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家传的武功也不怎么样,看样子应该是哪个老祖宗练了“通慧功”以后晚上没事儿干,自己创下的破玩意儿——对于打发无聊的办法在参观了凝翠崖底下华佗门的藏书洞以后我算是有了切身体会,放在外面屋里的医书充其量是个摆设,山医命相卜五个藏书洞里的书都赶上一个大英图书馆了。怪不得师父让我尽快把外面屋子里的书看完,好去研究藏书洞里比较精深的东西。我也挺好奇的,在师父嘴里《黄帝内经》都是基础,那藏书洞里的医书该讲得有多深?嗐,管他呢,成天拿小说里百年一见千载一遇的东西当零嘴吃,我现在看书不光过目不忘了,速度也快得很,本来打算一年才能看完的,现在看来,再有几天就差不多了——我现在根本就不是看书了,纯粹是“翻书”,眼比手都快,以前可是做梦都不敢想。就是刚才,我还又咬了咬手指头确认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做梦,这和现实社会比起来脱节太多了,要不是亲身经历,打死我也不信。
今天日记写的太多了,有点兴奋,这不能怪我,虽然五禽戏只练了两个时辰,可我敢打赌,老爸再也打不过我了!
12月5日天气:晴
外面屋子里的医书都看完了,虽然没什么行医经验,不过恐怕医科大学研究生读的医书也没有我多了,师父说学医最重要的是要行脚四方,在济世救人的同时吸取经验,我深有同感。虽说自己现在一肚子医理药理,要是突然有个病人摆在我跟前,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师父说他的师父我的师爷带着他走遍天下行医五十年才说他算是出师,他将来也要像师爷一样对我,还真别说,我倒是挺期待的。我这人也是,本来怎么看师父怎么不顺眼,现在怎么看他怎么顺眼,跟师父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差点儿没把他乐死,夸了我好一阵,说我深得本门随心所欲的真意,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
不过,今天师父仔细端详了我好长时间,然后说有点儿事儿要办就离开神农谷没影儿了,不知道他闹什么玄虚。想想来神农谷也快一个月了,就该回家了。还有那么多东西根本没时间学,看样子今后寒暑假我是闲不住了——说实在的,让师父这个自从宣统皇帝继位以后就几乎没离开过神农谷的“古人”明白什么叫寒假暑假,比让我跟他用新学的五禽戏过上两个时辰的招都累。
师父没教过学生,教我的办法跟同样没教过学生的师爷一脉相承,都是让学生自己读医书,不懂就问,倒是正中我下怀。外面的医书看完了,该去读藏书洞里的书了,山医命相卜五洞,除了“医”是必读的之外,师父让我随便找一样先学个大概,等将来有时间再逐一学习。我估计这个“将来有时间”,恐怕要到一百年以后了,我不在乎,吃了那么多宝贝,活上几百年绝对没什么问题,时间?有的是!
可是除了“医”之外,先拿什么上手呢?倒是让人颇费思量。“山”字部全是武功,气功什么的,说是能修身养性,我肯定是不会学的,就是将来学不学还两说。剩下的“命”“相”“卜”三门里,“相”字部学起来最容易,因为师父也是主修“相”字部的,据他说他一看见我就知道我一定能光大华佗门,虽然华佗门用不着刻意光大;对这种纯靠感觉的东西我似乎也不会太感兴趣,还是算了。那就只剩下“命”和“卜”了,八字命理,紫薇斗数好像很有趣,但我以前读过《易经》,那还是选“卜”字部吧。好了,写完这几行,我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了,这就去“卜”字部藏书洞看看。
12月9日天气:晴
(日记的抬头除了日期和天气之外还写什么比较合适呢?每天都是晴天,真的不想再这么写了。)
今天天气依然是晴,可我的心情却晴不起来了。
“卜”字部藏书洞里的书看了不少了,给自己立了一卦,得了个“困”卦。果然,我被困在神农谷了。
师父今天回来了,原来师父又去了一趟我家,一看就知道了,师父差点儿把我家整个儿搬来,翻翻师父带回来的东西,居然连大学课本都有!虽然我对神农谷看法不错,可要是让我在神农谷里把高中大学一个人读完了那就是两回事了。我用考上个好大学换回来自己的自由,这一次不用考大学了,自由反倒没了!
