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1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知道……成千上万人在火中化为焦炭。

    关东大地震时间并不长,可是地震后的大火却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直烧得天昏地暗,直到将火场内所有的东西都化为灰烬为止。好不容易逃脱地震的人们,在惊恐万状中又要躲避可怕的火魔。慌乱的人群离开居民区,离开火场,拥向室外的空旷地带。街道、广场、公园、海滩、学校的操场等地,都成为人们逃避大火的避难场所。一时间,许多空旷地带里挤满了人群。

    地震爆发后,无数市民纷纷渡过隅田河,到河东地带避难,大约四万四千人聚集在陆军被服厂的空地上。然而,午后四时许,一阵龙卷风携来了几点火星,并燃着了市民携带的行李,以及被服厂一堆又一堆的军装。除了十几名幸存者,大约44030人被烧死。被服厂大火持续了几个小时。

    为逃避地震和火灾,侥幸逃生的人群开始寻找一个建筑物倒塌后压不着、大火又烧不到的地方暂时栖身。能满足这两种要求的地方只有海滩、港口和码头。于是,恐惧的人们纷纷涌向东京、横滨等地的海滩、码头、港口。但地震造成的海啸,掀起滔天巨*,恶魔般疯狂地扑向相漠湾沿岸的港口、码头、海滩,那些灾民们以为是安全的栖身场所。

    因此次地震震中在相漠湾海底,又造成了大规模的海啸。由于强烈的地震,使海底地壳发生大规模运动,大岛附近海底最大垂直移动达400米,向北移动了4米。馆山附近海底隆起,向东南方向移动了3米。如此剧烈的海底地壳运动,致使海水涌起滔天巨*,猛烈冲击着海岸。地震、火灾之后,大规模的海啸又发生了。

    而此时大海一下子失去了文人笔下的温柔和浪漫,变得狰狞可怕。避难的灾民看到十几米高的横空巨*铺天盖地地涌来时,又慌忙向内陆奔命,践踏致死者甚众。其实,想从海啸的虎口逃生也难于上青天,因为巨*是以每小时750公里的速度扑向海岸的,所以岸上的人瞬间即被大浪吞没,或被卷到了海洋深处,或被大浪抛向半空,有的则被巨*抛向陆地。

    那些停泊在各港口、码头的各种船只不是被凶猛的大浪击碎、击沉,就是在海啸冲击下相互撞沉。海啸退却后,又将这些碎船全部卷走。横滨港曾停泊着一艘较大的渔船,巨大的海浪将其击成碎片,船上的人无一幸存。

    东京、横滨两地的港口、码头设施、地震中毁坏的房屋也被海啸中的巨*洗劫一空。狂暴的大海平静后,东京等地的海滩变成大垃圾场,到处都是木制房屋的屋顶、床板、门窗、船的碎片和人的尸体。海面上也漂浮着类似的东西。但这些残留物只不过是大海狂暴发怒后所剩下的、来不及和潮水一同退去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被大海吞没,早已无影无踪。

    这次地震造成的大海啸共击沉各类船只八千多艘,东京、横滨、横须贺、千叶等地的大小港口、码头统统瘫痪。这些地方尚未从轰炸的阴影中走出之时,今天又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浩劫。

    当海啸结束之后,又有一些侥幸逃脱的人依然朝着海中涌去,他们并不知道一场水上的火葬正在等待着他们。当火势愈演愈烈之际,数万名无法忍受灼热的灾民,为了避免被烧死他们依然跳进了东京湾,他们或抓住船舷、或依托着一块木板,漂浮在水面。这些跳入水中的日本人,以为这样会非常保险、非常安全。

    但他们忽略了不远处的标准石油公司及其油库。傍晚前后,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十几万吨石油泄入东京湾,并引起了熊熊烈焰。火在水上燃烧!更要命的是,东京湾附近海域被烧沸了!侥幸躲避开大火的灾民,也无一例外地被活活烫死。或许此时只有中国的那句古老的成语水深火热,才能够来描述这种最可怕的景象……

    新泻县,日本赤军曾兴起于此处,此时这里已经不见了两个月前的狂热与欢天喜到,街头上随处可以看到那些包裹着纱布的残兵败将,自40天前,反动政丶府派出的白匪军反起全面**之后,赤军就遭受了重创,40天来,红军已经失去了东南部的两个县,目前赤军正在上越山脉同白匪军激战,如果不是国际师团在上越山脉顽强的阻止的白匪军的攻势,或许现在白匪军已经兵临赤军的大本营新泻县。

    满眼血丝的福井川看着面前指挥员脸上未带任何表情,自中日停战之后,赤军的春天就结束了,为了阻止前线的溃退,福井川用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枪毙意志不坚的指挥员和士兵,组织戴罪立营,甚至于连逃兵的家人都不放过,但依然未能阻止占有绝对优势的皇军的**,正如外界说的那样,赤军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昨天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甚至劝说自己考虑流亡苏联。

