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不断的战斗中,我们发现,士兵们手执长而不灵便的长矛,一旦离开了队列,则既无用武之地,又会变得孤立无援。而当长矛兵前进时,但见林立的长矛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对方的队伍,其威势和速度在当时步兵中是罕见的。所以,我们必须使士兵牢牢随着队列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集体优势。

    但是,即使在平坦的地形上,为使密集的队伍在高速前进时保持整齐的队形,也必须进行反复不断的操练。我们时间不够,无法使士兵养成条件反射式的整齐划一,所以,曾经想出以军歌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可是,两军开战时,士兵们显得格外紧张,不可能一边唱歌一边战斗。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决定采用了安塞腰鼓作为军中军鼓。方形步兵大阵中,空出一小块地方,安置五至十名鼓手,军队随着腰鼓声迈步,打着拍子行军列阵。甚至,发动攻击时都是按照战鼓声音的节奏,整齐的刺出长矛。

    博昌会战,是这种新战法的第一次展示,现在看来,震慑效果明显。

    黄巾士卒看到我们这支军队敲敲打打的步入了战场,歌声渐渐低了下来,终于渺不可闻。

    隆隆隆隆,隆隆隆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隆隆隆隆,隆隆隆隆,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寒风呼啸的田野上,田野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天地之间一片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五个长矛方阵中,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鼓手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碰撞在充满决死之心的黄巾士卒心上,黄巾军的心也蓦然变成了鼓面,也是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一阵细碎的滚鼓声响过,冲塞天地之间的鼓声豁然消失,静寂,大地在一片寂静中默哀。

    滚雷般的马蹄声响起,雷骑,那披着全身铁甲,马额上挑着锋利的长刺,马上骑士面目掩映在面甲之下,锐直的长枪整齐的戳向空中,如雷如风如电,奔向了矛阵右方战场。在滚滚的烟尘中,随着张飞的一声暴喝,那铁流嚯然静止,仿佛,千百年来,它一直呆在哪里一样。

    军号声再度响起,伴随着一阵细碎的脚步声,2000弓兵缓缓步出了城门,悠闲的走到矛阵后,列成疏散的队型。弓兵队中的鼓手敲着轻松的鼓点,招摇的走完这段路程。

    随即,整齐的大鼓声响起,2000格斗兵一路小跑奔出城门。这些格斗兵一手持圆盾,一手持刀、剑、战斧等短兵刃,直接跑进了弓兵队中,每名格斗兵照顾一名弓兵,摆出了护卫姿势。

    此刻,腰鼓声再度响起,城门口,又有5个长矛队整齐划一的走了出来,走到弓兵队后面列阵。

    对面,阵阵鼓声中,黄巾军惊恐的看着博昌西门不停的吐出一队队士兵。论号令之威严、队列之整齐、训练之有素,惯于和地方武装以及汉朝地方军队作战的黄巾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第一次,黄巾士兵心中,泛起了对方不可战胜的念头。那整齐列队的博昌守军,在黄巾士兵眼中,已经幻化成一只巨大的铁拳,只等一声号令,铁拳将向他们砸来,沿途,将横扫一起障碍。

    军号声再度响起,关羽统领的狼骑出城了。今日,狼骑甩掉了一切负担,不带面甲,以一身轻装弓骑兵的装束,嘴里不停的发出“喽喽喽喽”的怪叫,旋风般奔向步兵阵的左方。

    黄巾大队中,杨凤心中暗暗的叫苦:主公令我在阵前右方布阵,可是,右方正对着狼骑兵,看着对面狼骑嚣张跋扈的面孔,一旦两军开战,挡着狼骑进攻路线的他必然首当其冲。杨凤部下的士兵虽然在黄巾中,战斗力也算不错,但能否承受住狼骑的践踏,他心中丝毫无底。

    城门口,当所有的前锋士兵都出城之后,我平静的询问:“勃尔斤,斧子磨利了吗?”

    勃尔斤手抚着斧刃,气势汹汹的回答:“城主,我的斧子正想着喝血呢。”

    我点点头,扬声吩咐:“命令,子泰统帅所有守军,闭城坚守。命令,长文(陈群)随我出城,在军中参赞军事。勃尔斤,命令联合军团出城,吹响军号,像四野宣告,大战开始”。

    为了跟上我的马匹,联合军团采用小跑的方式,紧紧追随在我左右,嘴里统一发出“呼嗨呼嗨”的号子声。

    当鼓声停息的那一刻,大地上一片静寂,只听见风吹过荒原,发出呜呜的哭泣。一群黑鸦发出呱呱的怪叫,飞舞在军阵的上空,似乎等着享用它们的美餐。荒芜的大地上没有一棵树,小草也俯低了头,等待溅落的鲜血。

    我拍马走到了长矛兵前方,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宣布:“此战,我军必胜。”

    上万个嗓门同时吼出了“必胜,必胜”的呐喊。

    等声音平息,我大声吼道:“此战,我军以寡敌众,勇士们,我期待你们的勇猛,攻击向前,绝不会头。”

