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流管加大注射器代替吸引机;用输卵管结扎包代替下腹手术包。只有懂医的人才明白在这样简陋、原始的手术室里为老人做阑尾炎切除术,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挑起多大的责任。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秋天,我们农村卫生院工作条件还是那么艰苦,那么简陋。只有内行才会悄悄地为裴医生捏一把汗。好在,手术成功了,10天后病人完全康复出院。
他们在这样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工作着,裴医生做过疝嵌顿松解修补术、胃穿孔修补术、胎盘滞留取出术等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叫人担心,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一个在基层医院工作过的人都真心希望农民富起来,农村的医疗条件快点好起来!
1984年9月,裴森茂医生成为全县最年轻的主持卫生院工作的副院长,那年他23岁。
1989年,他被组织上调到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任业务站长,把关全县的计划生育四大手术。他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乡镇卫生院。搞计生手术一是太单调,二是做工作太艰难,不是号称“天下第一难”么!他更喜欢做一个“万金油”医生,一个能治多种疾病的“全科”大夫。
“你还是走马上任了?”我问。
“诱惑我的不是县城,不是职务,是我的服务对象多了、广了,我可以面对全县的农民,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可能从小就有那么一个乡村情结,为农民做事,我总感到愉快。”
在计生站的6年里,他足迹踏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施行计生手术万例无事故。记不清有多少次吃住在村里、工作到天亮;有多少次既为农村妇女做了结扎手术,又为她们免费做了卵巢囊肿摘除手术。
我最关心关注的还是他的下一站。从某种意义来说,下一站比计生站的工作更苦、更累、更难。
1994年11月17日,他到崇仁县卫生防疫站任站长。据我所知,县级各地防疫站为了创收,派人外出学习妇产科、口腔科、皮肤科,回站后都“不务正业”,担起防疫站生存的重担。“以医养站”,“以药养防”,正业变成了“副业”,留一少部分人搞“计免防疫”的正常工作。裴森茂会走这条路“以医养站”、“以药养防”的路吗?
他回忆起10年前上任的那天,细细的秋雨有点寒意,县委领导和县卫生局领导一起送他到县防疫站上任,开了一个不到20分钟的简短交接见面会。开完会,县领导、局领导告辞后,他就留下来开始了新的工作。到各科室熟悉环境,了解情况,和干部职工座谈,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站里的财务账上几乎是零,水电费已几个月没有付账,相关单位已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新站长到任还不付账就停水停电。前年开始兴建的集资房未经验收就被站职工全部抢占,职工上班议论的是住房问题,下班座谈的还是住房问题,人人无心上班。基本上处在瘫痪状态。或等米下锅,或坐吃山空,或照着前人的脚步走。而他想的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当夜他就和站班子成员一起座谈讨论,研究制定了3条近期的工作目标:一是整治工作作风,把强化免疫等业务工作做实做好;二是增收节支,确保工作能正常运转;三是尽早处理住房问题,安定人心。他从乡里调进县城,按理可以分到一套住房,第二天他就宣布了3条:一是自己不要房,二是成立分房小组,三是宣布抢房无效,限期退出,否则采取强硬措施。分房小组成员组成全部由不要住房的职工代表和领导组成。裴森茂用他的果断与实干,迎来了1995年的春天,上任后的1个月13天,他推行了全方位的改革。1995年他们县防疫站在全市率先实行站科双层双向选择聘任制,实行竞聘上岗,落聘待岗;在全市率先推行卫生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合同制,把全年卫生防疫工作总任务按科室职能进行分解,签订责任合同。
什么叫跋山涉水?什么叫走村串户?裴森茂的双脚会告诉你。防疫站的任务是发放药物、接种疫苗,崇仁县有168个行政村,1228个自然村,裴森茂要求自己用双脚走遍崇仁县的每座村落。离县城70华里的张坊乡有个村叫桃源乡村,该村有个自然村叫游坊村坐落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上,多年来没有准确的儿童接种资料可查,山高路远,10多年没有上级防疫人员直达,存在着漏卡漏种的隐患。仰望高山路窄坡陡,去?还是不去?自己去?还是派人去?请村医带路,爬山,只有爬山,只有上前,没有退路。想想吧,老表的日常用品是怎样背上去的?他们生病了又是怎样背下来的?步行了5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确实有漏种的儿童,逐一地检查,逐一地补种。全县0—7岁的儿童有3万余人,无一漏种。
说到涉水,裴森茂笑了。“不叫涉水,叫落水。”
