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亮的时候,他们看到山了,青色的,连绵起伏的山。这时候又有了问题,公主饿了。
很抱歉我是一个现实的人,虽然写着浪漫的虚构的故事,但是故事里的人不能几天几夜不吃饭不睡觉。
从昨天晚上开始,公主就没有吃过东西,又吐了好几回,现在肚子饿得咕咕叫。她现在披头散发,一宿没睡形容憔悴,肚子又很饿。本来肚子饿了就会叫,人之常情,可是解忧觉得很可耻。
沈三娘听到了,大笑。这种笑很有意思,豁达的人听了会一起大笑,但是敏感的人听了,就会觉得不舒服。解忧显然很敏感,她感到自己作为公主的尊严被冒犯了,忍不住又流泪。
沈三娘停了下来,准备弄些什么吃的。草原上野兔很常见,沈三娘的马上备有弓箭,她很快就打了一只兔子。陆桐在一边看着沈三娘用弯刀将兔子剖开,把内脏清除,觉得很惊讶。这弯刀就是她和陆桐打斗时候的其中一把。对于中原的武人,兵刃是一种很神圣的东西,为了铸造一把好剑,剑师常常会花费毕生的经历,甚至搭上性命,而对于学武之人,兵刃是和自己的尊严相比肩的。
兔子在火上吱吱的流油,正是初秋,兔子都很肥,烤的很香,沈三娘还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在兔子上仔细的撒盐巴,以及一些奇怪的佐料。那些佐料被火一烤,发出奇异的香味,陆桐从来没闻到过,这和中原的食物显然不同。
沈三娘仔细的烤着兔子,表情的认真程度和她提着弯刀准备同人过招没有什么不同。
解忧渐渐的不哭了,她用手把头发拢起来,挽成一个最简单的坠马髻,然后把脸抹了抹,把衣服整好,规规矩矩的坐到了离火比较远的一边。我一直觉得解忧这个名字给人遐想,她应该是一个苗条纤细很有灵气的姑娘,就像典型的南方女孩,水灵通透。她在坐下的时候应该是下定了决心,不论是什么样的食物,她都会吃,她不想饿死。
但是解忧万万想不到,沈三娘会直接撕了一条兔子腿递给她。她愣愣的瞧着面前的冒着热气流着油的兔子腿,怎么拿?用手?怎么吃?用牙咬?自从懂事之后,她就从来没有用手这样吃过食物……就在她迟疑的当口,沈三娘面色变了,把兔子腿收了回去。
“不吃?那就算了。”沈三娘坐回原处,不再搭理解忧和陆桐,自顾自大嚼起来。在她看来,公主还在端着公主的架子,让她看不顺眼。我想这种不顺眼来自于小人物的自卑,但沈三娘同时又是自傲的,因为她可以不依靠任何人而活着。
公主也一样。公主是自傲的,但是这时候她失去的自傲的资本,因此又深深的自卑,这两样情绪也在折磨着她。她不肯低头,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所以在陆桐再次递给她兔子腿的时候,她接了,用手小心的一点一点撕着吃。
这是她离开那个华丽的马车之后,吃的第一餐。
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的讲他们怎么吃饭,其实是我很好奇一个公主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一个文明熏陶出来的人,从上流社会的顶端,一下子坠入了自然的最低层,面对着生存问题,该怎么办。
此后的很多天,他们在山的边缘行走,时而在草原上急驰一阵,时而翻过山岭,越过峡谷。
这段旅途对于解忧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对于陆桐,却是十分新鲜的。
沈三娘好像生来就知道怎么在山中生活,她知道哪里有水源,知道哪里能避风,知道怎样能射到机灵的黄羊,知道如何捕捉各种各样的野味。她的马上好像藏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她的弯刀好像能有各种各样的用途。她看起来总是懒洋洋的,但是一动起来,却好像迅猛的豹子,有力而优美。
走在森林和草原的交接处,有时候天色明朗,白云在地面投下一块块的阴影,沈三娘就会拂一拂头发,然后向着空旷的草原高声唱歌。她的声音绝不好听,在中原看来,太大声,太野,太不讲究,但是在这个地方,却让人有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恨不得跟她一起唱,甚至高声尖叫,放马纵情奔跑。
我承认,我把沈三娘理想化了。但是每当想到一个生活在西域的马匪,在那种广阔草原和雪山的熏陶下,我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只有这样才像是活着,只有这样才活的自在。
沈三娘就是我心中的一个自在的人。
陆桐却不是。
陆桐是一个中原土生土长的武人,他希望能成为一个侠客。
我不想讨论汉朝的侠客生存状况,因为从汉武帝开始禁止游侠,基本上春秋战国时期那种侠客开始绝迹了。我只是觉得,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不论古今,都是一样的。陆桐就是这样的。他拜师学艺,是想成为大侠,他功夫很不错,可是他始终不是大侠,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大侠的机会的。于是他成了一个侍卫。
