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英烈卷1_反武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放在胸口上,这样一来,上下手全保护好了,倘使有人来暗算,上面左手一甩,下面左脚一踢,任你拳打脚踢也是枉然。
  刘伯温看看常遇春,咦,我五个字都说完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你仍然吃你的酒,我坐在太阳下看你吃,陪你讲话呀,看来这样说法也行不通,好,那我还是对你直说了吧:“啊,历代英雄相貌不过占一二字罢了,壮士有此五字为何不出仕皇家?”常遇春放下酒杯,想你这个道士真会来绕,刚刚五个字啥人相信,倒是现在这句话问到了我的心思。因此回答道:“咳,先生,如今元朝君主如此昏庸,四大邦,八小邦,还有四大反寇究竟谁是真主?叫我投奔哪个是好?”“请壮士论猜论猜。”常遇春想,这倒难了,我说了元朝吧,要被他笑我不识时务;倘使我马上就讲十二邦吧,我又是元朝的百姓,怎么办?我现在只好先做个不识时务的人算了:“先生,元朝地广人多,驾前都有老臣,平章,能征惯战,谅来能恢复天下的。”只见刘伯温头摇摇:“壮士,元主荒淫无度。豺狼当道,听信谗言,屈害忠良,朝堂上权奸林立,以致民不聊生,怎能恢复天下?”嗯,常遇春想,对!我是怕你找我麻炳,有意瞎说说。现在就猜四大邦吧:“先生,我看台州王方国珍,仁义道德,爱护子民,他有金、瞿、宁、绍、温、台、严、处八府地界,谅来能成大事。”刘伯温听了叹口气:“唉!方国珍虽爱护子民,但他所生七子,皆无大志,所以难成大器。”“那江西王徐寿辉,有一十三府地界,雄军百万,战将千员,总能得天下吧?!”“嘿,他驾前元帅陈友谅,胸藏反心,将来定会谋王杀驾,谅他决不能得天下。”“哦,川中王明玉珍,他有东西两川,进可战,退可守,谅来能得天下。”汉刘邦得天下是从川里出来的;三国时刘备三分天下也是四川。有句老话:“江南熟,吃碗粥;四川熟,天下足。”可见天下四川最好。“唉,川王驾前大元帅李长生,不能审时度势,妄自尊大,故也不能成大事。”刘伯温为了要捧出朱元璋来,把别人都说得半个铜钱不值。常遇春又有些不耐烦了:“嘿,先生,姑苏王张士诚,他有杭、嘉、湖、苏、松、太,民康物阜,可以成大事。”“暖,那姑苏王张士诫,他乃是守户之犬,司晨之鸡,哪能成大事啊。”就是说张士诚只能在自己地界上凶。好象人家的看门狗,在自己门前凶,一过十家门口,被别人在屁股上敲一下,“吭、吭”只能夹着尾巴逃走。又象只会早上叫的雄鸡,别的用处没有。其实张士诚也很爱护子民的。从前农历七月三十夜,苏州家家门口都点上香烛纪念张士诚,叫九思香。后来朱元璋灭姑苏后禁止了,老百姓暗中仍然烧香纪念,改叫狗屎香。
  刘伯温看见常遇春低头还在想,想太阳这样大,不要你想了,还是我来吧:“啊,壮士,还有那八小邦,四大反寇,都是跳梁小丑乌合之众,将来也不能成其大事。”不料,常遇春听了笑了起来.“哈哈哈!先生错也!方才你言讲劝我出仕皇家,如今元朝,四大邦,八小邦,四大反寇都不能成其大事,难道我功名富贵还在那外国不成?”刘伯温就是要讲得你听了不耐烦,才将真话说明:“壮士,你俯耳过来。”旁边的小丫头听了气呀,这里一共三个人,你们两个人还要咬耳朵,说悄悄话,明明是只瞒着我一个人呀,因此小丫头干脆走得远一点,免得碍眼。刘伯温走近凑到常遇春耳朵旁,轻轻说道:“真主是江北人。”常遇春想,倒是同乡。刘伯温接着说:“他是濠州府濠粱县人,姓朱,名元璋,字国瑞,排行第四,是一个放牛的。”说完,刘伯温马上将头一偏,手往脸上一捂。做啥?怕吃巴掌。历代哪有一个放牛的做皇帝呢。想不到,常遇春“哈哈”扬声大笑,嗬,刘伯温想,该死,巴掌来了。只听常遇春说道;“先生,可知他与俺怎样称呼?”刘伯温想,没得事了,有称呼:“怎样称呼?”“乃是俺的结义金兰兄弟,四哥呀!”刘伯温听不懂,怎么你们是弟兄?你本是这里有田有地的庄主;他朱元璋是濠梁县放牛的,当时的濠粱,就是如今安徽凤阳。怎么会和你结拜兄弟呢?
