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的几个满清官员都倒吸口凉气,这林则徐的怨气也太大了一些吧?不过他们细细一想,又都叹了口气,现在满清朝廷眼里哪有汉人?不仅不把普通汉人当人,汉人士大夫的日子也越发难过了。连道光27年的进士大多都在候补,如林则徐幕中的李鸿章和郭嵩焘就以一个中书舍人候补——这过去都是拿来应付捐班的差事啊!要搁在道光25年,他们两个二甲出身的新科进士早就进翰林院了(这事儿真不关满汉之争的事情,主要是湖广、两广大乱,造成许多应该外放的文官没有地方做官,还在中央的衙门里面占位子,所以新人就暂时补不进去了)。

    这大清朝的官当的都心凉啊!

    就在众人皆默然无语的时候,“杀清妖!上天堂!”的呐喊声隐约传来,林则徐的眉头紧紧拧了起来。准是城外的粤匪又开始战前动员了,那些家伙每次出战前都会先嚷嚷上半天,然后就像发疯一样的狂攻。虽然凭着坚城,林则徐麾下的一万八千人还能勉强守住。但是要出城野战绝对是送死!可要是城外的那些粤匪想开了不打长沙城,而是挥军北上 打岳州、武昌,到时候可怎么办?

    湖广总督的驻地可是武昌,要是丢了武昌,林则徐这个总督就有失地之责,如果死在武昌城内也就算了,要是不死也得上折子请罪等着革职流放吧。考虑到林则徐的年纪和身体,再走一次新疆大概就回不来了……

    长沙城外,蔡公坟。

    二十四门刚刚从广东运来的12磅青铜大炮已经放列成了一排,所有的炮口全都指向不远处的天心阁。这些大炮是大明延平郡公郑洪亲自送到长沙城下的太平军大营之内的。太平军中早就设立了炮营,装备的都是缴获自清军的土炮,炮手要是在城前岭一役中俘获的清军绿营炮兵。这些太平军炮兵在随同郑洪过来的几个明军炮兵军官的指导下,很快就能熟练操作这些12磅洋炮,所以今天的攻城战中,太平军的炮队就要大显神通了。

    蔡公坟后方的太平天国天王大旗下,洪秀全正在观察天心阁方向的情况,这几日的长沙攻防战都是围绕天心阁展开的。天心阁是整个长沙的制高点,也是最为坚固的城堡,林则徐在那里部署了重兵和6门12磅大炮,太平军攻了几次都没有得手。

    “天王,既然这个长沙城坚固难下,不如转用兵力于岳州和武昌吧,只要下了岳州、武昌,再沿汉江北上襄阳就能威震中原了,何必在湖南迁延时日?”

    洪仁奶嵝汛矗烀鞯奶概兄饕撬诟涸穑庖淮嗡埠椭:橐黄鸹に妥藕樾闳哪盖状庸愣吹模榻讨鞯牧礁龈绺缛疵挥懈矗蛭蔷醯霉阒萑兆雍霉趺炊疾豢媳鄙稀�

    “天王,咱们既然已经同朱明约定先取京师者为君,就该迅速北上,打满清一个猝不及防才是。”洪仁樾闳焕聿亲约海幼庞秩八灯鹄础!跋衷谘笄寡笈诙家丫绞郑俅粼诔ど吵窍乱馑疾淮螅蝗绨颜庾岢橇舾烀魅タ邪桑 �

    “东王,你觉得怎么样?”洪秀全看着手握太平天国大权的杨秀清。宜章之战后,萧朝贵的威望大降,杨秀清更是一王独大。

    而这一次的长沙之战,也是在杨秀清的布置下展开的。目的不是攻下长沙城,要不然林则徐早被打死了。杨秀清顿兵长沙城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吸引各路清军来援,好在长沙城下再打一场城前岭那样的决战;二是等待朱济世卖给太平军的武器送到。现在第二个目的已经达成,第一个目标看来是完成不了了。

    “哼哼,咱们原想围城打援的,不想各路清妖都怕了咱,全都按兵不动。天王,看来也只好北上岳州、武昌了。”

    洪秀全点了点头,又问:“打下武昌之后呢?”

    “当然是北上襄樊然后入中原了。”杨秀清蹙眉道,“江南肯定不能去,要不然就是北清南明夹着打了……至于是去北京还是去关中,到河南看情况再说吧。”(未完待续。。)

第296章 抚湘湖,千金买马骨 第五更

    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衡州,石鼓书院,大明天子行在。

    太平天国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要根据地,郴州、衡州、桂阳等湘南重镇一概放弃。而朱济世亲率的六万北伐军,就大摇大摆跟在太平军屁股后面抢占地盘。当太平军围攻长沙的时候,朱济世已经进驻衡州,将自己的行在设在了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之中。

    “这太平军也太不象话!抢点财物,裹挟点百姓也就算了,怎么把寺庙、道观、祠堂、关帝庙和孔庙都给砸了!连石鼓书院里面的十几万册藏书也都付之一炬!这个洪秀全吃错什么药啦?他到底想干什么?夺满清江山还是毁我华夏道统?”

