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情下达,听说要办一个邸报,上面公布官府的各项政策,以及政策的解释。为了让这封邸报流传广一点,听说,上面也要刊载一些四书五经的经义辨识,此乃传播文化的圣人之道,融举双手赞同。但听说,为了方便商人的购买阅读,上面也要刊登一些四处商情,价格目录。我对此颇有微词,圣人之道怎么要与商人并列,岂不是侮辱斯文。子正,你乃主公心腹,你劝劝主公,邸报上不要登载商情,如何?〃

    沮授哈哈大笑,劝解道:〃文举,你迂腐了。我问你,印刷一封邸报,虽然我们用活字印刷,成本较小,印刷时间略短,可是,若是一封邸报只印数份,成本若干?长此以往,官府负担若何?

    况且,朝廷政策越多的人知道,越容易上情下达,下方官员的弊端越少。要想邸报流传广泛,又要政府负担轻松,岂不要多登一些百姓所关心的事件。青州,最有钱的人是谁?商人也!商人要想刊登自己的商情,就会给邸报付费。邸报有了钱,政府的负担就会减少,也就可以更长久的刊登一些经义辨识。以商人之钱,帮助传播圣人之道,我想,即使是圣人再世,也不会反对的。〃

    孔融默然。

    国渊欲言又止,此时,马车进入了一条喧闹的大街,车外,人喊马嘶的声音一下子涌进了车中。国渊敲了敲车棚,吩咐道:〃走僻静的地方,我们正在说话。〃

    马车随即转向,喧闹声渐去渐远。

    沮授微笑着,看了看这三人,问:〃你们三人,是不是对第二条都不满意。〃

    国渊沉默了一会,看到两人都不开口,只好勉强说:〃第二策嘛,青州邦联体系,我觉得不可理解。你们追随主公,主公开口,你们点头,却忘了人臣的责任。

    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依附我们的各部族抬高到与我们相同的地位,甚至容许他们进入青州谋生,容许相互间迁移定居。我认为,极不妥。〃

    沮授微笑着,回忆道:〃昔日,主公以一个琉璃杯为代价,逼迫陈群效力时,我与符皓(田丰)管幼安(管宁)正好在场,我现在认为,主公平生最得意的交易,就是拿一个琉璃杯换取了陈群。长文(陈群),真天下之才也。你们看了这三策,感觉不理解,我却在其中,看到了一个大帝国的诞生。〃

    帝国,这个词是沮授新从刘备那里学到的,中华帝国,是多少汉民族的梦想,这个字眼,激动着多少代人,然而,现在,这三人初次听到这个字眼,却显得格外疑惑。

    〃帝国,是的,帝国。〃沮授激动地说:〃你记得主公说过的家国之道吗?国者家也,千家万户组成国家,治国当如治家。家有家长,百户为村,设村长;千户为乡,设乡长;万户为镇,设乡老;五镇十镇为一城邦,设元老。如此,即使我们今后疆域再大,我们只要管理好了乡老元老,类似于军队中通过管理士官尉官,进而掌握全军一样,我们再大的地盘,我们把他划成一小块以小块治理,以治家之术治国,何愁帝国不倡?

    我在出云做相国时,曾随商队向北方而行,在马上走了两个月,仍看不到大地的尽头。其后,商人们告诉我,向西,穿过大草原到长安,到天水,需要走5个月,再向西走一年,仍看不到大地的尽头;至于向东,沿着辽东的海岸线走一年,走到极北之地,大地仍见不到尽头。

    我常常想,大地的尽头是什么呢?有生之年,若是有人走到了大地的尽头,告诉我那里的风景,该多好?我进一步想,若是这辽阔的大地,全归我大汉,全是我大汉的疆域,该多好?

    昔日,夜郎王曾问,汉朝与夜朗孰大,此举惹得大汉朝野笑声一片。然而,大汉朝野谁知道,在我们大汉疆域的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天地,这天地,比大汉疆域大十倍不止。这疆域,就是我青州、出云男儿驰骋的天地。

    如何管理这么大的地盘,如何让我们的帝国,其疆域自西至东,太阳永不落山。我曾思索了很久,直到主公提出这三策,家国之道呀,治国,当如治家。

    东莱事变,我军调动军队,三日才到了前线,这还是在我们青州。若是青州之外事变,我们如何应付?主公提出了一个方法——化大国成小家,元老会,邦联体系,就是化大为小的治理方式。

    多年以来,主公安居青州,常自满足,我几次劝他心怀天下之志而不可得,今日,这三策中,我看到了天下。在别人以为主公新近受了惨重损失,正该休生养息的时候,在别人对青州虎视眈眈的时候,主公却一展天下之治,此三策是为今后治理天下预做筹谋。五年了,大鸟大鸟,五年不鸣,一鸣即将惊人。

    诸位,你们现在不理解主公的筹划,我劝你们,身为臣下,为主公竭力执行,随着天下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筹划,每一条每一则将在我们面前明晰。我们这些臣下的使命,就是追随主公,开创这亘古未有的时代。我们,必将因此而名垂青史。〃

