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
事关重大;朝堂之上;那些武将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各地郡守们可就无法保持淡定了。除开那些刚刚归附的州郡之外;像辽西;积石;河间;渔阳;琅琊等郡;倒都是卯足了劲要在这上头争个高下;辽西是高远起家的地方;积石是征东府一直以来的政治经济中心;河间;渔阳;琅琊都是人口众多的富裕之地;自然都不甘落后;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人声鼎沸;各位郡守争相出列;述说本郡的优势以及在大汉立国的过程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说到激烈处;彼此之间;不免互相攻击起来;倒将大朝会变成了一个菜市场一般。
看到这般景象;蒋家权只能暗自摇头;再抬头看高远;却见他兴致盎然地摸裟着下巴;正饶有兴趣地盯着自己的大臣们毫无体统的互相争论。这个大议会中的议员;分散开来具体到个人;可谓是无职无权;但如果纠合在一起;那权力却又大到能制衡相对;当初与高远一场剧烈的争论之后;蒋家权亦细细地思量了一番这个机构;反倒是回过味来;有这样一个机构的存在;议事堂便不可能一手遮天;这些议员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之间距离遥远;而且各自都代表着地方上的利益;而且人数众多;根本就不可能一一收买;也就是说;以后即便出现臣强君弱的现象;君王也可以凭借着这个大议会来遏制强臣;高远这不是为现在担忧而设置这个机构;而是在未雨绸缪;为以后打算。
开国君主;都是强势而英明的;但正如民间所言;富不过三代;以后在深宫妇人之手长大的君王;鲜有能赶上祖宗能力的;是以历朝历代;总是会出现强臣凌架于君王之上的事情。
想通了这些;蒋家权霍然醒悟。百年之计;万世之基;自然也从现在便开始打算。想通了这一点;蒋家权对高远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能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当真也只有像高远这样英明的开国之主方能提前作出预防之策。可以想象;当这个大议会慢慢地成长起来之后;权臣;将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大汉王朝之中。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天;终于最后决出了名额;辽西;积石;河间三郡;最最归属大汉王朝;在征东军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因为各获得十个大议员名额;而琅琊;渔阳;天河三郡最为富裕;人丁最多;因此获得九个议员名额;大雁;河套以及辽东地区初定;人丁稀少;暂时共分配十五个名额;而其它州郡;则分配另外二十七个名额。
在大朝会之上;同时还通过了另外一项决议;那就是这些名额三年一核定;根据各州郡在综合排名来重新增减议员人数;这个综合评定便涉及到了本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向;综合评定的最终目的是核定该地区对大汉王朝所作的贡献;贡献大;则增加名额;如果贡献低或者减少;则会减少名额;同时这个综合评定;也是对该地区最高长官的考评。
整整一天;大朝会基本上都在围绕着大议会的事情在争论;但高远却似乎乐见其成;丝毫没有不耐之色;反而会时不时地笑嘻嘻地指点几句;有时候双方刚刚达成一个协议;被高远在中间一撩拔;立刻便又被推翻;从头来过。从高远的态度之中;大家也都发现;王上对于这个大议会的重视非同一般;这也带动了他们对其的重视。
大朝会之上所达成的也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纲要;接下来这些议员在本地怎么选出来;朝堂之上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方法;而是将这个权力下放给了各地;各地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像积石;大雁;辽东半岛等地;民族杂居;而选出的议员要兼顾这些人的利益;自然也要复杂得多;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统一的选举方案;不免会水土不服。
关于这一点;高远倒也不急;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选举终究会出现一个最好的最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方案来。
大议会初具雏形;但想要他发挥作用;恐怕还得数年之后。
大朝会结束;看了一天热闹的武将们匆匆离去;明天便是大阅兵;那可是他们一展所长的时候;四大野战集团军在这种万种瞩目的时候;谁都不想落到别人的后面;自然要回去好好布置一番;而各地郡守们则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讨论着这个大议会对大汉王朝政局的影响;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这个东西;心中虽然有了一点了解;但对于前景;以及如何选举出这些议员;大家还都是一头雾水;按照王上的说法;那是要从各乡各镇各县;一级级的选上来。那可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了;好在王上没有规定时限;可以慢慢来摸索。
第九百三十三章:煌煌汉威(57)
天还没有亮;东大道两侧已经挤满了人;连两边楼房的屋顶之上;也爬满了准备一睹兵威的百姓;征东军征战四方;收匈奴;灭东胡;败齐国;兵威赫赫;但对于蓟城百姓来讲;却还没有真正一睹这支部队的军容;最早的便是青年近卫军的两个师的骑兵兵临蓟城之下;却也是稍停即走。后来征东军入城;逐走齐人;但那时的蓟城百姓却大半逃亡;前些日子不少的部队入城;但亦只是惊鸿一瞥;那些士兵进入军营之后;便极少再出来了。
今天是大阅兵的日子;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严圣浩是今天大阅兵的主事人;昨夜他几乎没有怎么睡;事无巨细;一一地安排妥当;当天放亮的时候;他已是到了城楼之上;再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城楼之上的布置;这才松了一口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资格上城楼的官员与来贺的各国使节们;在引导官的带领之下;陆陆续续地上了城楼;在指定的椅子之上坐好;坐在城楼之上;对整个东大街以及王宫前的广场上的情景完全一览无余。
汉王高远的位置自然在最中间;而在他的两侧;分别坐在魏国首辅吴起与赵国首辅赵杞;齐国的两位兄弟被分隔开来;距离稍远一些;而在他们的后方;这才是汉国自己的文臣武将。
“汉王到!”随着一声通赞官的一声传报;城楼之上本来或坐或站在一起小声交流的人群一齐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转过了身子;自然地排列成了两行。
“见过王上!”所有人都弯下腰来。
“大家伙不必多礼。”高远大笑着;今天他没有穿着汉王的冠服;而是顶盔带甲佩着腰刀;在他的身后;两位夫人叶菁儿和宁馨紧随其后;而小高兴高致远竟然也由一个侍女抱着上了城楼。
“王上;都准备好了!”严圣浩迎上前来;低声道。
“那就开始吧!”高远挥了挥手;道。转身走到自己的坐位之上坐下;叶菁儿和高远则走到了高远身后的两把椅子之上;正襟危坐。
严圣浩走到城楼之前;用劲全身的力气;高声呼喊道:”大汉王朝阅兵仪式现在开始!”