问问师父怎么回事,师父居然说他看我的面相,五年之内有一个劫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神农谷里呆上五年,等劫数过了再出谷。靠,拜师之后我头一回对师父不满了。至少也该事先告诉我一声呀!找师父理论去!
等等,要是事先知道那是另一回事,现在,木已成舟,不知道师父用什么办法说服了老爸老妈,连大学课本都搬来了,就是我现在硬要回家,回了家会不会再被老爸赶出来也很难说。倒不如……对!趁这个机会把师父为难一回,没准儿还能诈出什么东西来。想想也是,本来以为把屋里的医书看完了也就出师了,一拜师又冒出五个藏书洞来,谁知道师父还藏着什么没告诉我!
正文 第五章 出世
(更新时间:2004…07…27 14:41:11 字数:4885 )
李亚峰并不知道,就在他对华佗门——现在应该叫“师门”的一切发生浓厚兴趣,开始在神农谷中“勇猛精进”的同时,他的另一个名字“阿疯”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
夏天的下午。雷州。燕山居民小区。
一个不大的书摊前,摊主小刘正百无聊赖地看着摊子,突然瞥见不远处有个很熟悉的身影向小区走来,忙喊起来:“喂,王家妹子,阿疯又出新书啦!”
王怜怜刚刚放学正要回家,听见书摊摊主小刘的叫声,她一下子把脚步加快了,冲到书摊跟前气也不喘就向小刘问:“阿疯又出新书了?在哪儿?我买!”
小刘指指书摊边上的广告,“你看。”
广告纸上写着八个醒目的大字“阿疯新作:《青春日记》”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先睹为快!为答谢广大读者厚爱,阿疯推出未完成新作!!”
“未完成新作?什么意思?”王怜怜望着小刘问起来。
“就是还没写完的意思喽。”小刘回答,“上面写得很清楚啦,‘先睹为快’嘛。”
“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跟你多说了,多少钱?”
“这么着急?可惜……”
“可惜?”
“你也知道,阿疯的书卖得好,我上午进了三十套,还没到下午呢,全卖光了。”小刘看着王怜怜笑眯眯地说。
“什么!”王怜怜着急了,“你为什么不给我留一套?”
“咦,奇怪了,我为什么要给你留一套?”小刘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刘哥,别闹了。你看,我都叫你‘刘哥’了,好歹你也该给妹妹个面子好不好?”王怜怜冲小刘撒开了娇。
“嗳,这才象话。”小刘得了便宜,变戏法似的从书摊下的箱子里拿出两本书,“给。这可是最后一套了,专门给你留的。”
“谢谢刘哥。”王怜怜急急忙忙付了钱,拿过书。一看,又不依了,“为什么只有上部和中部,下呢?”
“刚才都给你说了,‘未完成新作’嘛。下还没出呢。”
“奇怪,还有这种事?那……等下部出了,你还得给我留一本,好不好?”
“好,好,怎么不好。”
※※※
王怜怜兴冲冲地拿着刚买的书进了家门,放下书包,想了想,又拿着书冲下楼,按响了另一家的门铃。
“谁呀,来了来了。”一个清亮的女声在门后答话。
门开了。王怜怜还没等门内的人反应过来就嚷道:“冉姐,你看,阿疯又出新书了!”
“我知道。”被王怜怜称作“冉姐”的女孩回答。
“你知道?那……你也买了?在哪儿买的?”
“就刚才,在小区前边小刘的书摊上。”
“这个小刘!”王怜怜生气了,“他还说是特意给我留了一套,我还以为你没有呢。”
“噢,好像书摊上是没有了,我这一套也是他特意留下的。”
“哈,怪不得。”王怜怜马上就消了气,看着冉姐,“美女就是沾光!”
“喂,说你自己哪?!”
※※※
同一时间,雷州,李家。
“也不知道峰峰在那边怎么样了。”说话的是李亚峰的母亲。
“不用担心。老华对他肯定好得很。没准儿他这会儿还乐不思蜀呢。”李亚峰的父亲答话。
“峰峰这孩子倒是不用别人为他操心。可我担心的不是他,是你。”
“我?我有什么好值得你担心的?”父亲大惑不解。
“你再想想,真的不用为你担心?”母亲的语气里带了笑意。
“这个……”父亲有些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