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级号召大办乡镇企业,要求各村上项目。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办起来挺难。究竟上什么项目,让村里几个干部们研究来研究去,拿不出主意来。正在打瞌睡时,有人送来了枕头。 
  当大家被上级逼得发愁时,副乡长刘继昆给村里引来了两个外乡人,推广一种织袜子、手套的项目。那两个精明的外乡人,在刘庆典他们热情的招待下,一场酒下来,就和刘庆典称兄道弟。他们谈的条件很优惠,由他们向村里的群众提供织机,每台织机原价一千八百块钱,先预收一千二百块钱。其余的钱,靠收上来的成品袜子、手套抵账。当然,也不是一下子抵完,每双袜子、每副手套给村里提一毛钱,给群众发一毛钱。抵完以后,各户落下一台织机,到那时候,人家专门来收购成品袜子和手套。当然,原料钱由群众负担,那种棉纱线其实要不了几个钱。刘庆典很兴奋,和文书在一起算了一笔账,一家一台织机,全村可以安排三百四十多台,村里每个月从一台织机上提十块钱,就是三千多块。一年下来,村里可以收入三四万元,同时可以带动千家万户致富。 
  由于设备和销路都不成问题,刘庆典支书通过召开“两委班子”会、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大会,认真组织动员,这个项目就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但是,乡亲们说,一户交一千二百块钱,要卖两头大猪才能凑够,有一些人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一户暂收八百块钱,其余四百块钱由村里立约,从信用社贷款,到麦收以后,从群众交粮的款中扣除,大家就接受了。 
  那两个外乡人拉来了机器,带了十来个技术员,分别到各家各户帮助安装,并教会人们织袜子和手套的技术。外乡人信誓旦旦地说,这袜子和手套是供应俄罗斯的,要常年供货,而且供不应求,一定要保证质量。现在俄罗斯人正和美国的“车沉”、法国的伊朗打仗,那地方远在北极,冰天雪地的,哈出去的气成冰,尿泡要用棍子敲。抱着火箭弹那种冰凉的铁家伙,士兵们不戴两双手套,穿几层厚袜子,是受不了的。有一些年轻人好像懂得,问他们说,车臣是俄罗斯的一个地区,伊朗是个独立的国家,怎么变成了美国的和法国的?这两个外乡人不耐烦地说,反正这是出口产品,马虎不得的。 
  这两个外乡人很守信用,第一个月刚到月底,就来马寨收购成品袜子和手套。对有一些农户做得太不像话的,也勉强地收了,说是这种袜子和手套供应出去,人家肯定是不穿不戴,不过也可以用来擦炮弹。按照合同数额,家家户户发了一些手工钱。临走的时候,两个外乡人偷偷地塞给了刘庆典支书一千块钱,说是感谢刘支书的大力支持,刘庆典就笑纳了。 
  到了第二个月底,这两个外乡人没有来,大家以为可能人家业务繁忙,继续抓紧生产。到了第三个月,左等右等,还不见这两个外乡人的踪影。支书刘庆典急了,亲自到乡里找到副乡长刘继昆,刘继昆马上打电话给那两个人联系。拨出去的电话,电脑话务员提示说:“你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刘继昆的脑门子上立刻冒出了一头冷汗。事情很明显,他们受骗上当了。原来,这批破机器只不过值二三百块钱,他们卖设备,在我们马寨就净赚了三十多万,在其他几个村推广,也是同样的手段。 
  所有的设备停止了运转,放在群众的屋子里生锈。寨子里的群众怨气很大,说村干部尽他妈的坑人。欠信用社的贷款,自然是收不回来了,村里一下子亏空了十二三万元。好在群众手里都落下了一台织机,还有一些没有用来擦炮弹、只能用来擦自行车的袜子、手套和烂棉线,大家干瞪眼没有办法。 
  从这以后,统筹提留不好收缴了,村里给群众结算粮食钱时,该退给群众的一概给群众打“白条”。这个打“白条”的办法,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信用社的贷款还不起,高额的利息还是要还的,你群众不摊钱,叫村里怎么办? 
