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机。每隔三个月,所有的小车都要重新油漆一遍,以免被人认出来。每辆车有好几块牌照,每星期都要更换。
在伦敦的大街小巷里跟踪俄国外交官员的车辆令人感到是一种幼童般的乐趣。监视车可以在单行道上来回奔驰,每个人都带有警察证件,闯了红灯,可以免罚。我乘坐的这辆车的驾驶员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起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年冬天,他在摩尔大街上跟踪去白金汉宫的俄国车子,那俄国人在兜圈子时突然来了个急煞车,双方的车子都滑到一堆去了。双方的人都从车子里出来,板着面孔一本正经地指责对方。流动监视车跟踪的一个诀窍是要尽可能地不走单行道。其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总部的无线电控制。他们必须能够预告俄国车辆可能活动的路线,以便后备车队继续追踪。
流动监视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相当简单。每一辆车里有三个人,由于车子在室外或大街的角落里停留的时间太长,这些流动监视车就像发了炎的大拇指一样,非常引人注目。温特博恩和我又作了一次实地调查。我们去了一个正在进行监视活动的地区,只用了半个小时,我们就把每辆车都找到了。有一辆车特别容易找,虽然最近装上新牌照,但驾驶员竟忘了更换下那块旧的。我建议斯卡登减少车内的载人数目,但他却以道地的英国佬作风教训我,说车里必须要有三个人。
“一个人开车,一个人看地图,还有一个人要操作无线电。”他的话似乎很有说服力,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所有这一切的不合理。
有—个环节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也是我最感到忧虑的环节——通讯系统,它从来就是情报组织中最薄弱的环节。监视员每天要同观察站、流动监视车和总部通话数百次,可这些讯号很容易被发现,首先是因为它们从来没有登记波长。俄国人只要探测到没有登记的波长的呼号,就可以识别出监视通讯。在国外,军情六处在这方面的情况也是很糟的。长期以来,识别英国大使馆里军情六处的人员的最好方法就是检查哪些外交官使用不通过总机的外线。后来,军情五处引进了一个复杂的译码系统,专门把监视通讯电文译成密码。我当即指出,这样做也是徒劳。因为监视通讯信号混在警察、消防车和救护车的信号里,更容易被识别出来。警察、消防车和救护车的信号都不是密码信号。可是他们似乎还不明白,俄国人的大多数情报都是从通讯本身而不是从通讯内容中搜索到的。他们对通讯进行分析后,可以知道下一次行动将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进行,再反复与他们自己掌握的记录进行核实,最后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情报。
我苦口婆心地到处游说,呼吁集中精力,设法追查俄国人是否在系统地监视我们的监视通讯。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行的。因为任何接收装置都会发生辐射,这种辐射在短距离内是能够被测出来的。我通过英国政府通讯总部这一正常途径,提出了我的计划。可是等了数月之后,政府通讯总部才给了我一个所谓经过“慎重考虑”的答复:进行这种试验,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两年以后,政府通讯总部和军情五处才意识到他们的这种判断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失误!
与此同时,我一直忧心忡忡。如果监视通讯系统环节如此薄弱,监视手段又像我所说的那样落后,那么军情五处不得不设想一下,它多年来惨淡经营的反间谍工作实际上已前功尽弃,或者至少有一部分监视工作被俄国人发现了,那么究竟是些什么活动被发现,有多少活动被发现了呢?