在当初同沈三娘动手的时候,陆桐就惊讶于沈三娘的武功,他万万没料到在西域竟会碰上会武的高手,并且,和他的武功很相近。所以陆桐将沈三娘看作武人。然而沈三娘让他惊讶了,在她用弯刀剖兔子的时候,在她飞步捕捉狍子的时候。
陆桐发觉原来武功不仅仅是用来对付人的。
其实,武功最初就不是用来对付人的。
陆桐只是在一个侠客的社会呆的太久,想的太复杂了。
在山间行走的十几天,肯定发生了不少事情,可是我想来想去,却都是些风景如画的场景。这大抵和我心中的雪山草原情结有关。
因为追兵并没有跟上来,所以这十几天的旅途相对轻松。我想不出什么值得记录的大事情,他们就和我一样每天吃饭睡觉,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连话都不多说。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以及怎么写,困扰了我很久,然后终于无奈的发现,自己缺乏在平淡中写出味道的能力。
我心中的人物并不理会我的苦恼,他们自顾自的活着,自顾自的走路,吃饭,说话,睡觉。在这段平静的令人惊奇的日子里,他们很缓慢的互相了解。
沈三娘渐渐发现,公主并没有她想像的那样脆弱。
其实这在公主擦净脸坐在火边等着吃烤兔子的时候,已经开始显现了,只是沈三娘没有看出来。她那时候也很敏感,由自卑而来的敏感。
首先是公主不再以泪洗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哭,但是也不说话,不笑。
作为一个公主,她从来没过过这种风餐露宿的日子。虽然有陆桐照顾,但是陆桐毕竟是男的,不可能像侍女那样照顾的周到仔细。很多事,解忧必须靠自己。
有一种情况我一直觉得有趣,就是在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时候,人往往会变得坚强起来。
每日骑马或者走路,吃粗糙的食物,夜里裹着毯子在篝火边睡觉,这种日子,原来也不是不可接受的。骑马很辛苦,为了节省马的体力,陆桐有时候在地上走,解忧必须保持自己不从马上摔下来。
在汉朝,西汉,还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这两样让后来蒙古马队纵横大陆的发明还没有出现。那个时候人是直接骑在马背上的,当然,在马背上会捆上皮革毛毡一类的东西增加缓冲,但是人想要在马背上坐稳,必须靠两条腿加紧。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广骑在马上向后射回马箭被认为是难得的绝技。
总之,解忧的腿很疼。但是她只能咬牙忍。
我想解忧骑在马上的时候,可能想了很多。她有可能想到了当年皇上对匈奴用兵,那些骑手也是这样骑在马背上千里突袭漠北,大将军卫青或者霍去病也就是这样骑在马上攻到了狼居胥山。她有可能想到了在长安被封为公主的时候皇上对她说的话:汉室子孙,理当为国分忧。如今边境狼烟仍在,强敌虽远必诛。若为男儿,当拿起刀剑纵马驰骋。你虽是女儿,身上也流着高祖皇帝的血。你必须保护你的国家!
我想解忧一定感到很无力,因为她腿很疼,她很累,她想念在楚国的家,想念她柔软的床。她可能会觉得自己病倒,但是那样更糟。
事实上她没有病倒——人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往往会显示出惊人的生命力。
在山上,很多地方连马都不能骑,必须靠双脚走。解忧的鞋是软缎的绣花鞋,在尖石上走了两天,她的嫩脚就磨出了泡,磨出了血。但是她只能继续走。
在休息的时候,她会到水边,将两只脚泡在冰凉的溪水里,暂时放松一下。伤口浸到水很疼,但是她没有叫,因为叫疼一点用都没有。她只能咝咝的抽着气,然后用布把脚包起来,这样走路的时候会好很多。
这一切陆桐都知道,但是他是男的,要避嫌。
沈三娘也看到了,她在石头上悠闲的坐着,嚼着草。后来她把草吐掉,从她马上的皮囊里面取出来一双靴子。“穿上这个,如果你想活着走到乌孙的话。”
“多谢。”解忧低声道。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一只埙。
埙是一种乐器,陶制的,形同一个小罐子,口小肚大,肚上点缀着几个小孔。双手捧起,把手指按在相应的孔上,对着罐子口吹,就会呜呜响,声音有点象箫,但是比箫空旷。
沈三娘在吹埙。
那当然是在夜里,一个晴朗凉爽的夜。
深蓝色的天空,一轮金黄的圆月正从雪山上升起,淡淡的银辉照亮了雪山。山风从峡谷流淌出来,篝火中的火苗便随着轻轻的摇摆。
解忧裹着毯子,她看到了月亮,睡不着。
月亮这样圆,没有一丝缺憾。这样近,仿佛触手可及。
她想家了。
但是解忧已经不再哭了,她只是怔怔的瞧着月亮。这月亮和中原的是同一个,照在自己身上的月光,现在也正照在家乡的木槿树上,父母是不是正在树下赏月?他们是不是会想起远在天边的自己?
然后她听到了一阵奇特的乐声,很空旷。
她转头,看到沈三娘在吹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