  这些情况,刘庆河心里是清楚的。他手里就有一把村里欠他的白条子。要在过去,他还可以向村干部要钱,现在自己当上了支部书记,这白条子只能成为废纸了。他不知道的是,连年来,村里在收缴统筹提留的时候,年年都收不齐,乡里的一块儿必须保证,村里的提留款就不能足额收到。有时,为了赶进度,乡里在村里尚未收齐时,让村里立约,在乡信用社贷款,先保证乡里的那一块儿。这样一来,村里的债务年年累加,哪里还有钱给干部们发工资?不过,村里猫渍狗尿地收一点上不得账目的钱,偷偷地给干部们发了一些,不算工资,只能算作补贴。同时,在高楼街开会,大家吃烩面的钱,都记在了饭铺里。“赖好当个官儿,强似卖水烟儿”,在村里跑些事儿,相当吃得开,到乡里找领导办点私事儿,也比老百姓强,当干部还是有许多好处的,所以大家宁愿苦熬着,也没有人撂挑子。  
  刘庆河把自己这几年的积蓄拿出来一万多块钱,说是借给村里的,每个干部多多少少给了一些,把班子和组长们稳住了。大家觉得,新支书就是比刘庆典好,关心部下,心齐了,气顺了,干工作肯卖力了。只有刘庆河的老婆有点不高兴,对刘庆河说:“他爹,要是照这样下去,咱家就弄穷了,这支书咱不当也罢!”刘庆河心里乱糟糟的,连在床上安慰老婆的心情都没有了。  
第60节 开矿(一) 
  这几年不知怎么啦,春季连连大旱天。我们寨子的南河、北河,过去常年流水潺潺,平时清亮见底儿,到了夏季,山洪暴发时,才狂流一些发出黑黄颜色的河水。这是因为山上的植被好,下了大雨,等于为葱茏茂密的树木花草洗净了身子。我们寨子两旁的河流,满河长的都是茂密的鬼柳树(学名枫杨柳)。这种树喜水,能够长在“砂石坝子”里,主根、须根把河道固定得很好,限制了洪水泛滥,年年发大水时,河道很少滚来滚去的。那时节,鬼柳树是一道风景,最好看的时候,是在鬼柳树发芽的初春,站在山上朝下望去,两道河的岸边上,一片嫩黄色,就像铺上了两条金色地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分田到户后,河道里的鬼柳树也给分了。大家也许怕再归大堆儿,争先恐后地把分给自己的几棵大树出了,卖给了树贩子。开始时,还能够卖上价钱,后来稀乎烂贱地处理了,谁也不心疼。等县林业局的人知道了,火速赶来制止这种乱砍乱伐行为,已经晚了。因为到处都是这么做的,法不罚众,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挨家挨户收了一些罚没款,张贴了严禁乱采乱伐树木的通告,一度遏止住了伐树的势头。 
  后来,因为过去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资源缺乏,上级又号召治山整地,各村到了冬季,就组织群众在山上围垦建造梯田。领导们的心情和出发点无可挑剔,不料想有一利就有一弊,增加了耕地面积,却严重地破坏了植被,自然环境急剧恶化,春旱秋涝,年复一年。中央电视台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老百姓弄不懂啥现象不现象的,反正我们寨子到了春天,南河和北河的河道干枯,乔木枫杨柳变成了一丛丛灌木的鬼柳树茅子。一到夏天,山洪暴发,黄龙般混浊的河水,奔腾咆哮,把这些鬼柳树茅子,连根卷走。要不是刘庆典从县水利局要回了一些小流域治理的钱,在南河修了几道防浪墙,离寨子最近的南河早就滚到了寨子里。洪水过后,原来满河的大石头不见了,被深深地埋在了粗砂下面,河道成了暗河,过去的明水流不见了,到处都是晒得耀眼的砂粒。即使有水的地方,妇女们到河里洗衣服,竟然找不到一块搓布、捶布的石头。 
  刘臭蛋就是因为动手早,率先把分给他的那百十棵鬼柳树砍掉后,才有了积蓄。我们第八村民组的河道面积大,所以家家户户分的树比较多。刘臭蛋首先把他分到的树用白石灰圈了起来,请了一帮子年轻人,喝着啤酒,唱着梆子戏,把树出了。不到十来天时间,就成了暴发起来的万元户。等别的群众灵醒过来,树价大跌,同样的棵数,卖到的钱不到他的三分之一。有些人家,砍下来的树,好长时间没有人收购,只得垛在院子外边。 
  那年头,人人都做着发财梦。刘臭蛋两口子有了这些钱后,他女人一分也不让动,自己也舍不得花,全部存在了村信贷员那里生息。当人民币的“五十元”、“一百元”票面出现后,人人都传着,票子眼看“毛了”,不值钱了。两口子才发了慌,赶紧拿这些钱到公社(那时候人们习惯把乡仍然称为“公社”)办了饭铺,不两年,把老本赔了进去,还欠了一屁股债。刘臭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干起了卖豆腐的行当,渐渐地又积攒了两千多块钱。叫他始终想不通的是,在街上开饭铺时,那些痞烂杆子结识的朋友,整天吃吃喝喝,游手好闲,却不知在哪里有大把大把的票子赚。一次,他到街上去,见到了一个痞烂杆子朋友,向人家讨教赚钱的办法,那家伙神秘地说,你到县水泥厂看看,自己揣摩吧。  
  刘臭蛋信以为真,到水泥厂蹲在厂门口看了几天,只见进进出出的不少车辆,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拉进去的是原料,拉出来的是“洋灰”。最后的一天,他终于碰到了一个曾经在他的饭店里吃喝过的人,这人正是痞烂杆子的朋友,说了半天,这人才想起他是谁。这人告诉他,我在这里倒腾萤石砂,一吨本钱十块多,卖出一百三十元,刨除送礼花销,还可以挣到八十多块钱。他说,能不能让我跟你一块儿干?这人说,这怎么行,我花了好大本钱才打进去的,你如果想干就自己干吧。他又向人家打听,怎样才能打进去,这个朋友同样神秘地说,路道你自己去摸吧,我能够给你提供这些情况,就算是很对得起你了。这人实在瞧不起他,不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