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朵,回去后替我谢谢二霞,说我十分喜欢鞋子,让她受累了,这些日子你们家也真够忙的,难为她还抽空帮我做鞋子。”郑婉如有些感动。
一双鞋子不值多少钱,但这是一分厚重的心意。
她帮了别人,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可他人要是给了她一丁点儿东西,会永远记在心中。
“伯母,您又客气啦。”七朵微嗔。
郑婉如笑,七朵准备起身告辞时,她又紧接着问,“七朵,芦花坡那儿何时开始开垦,可商量好准备哪些庄稼,五百多亩,要是不想耽搁春耕,可得请不少人来帮忙呢。这人手的事儿,有没有解决?”
这些问题,正是七朵他们一家眼下正在计划的事情。
问到了点子上。
见她问,七朵也不隐瞒,说道,“伯母,我们一家人商量了下,那儿是山坡,又是头年种,准备种一些耐旱又能肥田的庄稼。除了庄稼外,我还想种一些像桃杏桑树之类的树,就是不知从哪儿可买到这些树苗。”
因交通不太便利的缘故,七朵暂时不敢全部种植果树。
郑婉如点头,“七朵,这想法成,多种几样,可以看看哪种庄稼最适合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来年可以多种些。只是这树苗哪我有,我还真不知,不过,你别担心,回头我去问你伯父,让他帮你打听。”
“嗯,好的。”七朵应了,没再客气。
“沈夫人,七姑娘,胡林镇盛产木头,听人说那儿各色树苗都有,只是远了些,不然,倒可以去瞧瞧。”康夫人在一旁温声道。
七朵忙称好。
汤胡对胡林镇熟悉,可以找他打听一下便知,无形当中解决一桩事。
后来,郑婉如主动告诉七朵自家的短工工钱,二十文一天,不包吃住。
并说七朵家若人手不够的话,到时她会帮忙联系。
她又问了黄大人买藕一事,叮嘱七朵一定要将这笔生意做得漂亮,这对往后的生意肯定会有助益的。
七朵正色称是。
又说几句话,七朵向郑婉如和康夫人辞别,去谭族长家。
等七朵一离开,康夫人看着郑婉如,欲言又止的说,“沈夫人,有句话儿想问问,可又怕太唐突了。”(未完待续。。)
第181章:动了心思(2)
康夫人口中说着话儿,可眼睛的视线总是不时的向那双绣鞋上飘。
郑婉如早就瞅见她这小动作,唇角微勾。
心想,若康夫人真如自己所想那般,这倒是件大好事呢。
只是不知七朵父母的意见如何。
还有,希望康夫人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要问出这句话,而非一时冲动才好。
郑婉如心思急转,微笑着嗔康夫人,“康夫人,我们认识这样久,我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嘛,有话尽管说,我不希望拐弯抹角,我可不会猜心思啊。说吧!”
“沈夫人您教训得是,倒是我多虑了。”康夫人面色微讪,然后正色问,“沈夫人,不如七姑娘的大姐芳龄几何?可曾婚配?”
“噗!”郑婉如用帕子掩了唇轻笑一声,果真被自己猜中了心思。
康夫人听郑婉如笑,有些尴尬的说,“沈夫人见笑了,我就说这话问得唐突。”
“不妨事不妨事。”郑婉如笑着摆手,然后道,“二霞今年十六,虽然尚未正式定亲,但上门求娶的人可是踏破了她家的门槛呢。”
稍顿,她又说,“康夫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康夫人心头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沈夫人,让您见笑了,我问这些,还不都是为了进儿嘛。这混小子都二十了,到现在还未定亲,可急死我和他父亲了。”
郑婉如轻轻颔首,然后说,“进儿生得一表人材。品性又好。你们康家家境又富足。应该有很多人抢着将姑娘嫁过来吧,怎么到现在还未定下亲事呢?”
“沈夫人,进儿能得您这样夸,他也不知是烧了几辈子高香了。
不瞒您说,我也托人为进儿说了几门亲事,可是进儿这混小子总挑刺,不是说人家姑娘娇生惯养,性格霸道。不好相与,担心将来与我们老两口子相处不好。要么就嫌那姑娘太鲁钝软弱,怕将来无法担起我们康家。
唉,我们这都急死了,他偏还在那儿说,要是寻不到合适的,他宁愿不娶。沈夫人,您说这小子混不混,将我这气得哟……唉!”康夫人愁眉苦脸,是真的烦。
儿子虽然是孝顺。可她当娘的巴不得看儿子早些成家立室。
郑婉如认真的听着,康夫人的儿子。她见过,对他的人品相貌各方面都十分清楚,是信得过的。
而且从康夫人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他是个稳重有主见,有自己想法的人。
宁缺勿滥!
