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看到新鲜的,都能看出人形的人参,立马就坐了起来。
他拿着人参看了好一会儿,又是闻味,又是称重量的,最后伸出一只手。
沈临仙伸出两只手,老头摇头,沈临仙让余大狗和余二狗把背着的筐子拿下来,掀开上面装的粮食和核桃,再掀开一层布,露出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熊皮和熊掌以及鹿角。
老头再也坐不住了,带着沈临仙三人进了里屋。
进去之后,他关好门,把熊皮拿出来好好看了一番,脸上有了笑模样。
“不瞒你们说,这边的国营饭店这两天正好在找好熊掌,听说是招待贵宾,还有人正好想买熊皮,你们这东西可是及时风啊。”
沈临仙笑了笑:“那你看值不值这个数?”
老头想了想:“这些东西全加起来,我给你们这个数。”
沈临仙摇头:“你多少再加点,我们可是豁出命弄来的,命可是无价的。”
“大妹子倒是能说会道。”老头斟酌一番:“算了,权当结个善缘吧,多给你们这个数。”
他边说边伸出两根手指头。
沈临仙想了想就答应了:“往后俺们要是再弄着好东西,还到老哥这来卖。”
“好咧。”老头笑着答应了一声。
他出去一会儿,再进来的时候就拿着一个布兜子,布兜子打开,满兜子全都是钱。
余大狗和余二狗直接看直了眼。
沈临仙笑呵呵的把钱收下,把筐子里的东西给拿出来,让余大狗和余二狗背了筐子,娘三个没多停留直接就走了。
出了门,沈临仙就把钱扔到余大狗背的筐子里。
可是把余大狗吓着了:“娘,您揣好了,那可是钱啊。”
“没事。”沈临仙没当回事:“谁能想到你这破筐子里还放着钱呢,你背好,别把筐子掉了就行。”
眼看着这会儿天都快黑了,因为住宾馆啥的还要介绍信,沈临仙三人没有介绍信,所以只得紧赶慢赶的回县城。
等坐车回到县城的时候,天都黑透了。
沈临仙也没再去打扰老李头,而是带着余大狗和余二狗在县城周围找了一家农户,给了那家两块钱,在那家住了一晚上。
天蒙蒙亮的时候,娘三个起来,赶上最早一班往山里走的车,坐车回家。
回到家里都半上午了,宋小菊正在门口守着,看到沈临仙他们回来,立刻笑着迎上去:“娘辛苦了。”
沈临仙笑了笑,对于老大媳妇还是很满意的。
余大狗的媳妇忠厚老实却也有些心计,为人顾大局,也能包容家庭成员,很适合做长子媳妇的。
就算是放到古代,多数人家也喜欢余大狗媳妇这样的,这样的媳妇才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根本。
“赶紧回屋吧。”
沈临仙说了一声,抬脚进屋。
她进了屋,一家子大大小小的也都跟着进来。
余三狗和余四狗憋不住问沈临仙:“娘,卖了多少钱?”
沈临仙笑了笑,让余大狗从筐里把装钱的布包拿出来,将布包打开,一包的钱就显露在众人面前。
一家子人全都傻乎乎的看着那一摞钱。
“这,这么多?”余三狗好半天才狠狠的咬了他自己的手一口,感觉到疼:“我没做梦。”
沈临仙把钱拿起来放到箱子里:“卖了一千二,你大哥二哥都瞧着呢,你娘我可没藏一张钱。”
“娘,我不是那意思,我……”余三狗生怕沈临仙误会他,赶紧解释。
沈临仙一摆手:“你也不敢有那意思。”
她笑了笑:“我算了一笔帐,这钱足够咱家盖青砖大瓦房的,如今是冬天,不好动工,等明年开春,咱就开始盖房。”
想了想,她又道:“你们兄弟大了,队上也都分了宅基地,只是咱们没钱盖,一直都是一家子凑和着住在一块,等明年开春,就先在老大的宅基地上盖房,盖好了咱们一家住进去,以后我再想法子给老二、老三和老四都盖上房子,盖好了你们都搬出去,往后就各房过各房的日子,你娘我就守着老宅子哪都不动弹了。”
这意思是打算要分家了?
余大狗急了:“娘,这咋成?您还好好的,俺们可不分家。”
“谁说分家了?”沈临仙瞪他一眼:“就是分房另过,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大过一天,挤在一起那是不可能的,自然要分开过,不过每年队上分粮食还放在我这里,钱啥的我还给你们保管,等我动弹不得了,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余家四兄弟听了这话才轻松一口气。
这天晚上余小花回家,听沈临仙说起家里有了钱,明年要盖新房,也欢喜的不行。
第一百章 我是渣奶(9月月票加更)
余秀偷偷摸摸的出来,一路奔向牛棚。
她跑到牛棚外头喘了几口气,停下脚步等了一会儿才对正在打扫卫生的米普道:“米叔叔。”
米普回头看是余秀笑了笑。
早先余秀的奶奶帮过他们,米普也是知道感恩的,因此,对余家的孩子都挺好。
“是秀儿啊。”米普打个招呼:“你来干啥?”
