在是不断地挑拨田氏兄弟双方自相残杀;等到他们精疲力竭;而国内民生也凋零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发兵取之;而到了那个时候;齐国国内对于田氏的统治也必然厌倦到了极点;渴望生变之心也到了一个临界点;那时候;就算还有抵抗;也容易对付得多。而对于魏国;高远定下的策略却是和平演变。从民间开始;一点一滴地腐蚀魏国统治的根基。
而在此之前;大汉必须支持魏国尽可能地长的在秦国的攻势之下支撑下来;虽然秦人的主攻已经改变;大将军路超也被召回;但羸英统率下的这支秦军;战斗力仍然可以完胜魏国力量;而大汉国便必须经予支持。
三月初;步兵统率的三千骑兵;五千步卒抵达魏国都城大梁;魏成王率魏国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大汉国步兵;见过王上!”步兵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城门口处而立的魏成王;向其大礼参拜。
“步兵将军;快快请起!”魏成王满面笑容;上前一步搀起步兵;左右端详了一眼步兵;回头看着文武百官;笑道:”早就听闻大汉国有一位铁脚将军;被汉王赞为刀锋战士;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令我大魏勇士相形见绌啊!”
“王上过奖了。”步兵躬身道:”大魏勇士;奋勇抵抗强秦多年而屹立不倒;末将也佩服得紧。”
“大汉将士;收匈奴;平东胡;败齐国;可谓是军功赫赫;而我大魏却也是力抗强秦而绝不屈服;咱们两家;可算是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今日两家合作;击败秦人可期。”吴起在一边应道。
“吴相说得是!”步兵微笑回应。
“步兵将军;贵**队驻扎的营地;我方早已修建完毕;现在还请贵军入营暂歇;我王已在王宫之内设下盛宴;欢迎步兵将军率兵来援。”吴起道。
“多谢王上盛情!”
“步兵将军请!”魏成王笑容满面地牵了步兵的手;向着城内走去。
魏成王今天的心情很好;自从吴起从蓟城带回了那个惊天消息之后;他就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对赵杞是恨得牙根都痒痒了;但现实情况却是;赵人他根本惹不起;只能暗地里不停地加强大梁的本地军队布防。而要做到这一点;便是不停地抽调前线部队;这又使得前线岌岌可危。
相比较而言;汉国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但高远不管怎么说;还愿意保留魏国的存在;那些被汉国拿去的土地;从字面上来说;仍然还是魏国的土地;魏国可以指派官员去协助管理;可以在当地招兵。
两相比起来;现在他当然更愿意相信汉国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比起赵军;大汉的军队似乎更值得信赖;大汉军队这些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数年时间里;便打下了偌大的领地;去年与秦人的冲突;也以大汉的胜利而告终;大汉军在九原掠走数万秦人;当消息传到大梁时;魏王当时可是喜不自禁。
今天;汉军来了;看汉军兵锋;魏成王觉得自今日起;自己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将讨厌的赵人给赶回去了。
赵国接下来的处境只怕不妙了;而只剩下三分之一领土的魏国;需要重新选择一根大腿来抱;现在怎么看起来;也是大汉这个新建的国家;大腿要更粗一些。
宴席设在魏成王召见群臣的大殿;宽阔的大殿之内;两排数十席案几一字儿排开;每一个案几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