    左宗棠吹胡子瞪眼,拿着一堆下面送上来的报告,正跳着脚在大骂太平天国和洪大教主。

    “谁说不是呢!这个太平天国就是他妈的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自古造反的,抢点东西裹挟点青壮的是不稀奇的,可是像他们那样所过之处就把老百姓的财物全部充公,还把全城的男女老幼全掠走的可真是不多见!也不知道他们要那么多人干什么?又喂不饱!”

    郑洪刚从洪秀全那里回来,大概看到了太平天国到处在砸关二爷的像,这会儿和着左宗棠一起声讨太平天国。见他们俩都在咬牙切齿,朱济世叹了口气,这太平天国也实在胡闹,从广西开始就一路搞破坏,从太平天国手里接管的地盘全都是一片废墟。好在这个时代中国城市化率不高。太平军也没有精力去控制大片乡村。也就是在沿途占领的城市里面搞破坏。所以湘南地区的人口损失并不太严重。但是留给朱明的麻烦还是不小,因为太平天国所过之处的乡绅全都武装起来了!现在湘南农村处于半割据状态,朱济世的军队只控制着一部分被太平天国放弃的城市——这个所谓的农民起义军居然是不控制农村的!

    “还是想想怎么安靖湘南地方吧,现在咱们就控制着部分城市,还有不少州县被满清官员所控制,乡村基本都在士绅武装掌握之中……我们该拿这些武装怎么办?要派兵去清剿吗?”

    若是在广东遇上这样不开眼的士绅,朱济世早就下令军队去攻打了,但是湖南这里的情况不同于广东。朱明集团的基本盘其实是广东、福建的天地会分子。都是广东地头蛇,其中也包括许多同天地会有瓜葛的士绅。在拿下广州后又拉拢了以十三行为首的豪商集团。所以很容易透过天地会和豪商势力控制广东地方,少数士绅抗拒根本翻不了天。

    可是湖南这里的天地会势力较小而且绅权极重——湘湖理学派的势力远非广东的地主士绅可比,这广东人向来喜欢做生意对读书兴趣不大,所以广东的文风是不能和湖南、江南比的,在朝为官的人也少。而且广东的读书人都不大重实学,即使中了进士也难当重任,一般做到学政也就到头了,极少有当督抚部阁的。而湘湖理学派的士子不仅能任事,还喜欢抱团结党。在朝在野的势力都很大,很不好对付。

    而且太平天国的军队还在北面的长沙周围活动。朱济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把主力散开去清剿士绅武装。谁知道已经拥兵十余万的洪大教主会不会忽然南下来和朱明过不去?

    左宗棠摆了摆手道:“清剿倒不必,我们又不是太平天国,湘南士绅和我们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无非是要保家产要出仕做官。王上只需遣一德高望重的湘湖理学派领袖去招募他们即可。”

    朱济世望着左宗棠道:“左相是那个德高望重的湘湖理学派领袖吗?”

    左宗棠捋着胡须摇头道:“下官哪有这种声望,不过据我所知,目前正有一个湘湖理学派的巨头隐居在衡州西面的金兰镇上,他家同王上的朱家还是几百年世交呢。”

    几百年的世交?听着怎么那么古老啊?

    见朱济世皱眉不解,左宗棠笑道:“此人名叫常大淳,道光六年的进士,当过福建按察使、浙江按察使和湖北按察使,是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后代。城前岭一战的时候,他督率20000湖北绿营参战,结果被太平军打得大败亏输,事后害怕僧格林沁将兵败之责归到自己头上,就弃官潜逃回乡,没有和僧格林沁一块儿去江西。太平天国打下衡州之后,他就在金兰镇组织团勇相抗,和太平军打过几仗。现在还在金兰镇未走,看来是想择主而仕啊。”

    “他是满清的按察使,肯出仕大明?”朱济世皱眉问道。

    左宗棠点头,“当然肯了,现在已经是良臣择主的乱世,满清主昏臣奸,视汉家士子如贼寇,这常大淳何苦替满清殉葬?他真活腻味了在城前岭就该死了,为什么跑回老家办团练?还不是在等王上去招募吗?”

    “也好,那就劳烦左相写封书信请他来石鼓书院一见吧。”

    “这可不成,”左宗棠摆摆手,“王上当以三顾之礼相请。”

    “亲自去请?”朱济世蹙了下眉,“好吧……只是该给他个什么官儿呢?”

    “给开平郡公,湖南巡抚如何?”

    “什么?给那个郡公?”朱济世还没说话,郑洪倒先跳了起来。他现在是延平郡公,海军部尚书,海军上将。在朱明集团中勉强算是爵位最高的官员——现在左宗棠是湘阴侯,刘鹏是新会侯,叶名琛是汉阳侯,韩四是灵川侯,罗军旗是平远侯,苏玉娘是灵山女侯,王德虎是金门侯,陆思元是白云侯,热罗姆。皮尔是武成侯,其余文武功臣现在都只有伯爵、子爵或男爵之位。现在一下子封一个什么开平郡公出来,岂不是显得郑洪的延平郡公不大值钱了吗?

    “开平王是常遇春的爵位,常大淳是常遇春之后,袭祖先之爵也是应该的。”左宗棠捋着胡子解释道,“而且凭着他在湘湖理学派中的名望和人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