那是1998年,抚河、乐安河、崇仁河呼啸而过,崇仁县城内涝灾,全县受灾面积过半。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他带领防疫防病消杀工作组深入各乡镇灾区,巡回指导灾区消毒、防疫防病工作。在一次乘坐竹排渡河时,跌入寒冷的洪水里,大家奋力相救爬上岸,全身透湿。第二天感冒发烧,体温达39℃,舌干唇裂,走路都打飘。同事劝他回县休息,病休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节骨眼上回去养病于情于理都难以说服自己。自己是医生,边工作边治疗吧!走一村,打一针,吃一口药。当大灾过后,没有发生疫病流行时,才真的躺了下来。2003年,他们县有7万多人在广州、北京打工。为了宣传预防“非典”的知识,他依然用自己的脚丈量着崇仁县的土地。他的脚迹走遍了全县的偏僻山村,这是他的骄傲、他的自豪,是他的义务、他的责任、他的欣慰、他的光荣。
与裴森茂交谈是愉快地,他爽快、洒脱,他自豪地说:“过去我手握手术刀,一次只能解救一个病人,如今我送药送疫苗,是为了崇仁县老百姓将来不生病或少生病。这个工作远比开刀意义大多了。这个喜悦与那种喜悦是不一样的。这种工作有时是寂寞的、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因为,看不到近期的效果。如果不认真做,防病的这座堤坝、这张网络就会彻底崩溃腐烂。这工作危及的不是个体生命,而是群体安危。”他们县的计划免疫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库尔博士的高度赞扬,也就不足为奇了。1997年崇仁县被评为全国计划免疫先进集体,2001年崇仁县再次荣获“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单位”称号。裴森茂自豪。我也为他自豪,1995年他们县基本消灭疟疾,1997年基本消灭了碘缺乏病,1998年消灭了麻风病,1999年基本消灭了寄生虫病。他,裴森茂自然地评上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裴森茂还很年轻,今年他还只43岁,他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山,还有水,还有坡,还有沟,也许他毕生的精力都会倾泻在这跋山涉水间。他是愉快的、知足的,他为崇仁县子孙后代的健康献出过自己的青春,为千家万户的安宁洒过自己的汗水;他是痛苦的、内疚的,像许多有成绩的男人一样,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不过,我相信,在他父母、妻子、儿子的心中,他一定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的。
话别后,他匆匆上路,2004年的6月6日天空下着小雨,他走进风雨中,望着他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风雨兼程”4个字。他的成绩、他的荣誉是他用这双脚走出来的。
第三部分 办医:在永远织与补的日子里第26节 用生命编织呵护生命之网(3)
3无悔的选择
一位名人说:人生即选择。每次选择是痛苦的,也是欢乐的。正因为有了选择,才有了多彩丰富的人生,才有了充满竞争、充满魅力的生活。
这次采访的是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他就是在选择中度过了他的一轮又一轮闪光的青春。他的名字就叫谢光轮。
他是赣南老区宁都县东山坝镇人。
有必要介绍一下宁都,它太偏远,太陌生了。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邻石城、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永丰县,北毗乐安、宜黄、南丰县。面积4053平方公里,面积居赣州市第一,江西省第三,其中山地占70。78%,耕地占1116%,水域占3。93%,概称“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总人口70万,居赣州市第三,其中农业人口60万,城镇人口约10万。有畲、壮、土等9个少数民族计2087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有行政村348个。
也许你还没有概念。大革命时期,这儿是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这儿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曾山的战斗足迹,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重要战场。解放初期,一部于蓝主演的《翠岗红旗》就是以县郊翠微峰剿匪的故事为背景拍摄的。这里不通火车,没有水路。距南昌318公里,距赣州162公里,距厦门514公里,距深圳700公里,距京九线兴国火车站80公里。农村人年均收入1339元。
我还想说出一座城市的名字:山东烟台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知道烟台市的人一定比知道宁都县的人要多。
烟台靠海,是发达省的发达城市,风景优美,交通方便。
他,谢光轮,1984年考入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华东地勘局262大队职工医院。一年后随队迁往烟台市,该职工医院同时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医院,在今天的大学生眼里绝对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他为人厚道,工作踏实,技术上肯下工夫钻研,组织上准备让他担任业务副院长,并同意把远在江西赣州市工作的爱人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