    士兵们再次呐喊:“有我无敌,有我无敌。”

    “此战,是堂皇之战,我军正面迎战十倍于己的敌人,孩儿们,用一场辉煌的胜利宣告天下:青州,不可战胜。”

    “不可战胜,不可战胜……”

    “勇士们,前进。照顾好你同伴的后背,把你的后背交给同伴照顾,攻击向前,誓不回头。”

    军号声雄壮的响起,乐进大声发令:“竖长矛,原地踏步,鼓手,准备。”

    “勇士们,前进,我希望,每一个战斗而死的勇士,你的身体仍然倒向敌人,擂鼓,进军。”我拔出马刀,戟指着黄巾大队,发出了攻击命令。

    此刻,如果在高空向下俯视,就可以看见这样一番奇怪的情景:两军列阵准备交锋,一方是黑压压的10万之众,另一方,只有一万多人,列成五个小小的方阵。但是,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地首先发起进攻的,居然是人少的一方。相反,人多的一方反而显露出萎缩的神情。

    博昌会战,就在这样的情景下,拉开了帷幕。

    推荐好友作品:《猛龙过江》,骷髅精灵;《花开堪折》花开堪折;《异域人生》,西北苍狼。

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六十四节 山呼海啸

    震耳的鼓声再度响起,在鼓手激昂的锤击中,青州第一第二军团气势汹汹的迈步向敌军逼近。

    左髭丈八叹了口气,绝望的说:“刘备已经抢先攻击了,俺们不能傻站在这儿,等他们来打,传令:全给我冲,打他娘的。”

    “打”,像是困于陷阱的猛兽发出的最后嘶鸣,黄巾士卒自喉咙里发出低沉的悲愤吼叫,那声音充满了绝望,充满了一去无回的感悟。

    随着这一声号令下,黄巾军的左翼和中军空群而出,向我军扑来,独杨凤的右军纹丝不动。

    “傻瓜”,站在高高的巢车上,我放下望远镜,转身对身边的陈群断言:“此战,我军必胜。”

    陈群淡淡的一笑,信心百倍的答复说:“群从来没想到,主公会败于黄巾小卒手中。”

    随即,他充满疑惑的探问:“不过,主公怎么一看黄巾冲锋的势头,就判断黄巾必败呢?群无知,很想知道主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我微笑的摇摇头,来不及回答陈群,抢先下令:“吹军号,命令文谦(乐进)停住脚步,转入防御阵型。”

    “勃尔斤,命令联合军团左移,准备保护阵型左翼。”

    “吹军号,命令两翼雷骑狼骑下马歇息,做好攻击准备……”

    这一连串命令流水般下达后,我才来得及向陈群解释:“军队的冲锋不是赛跑,士兵冲到对方阵前,要立即展开厮杀。所以,军队的冲锋要留有余力。

    一般来说,军队的冲锋分为三段式,第一阶段是缓步,通过各兵种前进速度不同,调整队列,变幻阵型。比如,利用弓兵速度、重装士兵速度、轻步兵速度、格斗兵速度各有不同。在前进时,根据地形不同、战法不同,列阵时,各兵种排列方式也不同,这些,都需要在缓步阶段调整。

    第二阶段是快步,利用快步的行进调动士兵的士气,整理队列,调整攻击节奏……

    第三阶段是奔跑,提高士兵的冲击能力,需要利用全队攻击的气势,打击敌人抵抗的意识……。”

    转身一指黄巾军攻击的人潮,我接着补充说:“黄巾军一发动攻击,就全体上阵,连预备队也不留。一旦开始冲锋,就全力奔跑——这已经不是冲锋了,这是赛跑。等他们跑到我军阵型前方,只有吐着舌头喘气的力气,我方士兵需要的只是顺势屠杀而已。此战,胜负已定。”

    前方,军号声响起,鼓声变换,前、后队的16列矛兵迅速调整步伐,向左右两翼伸出了双臂,迅即,双臂合龙,厚度为5排的矛兵防御大阵组成了。横排矛兵之间相距0。8米,纵排前后矛兵相距1。2米。前后梯队间各矛兵参差排列,三米长矛齐齐向前伸出,形成了一片犬牙交错的钢铁森林。

    鼓声再度变换,两千格斗兵挺身向前,排列在长矛兵身后,做好的格斗准备。

    一声军号,乐进响亮的嗓门在阵前响起:“弓兵队,覆盖射击。两轮急射。”

    弓兵队中,立刻响起了尉官的号令声:“全体,举弓……”

    “标尺4,搭箭……”

    “瞄准……”

    “放箭!”

    随着弓弦的颤响,2000只羽箭黑鸦般的从士兵手上飞起,落入奔跑的黄巾队伍中,溅起一片的血花。一眨眼之间,又一轮箭雨倾斜下来。

    乐进再次高喊:“弓兵队,压制射击,10轮急速射,放箭。”

    黄巾右翼,正对着我方左军的方向。几名黄巾士兵急速的奔向骑着驽马,屹立在阵前的杨凤:“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