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美军的作战继续造成费卢杰人民的重大伤亡时,美国建立的伊拉克安全部队出现了大量开小差的现象。有些人加入了抵抗运动,在全城各处攻击美军部队。据《华盛顿邮报》记者安东尼?沙迪德称:“在新建的伊拉克陆军、民防、警察和其他安全部队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开了小差,投奔对方,或停止了工作。”当美国企图把守城的责任匆忙地交给伊拉克民防部队时,有约800支AK…47突击步枪、27辆皮卡、50部电台落在了抵抗分子手中。
在这个对美国而言日益恶化的公关灾难之中,美军基米特准将说:“我要争辩说是那些恐怖分子,那些躲在清真寺、医院、学校,那些用妇女儿童作掩护的胆小鬼,才给费卢杰人民带来了集体惩罚,而海军陆战队是要把民众从城里那些胆小鬼手中解放出来。”
但大部分国家都认为,美国对费卢杰人民受到的这一集体惩罚(这一术语令人想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政策)负有责任。联合国驻伊拉克特使巴拉希米说:“集体惩罚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而围攻费卢杰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当你包围、轰炸这座城市,当民众无法去医院时,你用什么名义来解释这一切?”
最终,在这第一次围城之战中,大约有800名伊拉克人死亡,几万平民逃离家园,城区受损严重。但美国没能压垮费卢杰。该战斗并没肯定美国在伊拉克的霸主地位,反而表明游击战术对抗占领者是有效的。有记者4月底指出:“费卢杰可能只有400名游击队,但美军的围城作战使该城市成为民族主义的象征,就好像斯大林格勒一样。”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少将4月20日在国会作证时,为这场作战辩护说:“你们都记得,我们进入该城是因为发生了针对黑水公司保安人员的暴行,那4人被杀、被烧,并被吊在桥上。我们进入该城是因为我们必须进城,并且找到凶手。我们发现,费卢杰是恐怖分子的一个巨大温床。他们至今仍在继续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应对他们。”
后来在2004年11月,美军再次清剿费卢杰,进行了近700次空袭,又造成几百名平民死亡。美军方面约有150人阵亡。与此同时,杀死那4名美国人的“凶手”一直没有找到,这进一步证明美军进攻费卢杰只是为了报复。美海军陆战队将那座声名狼藉的桥重新命名为“黑水桥”。一名美军士兵还在钢梁上写下了字句:“悼念4名被杀害的美国人。”
美国记者达赫尔?贾迈尔后来指出:“在2004年4月,当费卢杰被入侵,当地居民四处逃散、躲藏或被屠杀之际,由于我们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民众已相当了解有4个美国人的尸体在伊拉克被肢解了。但在美国报纸上4月份提到肢解的几千篇文章中,没有一篇文章提到了3月31日之后发生的情况。虽然那4名美国雇佣军的尸体被肢解了,但被炸得身首分离的伊拉克儿童也同样是被肢解了。”
第十五章科弗?布莱克手套摘掉了(1)
自“9?11”事件以来,很少有人像科弗?布莱克大使那样与布什总统有密切地接触,并参与“反恐战争”的策划。这位1974年加入中央情报局的大使是国际情报界的一位传奇人物,当年本?拉登曾亲自悬赏要取他的人头。他在苏丹抓住了著名的国际恐怖分子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即“豺狼卡洛斯”,并立刻为情报界所瞩目。他在非洲和中东常驻过很长时间,因此在“9?11”事件发生之后,他积极参与了美国报复措施的策划。
“9?11”事件之前
布莱克于2001年9月13日前往白宫,向布什总统汇报了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筹划但又难以实现的反恐计划。布莱克早年加入中央情报局后经过培训即被派往非洲,在罗得西亚战争期间常驻赞比亚,后常驻索马里。在前南非政权执政期间,他又常驻南非。他在常驻扎伊尔期间,执行过里根政府的秘密计划,为安哥拉的反共武装输送军火。他在中央情报局工作了20年后,被派往苏丹任中央情报局苏丹站站长(1993~1995年)。当然,他表面上是在美驻苏丹使馆任职。他在苏丹亲眼看到本?拉登在那里发展自己的国际网络,他说“那就好比逊尼派的福特基金会”。