这做法,不知要胜过那些花心滥情的花花公子多少倍。
郑婉如在心里暗暗为他加分。
“康夫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进儿如何孝顺懂事,你和康老爷哪儿还用担心他娶不着媳妇呢。”郑婉如温声安慰。
“唉,可看着和进儿一般年纪的都当爹了,我们怎能不着急呢。”康夫人轻拍了下大腿道。
“这倒是,为父母者,哪个不为孩子们操心呢。”郑婉如点头。
康夫人轻叹一口气,道是。
“沈夫人,和您直说吧,方才见到二霞姑娘做得这双鞋,我可以断定她是位手灵手巧的好姑娘,又生在乡间,秉性定十分温良,没有城里富家千金小姐们那些骄纵的坏脾气。
又见七姑娘年纪小小,说话做事却十分沉稳,做妹妹的尚且如此,做姐姐的哪儿能差。所以,所以我就斗胆求沈夫人,能不能帮忙从中牵个红线。
正好进儿未娶,二霞姑娘未嫁,让他们相看,若要是都中意,岂不是可以成全一桩好姻缘。二霞姑娘若要是相不中,那只能怪进儿没那福分,我也不会强求。
沈夫人,我的性格您也知道,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儿媳妇将来就是我女儿,定不会让她受委屈。我们康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绝对能保证二霞姑娘衣食无忧,做上安稳的日子。”康夫人十分郑重的请求着。
郑婉如笑,“康夫人,您光凭一双鞋子就能断定一个人的人品?”
康夫人认真点头,“是啊,沈夫人您看这双鞋做工精细,鞋底纳得细密平整,可以看出做鞋之人性子沉稳,要是那浮燥急燥之人,这鞋底纳不到这样细密,更没这般平整。
还有这鞋面上的绣花,无论是颜花搭配还是针法,都是一流,绣得活灵活现,就像活物一样,看得出二霞姑娘心思细密,心灵手巧。
沈夫人,不知我说得可对?”
郑婉如轻轻颔首,又道,“康夫人,二霞姑娘在我眼中的确是位极好的姑娘。只是,你方才也说了,进儿十分挑剔,我们觉着好的,他不一定认为好呢。”
康夫人忙用力的摆摆手道,“沈夫人您都夸好的人,进儿要是再嫌不好,那他真是活该打一辈子光棍。说白了啊,进儿就是想找性子温和,又能帮我持家的姑娘,没太多的要求。
当着沈夫人您的面,我也不怕说丢人的话,与我们康家门当户对适龄的千金小姐,个个金枝玉叶的,在家里都娇惯得很。而高门大宅中的小姐,又嫌我康家的门槛低了,不愿意嫁呢。
所以呀,想找门合适的亲事,可真是难呢。”
郑婉如沉吟。
二霞的事儿,她都知道,为了二霞的亲事,谭德金夫妇没少操心,嫁一般的孬人家,他们不舍,嫁好人家,又难寻良人。
上回林家,要是七朵他们多个心眼儿,二霞就差点儿入了火坑。
这次的韩家,一个不慎,又差点儿入魔掌。
林家的事,韩家的事,七朵都如实告诉了她。
红颜多薄命!
郑婉如在心里对二霞轻叹一声,所以她十分真心的希望二霞能快些将亲事定下来,让父母少操些心。也省了那些居心不良者再乱打主意。
康进无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是可靠的,康夫人与康老爷都是宽厚仁慈之人,好相与,将来定不会为难儿媳妇。
二霞要真能嫁了他,倒是桩好姻缘。
不过,婚姻之事,有时还要讲求缘份,并非是表面看得那般美好。
而且七朵家眼下的条件正在渐渐变好。她爹娘对择婿的条件会不会也提高呢?
这一点儿,郑婉如心中没数。
毕竟徐氏从未对她说过这种事儿。
她有些担心的是,自己好心好意去说媒,万一徐氏心里不同意,可碍着她的脸面不得不同意,那可就不好了。
好心办坏事,可就违了自己最初的心思。
所以,还是慎重。
“康夫人,这样吧,儿女亲事。乃是大事。您也别凭着一时冲动,就有了这般的想法。您回去考虑几天,要是还觉着二霞好,你过来,到时再说这事,好不好?”郑婉如想了想后,如此答。
她是想着,回头去探探徐氏的口风,看徐氏对二霞亲事的看法,然后再决定可牵这根红线。
反正这种事,也是急不得的。
康夫人眸子轻垂了下,忽生一计来,觉得甚好。
她抬头,“沈夫人,七姑娘家有藕卖,可是?”
“嗯,是啊。”郑婉如点头,不知她为何会问这,忽然间明白她的用意,嗔,“康夫人,您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呵呵,沈夫人,我不干什么,只是我家那口子与进儿爱吃藕,如今这市集上又没得卖,我去七姑娘家买些藕带回去尝尝。”康夫人笑着答。
“买藕可以,但是……其他的事儿,还是暂时莫要说,省得唐突。”郑婉如想了想,同意。
先让康夫人看看二霞也好,若她十分满意,到时再提亲更好。
而且婚姻之事,得双方同意,如果徐氏夫妇不同意,康家也是不能强求这门亲事的。
再说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