第六章
在冷战的战壕里,A 处二科是军情五处的前沿阵地,温特博恩和我则是突击队员。温特博恩是我的一位好战友。他在加入军情五处之前,曾在陆军服过役,到过中国、日本、锡兰和缅甸。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和日语。他曾经想当陆军元帅,可是没有成功。他拟定的行动计划总是经过周密推敲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尽管往往很复杂,但总是贯彻执行着军事上的精确性。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情趣的人,他每次参加行动的目的不仅为了收集情报,而且为了从中获得一点乐趣。我们的确获得了乐趣。在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奉国家之命所进行的窃听和盗窃活动遍及整个伦敦,而白厅里那些自命不凡、头戴礼帽的官员对此却佯装不知。
温特博恩和我是天生的一对默契的搭档。我们都坚信,军情五处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迫切需要现代化,特别是在技术领域。我着重于出主意,他则帮助我从建议中剔除那些不切实际之处,选出那些合理的意见,并策划如何使它们付诸实施。
我第一次和温特博恩搭档时,他正为A 处二科刚刚完成的任务而沾沾自喜。这个任务的代号是“党务行动”。这是一个典型的温特博恩式的行动——彻底性与好运气的完美结合。F 处四科的一个反间谍专家从英国共产党内部了解到,全体秘密党员的档案都存放在一个住在梅费尔的富有党员的公寓里。于是A 处二科奉命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潜入该公寓里去复制档案。
公寓被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包括目测、窃听电话和截查信件。不久,军情五处碰上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好运气:公寓里的主妇打电话给她正在上班的丈夫,说她要出去一个小时。她告诉他,她把钥匙放在草垫下面。莱肯菲尔德大楼监听到这只电话后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出现在公寓周围,用塑胶印制了这把钥匙的模型。
我们趁公寓的主人周末到湖滨区度假时,作了细致的安排。温特博恩派了一队监视员去监视公寓的主人,以防他们决定提前回来。我们在莱肯菲尔德大楼设置了许多脚踏式微型胶卷照相机,准备翻拍档案。A 处二科的一队工作组开进了公寓,撬开了装有党员档案的文件柜的锁。每个柜子的所有抽屉装着的东西都用波拉罗依德照相机拍了照片。每份档案都是小心翼翼地被取出并在公寓里就进行了编号,以便用后放回原处。然后档案被成捆地载到莱肯菲尔德大楼,按着先后顺序进行复制。总计起来,那个周末共复制了五万五千多份档案,从而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关于英国共产党的一大堆情报。
“党务行动”使军情五处全部掌握了英国共产党的组织情况。每份档案里都有一张声明,由申请人亲笔书写,说明自己为什么希望入党。此外,还有完整的个人详细情况,包括入党时的详细环境条件、为党所做的工作,以及党组织的联系人。“党务行动”所搜获的材料里还有美国共产党秘密党员的档案。他们当中有些人希望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有的则是因为党要他们这样做。这些秘密党员大部分和三十年代的秘密党员不是同时代的人。三十年代时的秘密党员后来多数加入了间谍的行列,而新一代的秘密党员主要来自工党、工会运动、民政机关或其他政府部门。由于艾德礼政府实行了新的审查制度,这些党员只得转入地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年里,英国共产党很得人心,尤其得到了工会运动的拥护,其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战争时期与苏联是盟国。英国共产党在劳资纠纷中日益活跃,使艾德礼首相的后几年过得惊恐万状。四十年代末,军情五处开始集中优势来监视和削弱英国共产党在工会运动中的活动。一九五五年进行“党务行动”时,英国共产党的每一级组织几乎都受到了技术监视或密探的渗透。军情五处把英国共产党的核心的党务材料搞到手,最终证明了它在战后控制局面的能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联入侵匈牙利后不到一年,英国共产党的威信便开始接连下降。
军情五处获得这批党务材料之后,英国共产党再也无法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了。从那以后,军情五处可以找到每个仍在进行活动的党员,尤其是那些秘密党员,并监视他们的活动,严防他们获取机密材料。党务材料全都存放在“Y 箱”里,一直很有用。到了七十年代初期,英国共产党后来开始抗议,说它已经取消了秘密党员的制度,现在只是一个公开的政党了。
我开始参加对付英国共产党的行动是在五十年代末。温特博恩和我在英国共产党设在国王街的总部里另外装了一部电话。英国共产党知道它的建筑常常受到技术监视,因此不断变换重要会议的会址。国王街总部有一名情报人员,他向他的F 处四科的上级报告,说执行委员会的会议地点已迁往房子尽头的一个小会议室。这个小会议室没有窗子,我们还从那个情报人员那里了解到,会议室里也没有电话机。这就使我们无法用特殊装置来进行窃听。到了六十年代,我们才弄明白为什么这个会议室里没有电话。在国王街刚刚安装上特殊装置后,安东尼·布伦特就把这件事泄漏给了俄国人,这是他最早向俄国人泄密的几起事件之一。俄国人又转告了英国共产党,让他们撤掉所有机密场所的电话,可是英国共产党并不完全相信这一点,他们只有在最高机密的事情上才采取防范。
温特博恩和我乘坐我的车子来到国王街,坐在外面研究那房子的外墙,设法找出窃听那间会议室的最好办法。临街的那面墙的左下方有一个旧煤槽,已有多年弃置不用了。仿佛这个煤槽为我们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我们向那个情报人员打听这个煤槽通往什么地方,他说是直通会议室的。我向温特博恩建议,我们可制作一扇假门,要和现在煤槽上的那扇门一模一样,把假门放在原来的那扇门上,两个门之间安放一只无线电话筒,通过钥匙孔来传送声
温特博恩立即作了安排。他首先设计了一扇新门,上面装有弹簧扣,可以扣在煤槽上。原来的旧门是深褐色的,在风雨的磨损下已经不成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