  话得从好几年前说起,当时濠粱城外有个大庄主姓郭,叫郭东山,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郭英,一个叫郭兴,还有两个干儿子,一个叫汤和,一个叫邓愈,文才都很好,但想要练武。郭东山专程到北和州,请了天下名师李怀桐,李怀桐还带了外甥常遇春来到濠粱郭家庄。读书时,还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叫李善长。空闲时大家经常一道出去玩。有一次,他们几个来到荒郊野地玩耍,只见一棵大树边拴了头牛,旁边摆了个狗屎畚箕,这条牛就是睡在树旁地上的一个大男孩看的,狗屎畚箕呢,是站在他旁边一个大男孩的。睡在地上的人就是朱元璋,那站着的就是胡大海。李善长书看得多,懂的事也多,见这两个人相貌不凡,便对身旁的汤和、邓愈等同学说,那睡在地上的人以后不得了,一定能成大业;站在他旁边的那个,不要看他是个拾狗屎的,将来也要做大将。我们和那个睡在地上的人结拜弟兄,对我们会有好处的。等到第二天,李善长、汤和、邓愈、常遇春和郭英一道到庙里找朱元璋结拜兄弟,郭兴有事没有来。香火和尚看见他们在结拜,马上去找胡大海,说:“快点去,外面有几个有钱的人同你们老四在一起结拜兄弟了。”胡大海跑回庙里,看见六个人正跪下去,他也跪下去,郭英发现多了一个人,就问胡大海来干什么?胡大海说:“拜弟兄。”“谁请你的?”“自己来的!”“你是个捡狗屎的怎能来拜弟兄?”胡大海也不客气:“捡狗屎的不能拜,放牛的倒拜得的?”李善长劝郭英算啦,就让他来拜吧,心里想:说不定将来他福气还比你大啦。接着按年龄排大小,李善长年龄最大是老大,汤和是老二,邓愈是老三,朱元璋老四,常遇春老五,胡大海年龄比郭英大,应该是老六喏,郭英不肯,一定要让他做老六,李善长只得和胡大海商量,胡大海很干脆:“没得关系,只要拜弟兄,老八也不要紧。”这样,郭英老六,胡大海老七。
  现在常遇春听见刘伯温提到真主就是自已四哥,急忙问:“先生,我家四哥现在何处?”“在皇城大都路。”“做什么?”“要进武场赶考。”常遇春是元朝地界的人,难道开设武场的事会不知道么?知道。只是他对武场赶考不感兴趣,也不去考。“先生,进武场有什么危险么?”“武场下埋有地雷火炮,密布天罗地网,谁要中了状元,三杯鸩药酒毒死。”常遇春听了大吃一惊:“哎呀,这地雷火炮怎样?”“放心,浸了水了。”那么刘伯温真是仙人啦?他怎么什么都知晓呢?实在是,这武场是元朝丞相脱脱设计的,监工是国舅陈也先,造武场的人都是各地拉伕来的,年轻力壮,有饭吃却没有工钱,进去做工了就不能出来。这些做工的人想,元朝皇帝可恶,不但武场的围墙筑得很高,武场下面还装上地雷火炮,这样要害死我们多少同胞啊,因此大家做时偷工减料,看看围墙造得又高又大,实际上不结实;武场下装好了地雷火炮后又将水放进去。武场造好以后,有点钱的人家里拿金银贿赂监工陈也先,放他们出来,没有钱贿赂的民工全都杀了,怕泄漏机关。放出来的人命虽保了,但想到被杀的无辜弟兄心中一股怨气,就将武场内部的情况对亲友讲,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刘伯温就是这样听来的。
  刘伯温叹了口气:“唉!这种阴谋诡计无人前去揭破,真是可惜呀可惜!”“先生,武场几时开考?”“中秋开考。”“哎呀,今日已是八月初七,八月半开考,离开考只有几天了,怎么办?先生,八月半怎能赶到?”“这个……壮士,可有良马?”“有呀。”
  说起常遇春这匹马,来历大。原来有一次,江西元帅陈友谅扮了马贩子到口外去贩马,路过濠州府怀远县,正好路过常遇春的田埂上,马将田里青苗踏坏了。常遇春得讯,马上来到田埂上,陈友谅知道这是元朝地界,因此对常遇春打招呼,说:“对不住,马群散开,踏坏了你田里青苗,要我全赔,赔不起,以后照你收成赔你十分之三,可好?”常遇春想,你倒说得漂亮,我也落得大方。因此回道:“我不要你赔,你马群中让我挑一匹马,我出银子买。”陈友谅想:他乡下人懂个啥?因此答应一声:“好,你挑!你青苗不要我赔,我马也不要你钱。”常遇春对马群一看,看到别的马都在低头吃草,只有一匹马,马头高昂,头至尾一丈二尺,蹄至背八尺,马面如侧砖,两耳似削竹,两眼如铜铃,按阴阳二气,左眼青,右眼红,马蹄如铁炮,马足如铁梗,浑身毛片刹辣焦黄,这匹马就叫焦黄金丝豹。常遇春指着这匹马对陈友谅说:“就要这匹。”陈友谅也识马的,想这是匹宝马,怎能给你:“这匹马已经被人定去了。”常遇春问:“定几个钱?”“一千两银子。”陈友谅有心开个大价想吓吓这个乡下人的。不料常遇春听了非但不吓,马上叫人到家里抬一千两银子来。咦,陈友谅一怔,没办法只好说:“壮士,我们做马贩子的,全靠信用,除这匹马之外,你牵两匹马去我一个钱也不要。”常遇春对他笑笑,说:“我这个人脾气也特别,除了这匹马,你所有的马送给我,我也不要。”陈友谅气呀,想这是元朝地界,倘使在江西,我马上就可以将你捉起来。现在只好说:“壮士,这匹马我说过不卖,如你再要无理,嘿,嘿!”说罢举起拳头来。常遇春问道:“你莫非要打?”陈友谅口也不开,“啪”一拳头打过来,常遇春头一偏,伸出左手三个指头朝陈友谅脉门上一搭,陈友谅只觉得又麻又酸,常遇春再用手一托,陈友谅身子朝前一冲,常遇春右手朝他下巴下面“啪”一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