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驸马客气了!要送别就在这里好了,拿酒来!”萧佑丹大声说道。 
    听到萧佑丹高声说话后,彦生立刻从客栈中出来,手中捧着一小坛酒,而他地身后是一个白发老者低着头。手中一个托盘中有两只酒杯跟在彦生的后面。 
    萧佑丹深深的看了一眼彦生背后的白发老者,心中却想到:“你王改之不过也是怕死之徒!”但他却没有想过自己也是和王静辉一样,他也怕死! 
    彦生事前就得到王静辉的吩咐,无论如何他和萧佑丹都要喝一个坛子里面倒出来地酒,这样既能够消除萧佑丹的疑心,也不会为赵公公所察觉。王静辉接过小酒坛,当着萧佑丹的面将上面地泥封拍掉,对着两个酒杯到满醇香的酒液:“萧兄,你要急着回辽国,而在下也要准备和党项使者和谈,大家的时间都比较紧张,你我也都不是俗人,请满饮此杯,日后就看你我两人个显奇谋了!” 
    萧佑丹接过酒杯和王静辉一起一口气喝下,两人看着空杯子都笑了笑将手中的酒杯扔了出去。 
    萧佑丹转身朝马车走去,刚走了两步停下来也没有转身说道:“驸马可能弄错了,萧某日后也许会回来,我大辽未必没有一天会陈兵汴都城下!” 
    “就算萧兄不来汴都看望小弟,小弟也会想念萧兄的,他日我将携大宋将士观兵大定府,萧兄到时候不要忘记尽尽地主之谊!”王静辉也毫不示弱的反击道。 
    萧佑丹嘴角微微翘起没有说话便继续走向马车,当萧佑丹的车队消失在如雾的细雨中时,王静辉也冷冷的笑道:“恐怕你是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说完也坐上了自己地马车,朝只显现出一个轮廓的汴都驶去。 
    阴郁的天气虽然给萧佑丹带来了很多烦恼,但是对于大宋来说,上至皇帝赵顼,下至普通老百姓对这场难得的雨水都已经望穿秋水,而王静辉看着这场雨嘴角则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容──据历史记载郑侠混过银台司和通进司将所绘描写河北旱灾灾民惨剧的《流民图》上呈到皇帝赵顼手中,并且说罢新法后十日不雨,则斩他的头颅,至此王安石的第一次为相生涯到此结束,而在《流民图》上呈十天后,老天还真的给大宋送来了一场雨,不过这场雨却挽救不了王安石的命运了。 
    雨丝一点一滴的打在王静辉的脸上──郑侠的《流民图》没有出现;而王安石依然在中书政事堂掌印,继续推进他想象中的变法;司马光除了勤于政事之外,还在汴都的资治通鉴书局中继续编写这一旷古史书……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不过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至少在王静辉的眼中是这么认为,历史不是可以存档的电子游戏,所有一切过去的终将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站在雨中对大宋的未来却充满了憧憬!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三章 缓兵 
       
  “爱卿索要的东西,朕已经准备好了,不知爱卿有何用处?!”皇帝赵顼微微笑道,将手中的两个信封交给王静辉。 
  “圣上难道不知道这信封中是什么吗?”王静辉也非常狡猾的反问道。 
  “朕已经给秉常在汴都开封建好了官邸,剩下来的事情就要看爱卿的了!”皇帝赵顼眼中闪过了一丝冷厉的神色。 
  “臣不过是陪阿里提兜圈子而已,以便给大宋的属国一个满意的交代罢了,真正出力的还是韩国公、种谔和王韶他们,圣上认为该动手的话,就要一鼓作气夺取最大的战果!”王静辉冷冷的说道。 
  “何谓最大战果?” 
  “那就要看王韶和种谔谁更有本事了!不过以臣的估计,要是考虑到辽夏两国曾经有过的姻亲关系,西夏国主跑到辽国避难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最大战果便是西夏唯一的合法继承人秉常了!”王静辉冷冷的说道。 
  王静辉也非常担心,因为历史上金宋合谋灭掉辽国,但是辽国当时的皇帝跑到了西夏,被西夏皇帝所收留保护起来,虽然在金国的威逼之下,西夏最终交出了辽国的末代皇帝,但是这种类似的情况,王静辉不愿意看到在现在重演。 
  西夏国小,国力也远非常人所看到地那样强盛。这从王静辉对西夏单单进行经济战便已经消耗西夏大部分国力便可以看出来,剩下来的骑兵作战或许可以强过大宋,但大宋在这方面加强后,还可以通过计谋、战略和火器等手段取得上风,即便在战场不利,也能够靠消耗其国力将西夏拖死。 
  除了西夏本国还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国家之外。宋辽两国之间的高层从来都是以一个属国的眼光看待西夏的,尽管在西夏手下连吃败仗地宋朝照样还是这么看待西夏,至于皇帝赵顼本人更是如此。若是以此来推断,当西夏高层的“大国”梦破裂的时候,转投辽国也并非是一件稀奇事,毕竟辽国和西夏虽然不是同族,但都是同属于游牧民族,在文化本源上有着非常近似的地方。 
  在三国之间的关系上,辽国立国历史最久,但在制度上主要还是学习宋朝;而西夏借鉴宋朝制度是很多。但学习辽国的体制则更多些。辽夏两国在学习汉人治国方面的同时,还不忘保持自己的本色,本来两国民族是没有文字的,但两国的开创者都仿照了汉字创立自己地民族文字,尽管这些文字使用起来比汉字更加繁琐不便。甚至连他们本国的有识之士对此都有很大的怨言,但在王静辉的眼中,创立契丹文和党项文的耶律阿保机和李元昊是当之无愧地有远见,正是文化上的独立才有国家的独立,这两个创始人比谁都明白。若是想要国祚长久,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哪怕这种文化的根源是来自于汉人! 