    “……现在我军的形势非常严峻,几乎已经达到是胜利或是灭亡的地步,日本的革命之火绝不能熄灭,我已经下达了不许撤退的命令,任何一支赤军部队擅自撤退,官兵全部执行战场纪律,我要求我们的士兵和指挥员必须要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有神圣的革命……”

    话未说完,地下掩体的电灯剧烈的摇晃了起来,那些被参谋长的视线B的本就心神不定的参谋人员和指挥员们,甚至因为未站稳而摔在地上。

    “地震!”(!)!~!

    ..

第5章 革命

    (大年初一!祝大家在虎年里虎虎生威、事业有成、爱情如意、和家安康!P:求月票!)

    共和12年9月1日,中午12时1分至5分左右,小半个中国均感到一强列烈的震感,在辽东半岛以及胶东半岛电灯摇动,人们感觉到头晕目眩,更远的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在京城一些建筑掉下绘泥片,在葫芦岛客轮、商轮荡动,在西北大多数人都能够感觉地震。其有感范围超过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台湾台北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

    “那里又地震了!”

    共和9年曾经历过海原大地震惨痛的国民们茫无头绪的惊问道。曾经海原大地震的阴影顿时涌进人们的心头,恐慌在人们心头漫延着。

    共和9年12月16日发生的海原大地震,是共和后中国发生的规模最大的自然灾害,近24万人死于地震,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强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那时关于地震在全国各地爆发的谣言如同燎原之火般传播,引起民众极大的恐慌,那次地震的强度前所未有,而且余震也将历时三年之久。震后,当时西北边防公署立即划拨三亿元用救援灾区,边防空军的飞机、陆军的空艇将数万吨物资空投灾区,十余万军队从新疆、甘肃、西北进入灾区。

    那次地震让那一年被称为“。中国慈善元年”,政丶府的巨额拨款、民间的涌跃捐款,国际饥饿救济协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卍字会、中华慈善基金会等国内外慈善团体更大量派出医生以及救护人员前往灾区救灾。

    面对天灾,中国人有着世人难以。想象的忍受力,尽管这一切早已过去,但那次死亡数十万人,甚至在西北市亦有人因地震死亡的惨痛经历造成的阴影依然停驻在国人的心头,此时半个中国再次感受到的震感让国人再一闪陷入恐慌与惊悸之中。

    “今日中午,东京时间11时58分,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级左右地震……”

    这种恐慌一直持续到下午1时广播电台发布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的新闻播报之后,惊魂未定的人们才算是放下心来,原本不是地震不是发生在中国,这就好……这就好,惊魂刚定的人们庆幸着,心怀慈悲的国人们开始用一种复杂而同情的心态去想象着东方的近邻所遭受的灾难。

    餐厅内,磁带放音机内播放着“众神的黄昏”的片断,。作为共和国的总理,司马个人非常喜欢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乐曲,这是因为他的作品的*情状态可能与国内的状况更契合,也更为政丶府鼓动青年人所需要的,在国内的群众集会上,国民同样也喜欢这位德国音乐家的乐曲,瓦格纳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共和中国的音响符号,而在另一方面也印证着中德两国目前亲密无间的友邦关系。

    和家人一起享用着简单而美味的午餐时,司马。左手忍不住的跟着节拍轻击着,瓦格纳的每一部作品都会给司马带来的莫大的欢愉。

    这时一名副官急匆匆的走进了餐厅。

    “总理,驻日大使。馆发回紧急电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关东大平原乎毁于一旦,其惨烈程度远超过过去轰炸……”

    享用着午餐的司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愣,嘴角同时微微上扬,原本敲击着节拍的左手微微的向左向上摆了一下,示意副官出去,此时司马的心中正在强压着无法自抑的狂喜。

    待副官刚一走出的餐厅,无法控制内心激动的司马猛的站起身,一把抱着餐桌旁的杨琳。

    “万岁!”

    被猛然抱起来的杨琳有些诧异的看着眼前爱人,很难将眼前这个陷入狂喜的男人和三年前海原地震发生后,数夜无法入睡、目带悲意的男人重叠在一起,同样的事件,为什么他会的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他依然把日本当成敌人!”

    爱人的幸灾乐祸让杨琳意识到在眼前的这个男人的内心深处,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并未因战争的胜利而结束,在他的内心里日本仍然是中国的敌人,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欢喜。

    恍惚间杨琳感觉自己有些不太了解他,日本人到底做了什么,会让他如此的反感。

    “阿琳,我失态了!”

    看着杨琳、石灵以及婉云眼中的不解和疑惑,司马尴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