    国渊目光闪动,答:〃不错,渊自随主公以来,主公之谋每发必中。在我们盯着眼前这几步时,主公已在考虑后招。当日,乐文谦(乐进)兵进平阴小城,我等皆不解。谁能想到,五年后全赖乐文谦挡住了袁车骑,使之不能入青州肆虐。

    右军师放心,国某不是不知轻重之人,虽然对主公之谋不解,然而,既然追随主公,当为主公尽死力儿。只是,若有机会,还望子正与主公解我疑惑,拜托。〃

    徐庶孔融一起拱手,答应了沮授。

    沮授话锋一转,道:〃说到出云大相国,我到想起来了,元直,我和左军师都去过出云,三年后,左军师(田丰)任满,即将回青州。下面,就是你和前军师(田畴)出一人,前往出云任相国。泰山新定,主公必不愿前功尽弃,很可能是你去出云。

    刚才,主公府上,刘浑公子说了一种新战法,以步兵于对方对峙,压迫对方收缩兵力,然后,用骑兵穿梭,攻取敌军后方城镇,迫使敌军崩溃。此种新战术被主公命名为‘蛙跳‘,你琢磨琢磨。〃

    徐庶沉思片刻,说:〃此种战术,必须有两个保证。其一,是强大的后勤供应能力,能够充足供应负责穿梭的骑兵粮草,其二嘛,必须心狠似铁。〃

    〃不错,心狠似铁,〃沮授解释道:〃辽东之战,我军没有强大的后勤供应能力。所以,所有粮草都必须就地筹措,这就必须心狠;另外,我军在敌后活动,决不能让人泄漏行踪,杀尽所有遇到的乡民,探子,这必须心狠;深入敌方,我军伤员的不到救护,所以,不仅需要对敌人心狠,也需要对我军伤兵心狠。刘浑此战,充分显示出一个虎狼面目,如今,他犯了军律,私自调动部族2000骑兵,我们该如何处理?〃

    孔融、国渊悚然而惊:〃‘兵不过百,过百必诛‘这是一条铁律,刘浑,这次犯了死罪呀。〃

    徐庶仔细的询问了府中发生的事,当听说刘备称有办法救他时,嘴边浮上了淡淡的微笑:〃我明白了。昔日,刘浑在出云犯错时,主公曾通过一条律法,刑不及弱冠(未成年人),刘浑虽然弱冠带兵违反戒律,但要强辨,还是说的过去。

    还有,刘浑此次大胜,暴露出其生性残忍,不适合中原争霸,但却适合征伐异族。青州也曾出发谋乱的罪兵,令其终生不得登上大陆,我看,主公是想把这利器发向海外,令其开拓疆域。

    东莱,降兵20万正该处理,我们现在需要做得是:为他选个征伐目标。〃

    沮授闻言,随即闭上眼睛,脑子里走马灯般徘徊着一幅幅地图,许久,他睁开眼睛,看着嘴角含笑的徐庶,道:〃我想到了,我想到2000天马部族骑兵,五万辽东降兵的去处。"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三十一节 算计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三十一节算计

    广绕城主府,刘备没有回答孙策的话,缓步走到兵器架旁,整理着兵器。许久,刘备转过身来,淡然地问:“想试试你的新兵器嘛。”

    孙策兴奋地答:“好。”

    刘备立刻吩咐侍从,将兵器架抬到后花园。不一会,典韦也闻讯赶来,立脚旁观。

    刘备自兵器架上取了一把短剑,一顶圆盾,踱到一旁,建议说:“伯符(孙策),你也选个盾牌吧。”

    孙策傲然道:“何需盾牌?”随即,抽出了新刀,摆好了架势。

    刘备赞赏地微笑着:“好一个虎儿。”扬了扬短剑,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且慢”,典韦插手制止:“主公要真刀真枪的动真格儿的,待孩儿们取来我的兵器再说。”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典韦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角色,出门在外看到别人仰慕的目光,甚至颇以自己的新身份为荣。整齐的军服,鲜明的铠甲,让典韦爱不释手。胸章徽记,这些身份的标志为他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赢来无数的尊重。看到街头无数行人见到自己的徽章,纷纷想自己行礼,避道而行。头脑简单的典韦立刻执着地维护起自己的侍卫地位,脚跟脚的追随着,成为了刘备的影子。

    此刻,主公要跟人交手,典韦只知道睁大自己的牛眼,握好称手的兵器,在主公不支时,给对方一下。至于这种行为,原是自己所痛恨的,典韦早已忘记了。

    场上,激烈的打斗开始了,刘备在盾牌的掩护下,展开了近身搏击,剑剑险恶,15岁的孙策人小力弱,又新获此刀未久,兵器不顺手。而刘备转战沙场,经验无比丰富,又常和张飞这样的暴力男交手,记记力沉,孙策立脚不住,步步后退。

    周瑜见到形势危机,紧了紧手中的剑,未几反应过来,典韦已见到这个小动作,随着他一努嘴,四名侍卫站到了他身边。

    周瑜叹了口气,松开了手中的剑。此刻,场中当啷一声脆响,刘备与孙策的身影分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