  耶律阿保机和李元昊地做法。在这个时代只有王静辉才真正理解──后世日本也是千方百计的想这么做,在从清朝手中获得朝鲜、硫球和台湾后,日本便在这些新领土上立刻取消了原有文字,在学校中只教授日语,为的便是长久地统治下去,将这里的人变成日本人。这种伎俩王静辉在后世的历史书中看得多了,所以才会理解这其中的深意──要摧毁一个文明或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不是战争与杀戮,而是从文化上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最保险的! 
  宋灭西夏。这肯定会引起党项人对汉人的愤怒,与其投宋朝,还不如投与自己文化相近的辽国,这样同是亡国奴,但心理上却没有这么大地负担,西夏统治高层也可以降低自己的负罪感,以此为遮羞布。 
  皇帝赵顼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爱卿以为秉常会真的投契丹么?!” 
  “不是秉常愿不愿意,而是梁太后愿不愿意!臣以为对于最后的灭夏要一慢一快,瓦解西夏虽然只剩下最后一步,但也要慎重,否则不能一战竟全功,到头来好处全让辽国占去了,那就有些缺憾了!” 
  “计将安出?!” 
  “臣听闻阿里提随身带来了巨大的财货……” 
  “嗯!”皇帝赵顼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驸马“爱财”的名声在外,只要是钱就不忘,看来这心思又打在阿里提身上去了。 
  “圣上不妨和君实先生与介甫先生相商,让他们暗中授意一些重要官员,当阿里提上门来行贿的时候,不妨全部都收下来!” 
  “啊?!”皇帝赵顼有些色变。 
  “这样做也是在安阿里提的心,臣估计这笔财货怎么说也有一两百万贯,送上门里的财富不要白不要!等阿里提行贿完毕,这笔财货进了我大宋的国库之后,便和他和谈,臣在和谈上不若就答应了西夏和平的乞求!”王静辉笑着说道。 
  “这不是放虎归山吗?!”皇帝赵顼怒颜说道。 
  “圣上,本朝立国后,太祖皇帝在构筑本朝框架的时候,便定下了这‘强干弱枝’的规矩,不仅在经济上如此,就是军事上也不例外。圣上以为仅仅凭借西北的原有驻军便可以把西夏收拾了么?臣听闻王韶和种谔为了扩大战果,将后方的守军尽数调到前线,后方城池的防御力量连过去的一半都不如,圣上难道就不为此担心么?!”王静辉冷冷的说道。 
  “这……这实在是未免太过可惜了些,王韶种谔即便如此做。现在看来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朕已经下旨调动军队前往西北进行补充了,相信这种情况会有很大地改观!”皇帝赵顼有些心虚的说道。 
  “臣想要宋夏之间达成和平条约,不过是为了西北战场充实做些必要的准备罢了,只有西北兵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那里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轻易化解。不然还要冒着风险灭夏,这样的胜利来得实在是太危险,果实也未必能够保得住──辽国现在已经知道河北诸路有魏国公坐镇,所以辽国君臣绝对不敢在河北方向发动战争,而是转道西方──如果从西京道的河清军、金肃军于宁边州方向突入,那种谔地防线便就危险了!”王静辉淡淡的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脸色一变──如果说辽国肯坐视西夏被大宋所吞并而毫无作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驸马所说的那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尽管宋朝可以凭借地利来守住自己的土地,但就不得不放弃西线进攻西夏的计划,剩下来王韶的那一支实力依然很强劲。但王韶要面临八百里瀚海,这可是西夏天然的屏障,两军在那里交锋显然党项人更是占了地利之便,更何况从熙河地区运送补给,这道路也实在是太过漫长了些。 
  “缓兵之计?!”皇帝赵顼嘴角微微露出了笑容:“那爱卿还要这两封文书作何用处?” 
  “不错。就是缓兵之计!宋夏之间达成和约后,甚至是暂时的停战协议,圣上和枢密院的诸位大人都可从容不迫地秘密向西北增兵,这个过程想必时间应该不会很长就可以达到,而在此之间则是《停战协议》签订的一段时间。待到我大宋在西北万事具备的时候。就是这两封文书起到作用的时候了,有了它们,大宋可以毫不忌讳的出兵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