随着他的声音落地;城墙之上;百支号角同声吹响;百面大鼓隆隆敲起;先前紧闭的皇城城门开启;三名骑士飞马而出;打头一人高举着大汉的黄龙旗;两外两人手持马刀;紧紧相随。三人穿过王宫前的广场;沿着东大街一路向前;在他们之后;大汉王朝军队所特有的军队文工团鱼贯而出;在城门左右站定;各色乐器摆开;随着指挥的手臂一挥;音乐之声随即响起。
这是大汉军队的战歌。
长刀所向,直指那北方的疆土;
残阳如血,流淌在南下的征途;
旌旗猎猎,召唤着东进的战鼓;
黄沙漫漫,挡不住西征的脚步。
在下列队高唱战歌的虽然只有不到一百人;但在马蹄声;号角声;战鼓声的应和之下;却显得犹如排山倒海之势一般无二;高远坐在哪里;听着这熟悉的歌声;眼眶不由有些湿润;嘴唇轻启;小声应和;而城楼之上的贺兰雄;许原等一干高级将领;却是情不自禁地跟着高声唱了起来。
这歌声;曾伴随着他们无数次地向着敌人发起冲锋。
远去的马蹄之声又渐渐清晰起来;三名执旗骑士已是飞马而回;穿过城门;翻身下马;三人手执黄龙旗;沿着阶梯;大步向着城楼走来。
城楼之上;两排早已准备好的军人;迎上三名旗士。
执旗骑士双手奉上黄龙旗;交给迎上来的士兵。接过大汉王旗;两排士卒转身;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城楼之前那高高树立的旗杆。
鼓声停易;号角落音;整个城楼之上;广场之上;一时之间变得鸦雀无声;只余下那两排士卒重重地踏在城墙青砖之上的声音。
“升大汉龙旗!”严圣浩厉声喝道。
音乐之音再度响起;伴随着音乐;歌声再度响起。
执节堂堂,以向四方。
挽天河之水兮洗我刀枪。
金戈铁马,万里鹰扬。
如日出东海兮赫赫煌煌,
吾土吾民。吾国吾邦。
执节堂堂,以守四方。
看长风猎猎兮吹我征裳。
开疆拓土,万里龙骧。
如日之正中兮赫赫煌煌,
粉身碎骨,归报君王。
在雄浑的音乐与歌声之中;大汉黄龙旗映着初升的朝阳;冉冉升起;高远肃然而立;右手握拳;放在心房之上。而在城楼之上;除开那些外国使节之外;所有的无不是在做着同样的这样一个动作。
“王上;请!”大旗升起;严圣浩疾步走到高远身前;躬身道。
高远点点头;身后叶菁儿亦站了起来;从何卫远手中接过高远的战盔;替高远戴好;小心地系上丝绦;冲着叶菁儿点头笑了一笑;高远转身;手扶着腰刀;大步而出。
站上城垛边的木台之上;高远扫了一眼左右;右手握着刀柄;呛的一声;拔刀出鞘;高高举起;稍微停顿了片刻;重重劈下。
刀落下之际;一面大鼓随即敲响;连着三声之后;上百面大鼓跟着响起;远处;传来一个高亢的声音。
“大汉军;前进!”沐浴着朝阳;一支军队从远处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街道两边所有的人都是大为惊讶;因为这一支军队实在谈不上威武。
这是一支由伤残军人组成的受阅部队;他们之中;很多人早已经退役;身上所穿着的都是旧的军服。步伐谈不上整齐;唯一能让人感受到的;就是他们高昂的士气。
这些人有的缺了一支胳膊;有的瘸着腿;有的没了眼睛;戴着眼罩;由身边的同伴扶持着;高呼着口号;向着王宫方向走来。
这样一支特殊的受阅部队;立时引起了所有观看者的好奇;蓟城是燕国的都城;这里的百姓每一年都会见到阅兵;但他们所见的都是高大威猛的军士;像这样一支部队却是闻所未闻。不由得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