余秀跟着米普进屋,把一直藏着的馒头拿出来放到桌上。
米普愣了一下:“我们现在有吃的,叫你奶别惦记了,馒头你拿回去吧。”
余秀低头:“这是我,我的,不是我奶让我给你们的。”
米普摸摸余秀的头:“是你的,叔知道了,叔谢谢秀儿,只是叔真的不能要。”
余秀两颊通红,有些着急:“米叔收着吧,杨爷爷身子一直不好,还有杨义和韩哥哥年纪也不大,正该补身子的时候。”
这时候,韩扬背了一个筐子进门,他把筐子放下,看看桌上的馒头,冷着脸道:“拿回去吧,我们不吃。”
余秀看了韩扬两眼,两颊更红:“韩哥哥。”
韩扬没答应,过了一会儿才道:“我辈份比你高,以后别叫哥哥了,我没你这样的妹子。”
余秀整个人如被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冰水一样,愣在那里好久没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不情不愿的把馒头包好拿着,又依依不舍的看了韩扬几眼:“韩哥哥,你们要是有什么事就,就找我帮忙,要是缺吃的也跟我说一声。”
韩扬没说话,转身进里屋忙活去了。
倒是米普含笑把余秀送出去。
余秀走的很慢,脚步显的很沉重。
她心如寒冰,又有些犯急。
前一世她过的那样悲惨,一直在农村生活,几乎没怎么去过大城市,可她临死的时候,人们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电视啊,网络啊啥的都有了,她从电视上,还有网上倒也了解了不少的事情。
她听人们提起最多的,在电视或者网络上出现最多的就是韩扬这个人。
她记得上一世韩扬就很有本事,据说他在恢复高考之后考上大学,后头又出国留学,回来之后就创办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办互联网公司的,人们后来用到的网络通讯软件就是韩扬的公司开发的,后头还开展电子商务,创办了国内最大的电子购物平台,是响当当的全国首富,国内的老百姓,即便是最偏僻地区的人们,也都知道他的大名。
余秀记的清清楚楚,她在平安村的时候是见过韩扬的,后头在电视上看到,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模样,她能够确认,这个人就是在平安村牛棚里呆过的那个少年。
如今她重生回来,她一直就想着接近韩扬,接近牛棚里住着的那几位大人物。
甚至于,她的小心思还打算过如果能够和韩扬处出感情来就好了,等将来韩扬回城,她也跟着考大学去京城,她就能够嫁给韩扬,那么,她就是首富的夫人,那时候得有多风光。
余秀一直这么打算着,她想尽办法帮助韩扬,也接近杨老几个。
可是,显然人家并不领情。
好像人家对她奶都很不错,但对她也就是那样,就算对她有个笑脸,也是看在她奶的面上。
余秀突然之间有些沮丧,她觉得,她就算是重生了,好像也是什么都做不好。
韩扬等余秀走后,背了筐子去了大队支书家。
大队支书姓王,是个中年汉子,为人很义气,行事也很公平周正,因此,村子里的人对他很信任。
韩扬过去的时候,王支书的媳妇正坐在廊下烧火,韩扬带笑问了一句:“婶,王支书在不?”
王支书媳妇立刻朝屋里喊:“老王,有人找。”
王支书抽着烟出来,看到韩扬就笑了:“是小韩啊,快进来。”
王支书是个有些远见的,也有些小心思。
他比村子里的人更知道韩扬几个人的来头,因此,自打韩扬他们进村,王支书就没为难过,有时候还会提供一些便利,韩扬他们对这一点都很清楚,对王支书印象也不错。
韩扬跟着王支书进屋。
他把筐子里的布料拿了出来:“这是我托人换的一些布料,王叔留着给王燕姐做身衣服吧。”
那料子是军绿色的,这个时代很时兴这种颜色,有一身新的绿军装,那是很拉风的一件事情。
王支书的女儿王燕现在正是十七八岁的好年纪,是最爱美的时候,一直想要一身绿军装,可这料子不好弄,王支书也没办法。
王支书看看那料子,往韩扬面前推了推:“别,俺这里可不兴这个,你有事就说事,能办的,王叔都给你办。”
韩扬笑着把料子又放到王支书跟前:“这是给燕子姐的,叔可不能替她做主。”
说到这里,韩扬道:“还真有事找叔,我听村西的余秀说过一回,村子里缺大夫,不瞒王叔,我家外祖是御医出身,我妈学得一手好医术,她活着的时候正经教过我的,我中医西医都懂,我就想着不如我给村子里的人看病换工分,王叔觉得怎么样?”
王支书一听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