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跟踪本?拉登的美国特工都要遵守一项“指令”:只能就本?拉登和他的网络做情报搜集。克林顿政府不批准他们进行秘密制裁行动,但布莱克将本?拉登视为一个应予清除的威胁。然而,克林顿政府拒绝按照他的设想下达制裁指令。布莱克的手下很想杀掉本?拉登,但被强行制止了。曾与布莱克在苏丹共事的中央情报局特工比利?沃说:“可惜的是,那时杀掉他(本?拉登)—正式说法是死亡裁决—是不可能被批准的。”虽然科弗?布莱克和中央情报局在关注本?拉登,但他们自己也正受到监视。据说,本?拉登的手下已在1994年确认伪装成外交官的布莱克是中央情报局特工。史蒂夫?科尔在《幽灵战争》一书中披露了中央情报局和本?拉登的秘史。他说,本?拉登的手下开始跟踪科弗?布莱克出入使馆的路线。布莱克及其副手与对方展开了监视与反监视。对方一度企图在使馆附近动手,但布莱克说不能确定对方是想绑架、搞汽车炸弹,还是用步枪伏击。几周过后,双方对峙的情况越来越紧张,而且曾在公路上发生过一次高速追逐事件。还有一次,中央情报局特工用猎枪对准了跟踪者。最后,布莱克派美国大使向苏丹政府提出了抱怨之辞,对方这才撤退对峙力量。当布莱克离开苏丹回国时,本?拉登比两年前的势力更强大了。这一事实使科弗?布莱克更想好好地与本?拉登较量一下。
第十五章科弗?布莱克手套摘掉了(2)
因此,布莱克在苏丹的最大胜利是抓住了国际逃犯伊里奇?桑切斯,此人出名的时间比本?拉登早得多。1993年的本?拉登还算不上“大鱼”,而伊里奇?桑切斯则是当时“最大的鱼”。布莱克于1993年12月下达任务,要手下在苏丹首都100万人口中找到桑切斯—世界上最有名的恐怖分子。桑切斯被指控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在世界各地制造了一系列政治谋杀和爆炸案,因此,他在1993年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通缉犯。
布莱克及其手下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桑切斯的警卫由于喝醉了酒而对一名店主挥舞手枪,被抓进了喀土穆的一所监狱,于是桑切斯打电话派在国外的另一名警卫来苏丹保护他。布莱克及其手下在机场盯住了刚下飞机的这名警卫和他开的车子,并跟踪这辆汽车找到了桑切斯的住处。他们在附近租了一个公寓专门监视桑切斯,并在4个月之后,于1994年8月动手抓住了他。抓住桑切斯使布莱克在中央情报局拥有了传奇式的地位,也是他本人最爱回忆的故事之一。布莱克在1995年被任命为中央情报局近东南亚处特别工作组组长,继续监视本?拉登的网络。他1998年任拉美处副处长,1999年升为中央情报局反恐中心主任。
当布莱克在中央情报局反恐中心走马上任时,本?拉登已经闻名天下了。他被指控策划了1998年的美国驻肯尼亚、坦桑尼亚使馆的爆炸案,导致包括12名美国人在内的二百多人死亡。在布莱克离开苏丹回国后,本?拉登也迁往阿富汗。本?拉登原本只是在情报界和阿拉伯世界有名气,而现在则成了联邦调查局通缉的最大逃犯。科弗?布莱克在中央情报局反恐中心内专门设有一个负责寻找本?拉登的小组,称为亚利克情报站—内部俗称是“曼森家族”。为打击基地组织,布莱克热情地谋划着各种秘密行动。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小组组长丹尼尔?本杰明说:“他说话斩钉截铁,锐气逼人,提出的意见总是发人深省。他意志超乎寻常的坚强,并且总是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会说,‘不要不当回事。这回是动真格的。要有人睡在运尸袋里回家啦。我就说这么多。你们心里都有数。’他总是用运尸袋这个词。”
在布莱克到中央情报局反恐中心上任后不久,中央情报局在1999年12月初向白宫尴尬地承认了一个事实。作家詹姆斯?班福德写道:“在经过4年的努力和花费了几亿美元之后,中央情报局亚利克情报站仍未能在本?拉登组织的内部发展一个线人。这简直是一大丑闻。这时候没有了情报真是一个危险时期。在几天之内,‘9?11’事件的策划人即开始了谋划。”虽然从技术上说,是布莱克在负责反恐行动,但他实际上刚到任不久,而且他后来抱怨说,在干掉本?拉登的问题上他和同事没得到足够的支持。布莱克在2004年4月对“9?11”委员会说:“当我1999年开始担任这个工作时,我就知道我很有可能有朝一日坐在你们的面前。这件事我有一部分责任,尽管尽了全力,但还是有些辜负了人民的信任。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干这项工作,而且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布莱克称,尽管“我们反恐中心负有全球性的责任”,但人手太少,就好比想用3个步兵连防守好几公里的防线。他说在“9?11”事件以前,在雇员数量、资金和行动的灵活性方面,反恐中心和中央情报局毫无选择,选择已经由别人做好了。
第十五章科弗?布莱克手套摘掉了(3)
新的游戏规则
在布莱克当政期间,确实有预算削减—反恐中心的预算在1999年就削减了30%,包括亚利克情报站。但有一些分析家说,缺少资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他们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科弗?布莱克一班人过于强调准军事性的秘密作战,而不太重视渗透基地组织或本?拉登的核心圈子这一更费力的工作。布莱克的办公室在1999年为白宫准备的文件承认,由于未能渗透本?拉登的组织,中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