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华'作者上是在严肃的探索民族富强、长治久安之计,很给人以思索。砸2票,加油/亚力山大<;6…814:10>;
□'精华'太血腥了,毕竟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五胡乱中华不能怪异民族入侵,只能怪我们汉民族的统治者无能。许愿沙scott<;6…815:29>;
□第一章里:“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号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前三者都有自己民族的史诗。而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的汉民族,几千年来竟然没有发现自己民族的宏伟史诗,这无疑是中国人最为遗憾和迷惘的一件事情。”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遗憾和迷惘的事,四大古文明除了中国都最终消亡了单一民族的史诗有什么用?唯有中国,五千年来民族不断融合,文化也不断融合而能够传承下来形成中国自己独特的文明,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自豪么?子铧<;6…1015:56>;
□中国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为1215年,分裂内乱时期为785年(加上统一时期的中后期内乱,大约800多年)。一个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世界上没有一个大民族象中国这样历经如此多的分裂内乱而每次都能整合自己,最终回归统一潮流!子铧<;6…1020:11>;
□至于“延续到现在,员工对企业也一点没有忠诚,老是想着:彼可以取而代之。”好象和中国的改朝换代没有什么关系,企业和员工的是市场下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是双向选择,谈到忠诚好象太过了吧,还没达到这么高的层次。“同事间也因此充满了欺诈,朋友间只想彼此利用。”也是以偏盖全了,世界并不全是这样的。子铧<;6…1020:13>;
□'精华'民族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决定民族命运的,绝不仅仅是战争与暴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文明形式本身的冲突竞争。生活方式是否具有包容性?语言文字是否简洁并具有美感?是否有利于交流传播?信仰是否具有多元特点?并对其他民族的信仰形式具有共处性?人文精神、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国家形式、社会结构、消闲方式、审美方式、居住方式、人际关系准则、婚姻与两性关系的传统、家庭与家族形式的亲和力等等等等,是否具有坚实的根基?是否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子铧<;6…1020:20>;
□归纳起来,就是由所有这些方面综合形成的文明方式,对本民族个体是否具有深刻的吸引力、强烈的凝聚力?对不同民族是否具有包容性与亲和力?文明冲突是民族竞争的“软”形式。它更为长久的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文明形式不具有弹性(包容性与亲和力)的民族,必然是民族文明的尊严极端化的民族,也就是老虎屁股式文明。这种文明的民族,必然陷于连续不断的外部冲突与内部族群文明的冲突,谁也容纳不下谁,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衰落。子铧<;6…1020:24>;
□'精华'员辽阔的罗马帝国,是战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他缺乏丰厚渊深的原生文明,又拒绝汲取古希腊文明而改造自身。虽然强悍,却没有柔韧的文明根基。罗马帝国留给人类的,除了庞大的斗兽场、血腥的奴隶角斗场、无数的征服战例、豪华的公共设施、奢靡的沐浴方式与酗酒恶习,以及一部《罗马法典》与哲学诡辩派之外,还有什么呢?子铧<;6…1021:33>;
□对于一个存在千年左右的世界性帝国,其主体文明竟然如此贫瘠,确实令人不胜惋惜。惟其如此,在历史岁月的侵蚀中,罗马民族最终无声无息的解体了。倒是曾经被他征服的许多民族,依旧没有灭亡。质胜于文,这是古罗马文明的致命缺陷,也是古罗马民族悲剧的必然所在。子铧<;6…1021:34>;
□你说“中国的大一统政治地理,缺乏交往和竞争促进发展的先天条件。这种自我封闭的大一统不仅导致了停滞,也导致了夜郎自大和对世界的无知。”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除了明永乐以后(郑和下西洋以后)和清朝中期的闭关锁国以外(清是个特例,后面会提到),从来都是开放的,与西方一直保持着交流,并不是你说的自我封闭的大一统,而你说的“停滞”仅限于满清时期。子铧<;6…1223:13>;
□中国强大统一时从来没有吝啬于封闭自己,从战国、秦汉、唐的玉石之路、古丝绸之路(陆路),宋、明的水上丝绸、瓷器、茶叶之路通过南洋、印度和波斯与西方的交流也一直持续不断,就是分裂时期也都与西方保持着小规模的交流。而正是这些不间断的交流为西方的现代文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科技与文化养料。子铧<;6…1223:15>;
□你说“纵观历史,四大文明中,巴比伦是在大一统中灭亡的,埃及、印度是在大一统中被征服的。至于中国历史,不过是一个不断被征服的历史。汉以后,有五胡乱华,赶走五胡。我们迎来了唐朝,迅速又被异族的安史之乱祸害,被异族的南北朝分割,宋代南北对峙就不说了,结局是被蒙古人征服。明朝赶走了蒙古人,我们又被清朝满族人征服。你觉得这种大一统值得炫耀吗?”还是强调一遍请不要偷换概念,我强调的是中国的文化,经典哲学对于中华民族生存的意义,而不是大一统怎么样。子铧<;6…1223:24>;
□巴比伦的灭亡是它自己的文化不能承受国家的负担所导致,埃及、印度怎么样我不清楚,只能说明它们没有抵御外侵的能力。而中国恰恰可以,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候是一种“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态势,是中国民族在长期生存竞争中的第一个大智慧——对付外敌的超级智慧。还有请注意,汉以后,西晋到隋之间并不是赶走“五胡”,而是把五胡同化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子铧<;6…1223:25>;
□下面我要提到元、清两个时期。蒙古人曾经横扫欧亚、统一中国,建立了其广袤无与伦比的草原帝国。可是,以国家实体为依托的古蒙古人,数百年间却国亡族破,至今仍然支离破碎。蒙古人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它自身的原生文明不够醇厚,没有柔性,和古罗马一样不能同化征服之地的文明,反而受困与当地的文明冲突,进而失败于文明的割裂导致的内部分裂,数百年间国亡族破,至今仍然支离破碎。满清不能化于中华民族之外来看待,因为它被汉化了,虽然不彻底。满族虽不是中国主体民族,但确定无疑的是中国人。子铧<;6…1223:28>;
□满族强大而夺取全国政权,本质上是中国人的统一形式问题。只是由于中国主体汉族第一次成了b角甚至c角,再加上满族初期入关的报复心理,强加于汉族的高压政策,汉族才有了亡国感觉。但是,随着满族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汉族进入中央政权人数的的不断增多,以汉族文明为主体的中国文明终于认同了这个成功脱离了落后母体的少数民族的中央统治权。所以,满族主政与中国历史上的外敌入侵有着本质不同。中国积弱始于满清,是由满族的民族性决定的,一个弱小的民族统治一个文化深厚的大民族,子铧<;6…1223:30>;
□她的民族心理必然是惶惶的,就要用几种手段来达到她的统治,一是抹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英,改变这个她的民族性——奴化,扼制她的文化发展,推行八股、兴文字狱,删减四库全书,达到满清统治文化的需要,正因为满清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扼制使整个民族产生自满心理,而对外来入侵没有准备。子铧<;6…1223:31>;
□你说“我要说的是书评中,你关于罗马文明衰退的结论。罗马文明并没有衰退,西方的文明中无不打着罗马文明的烙印。达尔文认为,只有竞争,才有发展,蒙古人认为,草原上只有跑得快的狼才有食物,正是有欧洲大陆各国的竞争,才有西方的崛起。而我们的大一统,这种超稳定的状态既不符合进化论,有不符合社会发展。”我认为古罗马文明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你说“西方文明中无不打着罗马文明的烙印。”那请问这些烙印都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西方的文艺复兴的土壤多产生于古希腊哲学和中国传流到西方的文明和西欧的土著文化。子铧<;6…1223:33>;
□而古罗马给予欧洲的仅仅是一个扩张的**。达尔文的认识,我很同意。但你说“而我们的大一统,这种超稳定的状态既不符合进化论,有不符合社会发展。”我很不同意,这是你曲解中国文明,生搬硬套的一面之词。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了解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经历的巨大冲击比任何一个民族都多都惨烈!而实践证明,任何军事力量(当然包括西方)都不足以摧毁中华民族。子铧<;6…1223:36>;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略。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野强弱,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这是民族发展史的铁则。中国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御消解能力。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扩张。面对强敌,坚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限扩张。子铧<;6…1223:39>;
□从总体上看,中国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